EP20|10月2日搶買碳權?或許美國大選是變數

本集節目探討了台灣即將於10月2日啟動的碳權交易平台,以及其對企業和碳定價的影響。隨著碳權和碳匯在國內的討論度升溫,企業需關注碳權交易如何影響未來的發展計畫。同時,本集也深入分析了2024年美國大選可能對全球氣候政策的潛在影響,特別是民主黨與共和黨在能源政策上的對立。節目最後強調,企業在應對這些變化時,必須保持資訊透明與誠實溝通,個人則應以實際行動參與減碳,共同應對氣候變遷挑戰。

台灣碳權交易平台即將啟動

  • 台灣碳權交易平台將於10月2日正式上線,各企業將可透過平台交易碳權。對於企業來說,購買碳權比繳納碳費更有利於提升形象,而農產業也將成為碳交易市場的重要參與者。

企業面對ESG挑戰

  • ESG(環境、社會及治理)要求日益嚴格,但隨之而來的反漂綠(反偽善綠色行動)議題也不斷升溫。企業在永續發展過程中,必須更加重視資訊透明,避免因為不當披露而引發爭議。

2024美國大選的影響

  • 美國大選結果將對全球氣候政策產生深遠影響。民主黨和共和黨在能源政策上的分歧,可能改變國際氣候變遷行動的進程,並影響其他國家(如中國和歐盟)的政策取向。

企業與個人應對策略

  • 法規的變動性意味著企業應更注重透明度和誠實溝通,特別是涉足國際業務時。個人則應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減碳行動,從小處著手,共同推動氣候變遷的改善。

在YouTube上觀看 Video Podcast

在Spotify上收聽 Aduio Podcast

EP20 | 10月2日搶買碳權?或許美國大選是變數

國內碳權交易平台 將在今年102日正式啟動,預計將掀起一波碳權熱潮,工商日報在8/29的新聞表示:

環境部訂定國內碳交易管理辦法已於8月15日正式上路,碳交所正與環境部密集開會,預計國內碳權交易平台10月2日上線,屆時各企業自願減碳取得的碳憑證,將可選擇保留或於該平台上架。

台灣是碳費和總量管制並行,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說,購買國內碳權在法定上的功用可以抵碳費,對於企業形象而言,購買碳權比起繳納碳費更好。不過由於目前碳費未定,當前最主要的功用仍是做環評的增量抵換;未來廠商擴廠或興建一定規模開發,就需要規劃十年以上的國內碳權購買計畫。

另外一篇工商日報的新聞也提到未來農產業不僅是碳移除的主要來源,也是碳交易市場中的重要參與者。環境部長彭啓明致詞時說,淨零轉型是台灣一定會前進的未來,且由賴清德總統帶領各部會推動,農業是實現淨零排放的重要一環,自然碳匯的潛力不容忽視

無論是碳權或碳匯在國內討論度正在升溫,對於本國業務為主的企業是一定要繼續關注碳定價議題。不過,海外業務為主的企業,在碳權就得要停看聽一下了,8/27舉辦的反漂綠論壇-打造反漂綠生態系活動就揭露了很多ESG實踐的問題。隨著企業ESG要求日益嚴格,永續行動與溝通蓬勃發展,市場同時掀起反漂綠議題,要求企業資訊揭露務實誠實。包括很多內容,我簡單挑幾個重點:

  1. 部分企業選擇性揭露罰款項目,未完整披露所有罰款。

  2. 非上市櫃公司缺乏永續報告規範,ESG資訊透明度待改善。

  3. 部分獲獎企業存在重大環境與勞工裁罰事件,引發爭議。

  4. KLM航空公司漂綠案例值得關注:案例連結

  5. 全球氣候訴訟案件眾多,台灣首例氣候訴訟備受期待。

這些觀察反映了企業永續發展與反漂綠趨勢的最新動向,強調了資訊透明、誠實溝通以及法規完善的重要性。還有很多重點和資訊,大家可以上YT搜尋影片。

我認為世界對ESG的態度有轉變的趨勢,尤其是在法規完善上面,而2024美國大選更是一個關鍵事件。

在拜登退選和川普遭槍擊後,現在是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接替作為民主黨參選人,這位女性參選人一直是清潔能源的支持者。而川普則是主張要恢復傳統能源。很清楚明顯的是兩人在能源政策立場上是對立的。

我們應該要思考一下倘若川普當選,會對國際氣候變遷行動產生怎樣的新局面,因為美國在氣候政策上的改變必然影響中國和歐盟的政策。

所以今天要簡單談一下這個話題,我分成三部分:

  1. 美國大選結果真的對美國氣候政策有影響嗎?

  2. 對世界氣候政策有哪些影響?

  3. 面對這些影響,企業和個人可以怎麼做?

首先,美國大選結果一定會造成影響,因為美國選民最關心的是社會安全、犯罪、健康、失業等問題,川普主張讓美國人得到便宜的燃料和食物,為了實現這個承諾,當選後他必然要找到財源,譬如取消或減少補助電動車、清潔能源等政策。賀錦麗最近接受CNN專訪也改變原本立場並表態:若當選總統,不會禁止水力壓裂採油。我們可以看出美國民意改變了賀錦麗的政策方向,

讓我們用簡單的方式來看看兩黨相爭的影響會有哪些?

