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8|NVIDIA、AI 與 ESG 的未來發展是否是衝突的?
Spotify上收聽本集內容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0AM0KLddpvLt1XStFjcqg0?si=wJR96E68QVSgwQP5Q_Xi-w
在本集《十分鐘 LC News 低碳週報》中,首先談到了復更之後將逐步改成每日更新,同時分享了幾則近期有關 ESG 和碳排放的新聞。首先,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對於碳費及台版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表示支持,但強調進口與國產應同步徵收碳費。其次,丹麥能源署暨歐盟執委會 CBAM 委員會代表訪台,對台灣的碳稅和碳費政策表示支持,未來如何與歐盟 CBAM 抵扣需進一步協商。最後,NVIDIA 輝達的老闆黃仁勳在台大演講,展示了可預測極端氣候的 Digital Twin 模型,但Alan個人想強調的是 AI 高耗電需求與電力結構之間的矛盾。
### 單集時間軸介紹
節目開場及贊助介紹
歡迎收聽《十分鐘 LC News 低碳周報》,由台灣永續農業減碳發展協會贊助播出。
主持人介紹
主持人 Alan 自我介紹並說明節目更新頻率將逐步提升至每日更新。
張安平對碳費的看法
討論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對碳費及台版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看法,強調進口與國產應同步徵收碳費。
丹麥能源署暨歐盟 CBAM 委員會代表訪台
討論丹麥能源署暨歐盟 CBAM 委員會代表訪台,對台灣的碳稅和碳費政策表示支持,未來如何與歐盟 CBAM 抵扣需進一步協商。
NVIDIA 輝達老闆黃仁勛在台大演講
討論 NVIDIA 輝達的老闆黃仁勛在台大演講,展示可預測極端氣候的 Digital Twin 模型,強調 AI 高耗電需求與電力結構的矛盾。
國際 ESG 資訊
討論世界銀行發布的 2024 碳定價發展現況與未來趨勢年度報告,顯示 2023 年碳定價收入達 1040 億美元,並強調各國在 ESG 和碳排放方面的努力。
節目總結
總結本集節目討論的各個主題,並感謝聽眾收聽。
以下是逐字稿:
---
[00:00.000 -> 00:02.820] 歡迎收聽十分鐘 LC News 低碳周報
[00:02.820 -> 00:07.500] 本節目由台灣永續農業減碳發展協會贊助播出
[00:07.500 -> 00:14.640] 歡迎收聽十分鐘 LC News 低碳周報
[00:14.640 -> 00:18.820] 我是台灣永續農業減碳發展協會理事長 Alan
[00:18.820 -> 00:21.840] 哈囉大家好,我是 Alan
[00:21.840 -> 00:23.360] 好久沒有更新了
[00:23.360 -> 00:26.080] 因為之前家裡有點事,所以沒有更新
[00:26.080 -> 00:27.440] 但我們接下來呢
[00:27.440 -> 00:29.680] 這個節目會持續更新
[00:29.680 -> 00:31.760] 除了更新之外呢
[00:31.760 -> 00:33.120] 我們會把更新的頻率調整
[00:33.120 -> 00:36.640] 目標是日更
[00:36.640 -> 00:38.480] 但目前來說
[00:38.480 -> 00:43.200] 可能會每週更新幾次,逐步調整為日更的頻率
[00:43.200 -> 00:47.000] 好,現在我們來看一下最近的 ESG 和碳相關的新聞
[00:55.000 -> 01:00.000] 國內的部分,前幾天在6月3號有看到一個工商日報的報導
[01:00.000 -> 01:04.000] 台泥的董事長張安平表示,他不反對碳費
[01:04.000 -> 01:07.160] 但進口與國產應該同步
[01:08.440 -> 01:13.320] 他認為低碳不能只是做表面功夫
[01:13.560 -> 01:16.900] 如果政府推動碳費,但沒有搭配台版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
[01:16.900 -> 01:20.740] 就只是做表面功夫
[01:20.740 -> 01:25.000] 張安平指出,目前進口到台灣的高碳排放原料或產品
[01:25.000 -> 01:28.000] 不需付碳費,而台灣本地產業卻需要付
[01:28.000 -> 01:29.720] 這樣不符合減碳目的
[01:30.000 -> 01:34.340] 他強調,不反對碳費,但反對國內生產有碳費而進口沒有
[01:34.600 -> 01:38.680] 氣候變遷法第31條明定進口產品必須申報碳足跡並繳納代金
[01:38.940 -> 01:41.000] 但政府目前未執行
[01:41.500 -> 01:46.660] 這是他對台灣內部的一些問題的看法
[01:48.200 -> 01:49.720] 另外一則新聞是關於6月3號
[01:49.720 -> 01:54.680] 丹麥能源署暨歐盟執委會 CBAM 委員會代表來台訪問
[01:54.680 -> 02:00.000] 他們對台灣課徵碳稅或碳費持正面態度
[02:00.000 -> 02:03.800] 但未來如何使台灣收的碳稅或碳費在歐盟 CBAM 中獲得抵扣
[02:03.800 -> 02:07.680] 還需雙邊進一步協商
