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2 | 碳費開徵倒數:爭議與平衡,台灣淨零之路的挑戰
本集《十分鐘LC News低碳週報》重點聚焦台灣即將實施的碳費制度。我們深入探討了以下幾個關鍵議題:
碳權交易辦法將於8月15日上路,9月底有望完成首筆國內碳權交易。
2025年開徵的碳費,其費率和優惠措施仍在討論中。環團、產業界和政府各有立場。
為何台灣選擇碳費而非碳稅?我們分析了其背後的邏輯和考量。
碳費制度如何平衡減碳目標和企業轉型壓力?優惠費率是否違反污染者付費原則?
碳洩漏問題及其可能的解決方案 - 碳關稅的必要性。
本集節目邀請您一同了解台灣碳費政策的來龍去脈,以及其對未來低碳轉型的重要影響。無論您是關心環保議題的公民,還是受政策影響的企業,都能從中獲得寶貴的洞見。
EP12逐字稿:
歡迎收聽十分鐘LC News低碳週報。本節目由台灣永續農業減碳發展協會贊助播出。我是台灣永續農業減碳發展協會理事長Alan。
大家好,今天錄音的時間是7月4號的晚上,這一節會在7月5號發布。我回顧上週的新聞,首先看到一則7月1號來自巨亨網的新聞,標題寫道"碳權交易辦法8月15日上路,9月底上架完成國內碳權首筆交易"。
這則新聞簡述如下:環境部在7月1號發布了"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轉移管理辦法",也就是碳交易辦法,將於8月15號正式上路。環境部承諾這個辦法會在6月底公布,預計6月底公布的KPI達標。然後碳交所建置的碳交易拍賣平台可以在9月底上架商品,使整個碳交易制度完備,也可以完成國內第一筆碳權交易。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明表示,這個辦法僅適用於國內的碳權及現行的自願減量專案,以及早期的抵換專案、先期專案等所產生的合法減量額度,但不包括國外的碳權。副署長表示,近期熱烈討論的碳費徵收是碳定價的關鍵,而推動自願減量交易的機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輔助措施,有助於落實碳定價制度,達成淨零轉型的目標。
我個人當然樂見碳權交易上路,但我在這個新聞裡看到另一個熱門的新聞點,就是碳費徵收的審查會議。台灣將在2025年開徵碳費,但其實現在這個碳費的費率和優惠費率還沒有定案。
以正反方來說,反方是以環團為主,他們認為優惠費率違反了污染者付費原則。而企業或工商界更在意碳費的金額,以及能否維持自己的競爭力。UDN和經濟日報報導,7月5號(也就是這一集發布的當天)將召開第四次碳費費率審查會議。
隨著碳費費率討論即將觸及費率數字,究竟起徵的價格是產業界期待的每公噸100元,還是環境部原先預估的300元,還是環團期待的500元,這備受矚目。我認為這是一場大戲,會在7月5號有一個結果。等到結論出來後,我會趕緊做一集來介紹。
不過我想再次談一下碳費這個有趣的主題。我看到另一篇文章,暢逸家邀請了中金院綠色經濟研究所中心研究員兼副主任劉哲良先生分析台灣碳費運作邏輯,以及外界擔心的綠色通膨、碳洩漏等問題。
首先,為什麼台灣是碳費而不是碳稅?劉哲良解釋說,台灣徵收碳費屬於特別公課,是一種專款專用的稅法。氣候變遷法第33條明定13個支出方向,也就是說它是專款專用。雖然台灣號稱是碳費,但實際上與國際定義的專款專用稅無異,所以它其實某種程度上就是稅,只是不像一般的稅那樣可以靈活運用,它只能被用在規定的方向上。
其他國家也有類似做法。台灣收取空氣、水、廢棄物等環境污染防治費用已經20多年,其實和現在即將上路的碳費邏輯非常相似。企業在適應時,成本非常低,起徵非常平緩。
關於課徵碳稅是否可行,劉哲良表示,在台灣,稅是由財政部掌管,會歸入一般預算使用。也就是說,碳稅可以作為減碳以外的用途,理論上有利於國家整體福利的發展。但有人認為,把從企業端收取的稅費回饋給一般民眾,可以避免企業轉嫁成本後影響民生消費。
然而,這裡面有個矛盾之處。台灣的特別公課無法直接將錢發給民眾,這也與收碳費最初的目的不相符,因為這個工具最主要是要處理減碳的問題。但可以通過補助獎勵的方式間接減輕民眾的負擔。
實務上難以執行碳稅的原因主要是財政部必須要調整其他稅費的比例以達到租稅中立,租稅協調上更為複雜,所以其實行政成本非常高。劉哲良直言,相關討論必須回到台灣的整體社會背景,檢視有沒有真正的可行性。如果現在要說碳稅,可能五年內都談不出來,但我們現在必須要上路了。這是一個蠻務實的觀點。
目前環團批評優惠費率違背污染者付費原則。我們要如何兼顧減碳和企業轉型的誘因?在費率討論上,這是正反方討論的一個重點。環團對於優惠費率(企業可以自主申請減量計畫,申請優惠費率)的看法是,這像是賣場的折扣週年慶,違反了污染者付費原則。
環境部回應說,相較於歐盟的碳定價機制為了避免碳洩漏給予企業免費配額,台灣必須要遞交自主減量計畫才有折扣。如果沒有依照計畫執行,就會取消優惠並追繳差額,其實設計上更為嚴謹,沒有過度折扣的疑慮。
關於這個爭議,台灣的優惠費率在國際上確實很特殊。基於減量必要性設計之餘,也必須要減輕企業的轉型壓力,避免成本過度轉嫁到民生消費上。真正的意含其實是透過較高價的碳費給予企業減碳壓力,同時也提供有條件的折扣。
