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7 | 蜥蜴人的氣候變遷陰謀
探討了Peter Thiel在Joe Rogan節目中對氣候科學的質疑。Thiel提出氣候科學可能過於教條化且缺乏嚴謹的公開辯論。質疑有一定道理,但IPCC的研究方法和結論仍具有相當的科學性和可靠性。
本集討論了Peter Thiel在Joe Rogan節目中對氣候科學的質疑。
Peter Thiel提出兩個主要質疑:
氣候科學可能過於教條化
氣候科學缺乏嚴謹的公開辯論
分析了IPCC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研究方法,包括:
文獻回顧
多學科合作
模型模擬
情景分析
同行評審
IPCC的研究方法大體上是科學的,但最後一步"在IPCC全體會議上通過最終報告"可能存在一些問題。IPCC可能在最終報告的審核過程中,沒有邀請持不同意見的人參與,這可能導致某種程度的"教條化"。
儘管如此,播客認為IPCC的報告仍然是基於大量科學研究和數據分析,很難說它完全缺乏嚴謹的討論,需要在科學探究和採取行動之間取得平衡,同時促進更開放的科學討論。會繼續調查IPCC會議的參與人員組成,以進一步了解情況。
整體而言,Peter Thiel的質疑有一定道理,但IPCC的研究方法和結論仍具有相當的科學性和可靠性。
今天的天氣冷得不像話,讓人忍不住想問:‘全球暖化真的存在嗎?還是隱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逐字稿:
大家好我是Alan
今天我們來講【氣候變遷陰謀論】
大家記得今年1月23日陽明山下雪嗎?2021年和2016年也有降雪紀錄。同時,北美洲正遭遇嚴重冰風暴,從巴爾的摩到納許維爾一帶積雪超過一周。1月17日,全美50州都出現冰雪痕跡,甚至佛羅里達州西北部也降雪,夏威夷高山上則有細沙雪。這場冰風暴造成至少95人死亡,尤其是那些不常下雪的州,由於應變不足,死傷慘重。許多地方因積雪壓毀電線或凍壞設備,陷入黑暗與寒冷,亟需救援。
都說全球暖化,
怎麼會這麼冷呢?
根據COP29的報告,2023年全球溫度已超過1.5度,但這樣的增溫是否導致冬天更冷?科學家指出,北極升溫加速導致冷空氣外泄,讓寒潮變得更極端。
ㄟ不對阿
我怎麼今年更早開了暖氣阿?
這中間到底有什麼誤會
根據美國國家氣象局(NWS)氣象預報中心(CPC)最新研究,反聖嬰現象本月發生機率超過70%,影響將延續到明年2、3月,之後逐漸減弱,回歸中性狀態。這導致夏天更熱、冬天更冷的兩極化發展。
北極與赤道的溫差縮小,使穩定的西風急流變弱,無法牢牢限制極渦冷空氣。北極升溫速度是全球平均的2至3倍,冷空氣因此更易南下,導致寒潮頻發,讓人感到突然嚴寒。全球變暖使北極變熱,西風急流如「冷空氣大牢籠」變得鬆動,冷空氣就像失控的動物跑來,造成天氣異常。
像這樣的實際體驗與學術研究的巨大差距,就產生了一種質疑氣候變遷的聲音,有些人認為,這一切只是‘全球掌控氣候議題’的一部分,而羅斯柴爾德家族、蜥蜴人,甚至所謂的新世界秩序,都在背後操控。
否認或弱化氣候變遷的主要論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自然氣候變化:
否定者認為地球的氣候歷史上經歷過多次自然變化,並且當前的氣溫上升只是自然循環的一部分。例如,他們提到地球曾經經歷過「小冰河」時期,並主張目前的暖化是從低點回升的正常現象。
人為因素的影響:
一些否定者主張,雖然二氧化碳濃度在增加,但這是因為氣溫上升的結果,而非造成氣溫上升的原因。他們認為太陽活動才是真正影響氣候變化的主要因素。
科學模型的質疑:
否定者質疑氣候模型的準確性,認為這些模型無法全面描述氣候系統的複雜性,並指出許多知名科學家對主流氣候科學提出異議。
政策與經濟影響:
他們反對減少碳排放的政策,認為這會對經濟造成損害,並質疑是否有更有效的方法來應對氣候問題。否定者常常主張應該將資金投入其他領域,而不是用於應對氣候變遷。
受益者與受害者的不平等:
否定者指出,不同國家和地區對氣候變遷的威脅感受不同,某些寒冷國家可能會因為氣候變遷而獲益,因此他們不會積極支持減排政策。
知名氣候變遷懷疑論者包括:
約翰·克勞瑟(John Clauser):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認為氣候變化不是危機,批評IPCC為「錯誤信息來源」,主張氣候主要由自然過程決定。
史蒂夫·庫寧(Steve Koonin):前美國能源部副部長,質疑氣候模型的可靠性,認為氣候影響被誇大,提倡謹慎解讀氣候數據。
帕特里克·摩爾(Patrick Moore):綠色和平創始成員之一,後轉為懷疑論者,認為二氧化碳影響被誤解,強調以科學方式探討環境問題。
川普重返白宮的功臣之一,知名企業家彼得·蒂爾(Peter Thiel)對氣候科學的懷疑,他對氣候科學的懷疑主要集中在其教條化、缺乏公開辯論以及意識形態影響等方面,他呼籲更開放和多元的科學討論。有興趣的可以去看我們之前的影片。
以上論點都在科學界中受到廣泛反駁,但我這集不談科學家如何駁斥。我想問各位朋友一句:
你真的相信數據不騙人嗎?
這邊我想說一個關於羅斯柴爾德家族、蜥蜴人和新世界秩序的故事:
霧氣繚繞的小鎮,街道兩側是維多利亞風格的老建築,鋪滿青石的路面反射著微弱的黃昏光。鎮中心是一座鐘樓,古老的鐘聲回蕩在空氣中,鐘樓旁邊有一座還在營業的老書店,名叫「真相書店」。
在這個遠離喧囂的小鎮,流傳著無數傳說。有人說,這裡藏著關於全球秩序的祕密。更有人認為,羅斯柴爾德家族、蜥蜴人,以及新世界秩序的陰謀,從未遠離我們的生活……
推開厚重的木門,門上的銅鈴清脆作響,書店內燈光昏暗,空氣中漂浮著舊書的味道。書架高聳入頂,似乎無盡延伸,地面覆著紅色地毯,發出細微的腳步聲。
亞倫(身穿西裝,理性而嚴謹):
「這間書店傳說中藏著關於世界陰謀的秘密,我們最好抓緊時間探索。」
莉莎(隨性裝扮,充滿好奇心):
「希望這不只是個神話……我倒想知道,那些陰謀論有沒有根據。」
湯姆(穿著休閒,略帶玩世不恭):
「哦,陰謀論嘛,什麼蜥蜴人、全球統治……大概又是科幻迷們的腦洞吧。」
亞倫取下一本厚重的書籍,封面上是金色浮雕的家徽圖案。他打開書,翻到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族譜頁,古老的文字和圖案鋪滿整頁。羅斯柴爾德家族,被譽為金融帝國的締造者。他們的銀行網絡遍及全球,每一次經濟動盪的背後,總能找到他們的身影。
亞倫(認真地翻閱書籍):
「如果家族真的控制著世界的資金流動,他們是否也能推動氣候議題,成為加強全球控制的工具?」
莉莎(略帶警惕):
「有人說,全球暖化的議題只是幌子,目的是推動某種‘新世界秩序’。」
湯姆(挑眉,語氣輕鬆):
「這麼說來,他們也是地球上最會‘帶風向’的存在了。」
湯姆找到一本泛黃的手稿,封面上畫著一個模糊的蜥蜴人輪廓。燈光映在他的臉上,增添神秘感。背景音樂突然變得詭異,伴隨著風聲和低語。
湯姆(輕笑,指著插圖):
「蜥蜴人?別告訴我你們真相信這些東西。」
莉莎(緊盯圖案,語氣低沉):
「或許這不是字面意思,而是一種隱喻……指那些冷血無情的統治者。他們掌控政策,讓我們以為氣候危機是當務之急,但實際上是削弱我們的自由。」
亞倫翻開一本關於新能源政策的資料,書中附有表格,記載政府補貼的詳細金額,數字令人眼花繚亂。「新能源產業的補貼政策,表面上是為了促進可持續發展,但背後是否隱藏著利益輸送的黑幕?
亞倫(語氣嚴肅):
「這些數據顯示,有些企業虛報產量,甚至誇大技術能力,來獲取巨額補貼。」
莉莎(緩緩點頭):
「這樣的現象讓人懷疑,氣候政策究竟是為了解決問題,還是為了讓某些人獲利?」
湯姆(無奈地笑):
「看來,所謂的新能源革命,也有不少人趁機撈油水啊。」
三人從書店走出,街道上的霧氣已散,鐘樓的鐘聲再次響起,周圍的街燈逐漸亮起。小鎮的街道看似平靜,但每個角落都似乎藏著未解的秘密。
湯姆(聳肩,語氣放鬆):
「這趟旅程讓我更相信陰謀論是個大迷宮。」
莉莎(微笑,目光堅定):
「或許我們不需要全信,但應該保持懷疑,尋找事實的根據。」
亞倫(沉思後開口):
「陰謀論可能是通往真相的入口,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以理性去看待每一件事。」
世界的真相或許並不完全藏在陰影中,而在於你是否願意用自己的眼睛去看清。
一些陰謀論者認為,氣候變遷被用作推動全球統治或社會控制的手段。他們主張,政府和大型企業利用氣候變遷的議題來加強對民眾的控制,並推行某種形式的「世界新秩序」。
另外一些批評者認為,西方國家推動氣候議題的背後可能隱含著政治動機,旨在維持其全球主導地位,並通過氣候政策影響發展中國家的政策選擇和經濟方向。
許多陰謀論認為,政府對新能源產業的補貼政策不僅促進了行業的發展,還可能導致資金的不當分配。一些企業可能利用補貼來獲取不正當利益,這引發了對補貼透明度和效率的質疑。例如,某些企業可能會為了獲得補貼而虛報產量或技術能力。
故事說到這裡,氣候變遷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我只補充最後一點: 全球科學家對氣候變遷的看法一致嗎?
是的,根據NASA網站表示,絕大多數積極發表氣候相關研究的科學家——97%——都同意人類活動正在導致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世界上大多數主要的科學組織都發表了公開聲明支持這一觀點,包括國際和美國的科學院、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以及世界各地眾多權威的科學機構。這些組織的名單可以我們的協會官網找到。
所有的人事物都具有多面性,然而,你選擇相信什麼決定你的答案。我不相信陰謀論,我不相信世界能夠如此精準地被陰謀家操控,我相信要做到是極度困難的。我希望大家可以在自己舒服的前提下,盡可能少開車,少浪費食物,少買一次性物品,盡量更換能源效率高的電器,讓我們2050年能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或許陰謀論的流行,反映了我們對複雜世界的不安與懷疑。但當面對氣候危機,我們應該問的是:即使它不是陰謀,我們是否仍有行動的責任?
今天這集就到這邊,對於內容有任何想法或問題,歡迎留言或私訊,別忘了追蹤訂閱按讚,再見~
EP26 | 2050人類滅亡: COP29是氣候變遷最後機會?
2050,人類滅亡:COP29氣候變遷的最後機會?
COP29聯合國氣候大會於亞塞拜然巴庫落幕,帶來關於氣候融資與碳市場規則的歷史性成果。然而,會議也因缺乏化石燃料淘汰承諾而備受批評。本集將深入探討以下幾個關鍵議題:
3,000億美元氣候融資新目標:這筆鉅額資金如何影響發展中國家的減碳努力?
全球碳市場規則的制定:碳交易是否只是「贖罪券」?是否真能帶來實質減排?