[02:08.440 -> 02:13.560] 簡單來說,台灣內部的做法需與國際接軌,目前仍無明確答案
[02:18.000 -> 02:21.000] 另外一則熱門新聞
[02:21.000 -> 02:25.120] 最近 NVIDIA 輝達的老闆黃仁勛在台大演講
[02:25.380 -> 02:27.160] 他談到 AI 在氣候變遷中的應用
[02:27.420 -> 02:31.520] 他展示了一個可以預測未來極端氣候的 Digital Twin 模型
[02:31.780 -> 02:34.840] 這個模型結合了物理模擬與觀測數據
[02:35.100 -> 02:38.940] 對預測極端天氣有很大幫助
[02:39.200 -> 02:44.060] 然而,
[02:44.320 -> 02:46.140] AI 是一個高耗電的技術
[02:46.400 -> 02:49.480] 訓練大型自然語言模型(如 Large Language Model)需要大量電力
[02:49.480 -> 02:54.080] 例如訓練 CHAT-GPT 這類模型,電力成本非常高
[02:54.080 -> 02:58.940] 放在 AI 計算中心或伺服器中心,電力需求相當於一個中型核電站(約500兆瓦)
[02:59.960 -> 03:03.040] AI 需求增長導致電力需求增加,但我們的電力來源結構沒有改變
[03:03.040 -> 03:04.840] 綠電的供應也有上限
[03:04.840 -> 03:07.160] 這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03:07.160 -> 03:09.980] AI 與 ESG 之間的衝突值得探討
[03:10.000 -> 03:12.000] 接下來我們談一下國際的 ESG 資訊
[03:12.000 -> 03:15.000] 5月21號,世界銀行發布了 2024 碳定價發展現況與未來趨勢年度報告
[03:15.000 -> 03:18.000] 報告顯示 2023 年碳定價收入創紀錄達到 1040 億美元
[03:18.000 -> 03:21.000] 同比增長約 4%
[03:21.000 -> 03:25.120] 各地運行的碳定價機制大約有 75 種,收入一半以上用於支持氣候和自然相關項目
[03:25.120 -> 03:27.680] 碳定價是為溫室氣體排放設定明確價格的機制
[03:27.940 -> 03:31.520] 分為直接碳定價和間接碳定價
[03:31.780 -> 03:34.340] 簡單來說,這個報告顯示碳定價收入超過 1000 億美元
[03:34.600 -> 03:39.720] 各國都在努力推動相關措施
[03:39.720 -> 03:41.760] 以上是今天我看到的幾則有趣新聞
[03:41.760 -> 03:43.800] 分享給大家
[03:43.800 -> 03:47.000] 第一則新聞是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對碳費和台版 CBAM 的看法
[03:47.000 -> 03:49.720] 他認為進口和國產應該同步進行,但不反對碳費
[03:49.720 -> 03:53.000] 第二則新聞是歐盟 CBAM 委員會代表來台訪問
[03:53.000 -> 03:56.120] 他們對台灣課徵碳費持正面態度,但細節有待協商
[03:56.120 -> 03:59.960] 第三則新聞是 NVIDIA 的黃仁勛在台大演講,展示了可以預測極端氣候的 Digital Twin 模型
[03:59.960 -> 04:03.040] 但 AI 的高耗電需求與電力結構的衝突需進一步探討
[04:03.040 -> 04:04.840]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節目
[04:04.840 -> 04:06.860] 謝謝大家收聽
---
資料來源: https://tw.news.yahoo.com/%E5%BC%B5%E5%AE%89%E5%B9%B3-%E4%B8%8D%E5%8F%8D%E5%B0%8D%E7%A2%B3%E8%B2%BB-%E4%BD%86%E9%80%B2%E5%8F%A3-%E5%9C%8B%E7%94%A2%E6%87%89%E5%90%8C%E6%AD%A5-201000172.html?guccounter=1&guce_referrer=aHR0cHM6Ly93d3cuZ29vZ2xlLmNvbS8&guce_referrer_sig=AQAAAGKNTaiAEi73C_xK8CQ_oLk3kq_1qFWm5uHVX-pb0FaL4k0uz_0jDGz_vTlR8VtH0ot1E5YnpHwfErxuGANuIZruEirD4iEbWETP_nvT5LWBdsSySIWYK-vK_CGKlxCtfoRUR0FRGQpUJ3VjKlb9mVtIpK2Ts8hjT4pChRVf1P2A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8007100
https://es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0687/post/202406030008
https://es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90807/post/202405310010/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MLgZp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