這樣做其實就變成要多付一點行政成本,因為必須要審核自主減量計畫,避免企業信口開河。相對於國際上其他的碳稅費很單純地收錢,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真的有那個效果嗎?這是很不確定的。所以在政策設計角度來說,污染者付費只是其中一個原則,沒有什麼優劣之分。現階段就是定義出哪些污染源必須要付費,後續就是要討論如何設計達成減碳的目的。
到這邊,我認為碳費就是一個折衷的辦法,但它的重點是在於趕快上路,邊做邊學。這其實我完全認同。我們先不論政策好壞優劣,我們先從可執行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理論的角度出發。我認為這個說法是可以說服我的。
同時我也在另一篇來自思想坦克的文章看到對於碳費制度的進階說明。作者是中山大學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的謝建元副教授。我總結一下他對於碳費制度的觀點:
從明年五月要課徵碳費,其目的是鼓勵企業減少碳排,而不是為了增加政府的收入。
企業可以用減碳額度來抵扣部分碳費。國內的減碳額度最多可以抵10%,國外的額度最多可以再抵5%。
徵收碳費可以透過兩種方式來促進減碳:第一,提高產品的成本和價格,降低消費量;第二,鼓勵企業投資減碳的設備和技術。
他用了一個例子來解釋碳費如何影響企業的決策。假設有一家公司每年排放10萬噸二氧化碳,他有不同的減碳方案,成本都不一樣。當碳費高於某個方案的成本時,公司就會採用那個方案。所以碳費越高,公司採用的減碳措施就越多。
這個就是你可以想像它是棍子,那當然我們還是有些蘿蔔,就是允許減碳額度可以抵扣碳費。這不會大幅降低企業的減碳動機,主要是希望將部分原本要交給政府的錢轉到民間的減碳項目。這對企業、政府還有環保團體其實都有好處。
這種設計的優點是可以減輕政府管理碳費的壓力,企業也可以直接支持環保項目,對於公關行銷有利。環保團體可以獲得更多資源,等於說把部分政府的資源移轉到民間去專業。
然而,碳洩漏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為了繞過台灣的碳費,比如說水泥熟料,可能就選擇從高碳排的地區進口很便宜的半成品進來。如果台灣不對這些進口產品徵收碳關稅,那確實這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所以總結來看,如果是不外銷的本地企業,可以通過進口這些比較不環保的半成品來降低成本,繞過台灣碳費。如果不課徵碳關稅,對於一些比較乖的企業來說,他們就有些競爭上的問題。這到底能不能減少碳排呢?對台灣來說是有減少,但是全世界是增加的。
所以這邊還是回到一個老問題,就是徵收碳關稅。進口碳關稅這種有效政策可以防止碳洩漏的問題,也可以鼓勵企業用更環保的方式來生產,有助於全球的碳排減少。這其實就是一個有沒有碳關稅,以及如何接軌國際的老問題。不過我還是支持碳費先上再說。
總結來看,台灣將在2025年徵收碳費。雖然名為碳費,但實際上是一種特別的公課,其邏輯與國際定義的碳稅很接近。碳費的徵收旨在促進企業減碳,不是為了增加政府的收入。企業可以透過參與自主減量計畫獲得優惠費率。
這裡的爭議點是如何平衡污染者付費原則和企業轉型的壓力。碳費的制度設計非常複雜,涉及費率、減碳額度、抵換機制等,各界對此都還有不同意見。然而,如果我們從務實的角度出發,先求有再求好,我們會透過邊做邊學的方式,逐步完善碳費或碳稅的制度。我認為這才是台灣邁向2050淨零碳排目標的關鍵。所以我個人是支持環境部這個做法的。
好,那以上就是今天這一集的內容。我們看明天7月5號的結果,看這個費率到底是100、300還是500。我會盡可能找時間,趕快幫大家做一個整理和介紹。今天就先到這邊,謝謝大家的收聽,拜拜。
參考資料:
明第4次碳費審議會討論費率 專家:優惠費率非好工具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8073009
上任後的燙手山芋 環境部長彭啟明點名碳費
https://udn.com/news/story/7270/8066191
國內外減量額度抵減碳費的影響與意義
https://voicettank.org/20240704-1/
交易辦法8/15上路 碳權概念加溫 造紙類股吸睛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4%BA%A4%E6%98%93%E8%BE%A6%E6%B3%958-15%E4%B8%8A%E8%B7%AF-%E7%A2%B3%E6%AC%8A%E6%A6%82%E5%BF%B5%E5%8A%A0%E6%BA%AB-%E9%80%A0%E7%B4%99%E9%A1%9E%E8%82%A1%E5%90%B8%E7%9D%9B-201000078.html
〈碳權交易〉碳交易辦法8/15上路 9月底上架完成國內碳權首筆交易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620983
碳費每噸100元起徵 有聲音傳出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7307/8064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