地緣政治對氣候協議的干擾:美中俄等大國缺席或分歧對會議成果的影響。
化石燃料的未來:從COP29未能突破的僵局,到川普回歸後政策可能的逆轉。
此外,我們用「地球村」的比喻幫助理解複雜的氣候議題,並帶你展望COP30的可能走向。2050年究竟是人類的終結還是新希望的開始?現在的選擇至關重要。
EP26提供影片版和聲音板
逐字稿
[00:00:01.000 --> 00:00:03.000] 我們是否還能活著
[00:00:03.000 --> 00:00:04.760] 科學家預測
[00:00:04.760 --> 00:00:07.000] 如果我們持續這樣對待地球
[00:00:07.000 --> 00:00:10.000] 氣候變遷可能導致全球性的災難
[00:00:10.000 --> 00:00:11.840] 最近剛結束的COPE29
[00:00:11.840 --> 00:00:14.600] 是否能為我們找到出路呢
[00:00:14.600 --> 00:00:16.340] 大家好 我是Alan
[00:00:16.340 --> 00:00:19.760] 今天我們來聊第29屆聯合國氣候大會
[00:00:19.760 --> 00:00:23.700] 與今年的11月24號剛結束不久的COPE29
[00:00:23.700 --> 00:00:26.900] 可以說是氣候史上的第一個關鍵點
[00:00:26.900 --> 00:00:27.840] 不過呢
[00:00:27.840 --> 00:00:30.940] 它也伴隨著不小的爭議
[00:00:30.940 --> 00:00:32.400] 這集我們就來談一下
[00:00:32.400 --> 00:00:35.100] 這次的COPE29完成了什麼
[00:00:35.100 --> 00:00:36.800] 為什麼它會有爭議
[00:00:36.800 --> 00:00:38.600] 以及最重要的
[00:00:38.600 --> 00:00:41.300] 未來我們人類還有救嗎
[00:00:41.300 --> 00:00:43.600] 今天我們就來分成三個部分來談
[00:00:43.600 --> 00:00:50.700] 首先幫不知道的朋友科普一下
[00:00:50.700 --> 00:00:51.740] COPE29
[00:00:51.740 --> 00:00:55.560] 也就是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第29屆會議
[00:00:55.560 --> 00:00:58.000] 這個英文字COPECOPE
[00:00:58.000 --> 00:01:00.400] 它是指地約方大會
[00:01:00.400 --> 00:01:04.200] 英文是Conference of Parties
[00:01:04.200 --> 00:01:05.700] 它是這個縮寫
[00:01:05.700 --> 00:01:08.660] 有很多派對的大會議
[00:01:08.660 --> 00:01:10.000] 主要就是指說
[00:01:10.000 --> 00:01:12.600] 針對某一個國際公約相關的會議
[00:01:12.600 --> 00:01:14.860] 而這後面的數字29
[00:01:14.860 --> 00:01:18.160] 代表是這是第29次召開的會議
[00:01:18.160 --> 00:01:21.260] 所以呢 這邊說的這個COPE要地約
[00:01:21.260 --> 00:01:22.700] 地什麼約
[00:01:22.700 --> 00:01:26.800] 它是這個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
[00:01:26.800 --> 00:01:31.840] 也就是大家熟悉的UNFCCC的地約方大會
[00:01:31.840 --> 00:01:34.760] 這個會議在1995年開始每年舉辦
[00:01:34.760 --> 00:01:39.400] 它就是為了要評估各國在氣候變遷應對的進度
[00:01:39.400 --> 00:01:40.900] 它主要的功能跟目標
[00:01:40.900 --> 00:01:42.760] 第一個是評估進展
[00:01:42.760 --> 00:01:45.260] 就是說它要去檢視各個地約方
[00:01:45.260 --> 00:01:47.460] 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00:01:47.460 --> 00:01:51.360] 適應氣候變化的努力跟成效
[00:01:51.360 --> 00:01:53.200] 第二個是要制定政策
[00:01:53.200 --> 00:01:54.700] 各國的代表來了之後
[00:01:54.700 --> 00:01:56.800] 會討論跟制定未來的氣候政策
[00:01:56.800 --> 00:01:58.000] 還有行動的計畫
[00:01:58.000 --> 00:02:01.360] 確保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
[00:02:01.360 --> 00:02:03.240] 那第三個 可能也是最重要的
[00:02:03.240 --> 00:02:05.800] 就是促進資金的支持
[00:02:05.800 --> 00:02:07.500] COPE它就是致力於
[00:02:07.500 --> 00:02:10.200] 促進發展中國家的資金的支持
[00:02:10.200 --> 00:02:13.540] 也就是發達的國家支持不發達的國家
[00:02:13.540 --> 00:02:14.640] 那我們要幫助這些國家
[00:02:14.640 --> 00:02:17.960] 適應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00:02:17.960 --> 00:02:20.000] 過去幾次的這個COPE會議
[00:02:20.000 --> 00:02:21.900] 最具影響力的成果
[00:02:21.900 --> 00:02:25.740] 包括1997年COPE III的這個京都議定書
[00:02:25.740 --> 00:02:30.700] 還有2015年COPE 21的巴黎協定
[00:02:30.700 --> 00:02:34.100] 今天我們是在亞塞拜然的巴庫舉行
[00:02:34.100 --> 00:02:36.700] 亞塞拜然是一個位於東歐
[00:02:36.700 --> 00:02:38.000] 還有西亞交界處
[00:02:38.000 --> 00:02:43.140] 以及外高加索東部的一個跨大陸的國家
[00:02:43.140 --> 00:02:44.360] 這個舉辦時間是
[00:02:44.360 --> 00:02:47.300] 今年的11月12號到24日
[00:02:47.300 --> 00:02:49.400] 那主要的議題包括
[00:02:49.400 --> 00:02:51.960] 氣候的融資 損失損害的補償
[00:02:51.960 --> 00:02:53.400] 碳市場的機制
[00:02:53.400 --> 00:02:58.000] 以及國家自主貢獻NDCS
[00:02:58.000 --> 00:03:00.200] 聽起來是不是很嚴肅
[00:03:00.200 --> 00:03:01.640] 但事實上呢
[00:03:01.640 --> 00:03:03.240] 這個議會上 這個會議上
[00:03:03.240 --> 00:03:06.360] 所有的議題都會關係到我們每個人的未來
[00:03:06.360 --> 00:03:08.600] 以台灣來說的話 像是碳費
[00:03:08.600 --> 00:03:10.140] 大家都知道嘛 碳費
[00:03:10.140 --> 00:03:13.040] 水電 瓦斯費 進出口 物價
[00:03:13.040 --> 00:03:15.800] 都會受到我們氣候變遷的影響
[00:03:15.800 --> 00:03:19.360] 尤其現在其實台灣沒有對這個進口商課徵碳稅
[00:03:19.360 --> 00:03:22.060] 不像歐盟 他有課徵碳稅
[00:03:22.060 --> 00:03:23.660] 那已經有不少人呼籲政府
[00:03:23.660 --> 00:03:26.260] 必須要制定一個公平的遊戲規則
[00:03:26.260 --> 00:03:30.300] 如果一旦未來我們對進口商課徵碳稅
[00:03:30.300 --> 00:03:33.400] 那國內的物價勢必會漲起來吧
[00:03:33.400 --> 00:03:35.640] 所以我們在之前的這個Podcast影片當中
[00:03:35.640 --> 00:03:37.740] 有提到台版的CBAN
[00:03:37.740 --> 00:03:40.060] 也就是台灣的碳稅法案的議題
[00:03:40.060 --> 00:03:43.560] 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我們之前的影片
[00:03:43.560 --> 00:03:44.860] 你各位知道嗎
[00:03:44.860 --> 00:03:46.700] COP29這次會議的結果呢
[00:03:46.700 --> 00:03:51.040] 可能直接決定我們能不能活過2050年
[00:03:51.040 --> 00:03:53.000] 這次會議最大的成果之一就是
[00:03:53.000 --> 00:03:57.400] 氣候融資新集體量化目標NCQG
[00:03:57.400 --> 00:03:58.440] 非常難念
[00:03:58.440 --> 00:04:00.100] 發達國家承諾
[00:04:00.100 --> 00:04:01.400] 在2035年前
[00:04:01.400 --> 00:04:04.300] 要提供每年3000億美金的氣候資金
[00:04:04.300 --> 00:04:07.800] 來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
[00:04:07.800 --> 00:04:09.340] 3000億美金是什麼概念
[00:04:09.340 --> 00:04:14.680] 差不多是新台幣9兆7,639億元
[00:04:14.680 --> 00:04:19.440] 根據我們113年度今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案
[00:04:19.440 --> 00:04:21.740] 台灣政府各機關一年的
[00:04:21.740 --> 00:04:25.340] 推行各個政務所需要支出的稅出預算
[00:04:25.340 --> 00:04:26.840] 也就是花出去的錢
[00:04:26.840 --> 00:04:30.340] 大概只有2兆8,519億元
[00:04:30.340 --> 00:04:31.940] 而我們的稅入預算
[00:04:31.940 --> 00:04:36.580] 也就是收進來的錢只有2兆7,252億元
[00:04:36.580 --> 00:04:41.340] 所以3000億美金相當於3年的台灣政府總預算
[00:04:41.340 --> 00:04:42.180] 驚人吧
[00:04:42.180 --> 00:04:46.180] 而且它可以讓你買1.5億支的iPhone16
[00:04:46.180 --> 00:04:48.380] 這筆巨款它到底用在哪裡呢
[00:04:48.380 --> 00:04:49.180] 第一個
[00:04:49.180 --> 00:04:51.040] 它用在適應的氣候變化
[00:04:51.040 --> 00:04:54.080] 比如說建設抗災的基礎設施
[00:04:54.080 --> 00:04:55.680] 第二個就是減少碳排放
[00:04:55.680 --> 00:04:57.980] 比如說我們去發展再生能源
[00:04:57.980 --> 00:04:59.140] 但這裡有一個問題
[00:04:59.140 --> 00:05:02.440] 就是說3000億雖然看起來很多
[00:05:02.440 --> 00:05:05.280] 但與開發中國家開發基礎建設
[00:05:05.280 --> 00:05:09.540] 以及應對氣候災難的所需要的1.3兆美元
[00:05:09.540 --> 00:05:11.240] 差了很多
[00:05:11.240 --> 00:05:15.440]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個3000億缺乏具體執行的機制
[00:05:15.440 --> 00:05:20.980] 很難可以去說它可以降低開發中國家的財務壓力
[00:05:20.980 --> 00:05:24.480] 我們想就是分錢總是吵架的關鍵
[00:05:24.480 --> 00:05:26.340] 如果大家開完會都很開心
[00:05:26.340 --> 00:05:28.480] 那就代表錢其實分得很好
[00:05:28.480 --> 00:05:30.580] 本人當然也希望他們可以分3億給我
[00:05:30.580 --> 00:05:31.940] 那超完美的
[00:05:31.940 --> 00:05:34.140] 因為我們這樣可以種更多的樹保
[00:05:34.140 --> 00:05:35.440] 又更多的濕地
[00:05:35.440 --> 00:05:38.940] 我們可以讓更多台灣人重視環境永續的議題
[00:05:38.940 --> 00:05:40.980] 各位朋友你覺得這筆錢夠嗎
[00:05:40.980 --> 00:05:43.840] 夠我們救地球嗎
[00:05:43.840 --> 00:05:45.540] 另外一個重要的成果
[00:05:45.540 --> 00:05:49.440] 就是我們這一次終於敲定了全球碳市場的規則
[00:05:49.440 --> 00:05:51.180] 這是一件談了快10年的事情
[00:05:51.180 --> 00:05:51.900] 終於有結果了
[00:05:51.900 --> 00:05:53.480] 恭喜恭喜恭喜
[00:05:53.480 --> 00:05:57.440] 現在國家之間可以買賣碳排放的額度
[00:05:57.440 --> 00:06:03.480] COPE29拍板通過巴黎氣候協定第6.4條的指導規範
[00:06:03.480 --> 00:06:07.180] 涵蓋國際碳市場交易跟減排成果的計算細則
[00:06:07.180 --> 00:06:10.480] 確保不重複計算減排成果
[00:06:10.480 --> 00:06:14.300] 為全球碳市場透明度跟有效運作奠定了基礎
[00:06:14.300 --> 00:06:16.040] 簡單來說就是兩套機制
[00:06:16.040 --> 00:06:19.240] 第一個是Article 6.2
[00:06:19.240 --> 00:06:22.080] 就是它會負責國家之間的雙邊交易
[00:06:22.080 --> 00:06:25.140] 另外一個是Article 6.4
[00:06:25.140 --> 00:06:29.240] 全球性的一個碳信用的額度系統
[00:06:29.240 --> 00:06:31.140] 這個聽起來很厲害吧
[00:06:31.140 --> 00:06:35.400] 感覺現在種樹減碳申請評測就賣到全世界了
[00:06:35.400 --> 00:06:36.500] 但是呢
[00:06:36.500 --> 00:06:38.340] 很多的環保團體認為
[00:06:38.340 --> 00:06:42.040] 這樣的市場規則可能會讓企業找到減排的漏洞
[00:06:42.040 --> 00:06:45.540] 反而變成一個假裝在減排的工具
[00:06:45.540 --> 00:06:50.940] 推動碳市場的成立並不是解決氣候危機的根本之道
[00:06:50.940 --> 00:06:52.300] 我們現在常聽到碳權
[00:06:52.300 --> 00:06:53.700] 它其實是一種碳底換
[00:06:53.700 --> 00:06:55.500] 也就是carbon offset
[00:06:55.500 --> 00:06:59.100] 讓企業去購買碳權來抵消自身的排放
[00:06:59.100 --> 00:07:03.000] 但並不是直接減少自身的排放
[00:07:03.000 --> 00:07:04.600] 這個是什麼概念呢
[00:07:04.600 --> 00:07:06.800] 大家有聽過贖罪券嗎
[00:07:06.800 --> 00:07:08.000] 在中世紀的時候
[00:07:08.000 --> 00:07:09.860] 歐洲中世紀的時候
[00:07:09.860 --> 00:07:13.040] 當信徒懺悔或做出善行之後
[00:07:13.040 --> 00:07:18.160] 天主教會減免其部分或全部的罪行的刑罰
[00:07:18.160 --> 00:07:19.040] 但後來呢
[00:07:19.040 --> 00:07:21.900] 用錢就可以買到這樣的一紙證明
[00:07:21.900 --> 00:07:24.500] 一般來說我們就叫贖罪券
[00:07:24.500 --> 00:07:27.340] 就是付錢來減免懲罰
[00:07:27.340 --> 00:07:29.000] 什麼是贖罪券
[00:07:29.000 --> 00:07:32.940] 簡單說就是得一顆罰金的系統
[00:07:32.940 --> 00:07:33.840] 如果你犯了罪
[00:07:33.840 --> 00:07:34.540] 繳錢
[00:07:34.540 --> 00:07:36.200] 你就可以免罰
[00:07:36.200 --> 00:07:41.060] 天主教認為犯罪會導致靈魂在死後進入煉獄
[00:07:41.060 --> 00:07:43.000] 以清償罪責
[00:07:43.000 --> 00:07:46.540] 贖罪券的目的就是要透過教會的權威
[00:07:46.540 --> 00:07:49.200] 利用基督跟聖徒的功德
[00:07:49.200 --> 00:07:51.500] 來減免這些懲罰
[00:07:51.500 --> 00:07:54.560] 天主教會其實就在這個特倫托惠宜中
[00:07:54.560 --> 00:07:56.240] 有重新闡釋
[00:07:56.240 --> 00:07:57.700] 贖罪券的教義
[00:07:57.700 --> 00:07:58.700] 他其實有強調
[00:07:58.700 --> 00:08:01.040] 這不包括赦免罪行
[00:08:01.040 --> 00:08:04.560] 同時他也禁止任何形式的商業化交易
[00:08:04.560 --> 00:08:07.760] 貪權本質上其實他就算是一種贖罪券
[00:08:07.760 --> 00:08:09.360] 現在我們企業做的碳盤查
[00:08:09.360 --> 00:08:11.860] 其實就類似教會的檢查你是否有罪
[00:08:11.860 --> 00:08:12.960] 如果你的罪惡太多了
[00:08:12.960 --> 00:08:16.320] 那你就要買贖罪券來抵消你的罪孽
[00:08:16.320 --> 00:08:21.360] 但是贖罪券本身又不涉及赦免你的罪過
[00:08:21.360 --> 00:08:24.660] 因為教會不能代替上帝赦免人
[00:08:24.660 --> 00:08:29.400] 同時他也禁止任何形式的商業化交易
[00:08:29.400 --> 00:08:31.660] 所以中世紀會收贖罪券
[00:08:31.660 --> 00:08:33.120] 我們現在收貪權
[00:08:33.120 --> 00:08:35.420] 都是交了錢之後罪惡感就少了一些
[00:08:35.420 --> 00:08:37.920] 但是你的靈魂乾不乾淨
[00:08:37.920 --> 00:08:40.720] 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00:08:40.720 --> 00:08:42.320] 談到碳底換的爭議
[00:08:42.320 --> 00:08:43.520] 我之前也做了一支影片
[00:08:43.520 --> 00:08:48.020] 就是談到Google放棄了17年以來的碳中和政策
[00:08:48.020 --> 00:08:53.320] 改為專注在2030年以前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
[00:08:53.320 --> 00:08:56.860] 同時他不僅投資了碳移除技術
[00:08:56.860 --> 00:08:58.920] Google手開了業界的先例
[00:08:58.920 --> 00:09:05.520] 他將購買小型化模組化的核反應爐SMR所產生的核電
[00:09:05.520 --> 00:09:08.220] 這些都是為了直接減少排放
[00:09:08.220 --> 00:09:11.220] 而不是去購買憑證來做抵銷排放
[00:09:11.220 --> 00:09:14.360] 那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之前這支影片
[00:09:14.360 --> 00:09:17.920] 好 了解我們剛剛談到的碳權爭議部分
[00:09:17.920 --> 00:09:20.560] 不難理解就是為什麼有些環保人士會批評
[00:09:20.560 --> 00:09:24.160] 這個實質上只是為了使用化石燃料找到藉口
[00:09:24.160 --> 00:09:26.060] 延後真正的減碳行動
[00:09:26.060 --> 00:09:30.360] 此外 碳底換漿減碳的責任轉嫁到其他地區跟國家
[00:09:30.360 --> 00:09:34.260] 並沒有真正解決排放國應承擔的責任
[00:09:34.260 --> 00:09:36.560] 剛好這一點其實我們在之前影片也剛好有談過
[00:09:36.560 --> 00:09:40.660] 我們的環境部政策觀點是避免碳洩漏到其他地區
[00:09:40.660 --> 00:09:44.860] 目的就是努力減少全球的總碳排放量
[00:09:44.860 --> 00:09:46.300] 所以大家也可以去看一下之前的影片
[00:09:46.300 --> 00:09:49.060] 總而言之 碳市場的成立感覺有點像是說
[00:09:49.060 --> 00:09:50.700] 嘿 你們可以繼續裁判喔
[00:09:50.700 --> 00:09:53.260] 只要你付得起錢 付得起代價喔