誰是主角?

想像一下,這是一場大型遊戲,主角們包括:

- 美國選民 (也就是你和我)

- 民主黨候選人 (比如賀錦麗)

- 共和黨候選人 (比如川普)

- 世界各國 (因為氣候變化是全球性的問題嘛)

- 能源公司 (包括生產清潔能源和化石燃料的公司)

他們要做什麼?

每個主角都有自己的 "招式":

- 選民可以選擇支持更強的氣候政策,或者反對

- 候選人可以承諾加強氣候保護,或者說要放鬆管制

- 其他國家可以選擇更多或更少的合作

- 能源公司可以投資更多清潔能源,或者堅持使用化石燃料

如果民主黨贏了會怎樣?

如果民主黨贏了,可能會有兩種情況:

1. 他們強化了氣候政策力度:

   - 好處是:全世界可能會更快地減少碳排放,清潔能源技術會進步得更快

   - 壞處是:石油公司可能會不高興,可能會有一些阻力

2. 他們維持現況:

   - 好處是:至少不會變得更糟

   - 壞處是:進展可能會比較慢,一些支持環保的選民可能會失望

如果共和黨贏了呢?

如果共和黨贏了,也有兩種可能:

1. 他們削弱了氣候政策力道:

   - 可能會退出一些國際協議,增加對石油天然氣的支持

   - 這可能會讓全球減排的努力放慢,但也可能激起環保人士的強烈反對

2. 他們基本維持現狀:

   - 可能不會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對清潔能源的支持可能會減少

   - 但至少不會完全否定氣候變化,可能會讓一些中間派選民感到安心

最後會怎樣?

- 如果一切按照政黨的立場來,民主黨可能會加強氣候政策,共和黨可能會削弱

- 但現實往往不那麼簡單,因為還要考慮國際壓力和經濟因素,所以可能最後會有一個折中的結果

還有什麼可能影響結果?

- 如果發生了嚴重的自然災害,人們可能會更重視氣候變化

- 如果清潔能源變得更便宜,即使政府不支持,企業也可能會主動使用

- 國際形勢的變化也可能影響美國的決定

長遠來看呢?

無論誰贏,有幾點是比較確定的:

- 清潔能源可能會越來越便宜,這會推動能源轉型

- 國際合作有多緊密,會影響全球減排的速度

- 政策如果經常變來變去,可能會影響長期的投資和創新

總的來說,2024年的選舉結果確實很重要,但也不是決定一切的因素。

那第三點要談的是我們可以怎麼做?

之前有提到三個方向:資訊透明、誠實溝通以及法規完善

最後一點法規完善是可以放棄了,因為法規永遠都在變動,能源轉型是非常漫長的過程,與其期望有不變的氣候法規,不如承認這個不確定性,關鍵資源放在能夠資訊透明的行動上,因為大家越來越在意造假問題,包括Google放棄碳中和,而轉向零碳方向前進,而PWC淨零認證僅承認碳移除的碳權,不認可減量碳權。這就是為什麼我會談到海外業務的企業面對碳權必須謹慎,同時一定要誠實透明,避免未來被踢爆造假而影響形象。至於個人部分很簡單,只要有碳意識的生活就是好的,每個人都減少一點點,累積起來就是大量,重點在於做出行動。

總結來說,隨著台灣碳權交易平台的啟動及全球對ESG趨勢的變化,企業與個人都必須提高對碳定價與碳權議題的敏感度。美國大選結果可能成為全球氣候政策的重要變數,特別是在能源政策上的分歧可能對國際合作產生影響。因此,企業應在變動的法規環境中保持透明、誠實溝通,並謹慎面對碳權交易,而個人則應從日常生活中實踐減碳行動,積少成多,共同為氣候變遷做出貢獻。

以上就是今天內容,掰掰。

參考資料
https://tw.news.yahoo.com/%E6%8E%A5%E5%8F%97cnn%E5%B0%88%E8%A8%AA-%E8%B3%80%E9%8C%A6%E9%BA%97%E8%A1%A8%E6%85%8B-%E8%8B%A5%E7%95%B6%E9%81%B8%E7%B8%BD%E7%B5%B1-%E4%B8%8D%E6%9C%83%E7%A6%81%E6%AD%A2%E6%B0%B4%E5%8A%9B%E5%A3%93%E8%A3%82%E6%8E%A1%E6%B2%B9-100512784.html | 接受CNN專訪 賀錦麗表態:若當選總統 不會禁止水力壓裂採油
https://felo.ai/search/SP6MPZk5WrgstTJvrx6dhx | 2024美國大選兩黨參選人的政策立場比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zt5ScSqC38 | 2024反漂綠論壇—打造反漂綠生態系 - YouTube
https://apnews.com/projects/election-results-2024/google-trends/ | What Americans are searching for about the 2024 election | AP News
https://www.oecd.org/en/topics/sub-issues/economic-surveys/united-states-economic-snapshot.html | United States Economic Snapshot | OECD
https://www.axios.com/midterms-elections-2022-issues-americans-care | Issues in Midterm Elections 2022: Abortion, Critical Race Theory, Border Wall, and more
Previous
Previous

EP21|中秋烤肉要付碳費1823元?

Next
Next

EP19|AI揭露95.8%氣候政策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