[00:09:53.260 --> 00:09:55.520] 但是呢 大家有想過嗎
[00:09:55.520 --> 00:09:57.160] 地球是問你有沒有錢嗎
[00:09:57.160 --> 00:09:59.560] 不會 地球不會問你有沒有錢
[00:09:59.560 --> 00:10:04.860] 因為地球毀滅你 與你無關
[00:10:04.860 --> 00:10:06.560] 講到這裡的話 很多朋友
[00:10:06.560 --> 00:10:09.920] 我相信你們對於這裡面各式各樣的英文縮寫
[00:10:09.920 --> 00:10:14.260] 尤其是永續 環境 或者什麼氣候變遷 ESG
[00:10:14.260 --> 00:10:15.920] 這些各式各樣的英文縮寫
[00:10:15.920 --> 00:10:17.420] 你會感到很困惑對不對
[00:10:17.420 --> 00:10:19.860] 到底什麼是UN 到底什麼是UNFCCC
[00:10:19.860 --> 00:10:22.620] 到底什麼是IPCC 到底什麼是COP
[00:10:22.620 --> 00:10:25.360] 拜託喔 能不能說點人話
[00:10:25.360 --> 00:10:28.320] 欸 我 Alan 今天這一集
[00:10:28.320 --> 00:10:31.820] 就幫各位不守名詞概念跟關係的朋友們
[00:10:31.820 --> 00:10:34.460] 說點人話
[00:10:34.460 --> 00:10:37.460] 大家首先想像一下有個叫地球村的地方
[00:10:37.460 --> 00:10:41.660] 有193個人住在一個叫做聯合國UN的社區裡面
[00:10:41.660 --> 00:10:44.020] 裡面住的各式各樣的住戶
[00:10:44.020 --> 00:10:46.420] 有的是粗魯的爆發戶
[00:10:46.420 --> 00:10:49.960] 有的是三代家境富裕
[00:10:49.960 --> 00:10:52.020] 有的是原生家庭不幸
[00:10:52.020 --> 00:10:54.420] 有的是窮途末路
[00:10:54.420 --> 00:10:58.980] 但大家都是住在同一個村子裡 同一個社區裡
[00:10:58.980 --> 00:11:01.980] 享受同一片的陽光 同一片的雨水
[00:11:01.980 --> 00:11:03.920] 因為大家都住在同一片土地上
[00:11:03.920 --> 00:11:08.120] 然而這個地球村有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00:11:08.120 --> 00:11:12.020] 越來越多的住戶燒了過多的煤炭 石油 天然氣
[00:11:12.020 --> 00:11:16.260] 導致整個社區空氣越來越差 氣溫越來越高
[00:11:16.260 --> 00:11:19.980] 甚至海邊的土地都被海水淹沒了
[00:11:19.980 --> 00:11:23.980] 於是聯合國UN社區的居民一致同意
[00:11:23.980 --> 00:11:28.320] 我們要成立一個叫做地球村管委會的組織
[00:11:28.320 --> 00:11:31.780] 我們要來締結一個大家的公約
[00:11:31.780 --> 00:11:35.380] 叫做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00:11:35.380 --> 00:11:37.520] 也就是UNFCCC
[00:11:37.520 --> 00:11:40.320] 我們要專門處理這些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
[00:11:40.320 --> 00:11:43.720] 管委會第一步就是要舉辦年度住戶大會
[00:11:43.720 --> 00:11:46.580] 也就是所謂的地約方會議COP
[00:11:46.580 --> 00:11:50.220] 邀請所有的住戶參與商討怎麼樣改善這個環境
[00:11:50.220 --> 00:11:52.620] 然而問題的根源並不容易找出
[00:11:52.620 --> 00:11:55.480] 所以管委會就聘請了一家專業的顧問公司
[00:11:55.480 --> 00:11:57.580] 他是一個氣候環境專家組
[00:11:57.580 --> 00:12:02.180] 全名叫做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
[00:12:02.180 --> 00:12:04.820] 這群專家就是深入調查整個社區的環境狀況
[00:12:04.820 --> 00:12:08.560] 然後他會寫很多很多的詳細的科學報告
[00:12:08.560 --> 00:12:09.980] 他最後的結論就是
[00:12:09.980 --> 00:12:12.120] 如果你不能減少能源的浪費
[00:12:12.120 --> 00:12:14.080] 這個社區很快就不能住人了
[00:12:14.080 --> 00:12:17.080] 到了這個情況有錢的一個住戶A
[00:12:17.080 --> 00:12:18.880] 他們家還有B家
[00:12:18.880 --> 00:12:20.880] 就是有A家跟B家他們是很有錢的
[00:12:20.880 --> 00:12:21.820] 他們願意出錢
[00:12:21.820 --> 00:12:23.180] 但他們覺得他們已經住得夠多了
[00:12:23.180 --> 00:12:24.720] 不想要被邀請更多
[00:12:24.720 --> 00:12:26.680] 而住在地勢比較低
[00:12:26.680 --> 00:12:28.680] 樓層比較低的這個C家
[00:12:28.680 --> 00:12:29.820] 他們家比較窮
[00:12:29.820 --> 00:12:33.080] 他們負擔不起防水牆這些建設的費用
[00:12:33.080 --> 00:12:36.380] 所以他反而是環境變遷的最大受害者
[00:12:36.380 --> 00:12:37.620] 所以為了解決這個矛盾
[00:12:37.620 --> 00:12:39.880] 管委會就成立一個社區基金
[00:12:39.880 --> 00:12:41.660] 這個社區基金全名就叫
[00:12:41.660 --> 00:12:44.160] Green Climate Fund GFC
[00:12:44.160 --> 00:12:46.960] 那就是由有錢的住戶出錢
[00:12:46.960 --> 00:12:49.460] 來幫助C家這種沒錢的住戶
[00:12:49.460 --> 00:12:50.860] 度過這個難關
[00:12:50.860 --> 00:12:52.960] 社區裡面有很多的志工團體
[00:12:52.960 --> 00:12:54.860] 他們其實也會行動起來
[00:12:54.860 --> 00:12:57.660] 每個村子都會有熱心的阿姨 伯伯
[00:12:57.660 --> 00:13:01.060] 所以他們會哀家哀戶的分發宣傳單
[00:13:01.060 --> 00:13:03.260] 鼓勵大家改用節能電器
[00:13:03.260 --> 00:13:05.260] 他們也會監督每次住戶大會的執行狀況
[00:13:05.260 --> 00:13:07.960] 確保大會的決議不是空話
[00:13:07.960 --> 00:13:12.260] 那也為了讓每一個住戶都行為有懼有尋
[00:13:12.260 --> 00:13:14.460] 所以他們制定了一套明確的標準
[00:13:14.460 --> 00:13:15.760] 就叫做ISO
[00:13:15.760 --> 00:13:19.560] 比如說每一戶的用電量不能超過一定範圍
[00:13:19.560 --> 00:13:20.960] 給你一個獎勵的機制
[00:13:20.960 --> 00:13:22.760] 所以大家常看到的碳盤差
[00:13:22.760 --> 00:13:23.560] 或是碳阻金
[00:13:23.560 --> 00:13:24.660] 常出現的幾個數字
[00:13:24.660 --> 00:13:27.560] ISO14064之1
[00:13:27.560 --> 00:13:28.560] 14064之2
[00:13:28.560 --> 00:13:29.860] 或者14067
[00:13:29.860 --> 00:13:31.060] 其實就是這個規範
[00:13:31.060 --> 00:13:35.360] 那社區的環境監控也需要一個監控單位
[00:13:35.360 --> 00:13:38.560] 所以他們又成立一個叫做碳揭露計畫 CDP
[00:13:38.560 --> 00:13:41.660] 負責記錄每家每戶人能源使用的狀況
[00:13:41.660 --> 00:13:42.860] 定期公布這些數據
[00:13:42.860 --> 00:13:44.460] 那如果富裕的A+
[00:13:44.460 --> 00:13:46.760] 他被公布是排放最多的一戶的時候
[00:13:46.760 --> 00:13:48.460] 雖然臉上掛不住
[00:13:48.460 --> 00:13:50.460] 但其實他還是會做一點行動
[00:13:50.460 --> 00:13:51.360] 改善人家的神韻
[00:13:51.360 --> 00:13:52.860] 其實說實在大家還是做民生的
[00:13:52.860 --> 00:13:54.960] 這其實某個程度上就是一種情緒勒索
[00:13:54.960 --> 00:13:55.960] 長期來說的話
[00:13:55.960 --> 00:13:57.660] 在這個顧問公司的建議之下
[00:13:57.660 --> 00:13:59.360] 所有住戶都同意在20年內
[00:13:59.360 --> 00:14:01.560] 我們能源使用要減少一半
[00:14:01.560 --> 00:14:02.960] 這個東西我們就稱之為
[00:14:02.960 --> 00:14:06.860] 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 SBTI 的目標
[00:14:06.860 --> 00:14:08.660] 隨著這個時間的推移呢
[00:14:08.660 --> 00:14:11.560] 地球村逐漸成為這個周遭地區的榜樣
[00:14:11.560 --> 00:14:14.060] 那大家就開始學習來做這件事情
[00:14:14.060 --> 00:14:14.960] 所以其實整件故事呢
[00:14:14.960 --> 00:14:17.260] 就告訴我們氣候變遷跟可持續發展呢
[00:14:17.260 --> 00:14:19.160] 其實是一個很複雜的事情
[00:14:19.160 --> 00:14:21.460] 但只要我們共同的努力 分工合作
[00:14:21.460 --> 00:14:24.560] 每個人其實都能夠為這個問題做出貢獻
[00:14:24.560 --> 00:14:26.860] 那我們就最後就能成功來應對這個
[00:14:26.860 --> 00:14:28.060] 氣候危機的縮影
[00:14:28.060 --> 00:14:30.660] 以上這個比喻是不是很清楚易懂呢
[00:14:30.660 --> 00:14:32.060] 如果你還是聽不懂的話
[00:14:32.060 --> 00:14:32.760] 這位朋友
[00:14:32.760 --> 00:14:34.360] 你趕快去買一間有管委會的房子
[00:14:34.360 --> 00:14:35.360] 你就會懂了
[00:14:35.360 --> 00:14:37.860] 首先呢 這次的會議領導力不足
[00:14:37.860 --> 00:14:39.960] 很多國家的領導人其實沒有參加
[00:14:39.960 --> 00:14:42.160] 包括像美國 中國 俄羅斯
[00:14:42.160 --> 00:14:43.460] 而美國總統是因為
[00:14:43.460 --> 00:14:44.460] 特朗普當選之後
[00:14:44.460 --> 00:14:46.460] 這個氣候政策還不是很明朗
[00:14:46.460 --> 00:14:48.160] 而中國和俄羅斯呢
[00:14:48.160 --> 00:14:51.160] 也只是派了高官參加這個會議
[00:14:51.160 --> 00:14:54.160] 這就讓這個會議的影響力打了很多折扣
[00:14:54.160 --> 00:14:56.260] 再來就說這個資金分配的透明度
[00:14:56.260 --> 00:14:58.060] 其實很多的發言中國家都認為
[00:14:58.060 --> 00:15:00.160] 這個氣候的資金可能會流向
[00:15:00.160 --> 00:15:02.760] 不是他們 就是政府本身
[00:15:02.760 --> 00:15:03.460] 而是到一些什麼
[00:15:03.460 --> 00:15:05.960] 比如說什麼顧問啊 管理公司上
[00:15:05.960 --> 00:15:07.860] 而不是直接幫助他們
[00:15:07.860 --> 00:15:08.760] 那再來還有一些國家
[00:15:08.760 --> 00:15:10.760] 比如像巴布亞 新幾內亞
[00:15:10.760 --> 00:15:12.560] 他們乾脆抵制了這次的會議
[00:15:12.560 --> 00:15:13.660] 因為他們覺得是
[00:15:13.660 --> 00:15:15.760] 你的資金問題太多了
[00:15:15.760 --> 00:15:16.860] 那再來就是
[00:15:16.860 --> 00:15:18.660] 會議也受到地緣政治的影響
[00:15:18.660 --> 00:15:19.660] 譬如說
[00:15:19.660 --> 00:15:22.360] 法國因為跟亞塞敗然之間的衝突
[00:15:22.360 --> 00:15:24.560] 而選擇抵制這次的會議
[00:15:24.560 --> 00:15:26.460] 所以其實氣候的談判
[00:15:26.460 --> 00:15:27.560] 或者是氣候的合作
[00:15:27.560 --> 00:15:29.960] 常常受到國際政治的拖後腿
[00:15:29.960 --> 00:15:32.360] 最重要的爭議其實是COP29
[00:15:32.360 --> 00:15:35.560] 沒有辦法在化石燃料的減少方面
[00:15:35.560 --> 00:15:38.160] 做出更強而有力的承諾
[00:15:38.160 --> 00:15:40.160] 所以受到大家的批評
[00:15:40.160 --> 00:15:42.060] 雖然逐步淘汰化石燃料
[00:15:42.060 --> 00:15:43.560] 這個討論還在繼續進行
[00:15:43.560 --> 00:15:44.660] 可是最終的協議
[00:15:44.660 --> 00:15:47.660] 並沒有反映出任何的重大的進展
[00:15:47.660 --> 00:15:48.560] 那蠻多人士
[00:15:48.560 --> 00:15:49.860] 就是觀察人士認為說
[00:15:49.860 --> 00:15:52.060] 這一次的行業遊說活動
[00:15:52.060 --> 00:15:54.160] 阻礙了更果斷的行動
[00:15:54.160 --> 00:15:56.760] 再來就是說讓污染者付出代價這個原則
[00:15:56.760 --> 00:15:58.460] 其實在最終的協議當中
[00:15:58.460 --> 00:15:59.460] 明顯地不見了
[00:15:59.460 --> 00:16:01.560] 這也引發了人們對於這個氣候影響
[00:16:01.560 --> 00:16:03.760] 責任追究的擔憂
[00:16:03.760 --> 00:16:05.660] 2023年的COP28
[00:16:05.660 --> 00:16:07.760] 首次通過了具有利是一的
[00:16:07.760 --> 00:16:10.160] 脫離化石燃料的決議
[00:16:10.160 --> 00:16:13.360] 但是在29主辦國亞塞拜然總統
[00:16:13.360 --> 00:16:16.960] 卻將石油和天然氣稱作上帝的禮物
[00:16:16.960 --> 00:16:17.660] 所以你可以知道
[00:16:17.660 --> 00:16:21.060] 這次的COP29在化石燃料這個議題上
[00:16:21.060 --> 00:16:23.060] 進展其實非常地有限
[00:16:23.060 --> 00:16:25.260] 那我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察覺到一個細節
[00:16:25.260 --> 00:16:27.560] 就是川普在勝選之後
[00:16:27.560 --> 00:16:31.160] 全球這個化石燃料的氛圍突然變了
[00:16:31.160 --> 00:16:35.260] 或者你可以說是這個再生能源的氛圍也變了
[00:16:35.260 --> 00:16:36.960] 2024年也就是今年
[00:16:36.960 --> 00:16:42.460] 11月6號美國總統選舉川普獲勝之後
[00:16:42.460 --> 00:16:46.060] 國際間其實接連地舉行了三個重要的會議
[00:16:46.060 --> 00:16:49.360] 第一個是APEC的領導人非正式峰會
[00:16:49.360 --> 00:16:52.460] 11月15 16在秘魯舉辦
[00:16:52.460 --> 00:16:54.460] 那他們會後其實有共同聲明說
[00:16:54.460 --> 00:16:57.760] 關注過去討論的包括氣候變遷
[00:16:57.760 --> 00:17:00.560] 確保糧食跟能源的安全這些議題
[00:17:00.560 --> 00:17:04.360] 那第二個會議是G20就是20國集團的會議
[00:17:04.360 --> 00:17:09.660] 它是18到19號在巴黎的里約熱內盧舉辦
[00:17:09.660 --> 00:17:12.160] 它最後有個聯合聲明也是呼籲各方在
[00:17:12.160 --> 00:17:16.360] 氣候變遷減貧補償金的政策上展開合作
[00:17:16.360 --> 00:17:18.360] 那當然最後一個就是
[00:17:18.360 --> 00:17:23.160] 11到24號在亞塞拜然舉辦的這個COP29
[00:17:23.160 --> 00:17:25.560] 那與會國呢共同爭議其實相當的大
[00:17:25.560 --> 00:17:27.460] 而且會議其實有在延長的
[00:17:27.460 --> 00:17:29.660] 那最主要的這個問題是
[00:17:29.660 --> 00:17:32.460] 先進國家對於落後國家這個補償呢
[00:17:32.460 --> 00:17:34.760] 其實是有很多的討論的
[00:17:34.760 --> 00:17:37.760] 比如說像是認為中國跟印度應該要
[00:17:37.760 --> 00:17:39.360] 共同分擔這個補償金
[00:17:39.360 --> 00:17:41.260] 但是這兩個國家是反對的
[00:17:41.260 --> 00:17:43.860] 那這個爭議呢在G20討論氣候變遷
[00:17:43.860 --> 00:17:46.660] 跟貧窮解決問題的議題有關嘛
[00:17:46.660 --> 00:17:49.960] 所以呢COP29的與會國就請G20的國家領袖
[00:17:49.960 --> 00:17:52.360] 在他們的這個會議中看看能不能排解
[00:17:52.360 --> 00:17:54.260] 那在24號的時候終於達成了
[00:17:54.260 --> 00:17:57.860] 經濟發達國家必須要在2035年前
[00:17:57.860 --> 00:18:00.060] 籌集3000億美元來做這個
[00:18:00.060 --> 00:18:01.860] 開發中國家的補償金
[00:18:01.860 --> 00:18:05.060] 不過呢在APEC跟G20的會議中
[00:18:05.060 --> 00:18:06.860] 美中對於這個補償金的付出
[00:18:06.860 --> 00:18:08.560] 兩國還是有非常大的歧見
[00:18:08.560 --> 00:18:10.660] 尤其是美國前後兩屆的這個政府呢
[00:18:10.660 --> 00:18:13.460] 在三個國際會議中完全不同調
[00:18:13.460 --> 00:18:16.660] 川普的立場跟國際社會的看法差距很大
[00:18:16.660 --> 00:18:20.660] APEC G20 COP29這三個國際共同聲明
[00:18:20.660 --> 00:18:24.960] 看起來對重返白宮的川普沒有任何的意義
[00:18:24.960 --> 00:18:28.060] 所以呢化石燃料很有可能迎來復興
[00:18:28.060 --> 00:18:31.060] 川普的選舉政策就是要繼續開採石油跟天然氣
[00:18:31.060 --> 00:18:33.160] 所以不少的知名人士就是公開質疑了
[00:18:33.160 --> 00:18:34.560] 氣候變遷的科學性
[00:18:34.560 --> 00:18:37.960] 包括像Peter Thiel這些知名的氣候企業家
[00:18:37.960 --> 00:18:40.460] 然後這個川普的新內閣團隊呢
[00:18:40.460 --> 00:18:43.260] 也存在不同的立場的衝突
[00:18:43.260 --> 00:18:45.260] 我這邊整理了一下川普新內閣團隊
[00:18:45.260 --> 00:18:47.260] 對於變遷的立場跟態度
[00:18:47.260 --> 00:18:48.960] 那主要分成三塊
[00:18:48.960 --> 00:18:52.660] 第一塊呢他是這個氣候變遷的態度跟認知
[00:18:52.660 --> 00:18:54.460] 在新內閣成員當中呢
[00:18:54.460 --> 00:18:58.560] 承認氣候變遷的有內政部長的Doug Bergen
[00:18:58.560 --> 00:19:00.460] 他認為氣候變遷是事實
[00:19:00.460 --> 00:19:03.660] 主張透過創新而不是透過法規來應對
[00:19:03.660 --> 00:19:06.160] 衛生部長Robert F.Kennedy Jr.
[00:19:06.160 --> 00:19:08.860] 他認為氣候變遷是生存的威脅
[00:19:08.860 --> 00:19:12.460] 但警告不要讓他成為一個極權控制的藉口
[00:19:12.460 --> 00:19:13.760] 那另外一方面呢
[00:19:13.760 --> 00:19:17.760] 否認或者是弱化氣候變遷影響的內閣成員
[00:19:17.760 --> 00:19:20.560] 包括農業部長Brooke Rowlings
[00:19:20.560 --> 00:19:23.160] 他認為過去17年全球沒有變暖
[00:19:23.160 --> 00:19:24.960] 能源部長Chris Wright
[00:19:24.960 --> 00:19:28.760] 他否認了自然災害的頻率或強度在增加
[00:19:28.760 --> 00:19:32.060] 他甚至批評氣候議題是一種恐嚇宣傳
[00:19:32.060 --> 00:19:34.660] 而國防部長Pete Hexeth
[00:19:34.660 --> 00:19:36.160] 他更進一步地認為
[00:19:36.160 --> 00:19:39.060] 氣候變遷議題是自由派的政治工具
[00:19:39.060 --> 00:19:41.160] 所以這裡會有一個衝突點就是
[00:19:41.160 --> 00:19:44.960] 內閣的成員對於氣候變遷的基本認知
[00:19:44.960 --> 00:19:46.160] 其實不一樣的
[00:19:46.160 --> 00:19:48.360] 那它直接影響了
[00:19:48.360 --> 00:19:51.760] 政策目標的設計和實施
[00:19:51.760 --> 00:19:52.760] 第二個就是說
[00:19:52.760 --> 00:19:55.060] 美國的這個應對的政策的方向
[00:19:55.060 --> 00:19:58.460] 有一派人認為說要推進這個減碳的目標
[00:19:58.460 --> 00:20:00.360] 包括內政部長Doug Bergen
[00:20:00.360 --> 00:20:04.260] 他強調要在2030年實現這個碳中和
[00:20:04.260 --> 00:20:06.960] 但拒絕採取過度的法規的干預
[00:20:06.960 --> 00:20:09.760] 包括大家都知道非常知名的
[00:20:09.760 --> 00:20:13.560] 政府效率小組領導人Elon Musk
[00:20:13.560 --> 00:20:18.660] 他就主張要正視環境氣候變遷的影響
[00:20:18.660 --> 00:20:20.760] 認為要限制環保政策的
[00:20:20.760 --> 00:20:24.960] 包括像是聯合國大使Elise Stefanik
[00:20:24.960 --> 00:20:27.760] 他批評民主黨的這個能源政策是反美
[00:20:27.760 --> 00:20:29.560] 像農業部長Bruce Rawlings
[00:20:29.560 --> 00:20:33.060] 他也再次反對他關閉這個能源產業的討論
[00:20:33.060 --> 00:20:34.660] 包括像能源部長Chris Wright
[00:20:34.660 --> 00:20:36.260] 他支持化石燃料的發展
[00:20:36.260 --> 00:20:40.160] 他認為這是解決目前貧困的一些問題的關鍵
[00:20:40.160 --> 00:20:42.560] 在環保署署長Lee Zeldin
[00:20:42.560 --> 00:20:44.760] 他也計劃撤銷環保的法規
[00:20:44.760 --> 00:20:48.760] 他認為這樣子阻礙這個商業發展的
[00:20:48.760 --> 00:20:49.460] 還有一些
[00:20:49.460 --> 00:20:52.260] 所以說其實有些成員他們是主張溫和的改革
[00:20:52.260 --> 00:20:55.460] 有一派是積極的反對環保法規
[00:20:55.460 --> 00:20:57.360] 甚至支持傳統的化石燃料
[00:20:57.360 --> 00:21:01.760] 第三點的話就是未來政府監督的程度到哪裡
[00:21:01.760 --> 00:21:03.160] 他基本上分三塊
[00:21:03.160 --> 00:21:05.360] 第一塊是減少這個法規的限制
[00:21:05.360 --> 00:21:07.360] 包括這個Lee Zeldin
[00:21:07.360 --> 00:21:11.160] 他認為這個現有的環保法規過度的阻礙商業的發展
[00:21:11.160 --> 00:21:13.060] Chris Wright跟這個Bruce Rawlings
[00:21:13.060 --> 00:21:15.860] 他也反對了任何損害能源產業
[00:21:15.860 --> 00:21:17.060] 能源行業的政策
[00:21:17.060 --> 00:21:21.260] 還有一派他是害怕這個氣候變遷變成是一種集權的工具
[00:21:21.260 --> 00:21:24.960] 像是這個衛生部長Robert F. Kennedy Jr
[00:21:24.960 --> 00:21:28.360] 他就警告氣候政策可能會被用來作為集權控制
[00:21:28.360 --> 00:21:30.760] 那像國防部長Bed Hexeth
[00:21:30.760 --> 00:21:34.060] 他就覺得氣候變遷這個政策框架
[00:21:34.060 --> 00:21:36.760] 可能也是一種政治的控制工具
[00:21:36.760 --> 00:21:39.660] 還有一派是強調創新跟目標驅動
[00:21:39.660 --> 00:21:42.660] Doug Bergen 他相信目標可以在創新驅動下實現
[00:21:42.660 --> 00:21:43.560] 不需要太多的法規
[00:21:43.560 --> 00:21:47.060] 基本上我們可以看到大家其實不需要監管太多
[00:21:47.060 --> 00:21:48.160] 所以這裡會有個大篩問
[00:21:48.160 --> 00:21:53.460] 就是我們是不是應該透過更強力的法規來干預氣候的推進的目標
[00:21:53.460 --> 00:21:57.060] 如何在經濟發展跟環境保護之間取得一個平衡
[00:21:57.060 --> 00:21:58.960] 成員之間他們的分歧其實就是
[00:21:58.960 --> 00:22:03.260] 是否承認氣候變遷它的影響跟它的嚴重性
[00:22:03.260 --> 00:22:05.360] 再來是否積極的應對
[00:22:05.360 --> 00:22:08.860] 然後還是要限制干預來保護經濟
[00:22:08.860 --> 00:22:13.160] 最後就是要強調創新驅動還是要維持傳統能源地位
[00:22:13.160 --> 00:22:15.660] 其實它就是這幾個主要的議題
[00:22:15.660 --> 00:22:16.960] 這些其實都是強調說
[00:22:16.960 --> 00:22:21.460] 即便在同一個團隊裡面團員的利益跟理念
[00:22:21.460 --> 00:22:22.860] 也存在深刻的矛盾
[00:22:22.860 --> 00:22:27.360] 那其實會導致美國的整體的政策方向難以統一
[00:22:27.360 --> 00:22:33.860] 而世界的格局將因川普再次重返白宮而改變
[00:22:33.860 --> 00:22:38.260] 越加走向有利於中國倡導的多級的格局
[00:22:38.260 --> 00:22:40.760] COP30會有怎樣的發展呢?
[00:22:40.760 --> 00:22:42.660] 我個人認為很難說
[00:22:42.660 --> 00:22:46.260] 世界可能將進入到一個不確定的時代
[00:22:46.260 --> 00:22:48.260] 就像我們之前談到核能
[00:22:48.260 --> 00:22:50.560] 它也有可能迎來一個復興
[00:22:50.560 --> 00:22:55.160] 但是目前的狀況有很多的劇本正在發展當中
[00:22:55.160 --> 00:22:57.660] 總之我相信川普會MOGA
[00:22:57.660 --> 00:22:58.360] 就是
[00:22:58.360 --> 00:23:01.660] Make OYO Great Again
[00:23:01.660 --> 00:23:05.960] 接下來的COP30會在2025年的巴西貝倫舉行
[00:23:05.960 --> 00:23:08.760] 巴西的環軍部長Marina Silva
[00:23:08.760 --> 00:23:11.260] 她就說這次的會議是COP中的COP
[00:23:11.260 --> 00:23:13.860] 也就是接下來的行動力會特別重要
[00:23:13.860 --> 00:23:17.160] 尤其是要把全球升溫控制在1.5°C以內
[00:23:17.160 --> 00:23:21.460] 有報導稱2023年全球平均的氣溫超過1.5°C
[00:23:21.460 --> 00:23:22.360] 但是呢
[00:23:22.360 --> 00:23:26.260] 似乎科學家爆發了自己的內戰
[00:23:26.260 --> 00:23:28.560] 有的科學家像是Jim Hansen
[00:23:28.560 --> 00:23:31.860] 他認為巴黎協定目標已經形同虛設
[00:23:31.860 --> 00:23:34.660] 因為突破1.5°C幾乎不可能避免了
[00:23:34.660 --> 00:23:37.860] 另外一位科學家Michael Mann
[00:23:37.860 --> 00:23:40.460] 他則認為現在還沒有達到這個門檻
[00:23:40.460 --> 00:23:44.860] 他同意長期趨勢指向無法避免的突破
[00:23:44.860 --> 00:23:50.860] 究竟巴黎協定的1.5°C目標是不是失敗了
[00:23:50.860 --> 00:23:55.060] 巴黎協定的目標是全球平均氣溫升高限制
[00:23:55.060 --> 00:23:56.260] 在工業化前
[00:23:56.260 --> 00:24:00.860] 也就是1850年到1900年的1.5°C以內
[00:24:00.860 --> 00:24:04.560] 而2023年的全球平均氣溫超過1.5°C
[00:24:04.560 --> 00:24:06.460] 這不就是失敗了嗎
[00:24:06.460 --> 00:24:07.360] 會有這個原因
[00:24:07.360 --> 00:24:08.760] 會有這個問題呢
[00:24:08.760 --> 00:24:11.060] 這其實是因為基準年份的不同
[00:24:11.060 --> 00:24:14.060] 跟長短數據的不同導致的
[00:24:14.060 --> 00:24:16.260] 基準年份它就是某些研究
[00:24:16.260 --> 00:24:19.660] 它會使用18世紀的溫度的基準
[00:24:19.660 --> 00:24:23.960] 但是巴黎協定其實沒有明確規定基準的年份
[00:24:23.960 --> 00:24:29.160] 通常採用是1850年到1900年的平均值
[00:24:29.160 --> 00:24:32.660] 第二個是長期跟短期的數據也會有不同
[00:24:32.660 --> 00:24:34.260] 比如說一年的溫度的波動
[00:24:34.260 --> 00:24:36.660] 不足以判定是否突破1.5°C
[00:24:36.660 --> 00:24:39.160] 因為你必須要考慮一個長期的平均值
[00:24:39.160 --> 00:24:41.160] 比如說20年的平均溫度
[00:24:41.160 --> 00:24:43.460] 那像2023年的平均溫度超過1.5°C
[00:24:43.460 --> 00:24:45.260] 它可能會受到短期的氣候影響
[00:24:45.260 --> 00:24:47.160] 比如說像聲音現象
[00:24:47.160 --> 00:24:49.960] 所以IPCC通常會採用20年的平均值
[00:24:49.960 --> 00:24:52.360] 來消除短期的波動影響
[00:24:52.360 --> 00:24:55.760] 目前20年的平均大概是1.3°C
[00:24:55.760 --> 00:24:57.660] 而根據我們的氣候模型
[00:24:57.660 --> 00:25:02.260] 1.5°C 設置1.5°的長期門檻
[00:25:02.260 --> 00:25:06.260] 極有可能會在2027年到2037年之間被突破
[00:25:06.260 --> 00:25:10.160] 那實際的年份就要看到時候的狀況才知道了
[00:25:10.160 --> 00:25:11.660] 我給大家翻譯翻譯
[00:25:11.660 --> 00:25:15.060]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2023年的氣溫超過1.5°C了
[00:25:15.060 --> 00:25:16.460] 就像你今天發燒了
[00:25:16.460 --> 00:25:19.860] 但是不能完全斷定你的健康完全失敗
[00:25:19.860 --> 00:25:20.760] 你就死定了
[00:25:20.760 --> 00:25:22.060] 我們也不能這樣說
[00:25:22.060 --> 00:25:25.560] 所以我們需要長期觀察你平均的體溫
[00:25:25.560 --> 00:25:28.260] 如果你真的每天都超過1.5°C
[00:25:28.260 --> 00:25:30.360] 比如說你每天都39.5°C
[00:25:30.360 --> 00:25:34.560] 那就是真的是一個危險的警訊了
[00:25:34.560 --> 00:25:36.560] 所以真正的關鍵問題是什麼
[00:25:36.560 --> 00:25:39.260] 我們現在缺乏一個對於1.5°C的一個
[00:25:39.260 --> 00:25:41.160] 一致的基準跟方法論
[00:25:41.160 --> 00:25:45.660] 這其實導致了公眾跟科學家之間溝通是非常混亂的
[00:25:45.660 --> 00:25:48.560] 影響氣候行動的理解跟緊迫性
[00:25:48.560 --> 00:25:52.460] 當然這也是我想要出來做低碳週報的一個主要的原因
[00:25:52.460 --> 00:25:57.060] 怎麼樣把複雜的科學說得簡單 通俗 有趣
[00:25:57.060 --> 00:26:00.060] 讓大眾也能更了解地球的狀況
[00:26:00.060 --> 00:26:01.160] 總的來說
[00:26:01.160 --> 00:26:04.660] COPE209在氣候融資跟碳市場規則取得了進展
[00:26:04.660 --> 00:26:08.260] 但離真正解決氣候問題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00:26:08.260 --> 00:26:11.360] 發展中國家需要更多的支持
[00:26:11.360 --> 00:26:13.560] 大國的合作也需要強化
[00:26:13.560 --> 00:26:14.160] 不管怎麼說
[00:26:14.160 --> 00:26:19.760] 這些最後的討論跟協議都會影響到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
[00:26:19.760 --> 00:26:21.660] 最後的最後我們到底能不能活到
[00:26:21.660 --> 00:26:23.760] 人類到底能不能活到2050年
[00:26:23.760 --> 00:26:27.460] 我覺得最後還是取決於每個人今天的選擇
[00:26:27.460 --> 00:26:30.460] 如果你不改變 那大家也不改變
[00:26:30.460 --> 00:26:33.360] 那是不是全人類都應該要考慮一下
[00:26:33.360 --> 00:26:35.860] 哪一顆星球可能更適合我們搬過去住
[00:26:35.860 --> 00:26:39.260] 講到這裡我還是覺得Elon Musk非常的有眼見
[00:26:39.260 --> 00:26:40.960] 他很早就開始搞火箭了
[00:26:40.960 --> 00:26:44.360] 早就在我們人類找到下一個備案
[00:26:44.360 --> 00:26:46.060] 好吧 今天的故事就到這邊了
[00:26:46.060 --> 00:26:47.860]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故事的話
[00:26:47.860 --> 00:26:51.060] 麻煩幫我們記得按讚 訂閱 按追蹤
[00:26:51.060 --> 00:26:52.960] 那有什麼問題的話可以到我們的社群平台
[00:26:52.960 --> 00:26:55.860] 社交媒體上面留言私訊給我們
[00:26:55.860 --> 00:26:57.560] 那我們下次再見 拜拜
EP24 |Elon Musk 射一次星艦碳排放相當一座冰島?
在這一集中,我們將從台南的驚人蛻變說起,探討科技進步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並深入分析 SpaceX 星艦計畫(Starship)背後的環境爭議。
- 台南變遷與時代發展:台南在過去二十年內的變遷,從荒涼變成了充滿活力的城市,成為台灣進步的縮影。
- SpaceX 星艦計畫進展:馬斯克的星艦火箭計畫突破了可回收火箭技術,使人類邁向「群星時代」。未來或許不再遙不可及。
- 火星計畫的環境代價:然而,每次發射的碳排放相當於一個冰島,引發環保人士對是否值得為火星殖民而犧牲地球環境的質疑。
- 替代方案 - 高空太陽能無人機:我們探討以零排放的高空太陽能無人機替代星鏈的可能性,並分析其成本優勢。
- 太空太陽能發電的潛力:深入介紹太空太陽能傳輸技術,探討其在未來為地球提供可持續能源的可能性,並引發聽眾對未來能源解決方案的思考。
- 結論與展望:從台南的成長到人類對太空探索的渴望,我們探討在科技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找到平衡,為子孫打造更美好的未來。
本集旨在引導聽眾思考科技進步的潛力與代價,並思考如何在面對氣候挑戰時為未來做好準備。
YouTube 收看 Video Podcast
Spotify 收聽 Audio Podcast
EP23 | 10分鐘快速了解環境部碳費說明會
以輕鬆易懂的方式,幫助大家理解這項複雜的政策。無論你是中大型企業的經營者,還是負責永續發展的專業人士,這集節目都將為你提供關鍵的資訊與實務建議,幫助企業在未來的碳排挑戰中抓住機會。
本集要點:
1. 主題介紹:討論台灣最新碳費政策,針對2024/9/16及9/25的碳費制度三項配套子法說明會進行系統性整理。
2. 政策背景:碳費政策旨在促進企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非增加政府財政收入,而是透過優惠費率鼓勵企業減碳,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
3. 三項主要子法:
- 碳費徵收辦法:規範碳費的收取對象與計算方式。
- 自主減量辦法:企業可制定減碳計畫,申請優惠費率。
- 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辦法:企業需依標準計算碳排放量並設定減量目標。
4. 碳費計算:碳排放量超過2.5萬噸的企業須繳費,費率初步預計為每噸300-500元,2030年後可能升至1200-1800元。
5. 碳權與自主減量計畫:企業可通過減碳計畫獲得碳權,並抵扣未來排放或出售給其他企業。
6. 國際影響:歐盟CBAM機制可能影響台灣企業出口,但碳費制度可與歐盟對接,減少額外碳費負擔。
7. 企業準備步驟:
- 進行碳盤查
- 制定減碳計畫
- 6月底前提交計畫
- 按計畫執行並定期檢查
- 每年4月30日前交報告
8. 結論:碳費政策為企業帶來挑戰與機會,能有效提升企業形象與競爭力。
在Spotify上收聽EP23完整內容
在YouTube上收聽EP23完整內容
參考資料:
2024/9/16 碳費制度三項配套子法說明會https://www.youtube.com/live/nRhGoznhzaI?si=BTDqDWTHt-uRyPc9
EP22 | 做永續自媒體的流量密碼
本集探討泰勒絲(Taylor Swift)私人飛機使用引發的碳排放爭議
主要內容:
介紹了泰勒絲特碳排放爭議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的熱烈討論。
分析了人們對這一爭議的四種主要立場。
探討了為什麼泰勒絲的碳排放問題會上升到道德層面。
從三大西方倫理學派(效益論、德行論和義務論)的角度分析了這一爭議。
主持人提出了自己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和三個關鍵問題。
節目重點:
討論了名人在環保議題上的社會責任和影響力。
探討了碳權交易和碳抵消的有效性和爭議。
分析了環境正義和社會不平等在這一爭議中的角色。
提供了一個思考框架,用於評估類似的環境和道德問題。
在Spotify上收聽EP22完整內容
在YouTube上收聽EP22完整內容
TSACRA.ORG (臺灣永續農業減碳發展協會) 是一個致力促進永續農業和2050淨零的非營利組織。《低碳週報》是由理事長Alan主持,以永續為核心價值去關注創新、減碳、能源主題的節目。逐字稿:
[00:00.000 -> 00:02.820] 歡迎收聽十分鐘LC News低碳周報
[00:02.820 -> 00:07.500] 本節目由台灣永續農業減碳發展協會贊助播出
[00:07.500 -> 00:13.440] 歡迎收聽十分鐘LC News低碳周報
[00:13.440 -> 00:17.660] 我是台灣永續農業減碳發展協會理事長Allen
[00:17.660 -> 00:19.840] 你是永續圈的嗎?
[00:20.420 -> 00:22.780] 你是ESG社群的嗎?
[00:23.600 -> 00:24.580] 讓我告訴你
[00:24.580 -> 00:28.140] 2024年流量密碼就是
[00:28.140 -> 00:32.520] 先說我就來稱流量的
[00:32.520 -> 00:33.560] 我承認
[00:33.560 -> 00:36.680] 但是泰勒斯這個話題
[00:36.680 -> 00:38.040] 非常有趣
[00:38.040 -> 00:39.120] 確實有趣
[00:39.120 -> 00:41.800] 因為當你深入研究之後
[00:41.800 -> 00:43.120] 你會發現這個問題
[00:43.120 -> 00:45.860] 實在是太複雜了
[00:45.860 -> 00:48.100] 它就像是尾巴雙方
[00:48.100 -> 00:50.580] 有複雜的歷史問題一樣
[00:50.580 -> 00:53.300] 它就是一個千年一遇的問題
[00:53.300 -> 00:56.460] 我是在Threads上面看到
[00:56.460 -> 00:58.480] Kevin Hong這個串文
[00:58.480 -> 01:00.080] 我才發現說
[01:00.080 -> 01:02.100] 原來泰勒斯
[01:02.100 -> 01:03.220] Talos Waite
[01:03.220 -> 01:05.720] 他是流量的破口啊
[01:05.720 -> 01:09.580] 大家對這話題也太有興趣了吧
[01:09.580 -> 01:12.660] 超過600則以上的回應
[01:12.660 -> 01:14.000] Seriously?
[01:15.200 -> 01:19.480] 我想對於所有在做永續相關自媒體的各位朋友啊
[01:19.480 -> 01:21.140] 千萬不要錯過這個主題
[01:21.140 -> 01:22.400] Taylor Swift
[01:22.400 -> 01:23.560] 果然
[01:23.560 -> 01:26.480] Taylor Swift就是神
[01:26.480 -> 01:29.520] 連永續的議題
[01:29.520 -> 01:32.000] 這麼冷門的議題都帶得起來
[01:32.000 -> 01:32.740] 都帶得動
[01:32.740 -> 01:35.160] 我在仔細觀察
[01:35.160 -> 01:37.020] 這六百多篇的回應當中
[01:37.020 -> 01:39.600] 在這些討論中
[01:39.600 -> 01:40.660] 回應的立場
[01:40.660 -> 01:43.020] 大致可以分成四大類
[01:43.020 -> 01:47.700] 第一類是批評名人的偽善雙重標準
[01:47.700 -> 01:49.620] 他們的觀點主要是說
[01:49.620 -> 01:51.560] 泰勒斯、Taylor Swift等名人
[01:51.560 -> 01:54.680] 在環保議題上言行不一致
[01:54.680 -> 01:58.060] 譴責他們一邊提倡環保
[01:58.060 -> 02:00.740] 一邊依然過著奢侈的生活
[02:00.740 -> 02:03.440] 譬如說頻繁使用私人飛機
[02:03.440 -> 02:06.760] 像是Kevin Hong本人
[02:06.760 -> 02:10.100] 他也批評他的碳排放跟他的環保言論不符
[02:10.100 -> 02:15.020] 然後其他的NoBanNoBella
[02:15.020 -> 02:17.000] 還有SingYu
[02:17.680 -> 02:20.020] 強調泰勒斯的雙重標準
[02:20.020 -> 02:24.360] 然後把購買碳權類比為贖罪券
[02:24.360 -> 02:31.660] 第二個立場是支持名人購買碳權作為減碳的措施
[02:31.660 -> 02:39.360] 這觀點是說購買碳權是一種合理且負責的方式來抵消碳排放
[02:39.360 -> 02:42.660] 所謂的名人如Talaswift
[02:42.660 -> 02:44.700] 他已經盡力負責
[02:44.700 -> 02:47.720] 且不應該過度苛責
[02:47.720 -> 02:51.860] 那包括像這個Leslie Mann
[02:51.860 -> 02:53.040] 不好意思哦
[02:53.040 -> 02:53.980] 我這個ID不好念
[02:53.980 -> 02:56.300] Milk880528
[02:56.300 -> 02:58.800] 他們認為泰勒斯購買碳權
[02:58.800 -> 03:00.420] 是一種有效的補償方式
[03:00.420 -> 03:04.900] 那像這個KEVCL蔡
[03:04.900 -> 03:07.560] 解釋了碳權交易的機制
[03:07.560 -> 03:11.600] 認為說購買碳權就能促進整體的減碳
[03:11.600 -> 03:14.400] 第三個立場他是說
[03:14.400 -> 03:18.340] 批評碳權制度無法解決根本性的問題
[03:18.340 -> 03:20.000] 這個的觀點是說
[03:20.000 -> 03:22.800] 碳權的購買並不能真正減少碳排放
[03:22.800 -> 03:24.920] 它只是一種表面的補償
[03:24.920 -> 03:30.240] 真正的問題是應該減少不必要的奢侈行為
[03:30.240 -> 03:31.700] 譬如說
[03:31.700 -> 03:35.380] 譬如說ESG Diary
[03:35.380 -> 03:37.700] 還有這個Marston Lin
[03:37.700 -> 03:42.720] 他們認為購買碳權就像是贖罪券一樣的掩飾
[03:42.720 -> 04:02.040] 呼籲減少碳排才是關鍵所以這個是一個第三個立場
[04:02.040 -> 04:03.980] 第四個立場的話
[04:03.980 -> 04:06.720] 就比較是屬於所謂的
[04:06.720 -> 04:08.680] 諷刺跟放棄的態度
[04:08.680 -> 04:10.400] 他們整體的觀點是說
[04:10.400 -> 04:12.360] 對於名人的奢侈生活跟碳排放
[04:12.360 -> 04:13.960] 感到非常的無奈
[04:13.960 -> 04:18.100] 並採取諷刺或消極的態度
[04:18.100 -> 04:21.300] 認為自己的節能和努力
[04:21.300 -> 04:23.760] 無法改變整體的局勢
[04:23.760 -> 04:28.980] 那像是有2408SIU或者這個Fulia,
[04:29.840 -> 04:34.800] 他們認為普通人節能審探是毫無意義的,
[04:35.260 -> 04:38.180] 富人享有特權無法改變這種不公平的現狀。
[04:38.500 -> 04:42.600] 而像3204ST02U網友,
[04:42.760 -> 04:45.060] 他則採取放棄的態度
[04:45.060 -> 04:48.660] 認為全球暖化的問題與自己無關
[04:48.660 -> 04:51.180] 以上這四個立場呢
[04:51.180 -> 04:55.660] 展示了人們對於名人碳排放爭議的不同反應
[04:55.660 -> 04:59.040] 從嚴厲的批評到理解的支持
[04:59.040 -> 05:02.820] 以及對於現實的不滿和諷刺態度
[05:02.820 -> 05:09.140] 我這集的目的呢是想要透過泰勒斯碳排放爭議的話題
[05:09.140 -> 05:14.380] 來找到同好們一起來探討永續實踐的方式
[05:14.380 -> 05:17.420] 因此我想要談談前三點
[05:17.420 -> 05:21.140] 至於剛剛談到第四點我就不列入討論了
[05:21.140 -> 05:25.980] 因為我個人的價值觀是盡量的樂觀的面對所有的問題
[05:25.980 -> 05:28.160] 那前兩個立場
[05:28.160 -> 05:30.040] 不管是反對
[05:30.040 -> 05:31.360] 還是支持泰勒斯
[05:31.360 -> 05:32.240] 都屬於同一題
[05:32.240 -> 05:33.680] 那我會放在一起講
[05:33.680 -> 05:35.860] 第三個立場則是說
[05:35.860 -> 05:39.240] 制度和道德的問題
[05:39.240 -> 05:40.800] 所以這一集
[05:40.800 -> 05:42.840] 我們的內容就會談這兩題
[05:42.840 -> 05:44.100] 也就是
[05:44.100 -> 05:44.900] 一
[05:44.900 -> 05:47.160] 寬容還是嚴格
[05:47.160 -> 05:51.460] 普通人怎麼看待公眾人物在碳排放的嚴刑標準
[05:51.460 -> 05:52.860] 二
[05:52.860 -> 05:58.120] 現行碳權制度能解決人為碳排放問題嗎
[05:58.120 -> 06:02.840] 首先我先表明個人的立場
[06:02.840 -> 06:04.040] 我個人立場是
[06:04.040 -> 06:05.880] 只要你保持嘆義式去生活
[06:05.880 -> 06:07.800] 那就是永續的生活
[06:07.800 -> 06:11.140] 每個自然人都以最小足力的原則
[06:11.140 -> 06:12.840] 來實踐自己的永續
[06:12.840 -> 06:14.180] 那積少成多
[06:14.180 -> 06:15.920] 其實就是集體的勝利
[06:15.920 -> 06:18.420] 至於如果你是企業法人的話
[06:18.420 -> 06:20.660] 就按照各國的法律去實踐
[06:20.660 -> 06:21.760] 這樣就可以了
[06:21.760 -> 06:23.060] 所以說
[06:23.060 -> 06:24.520] 如果泰勒斯
[06:24.520 -> 06:25.240] Talos Webb他是一個自然人那他有心就OK了去實踐這樣就可以了所以說如果泰勒斯Taylor Swift
[06:25.240 -> 06:26.440] 他是一個自然人
[06:26.440 -> 06:28.220] 那他有心就OK了
[06:28.220 -> 06:31.320] 如果把他視為一個企業法人
[06:31.320 -> 06:32.700] 那他就要遵循
[06:32.700 -> 06:34.220] 總量管制規定
[06:34.220 -> 06:36.980] 並支付英角的碳稅或碳費
[06:36.980 -> 06:38.460] 所以
[06:38.460 -> 06:40.460] 現在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呢
[06:40.460 -> 06:41.540] 也就是說
[06:41.540 -> 06:43.720] 我們要怎麼去看待Taylor Swift
[06:43.720 -> 06:45.300] 他到底算什麼人這不是罵人就是說他到底是一個看待Taylor Swift她到底算什麼人
[06:45.300 -> 06:46.960] 這不是罵人
[06:46.960 -> 06:49.820] 就是說她到底是一個自然人還是一個法人
[06:49.820 -> 06:53.720] 或者是她是一個碳排大戶的法人
[06:53.720 -> 06:55.300] 這個很重要
[06:55.300 -> 06:58.260] 以目前的碳定價法規
[06:58.260 -> 07:01.560] 主要是針對企業和高排放的行業
[07:01.560 -> 07:04.140] 自然人並不是這些法規的直接目標
[07:04.140 -> 07:07.460] 但可能會受到間接的影響
[07:07.460 -> 07:09.740] 各國的碳定價的法規
[07:09.740 -> 07:11.660] 主要是針對高排放的行業
[07:11.660 -> 07:12.940] 譬如說鋼鐵鋁
[07:12.940 -> 07:14.260] 水泥化肥
[07:14.260 -> 07:15.280] 電力
[07:15.280 -> 07:17.240] 氫氧有機化學品
[07:17.240 -> 07:19.920] 塑膠等等的這些加工產品
[07:19.920 -> 07:23.000] 而娛樂業並未被明確地
[07:23.000 -> 07:24.820] 列入這些高排放的
[07:24.820 -> 07:25.900] 行業的範疇內
[07:25.900 -> 07:28.860] 因此在現行的碳定價法規中
[07:28.860 -> 07:30.940] 娛樂業並不是主要的目標
[07:30.940 -> 07:33.980] 所以無論把泰勒斯當成自己人
[07:33.980 -> 07:37.200] 無論把泰勒斯當成自然人
[07:37.200 -> 07:38.580] 還是法人
[07:38.580 -> 07:42.240] 他都不是現行法規的直接目標
[07:42.240 -> 07:45.120] 同時娛樂業的碳排放
[07:45.120 -> 07:46.460] 也沒有列入到
[07:46.460 -> 07:48.860] 這個高排放的行業當中
[07:48.860 -> 07:49.520] 所以呢
[07:49.520 -> 07:51.480] 泰勒斯的碳排爭議
[07:51.480 -> 07:53.400] 至少在法律上是合理的
[07:53.400 -> 07:54.660] 是合法的
[07:54.660 -> 07:56.880] 只有道德倫理的問題
[08:02.220 -> 08:04.000] 但是我們首先要解答的是
[08:04.000 -> 08:06.520] 泰勒斯的這個碳排放的爭議
[08:06.520 -> 08:08.060] 為什麼是道德層面的
[08:08.060 -> 08:10.980] 泰勒斯威普他的碳排放爭議
[08:10.980 -> 08:12.180] 不僅是環保問題
[08:12.180 -> 08:15.060] 他其實更涉及到了道德層面的討論
[08:15.060 -> 08:17.140] 以下是幾個關鍵的原因
[08:17.140 -> 08:19.880] 第一個碳排放跟社會責任
[08:19.880 -> 08:22.440] 它包括了名人的影響力
[08:22.440 -> 08:24.500] 作為一個全球知名的流行歌手
[08:24.500 -> 08:26.380] 泰勒斯威普它有巨大的影響力
[08:26.380 -> 08:28.020] 所以它的行為跟選擇
[08:28.020 -> 08:29.140] 對於公眾來說
[08:29.140 -> 08:31.200] 有所謂的示範的作用
[08:31.200 -> 08:34.420] 所以如果它平凡地使用私人飛機
[08:34.420 -> 08:36.800] 然後製造了大量碳排放
[08:36.800 -> 08:38.580] 那這跟它平常在公共場合
[08:38.580 -> 08:39.640] 提倡的環保理念
[08:39.640 -> 08:41.440] 確實形成了矛盾
[08:41.440 -> 08:42.320] 那第二個
[08:42.320 -> 08:43.560] 它有它一定的社會責任
[08:43.560 -> 08:45.040] 就是富裕的人跟有影響的人本來就應該承擔它一定的社會責任就是富裕的人
[08:45.040 -> 08:45.820] 有影響的人
[08:45.820 -> 08:46.820] 本來就應該承擔
[08:46.820 -> 08:47.820] 更多的社會責任
[08:47.820 -> 08:49.060] 我認為這是一個
[08:49.060 -> 08:51.060] 社會的一個共識
[08:51.060 -> 08:53.060] 包括他們要減少碳足跡
[08:53.060 -> 08:54.560] 推動環保的行動等等
[08:54.560 -> 08:56.280] 那如果它產生了一個
[08:56.280 -> 08:57.620] 高碳排放的行為
[08:57.620 -> 08:59.480] 那其實就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
[08:59.480 -> 09:01.280] 對這樣社會責任的忽視
[09:01.280 -> 09:02.700] 所以它的確會引發
[09:02.700 -> 09:04.020] 道德的批評
[09:04.020 -> 09:05.020] 再來就是說
[09:05.020 -> 09:06.760] 他做這個碳抵消措施呢
[09:06.760 -> 09:07.560] 是否有效
[09:07.560 -> 09:10.160] 是否有道德的爭議
[09:10.160 -> 09:11.740] 比如說他買
[09:11.740 -> 09:12.820] 他說他聲稱
[09:12.820 -> 09:14.280] 他有買碳抵消的額度
[09:14.280 -> 09:15.640] 來抵消他的碳排放
[09:15.640 -> 09:16.580] 這種做法
[09:16.580 -> 09:17.780] 本身其實還是有爭議的啊
[09:17.780 -> 09:19.240] 有些批評者認為說
[09:19.240 -> 09:20.140] 這個就叫贖罪券
[09:20.140 -> 09:20.940] 就像我們前面
[09:20.940 -> 09:22.000] 有些網友提到的
[09:22.000 -> 09:23.120] 這是一種贖罪券
[09:23.120 -> 09:24.820] 它可以讓富人繼續的
[09:24.820 -> 09:27.420] 享受這種高碳排放的生活方式
[09:27.420 -> 09:29.300] 而沒有真正改變行為
[09:29.300 -> 09:30.840]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
[09:30.840 -> 09:32.200] 現在的碳權市場
[09:32.200 -> 09:35.720] 其實它的有效性跟透明度受到很多質疑
[09:35.720 -> 09:37.100] 就是我們在講的所謂的漂濾
[09:37.100 -> 09:39.220] 很多碳底銷或碳權項目
[09:39.220 -> 09:42.020] 其實沒有真正能達到減排的效果
[09:42.020 -> 09:45.980] 這其實進一步加劇了道德的爭議
[09:45.980 -> 09:49.140] 再來就是有所謂的環境的正義
[09:49.140 -> 09:51.180] 或者社會不平等等等的
[09:51.180 -> 09:54.460] 包括像是環境改善
[09:54.460 -> 09:56.560] 就是說我們要每個人平等承擔
[09:56.560 -> 09:57.780] 環境保護的責任等等
[09:57.780 -> 10:02.900] 或者是說富裕人的高碳排的行為
[10:02.900 -> 10:06.120] 其實對於全球的這個氣候變遷
[10:06.120 -> 10:06.920] 有更大的影響
[10:06.920 -> 10:08.080] 可是呢
[10:08.080 -> 10:09.360] 受影響最嚴重的
[10:09.360 -> 10:11.480] 反而是資源匱乏的弱勢族群
[10:11.480 -> 10:13.880] 這種不平等加劇了社會的矛盾
[10:13.880 -> 10:16.320] 所以這也是一個道德責任討論
[10:16.320 -> 10:18.500] 然後再來就是大家的期望啊
[10:18.500 -> 10:20.000] 道德標準等等的
[10:20.000 -> 10:21.640] 所以總結來說的話
[10:21.640 -> 10:22.680] 他的碳排放爭議
[10:22.680 -> 10:24.160] 其實會上升到道德層面
[10:24.160 -> 10:25.700] 主要就是涉及到
[10:25.700 -> 10:27.060] 他是名人
[10:27.060 -> 10:28.580] 然後他涉及到很多
[10:28.580 -> 10:30.060] 不同角度的這些問題
[10:30.060 -> 10:32.480] 那既然談到了倫理學
[10:32.480 -> 10:34.940] 我雖然不是哲學的專業
[10:34.940 -> 10:36.380] 但這一集的最後
[10:36.380 -> 10:39.920] 我想要嘗試用三大倫理學派的思想
[10:39.920 -> 10:40.620] 來談看看
[10:40.620 -> 10:42.680] Terrace Wave他的碳排爭議
[10:42.680 -> 10:46.060] 也就是說我們普通人到底要對它
[10:46.060 -> 10:48.160] 寬容一點還是嚴格一點
[10:48.160 -> 10:51.040] 以下是我對哲學
[10:51.040 -> 10:53.920] 非常粗淺的理解
[10:53.920 -> 10:56.520] 歡迎留言指正我
[10:56.520 -> 10:56.900] 謝謝
[10:56.900 -> 11:00.280] 倫理學是什麼呢
[11:00.280 -> 11:01.720] 它是一種探討
[11:01.720 -> 11:04.040] 有關道德判斷的各種問題
[11:04.040 -> 11:06.940] 比如說人為什麼要有道德啊
[11:06.940 -> 11:09.920] 道德上的善惡如何認定
[11:09.920 -> 11:11.840] 什麼叫做應該的
[11:11.840 -> 11:15.080] 它是一個社會極為重要的力量
[11:15.080 -> 11:18.240] 類似像是我們的法律或者是宗教
[11:18.240 -> 11:21.680] 它指導人類的行為
[11:21.680 -> 11:23.060] 人們的行為
[11:23.060 -> 11:25.620] 協調人際關係
[11:25.620 -> 11:27.680] 促進群體的和諧
[11:27.680 -> 11:30.160] 西方的倫理學有三大派
[11:30.160 -> 11:31.840] 就是效益論
[11:31.840 -> 11:33.480] 德行論跟義務論
[11:33.480 -> 11:34.660] 三個派別
[11:34.660 -> 11:36.680] 效益論的話
[11:36.680 -> 11:40.020] 它注重行為帶來的結果跟效益
[11:40.020 -> 11:41.420] 就是結果本身
[11:41.420 -> 11:42.780] 那德行論呢
[11:42.780 -> 11:45.980] 它注重人的美德跟內在的品格
[11:45.980 -> 11:48.840] 也就是我們講的內在動機或者動機
[11:48.840 -> 11:50.040] 義務論的話
[11:50.040 -> 11:54.700] 它則是重視行為是否符合道德的義務
[11:54.700 -> 11:56.540] 它並不考慮結果
[11:56.540 -> 12:00.340] 也就是說它是動機加上一定的道德規範
[12:00.340 -> 12:02.040] 所以如果今天
[12:02.040 -> 12:03.860] 如果是效益論者
[12:03.860 -> 12:06.000] 他怎麼看Talos Wave的這個爭議呢
[12:06.000 -> 12:08.120] 如果他使用
[12:08.120 -> 12:10.380] 私人飛機帶來這個碳排放
[12:10.380 -> 12:12.420] 對於全球環境的負面影響
[12:12.420 -> 12:14.420] 那與他帶來的快樂
[12:14.420 -> 12:16.780] 也就是創造娛樂價值
[12:16.780 -> 12:18.480] 這就是不道德的行為
[12:18.480 -> 12:20.640] 然而
[12:20.640 -> 12:23.420] 他如果透過了碳抵消
[12:23.420 -> 12:25.160] 或者是其他的環保措施
[12:25.160 -> 12:28.140] 並且成功的減少碳排放的負面影響
[12:28.140 -> 12:32.740] 同時呢他的活動也為更多人帶來了快樂
[12:32.740 -> 12:39.360] 那麼效益主義者就有可能認為他的行為是有道德的是合理的
[12:39.360 -> 12:43.640] 所以我們必須要看一下就是他的8300公噸
[12:43.640 -> 12:48.100] 也就是他2022年的這個8000多公噸的這個碳排放呢
[12:48.100 -> 12:50.620] 有沒有做到碳抵消
[12:50.620 -> 12:52.060] 就是他的碳權怎麼樣
[12:52.060 -> 12:56.320] 那根據報道他買了雙倍的這個碳權嘛
[12:56.320 -> 12:58.040] 就是所謂碳抵消額度
[12:58.040 -> 13:00.860] 來抵消他在巡演期間的碳排放
[13:00.860 -> 13:05.060] 這個呢被視為他試圖減少環境影響的一種方式
[13:05.060 -> 13:10.200] 然而呢他購買的碳權到底有沒有透明性
[13:10.200 -> 13:16.080] 我沒有查到更多關於他購買碳權項目的詳細資訊
[13:16.080 -> 13:22.040] 所以他的碳權的透明性確實是一個值得打問號的
[13:22.040 -> 13:25.840] 所以他的碳權當然也必須要打個問號
[13:25.840 -> 13:28.840] 那至於他有沒有帶來群眾快樂呢
[13:28.840 -> 13:30.520] 這個我覺得應該是有
[13:30.520 -> 13:32.100] 但是我們有沒有辦法量化呢
[13:32.100 -> 13:34.780] 假設我們用世界上最貴
[13:34.780 -> 13:37.580] 每公頓167美元的價格
[13:37.580 -> 13:38.980] 來課徵碳稅或碳費
[13:38.980 -> 13:42.260] 那他的排放量大概會要繳
[13:42.260 -> 13:44.600] 138萬6100美元
[13:44.600 -> 13:47.140] 假設泰勒斯的
[13:47.140 -> 13:48.740] 我查到了不好意思
[13:48.740 -> 13:50.880] 我查到的資料是泰勒斯的演唱會
[13:50.880 -> 13:54.240] 每張門票的價格大概是958美元
[13:54.240 -> 13:55.660] 那我們用這個計算的話
[13:55.660 -> 14:00.380] 138.6萬美元可以買到1447張票
[14:00.380 -> 14:04.680] 也就是說只要超過1500人
[14:04.680 -> 14:06.000] 覺得看他演唱會很快樂
[14:06.000 -> 14:09.000] 那泰勒斯確實有提供群眾快樂啊
[14:09.000 -> 14:13.000] 根據這個Paul Starr的這個報告呢
[14:13.000 -> 14:17.000] 他在2023年總共售出了430萬張的門票
[14:17.000 -> 14:19.000] 這些數據顯示他的群演
[14:19.000 -> 14:23.000] 就是他的巡演在這個全球範圍內有很大的影響力跟受歡迎
[14:23.000 -> 14:25.640] 所以基本上我們毫無疑問
[14:25.640 -> 14:28.360] 他真的是讓大家很快樂
[14:28.360 -> 14:30.160] 所以他有創造快樂
[14:30.160 -> 14:33.580] 那如果是第二個流派怎麼看呢
[14:33.580 -> 14:36.000] 就是所謂的德行論怎麼看待泰勒斯呢
[14:36.640 -> 14:40.820] 我想德行論者會問他說
[14:40.820 -> 14:45.620] 泰勒斯乘坐私人飛機並購買探全的這個行為呢
[14:45.620 -> 14:47.880] 是否能反映他內心的美德
[14:47.880 -> 14:50.280] 如果他的行動是出自於
[14:50.280 -> 14:51.280] 誠意跟責任感
[14:51.280 -> 14:52.980] 那他就會被視為是一個
[14:52.980 -> 14:54.740] 追求美德的個人
[14:54.740 -> 14:56.280] 然而呢
[14:56.280 -> 14:58.880] 如果他的動機被認為
[14:58.880 -> 15:00.400] 僅僅是為了形象
[15:00.400 -> 15:02.700] 那他就會被批評為
[15:02.700 -> 15:04.900] 不符合道德上的理想
[15:04.900 -> 15:07.720] 不過我覺得這種答案
[15:07.720 -> 15:09.400] 就這一派答案太主觀了
[15:09.400 -> 15:10.500] 就是說我們每個人去看
[15:10.500 -> 15:11.620] 其實不太一樣
[15:11.620 -> 15:13.000] 就是很難有一個
[15:13.000 -> 15:15.140] 就是他的主觀性非常高
[15:15.140 -> 15:16.100] 非常非常高
[15:16.100 -> 15:18.120] 所以這個部分的話
[15:18.120 -> 15:19.000] 我就
[15:19.000 -> 15:22.160] 所以這部分大概就只能這樣
[15:22.160 -> 15:23.900] 那至於說最後一派
[15:23.900 -> 15:26.280] 就是大師康德的這個義務論
[15:26.280 -> 15:27.660] 會怎麼看泰勒斯
[15:27.660 -> 15:29.340] 他會認為
[15:29.340 -> 15:31.520] 過度使用私人飛機
[15:31.520 -> 15:33.580] 在道德上是錯誤的
[15:33.580 -> 15:35.700] 無論他是否購買探權
[15:35.700 -> 15:37.520] 因為這個行為呢
[15:37.520 -> 15:40.420] 對於全世界的碳排放量是增加的
[15:40.420 -> 15:42.100] 也就是說我們應該問自己
[15:42.100 -> 15:43.760] 如果每個人都像我一樣行事
[15:43.760 -> 15:46.140] 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15:46.140 -> 15:48.420] 在泰勒斯的情況下
[15:48.420 -> 15:52.060] 他頻繁地使用私人飛機來回旅行
[15:52.060 -> 15:55.540] 如果這種行為成為普遍的行為
[15:55.540 -> 15:59.220] 全球的碳排放量將大幅地增加
[15:59.220 -> 16:02.360] 對環境將造成嚴重的破壞
[16:02.360 -> 16:05.800] 因此根據康德的普遍性原則
[16:05.800 -> 16:08.120] 這種行為是不道德的
[16:08.120 -> 16:09.620] 因為它無法成為
[16:09.620 -> 16:12.280] 所有人可以遵循的普遍法則
[16:12.280 -> 16:16.900] 所以以上三派簡化來說
[16:16.900 -> 16:18.600] 就是從結果來看
[16:18.600 -> 16:20.140] 泰勒斯應該是沒問題的
[16:20.140 -> 16:21.600] 但從動機來看
[16:21.600 -> 16:23.560] 這個好像有點太主觀了
[16:23.560 -> 16:24.880] 所以如果我們考慮到
[16:24.880 -> 16:26.460] 動機和規範的話呢
[16:26.460 -> 16:27.960] 泰勒斯確實是不道德的
[16:27.960 -> 16:36.860] 那至於我怎麼看待泰勒斯搭這個私人飛機
[16:36.860 -> 16:39.060] 跟他購買碳權去抵消這個行為呢
[16:39.060 -> 16:40.820] 我會有三個問題
[16:40.820 -> 16:43.280] 就是第一個他購買的碳權項目
[16:43.280 -> 16:46.420] 有沒有真的減少全球總碳排放量
[16:46.420 -> 16:48.000]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16:48.000 -> 16:49.200] 第二個是
[16:49.200 -> 16:50.760] 他和他的團隊
[16:50.760 -> 16:53.580] 他們的碳排放的總量
[16:53.580 -> 16:55.560] 是不是有比去年減少的現象
[16:55.560 -> 16:55.980] 也就是說
[16:55.980 -> 16:57.420] 他們是不是每一年都有進步
[16:57.420 -> 16:59.600] 在碳排這件事情的改善上
[16:59.600 -> 17:01.140] 第三個就是說
[17:01.140 -> 17:02.320] 他們的團隊有沒有
[17:02.320 -> 17:03.840] 他和他的團隊
[17:03.840 -> 17:05.560] 有沒有所謂真的有碳意識
[17:05.560 -> 17:08.160] 他們是不是有針對碳的強度
[17:08.160 -> 17:09.440] 去規劃他們的演唱會
[17:09.440 -> 17:12.400] 所以說這三個是我覺得
[17:12.400 -> 17:13.720] 怎麼去看待他們
[17:13.720 -> 17:14.820] 我會有這三個問題
[17:14.820 -> 17:17.080] 那我目前來說沒有查到
[17:17.080 -> 17:19.780] 應該想看到的資料
[17:19.780 -> 17:20.800] 那如果有查到的話
[17:20.800 -> 17:22.900] 再跟大家更新這個進度
[17:22.900 -> 17:24.820] 那我個人還是認為說
[17:24.820 -> 17:26.140] 至於演唱會這件事情
[17:26.140 -> 17:27.740] 就是說演唱會本身的碳排
[17:27.740 -> 17:29.060] 我覺得沒什麼好討論
[17:29.060 -> 17:30.160] 因為如果真的要討論
[17:30.160 -> 17:31.380] 演唱會本身的碳排
[17:31.380 -> 17:33.980] 那大概所有的活動都不用辦了
[17:33.980 -> 17:36.460] 所以回歸到我自己的立場
[17:36.460 -> 17:38.780] 就是只要你心中有永續
[17:38.780 -> 17:40.440] 就是好永續
[17:40.440 -> 17:41.260] OK
[17:41.260 -> 17:42.160] 好吧
[17:42.160 -> 17:43.840] 那我們今天的節目就到這邊了
[17:43.840 -> 17:44.940] 那我們下周再見
[17:44.940 -> 17:45.280] 拜拜
[17:42.400 -> 17:42.820] 永續
[17:42.820 -> 17:43.680] OK
[17:43.680 -> 17:44.560] 好吧
[17:44.560 -> 17:46.280] 那我們今天的節目就到這邊啦
[17:46.280 -> 17:47.320] 那我們下周再見
[17:47.320 -> 17:47.680] 拜拜
參考資料
https://www.delta-foundation.org.tw/blogdetail/8527
https://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103/104S103_AA06L01.pdf
EP21|中秋烤肉要付碳費1823元?
本期podcast探討了中秋烤肉對環境的影響。雖然估計烤肉會產生可觀的碳排放,但主持人認為不必完全放棄這個傳統。相反,他提出了多種環保烤肉方法,如使用瓦斯爐代替木炭、選擇環保木炭、使用可重複餐具、選購當季食材等。podcast還討論了碳費政策,並分享了古代取暖的有趣歷史。整體而言,本期強調了如何在保持傳統的同時,也能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這期podcast的摘要:
1.氣候變遷
今年8月是全球史上最熱的8月,比1991-2020年平均高0.71°C
氣候專家警告事件將更加嚴重,對人類和地球造成更大破壞
2.娛樂新聞
Bruno Mars在高雄開唱
周杰倫將在台北大巨蛋開唱,成為首位在此表演的歌手
TWICE成員周子瑜發行首張個人專輯
3.中秋烤肉的碳排放
估計30%台灣人烤肉,產生6000-7000公噸碳排放
相當於台塑集團年排放量的千分之一
如按300元/噸計算碳費,全台人均只需付30元
4.碳費討論
環境部討論2030年後碳費可能調升至1200-1800元/噸
若以1800元計算中秋烤肉碳費,人均約1823元/年
5.永續烤肉建議
使用瓦斯爐代替木炭,可減少碳排放
選用環保木炭、備長炭或炭精等替代品
使用可重複使用的餐具,減少垃圾
選購當季在地食材,控制份量避免浪費
做好垃圾分類
古代取暖歷史小知識
總而言之,本期探討了中秋烤肉的環境影響,並提供了多種方法讓民眾在享受傳統習俗的同時也能兼顧環保。
EP20|10月2日搶買碳權?或許美國大選是變數
本集節目探討了台灣即將於10月2日啟動的碳權交易平台,以及其對企業和碳定價的影響。隨著碳權和碳匯在國內的討論度升溫,企業需關注碳權交易如何影響未來的發展計畫。同時,本集也深入分析了2024年美國大選可能對全球氣候政策的潛在影響,特別是民主黨與共和黨在能源政策上的對立。節目最後強調,企業在應對這些變化時,必須保持資訊透明與誠實溝通,個人則應以實際行動參與減碳,共同應對氣候變遷挑戰。
台灣碳權交易平台即將啟動
台灣碳權交易平台將於10月2日正式上線,各企業將可透過平台交易碳權。對於企業來說,購買碳權比繳納碳費更有利於提升形象,而農產業也將成為碳交易市場的重要參與者。
企業面對ESG挑戰
ESG(環境、社會及治理)要求日益嚴格,但隨之而來的反漂綠(反偽善綠色行動)議題也不斷升溫。企業在永續發展過程中,必須更加重視資訊透明,避免因為不當披露而引發爭議。
2024美國大選的影響
美國大選結果將對全球氣候政策產生深遠影響。民主黨和共和黨在能源政策上的分歧,可能改變國際氣候變遷行動的進程,並影響其他國家(如中國和歐盟)的政策取向。
企業與個人應對策略
法規的變動性意味著企業應更注重透明度和誠實溝通,特別是涉足國際業務時。個人則應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減碳行動,從小處著手,共同推動氣候變遷的改善。
在YouTube上觀看 Video Podcast
在Spotify上收聽 Aduio Podcast
EP20 | 10月2日搶買碳權?或許美國大選是變數
國內碳權交易平台 將在今年10月2日正式啟動,預計將掀起一波碳權熱潮,工商日報在8/29的新聞表示:
環境部訂定國內碳交易管理辦法已於8月15日正式上路,碳交所正與環境部密集開會,預計國內碳權交易平台10月2日上線,屆時各企業自願減碳取得的碳憑證,將可選擇保留或於該平台上架。
台灣是碳費和總量管制並行,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說,購買國內碳權在法定上的功用可以抵碳費,對於企業形象而言,購買碳權比起繳納碳費更好。不過由於目前碳費未定,當前最主要的功用仍是做環評的增量抵換;未來廠商擴廠或興建一定規模開發,就需要規劃十年以上的國內碳權購買計畫。
另外一篇工商日報的新聞也提到未來農產業不僅是碳移除的主要來源,也是碳交易市場中的重要參與者。環境部長彭啓明致詞時說,淨零轉型是台灣一定會前進的未來,且由賴清德總統帶領各部會推動,農業是實現淨零排放的重要一環,自然碳匯的潛力不容忽視
無論是碳權或碳匯在國內討論度正在升溫,對於本國業務為主的企業是一定要繼續關注碳定價議題。不過,海外業務為主的企業,在碳權就得要停看聽一下了,8/27舉辦的反漂綠論壇-打造反漂綠生態系活動就揭露了很多ESG實踐的問題。隨著企業ESG要求日益嚴格,永續行動與溝通蓬勃發展,市場同時掀起反漂綠議題,要求企業資訊揭露務實誠實。包括很多內容,我簡單挑幾個重點:
部分企業選擇性揭露罰款項目,未完整披露所有罰款。
非上市櫃公司缺乏永續報告規範,ESG資訊透明度待改善。
部分獲獎企業存在重大環境與勞工裁罰事件,引發爭議。
KLM航空公司漂綠案例值得關注:案例連結
全球氣候訴訟案件眾多,台灣首例氣候訴訟備受期待。
這些觀察反映了企業永續發展與反漂綠趨勢的最新動向,強調了資訊透明、誠實溝通以及法規完善的重要性。還有很多重點和資訊,大家可以上YT搜尋影片。
我認為世界對ESG的態度有轉變的趨勢,尤其是在法規完善上面,而2024美國大選更是一個關鍵事件。
在拜登退選和川普遭槍擊後,現在是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接替作為民主黨參選人,這位女性參選人一直是清潔能源的支持者。而川普則是主張要恢復傳統能源。很清楚明顯的是兩人在能源政策立場上是對立的。
我們應該要思考一下倘若川普當選,會對國際氣候變遷行動產生怎樣的新局面,因為美國在氣候政策上的改變必然影響中國和歐盟的政策。
所以今天要簡單談一下這個話題,我分成三部分:
美國大選結果真的對美國氣候政策有影響嗎?
對世界氣候政策有哪些影響?
面對這些影響,企業和個人可以怎麼做?
首先,美國大選結果一定會造成影響,因為美國選民最關心的是社會安全、犯罪、健康、失業等問題,川普主張讓美國人得到便宜的燃料和食物,為了實現這個承諾,當選後他必然要找到財源,譬如取消或減少補助電動車、清潔能源等政策。賀錦麗最近接受CNN專訪也改變原本立場並表態:若當選總統,不會禁止水力壓裂採油。我們可以看出美國民意改變了賀錦麗的政策方向,
讓我們用簡單的方式來看看兩黨相爭的影響會有哪些?
誰是主角?
想像一下,這是一場大型遊戲,主角們包括:
- 美國選民 (也就是你和我)
- 民主黨候選人 (比如賀錦麗)
- 共和黨候選人 (比如川普)
- 世界各國 (因為氣候變化是全球性的問題嘛)
- 能源公司 (包括生產清潔能源和化石燃料的公司)
他們要做什麼?
每個主角都有自己的 "招式":
- 選民可以選擇支持更強的氣候政策,或者反對
- 候選人可以承諾加強氣候保護,或者說要放鬆管制
- 其他國家可以選擇更多或更少的合作
- 能源公司可以投資更多清潔能源,或者堅持使用化石燃料
如果民主黨贏了會怎樣?
如果民主黨贏了,可能會有兩種情況:
1. 他們強化了氣候政策力度:
- 好處是:全世界可能會更快地減少碳排放,清潔能源技術會進步得更快
- 壞處是:石油公司可能會不高興,可能會有一些阻力
2. 他們維持現況:
- 好處是:至少不會變得更糟
- 壞處是:進展可能會比較慢,一些支持環保的選民可能會失望
如果共和黨贏了呢?
如果共和黨贏了,也有兩種可能:
1. 他們削弱了氣候政策力道:
- 可能會退出一些國際協議,增加對石油天然氣的支持
- 這可能會讓全球減排的努力放慢,但也可能激起環保人士的強烈反對
2. 他們基本維持現狀:
- 可能不會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對清潔能源的支持可能會減少
- 但至少不會完全否定氣候變化,可能會讓一些中間派選民感到安心
最後會怎樣?
- 如果一切按照政黨的立場來,民主黨可能會加強氣候政策,共和黨可能會削弱
- 但現實往往不那麼簡單,因為還要考慮國際壓力和經濟因素,所以可能最後會有一個折中的結果
還有什麼可能影響結果?
- 如果發生了嚴重的自然災害,人們可能會更重視氣候變化
- 如果清潔能源變得更便宜,即使政府不支持,企業也可能會主動使用
- 國際形勢的變化也可能影響美國的決定
長遠來看呢?
無論誰贏,有幾點是比較確定的:
- 清潔能源可能會越來越便宜,這會推動能源轉型
- 國際合作有多緊密,會影響全球減排的速度
- 政策如果經常變來變去,可能會影響長期的投資和創新
總的來說,2024年的選舉結果確實很重要,但也不是決定一切的因素。
那第三點要談的是我們可以怎麼做?
之前有提到三個方向:資訊透明、誠實溝通以及法規完善
最後一點法規完善是可以放棄了,因為法規永遠都在變動,能源轉型是非常漫長的過程,與其期望有不變的氣候法規,不如承認這個不確定性,關鍵資源放在能夠資訊透明的行動上,因為大家越來越在意造假問題,包括Google放棄碳中和,而轉向零碳方向前進,而PWC淨零認證僅承認碳移除的碳權,不認可減量碳權。這就是為什麼我會談到海外業務的企業面對碳權必須謹慎,同時一定要誠實透明,避免未來被踢爆造假而影響形象。至於個人部分很簡單,只要有碳意識的生活就是好的,每個人都減少一點點,累積起來就是大量,重點在於做出行動。
總結來說,隨著台灣碳權交易平台的啟動及全球對ESG趨勢的變化,企業與個人都必須提高對碳定價與碳權議題的敏感度。美國大選結果可能成為全球氣候政策的重要變數,特別是在能源政策上的分歧可能對國際合作產生影響。因此,企業應在變動的法規環境中保持透明、誠實溝通,並謹慎面對碳權交易,而個人則應從日常生活中實踐減碳行動,積少成多,共同為氣候變遷做出貢獻。
以上就是今天內容,掰掰。
參考資料
https://tw.news.yahoo.com/%E6%8E%A5%E5%8F%97cnn%E5%B0%88%E8%A8%AA-%E8%B3%80%E9%8C%A6%E9%BA%97%E8%A1%A8%E6%85%8B-%E8%8B%A5%E7%95%B6%E9%81%B8%E7%B8%BD%E7%B5%B1-%E4%B8%8D%E6%9C%83%E7%A6%81%E6%AD%A2%E6%B0%B4%E5%8A%9B%E5%A3%93%E8%A3%82%E6%8E%A1%E6%B2%B9-100512784.html | 接受CNN專訪 賀錦麗表態:若當選總統 不會禁止水力壓裂採油
https://felo.ai/search/SP6MPZk5WrgstTJvrx6dhx | 2024美國大選兩黨參選人的政策立場比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zt5ScSqC38 | 2024反漂綠論壇—打造反漂綠生態系 - YouTube
https://apnews.com/projects/election-results-2024/google-trends/ | What Americans are searching for about the 2024 election | AP News
https://www.oecd.org/en/topics/sub-issues/economic-surveys/united-states-economic-snapshot.html | United States Economic Snapshot | OECD
https://www.axios.com/midterms-elections-2022-issues-americans-care | Issues in Midterm Elections 2022: Abortion, Critical Race Theory, Border Wall, and more
EP19|AI揭露95.8%氣候政策無效?
本集低碳週報主要內容:
1. 氣候政策效果研究:
- 一項使用AI分析1500項氣候政策的研究發現,只有4.2%的政策顯著有效減少碳排放。
- 研究指出政策組合比單一政策更有效。
2. 氣候模型的局限性:
- 2023年出現異常高溫,超出了氣候模型的預測。
- 當前氣候模型存在局限性,需要更精確的數據收集和模型改進。
3. IPCC研究方法的討論:
- IPCC的研究方法雖然全面,但仍有改進空間,特別是在模型模擬和多元觀點納入方面。
- IPCC的透明度相比早期已有很大提升。
4. 應對氣候變化的新思路:
- 比起限制發展或使用低效率能源,應該更多投資於能源創新,如第四代核能、碳捕捉技術等。
- 需要在科學研究、政策制定和技術創新之間找到平衡。
5. 公眾參與的重要性:
- 強調每個人都應該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為應對氣候問題做出貢獻。
- 呼籲用更開放、創新的方式解決人類面臨的氣候挑戰。
面對氣候變化這個複雜而緊迫的全球性挑戰,我們需要採取更謹慎、全面的方法。儘管存在不確定性,但每個人都應該為應對氣候問題貢獻自己的力量,通過不斷探討和行動來尋找有效的解決方案。
逐字稿:
[00:00.000 -> 00:02.820] 歡迎收聽十分鐘LC News低碳周報
[00:02.820 -> 00:07.500] 本節目由台灣永續農業減碳發展協會贊助播出
[00:07.500 -> 00:13.720] 歡迎收聽十分鐘LC News低碳周報
[00:13.720 -> 00:17.940] 我是台灣永續農業減碳發展協會理事長Allen
[00:17.940 -> 00:20.500] 哈嘍大家好我是Allen
[00:20.500 -> 00:22.160] 歡迎回到低碳周報
[00:22.160 -> 00:24.000] 我們這禮拜呢
[00:24.000 -> 00:25.380] 這幾天其實蠻熱的
[00:25.380 -> 00:27.420] 就是完全沒下雨
[00:27.420 -> 00:29.560] 天氣非常非常炎熱
[00:29.560 -> 00:32.740] 出去下午曬個幾分鐘
[00:32.740 -> 00:34.720] 就會覺得全身毒辣
[00:34.720 -> 00:36.600] 所以說氣候變遷
[00:36.600 -> 00:38.220] 這個溫度
[00:38.220 -> 00:39.480] 還有這個熱
[00:39.480 -> 00:43.060] 是一個我們必須要好好關注的一件事情
[00:43.060 -> 00:47.780] 那我想要連續一下上周我們關於這個氣候科學的主題
[00:47.780 -> 00:50.460] 在此之前呢我想要分享一下
[00:50.460 -> 00:54.880] 有一則我看到在這個今年8月23號
[00:54.880 -> 00:58.120] 在Nature的網站上有一篇文章
[00:58.120 -> 01:04.220] 他說根據使用這個人工智能分析全球1500項的氣候政策
[01:04.220 -> 01:05.640] 這個研究
[01:05.640 -> 01:06.540] 它是一個研究
[01:06.540 -> 01:10.820] 它這個研究是希望可以找出哪些政策有效的減少碳排放
[01:10.820 -> 01:16.920] 這個結果其中只有63個政策有顯著的效果
[01:16.920 -> 01:21.040] 也就是說相當於只有4.2%的政策是有效的
[01:21.040 -> 01:21.980] 顯著有效的
[01:21.980 -> 01:26.340] 也就是說95.8%是沒有顯著效果的
[01:26.340 -> 01:29.340] 好那我這邊大概簡單的概述一下這個研究
[01:29.340 -> 01:30.140] 這個研究呢
[01:30.140 -> 01:35.580] 它是使用機器學習去分析1998年到2022年
[01:35.580 -> 01:37.280] 這期間當中41個國家
[01:37.280 -> 01:42.660] 他們實施了1500項的氣候政策
[01:42.660 -> 01:46.780] 特別是全球的前三大溫室氣體的排放國
[01:46.780 -> 01:48.520] 中國、美國跟印度
[01:48.520 -> 01:49.960] 那這個研究呢
[01:49.960 -> 01:50.960] 它的key findings
[01:50.960 -> 01:54.340] 第一個是只有63項政策
[01:54.340 -> 01:56.580] 在這35個國家當中呢
[01:56.580 -> 01:58.680] 有顯著減少了碳排放
[01:58.680 -> 02:02.120] 平均減少了19%
[02:02.120 -> 02:02.980] 其實還蠻多的
[02:02.980 -> 02:05.080] 那第二個他發現的是說
[02:05.080 -> 02:07.120] 政策它的組合
[02:07.120 -> 02:09.740] 比起單一個政策是更有效的
[02:09.740 -> 02:11.540] 譬如說英國他們逐步的
[02:11.540 -> 02:14.200] 淘汰了這個燃煤發電站
[02:14.200 -> 02:15.980] 那這個東西呢
[02:15.980 -> 02:17.580] 跟碳價格的機制呢
[02:17.580 -> 02:19.000] 相互結合是有效的
[02:19.560 -> 02:21.000] 那另外一個舉例的話
[02:21.000 -> 02:23.560] 就是挪威他們禁止了燃油車
[02:23.560 -> 02:25.920] 那他們也跟這個價格
[02:25.920 -> 02:29.100] 這個電動車價格激勵措施結合在一起
[02:29.100 -> 02:32.400] 所以有效的提升了這個效果
[02:32.400 -> 02:33.320] 減少碳排放
[02:33.320 -> 02:35.920] 那他採用的方法論
[02:35.920 -> 02:38.080] 就是研究方法
[02:38.080 -> 02:40.500] 是用這個機器學習跟統計分析的方法
[02:40.500 -> 02:44.540] 那他主要聚焦在建築電力工業交通
[02:44.540 -> 02:47.060] 這四大高排放的行業
[02:47.060 -> 02:48.280] 他來識別說
[02:48.280 -> 02:50.960] 哪些政策或政策的組合
[02:50.960 -> 02:53.220] 導致了最大的排放減少
[02:53.220 -> 02:56.020] 那他其實有一些
[02:56.020 -> 02:56.960] 蠻有意思的地方是說
[02:56.960 -> 02:59.780] 他是第一個用AI的方式
[02:59.780 -> 03:02.020] 對於氣候政策
[03:02.020 -> 03:03.120] 有一個全球性的
[03:03.120 -> 03:04.400] 一個評估的研究
[03:04.400 -> 03:05.680] 那另外他也對其他研究者跟政策有一個全球性的一個評估的一個研究那另外呢
[03:05.680 -> 03:06.340] 他也對
[03:06.340 -> 03:08.020] 就是其他研究者
[03:08.020 -> 03:09.500] 跟政策的制定者
[03:09.500 -> 03:10.920] 提出了一個
[03:10.920 -> 03:12.840] 算是警告吧
[03:12.840 -> 03:13.680] 就是說指出
[03:13.680 -> 03:15.900] 現在的這些氣候的政策呢
[03:15.900 -> 03:18.140] 其實效果相當的有限
[03:18.140 -> 03:20.800] 我們需要重新評估和調整
[03:20.800 -> 03:22.600] 所以簡單來說的話
[03:22.600 -> 03:23.880] 就是說他強調了
[03:23.880 -> 03:26.000] 這個政策組合的重要性同時呢也必須要去重新評估現調整所以簡單來說的話就是說他強調了這個政策組合的重要性
[03:26.000 -> 03:29.800] 同時呢也必須要去重新評估現有的政策
[03:29.800 -> 03:31.340] 可能需要調整
[03:31.340 -> 03:34.800] 才能達到我們實際上想要的這個氣候的目標
[03:34.800 -> 03:36.260] 因為我們上禮拜啊
[03:36.260 -> 03:38.000] 在這個EP18當中
[03:38.620 -> 03:39.940] 這個戲骨大佬Peter Taylor
[03:39.940 -> 03:41.720] 他質疑的氣候科學
[03:41.720 -> 03:43.440] 他認為說
[03:43.440 -> 03:45.000] 現在這些氣候科學
[03:45.000 -> 03:46.320] 有點教條化
[03:46.320 -> 03:48.280] 同時缺乏公開的辯論
[03:48.280 -> 03:50.380] 那我未來要理解
[03:50.380 -> 03:52.120] 跟解密一下
[03:52.120 -> 03:53.660] 他講的到底是不是有道理的
[03:53.660 -> 03:55.780] 因為畢竟IPCC
[03:55.780 -> 03:57.200] 講的也是有道理的
[03:57.200 -> 03:58.260] 那Peter Thiel也是一個
[03:58.260 -> 03:59.420] 很厲害的人
[03:59.420 -> 04:01.060] 那到底誰講的是對的呢
[04:01.060 -> 04:02.160] 所以我就
[04:02.160 -> 04:05.560] 就是我摘要了他這兩點
[04:05.560 -> 04:06.420] 質疑的點
[04:06.420 -> 04:08.040] 然後我去檢視一下
[04:08.040 -> 04:09.480] IPCC他們的研究方法
[04:09.480 -> 04:10.860] 那IPCC的研究方法
[04:10.860 -> 04:11.920] 就是有文獻回顧
[04:11.920 -> 04:13.980] 多學科之間的合作
[04:13.980 -> 04:15.380] 那再來是很重要的
[04:15.380 -> 04:18.000] 這個模型的模擬
[04:18.000 -> 04:19.460] 然後再來是根據模型模擬的
[04:19.460 -> 04:20.860] 情景的分析
[04:20.860 -> 04:23.840] 以及就是所有同行的這些審查
[04:23.840 -> 04:25.740] 那最後最後發現
[04:25.740 -> 04:28.200] 最有可能被質疑的地方呢
[04:28.200 -> 04:30.900] 是IPCC透過會議通過了這些
[04:30.900 -> 04:32.460] 這些包括了版本
[04:32.460 -> 04:33.700] 最終的版本
[04:33.700 -> 04:36.060] 不管是AR1或AR6
[04:36.060 -> 04:38.160] 但是呢我們很難確定說
[04:38.160 -> 04:41.340] 是不是有納入足夠多不同觀點的人
[04:41.340 -> 04:42.420] 參與這樣的會議
[04:42.420 -> 04:45.380] 那當然這個東西我目前還在找
[04:45.640 -> 04:49.980] 那我在找的這個參與IPCC會議的這個成員的過程當中
[04:50.500 -> 04:51.000] 剛好
[04:51.520 -> 04:54.340] 我看到另外一篇在Nature網站上的一個文章
[04:54.600 -> 04:55.620] 他談到了
[04:56.120 -> 04:57.660] 氣候模型的局限性
[04:57.920 -> 04:58.680] 這就
[04:58.940 -> 05:04.060] 其實馬上打臉了我上週說模型模擬沒有問題的部分
[05:04.320 -> 05:05.840] 我剛不是說IPCC的方法
[05:05.840 -> 05:09.000] 研究方法裡面包括了五個嗎
[05:09.000 -> 05:11.080] 那我覺得其實最有可能
[05:11.080 -> 05:13.060] 是最後一點的一部分是說
[05:13.060 -> 05:15.280] 不確定這個會議有沒有問題
[05:15.280 -> 05:17.040] 就是參與的人有沒有問題
[05:17.040 -> 05:18.840] 有沒有包括不同的觀點
[05:18.840 -> 05:19.740] 還是說你都是找
[05:19.740 -> 05:21.680] 跟自己觀點相近的人來參與
[05:21.680 -> 05:25.420] 那基本上IPCC的是很OK的
[05:25.420 -> 05:26.280] 很科學的
[05:26.280 -> 05:27.380] 可是呢
[05:27.380 -> 05:29.140] 這篇文章
[05:29.140 -> 05:31.200] 它講的就是氣候模型
[05:31.200 -> 05:32.540] 本身的局限性
[05:32.540 -> 05:33.420] 也就是說
[05:33.420 -> 05:35.160] 它真的打臉了我上禮拜說
[05:35.160 -> 05:36.940] 模型模擬沒有問題的部分
[05:36.940 -> 05:40.560] 它是說模型模擬是有問題的
[05:40.560 -> 05:41.480] 那這篇文章呢
[05:41.480 -> 05:42.020] 它一樣
[05:42.020 -> 05:43.640] 它是2023年的一篇文章
[05:43.640 -> 05:48.340] 它是由這個Gavin先生寫的
[05:48.340 -> 05:50.400] 那他就是探討這個2023年
[05:50.400 -> 05:52.100] 氣候模型無法解釋
[05:52.100 -> 05:55.920] 為什麼會有這麼熱的天氣
[05:55.920 -> 05:57.740] 為什麼會有這麼異常的現象
[05:57.740 -> 06:00.360] 那這個背景其實是去年
[06:00.360 -> 06:02.300] 全球去年有一個熱浪
[06:02.300 -> 06:04.540] 其實去年的全球平均溫度
[06:04.540 -> 06:07.640] 比起氣候科學家預期的高出了0.2度
[06:07.640 -> 06:08.340] 攝氏度
[06:08.340 -> 06:09.780] 這種異常的熱度
[06:09.780 -> 06:12.740] 為什麼超出了統計氣候模型的預測範圍呢
[06:12.740 -> 06:15.500] 其實就讓很多科學家感到困惑跟擔憂
[06:15.500 -> 06:17.480] 當時這個氣候條件
[06:17.480 -> 06:19.440] 其實說2022年末的時候
[06:19.440 -> 06:22.980] 其實地球正在從這個升運轉向
[06:22.980 -> 06:24.220] 理論上
[06:24.220 -> 06:27.700] 2023年應該不會有這種創紀錄的高溫
[06:27.700 -> 06:28.820] 可是呢
[06:28.820 -> 06:30.240] 從3月開始
[06:30.240 -> 06:33.640] 北大西洋海表的溫度急劇的上升
[06:33.640 -> 06:36.940] 南極海的這個冰的範圍呢
[06:36.940 -> 06:37.960] 創下歷史的新低
[06:37.960 -> 06:40.600] 這就相當的異常
[06:40.600 -> 06:42.680] 那可能的原因就是
[06:42.680 -> 06:44.000] 裡面可能的原因就是說
[06:44.000 -> 06:45.120] 第一個溫室氣體
[06:45.120 -> 06:45.960] 這個大家都知道
[06:45.960 -> 06:47.140] 溫室氣體
[06:47.140 -> 06:49.060] 因為它一直持續的增加
[06:49.060 -> 06:51.100] 但這個只能解釋
[06:51.100 -> 06:54.400] 0.02度C的攝氏度的增溫
[06:54.400 -> 06:56.380] 第二點的話
[06:56.380 -> 06:57.880] 就是火山的活動
[06:57.880 -> 06:58.680] 或太陽的活動
[06:58.680 -> 07:00.720] 2022年初的火山噴發
[07:00.720 -> 07:01.840] 跟太陽的活動增加
[07:01.840 -> 07:04.140] 其實也只能解釋一部分
[07:04.140 -> 07:06.040] 那再來就是可能像
[07:06.040 -> 07:08.480] 就是2020年要求船舶
[07:08.480 -> 07:10.280] 要使用更清潔的燃料
[07:10.280 -> 07:11.340] 減少碳排放
[07:11.340 -> 07:12.540] 但這個東西
[07:12.540 -> 07:14.380] 到底有沒有這麼大的影響
[07:14.380 -> 07:17.040] 我們需要有更全面的數據來確認
[07:17.040 -> 07:18.500] 所以說他們
[07:18.500 -> 07:20.060] 這篇文章其實就強調了
[07:20.060 -> 07:21.200] 要有更好更靈活的
[07:21.200 -> 07:22.360] 這些數據的收集系統
[07:22.360 -> 07:24.280] 那他們NASA
[07:24.280 -> 07:26.280] 在做的這個PACE的任務
[07:26.280 -> 07:28.240] 就是在往這個方向前進
[07:28.240 -> 07:29.880] 那其實
[07:29.880 -> 07:31.920] 它裡面談到一個就是
[07:31.920 -> 07:33.860] 這個挑戰是來自於
[07:33.860 -> 07:35.160] 如果這個異常狀況
[07:35.160 -> 07:35.860] 持續到8月
[07:35.860 -> 07:36.860] 其實整個地球
[07:36.860 -> 07:38.460] 就會進入到未知的領域
[07:38.460 -> 07:39.300] 也就是說
[07:39.300 -> 07:40.660] 整個氣候的運作
[07:40.660 -> 07:43.960] 是不是不如科學家們預期
[07:43.960 -> 07:44.280] 也就是說
[07:44.280 -> 07:47.980] 我們的模型到底是不是有效的
[07:47.980 -> 07:48.860] 所以說他呼籲
[07:48.860 -> 07:49.660] 快速解答
[07:49.660 -> 07:51.020] 就是為什麼去年
[07:51.020 -> 07:51.900] 成為十萬年來
[07:51.900 -> 07:53.020] 可能最熱的一年
[07:53.020 -> 07:54.180] 我們必須要有
[07:54.180 -> 07:55.560] 更多的及時的監測
[07:55.560 -> 07:56.940] 跟更好的理解
[07:56.940 -> 07:59.380] 就是這邊就講掉了
[07:59.380 -> 08:01.000] 就是說當前的
[08:01.000 -> 08:01.780] 這個氣候模型
[08:01.780 -> 08:03.100] 是有局限性的
[08:03.100 -> 08:04.920] 我們需要對更準確
[08:04.920 -> 08:06.460] 更及時的這些氣候的
[08:06.460 -> 08:08.280] 數據跟模型的改進
[08:08.280 -> 08:10.760] 有非常迫切的需求
[08:10.760 -> 08:12.880] 所以這篇的文章觀點
[08:12.880 -> 08:13.820] 就是說氣候模型
[08:13.820 -> 08:15.100] 是需要加強的
[08:15.100 -> 08:16.880] 那如果這篇是對的
[08:16.880 -> 08:19.220] 那IPCC在AR1到AR6的研究方法
[08:19.220 -> 08:20.100] 其實我們就需要
[08:20.100 -> 08:21.200] 更謹慎去看待
[08:21.200 -> 08:24.700] 有必要用更嚴謹的方式
[08:24.700 -> 08:25.980] 去使用它的結論
[08:25.980 -> 08:28.120] 那同時前一篇也提到
[08:28.120 -> 08:29.720] 就是人工智慧
[08:29.720 -> 08:31.940] 它去分析
[08:31.940 -> 08:34.100] 這1500個氣候政策的效果
[08:34.100 -> 08:36.340] 那其實它給我們一個新的方式
[08:36.340 -> 08:38.740] 去檢視我們過去的氣候政策
[08:38.740 -> 08:39.640] 到底有沒有效
[08:39.640 -> 08:41.600] 它的有效性在哪裡
[08:41.600 -> 08:43.300] 那還有如果這些模型
[08:43.300 -> 08:45.040] 真的不是能夠應付
[08:45.040 -> 08:47.040] 如此多變複雜的系統系統
[08:47.040 -> 08:49.400] 根據這個模型模擬出來的結果
[08:49.400 -> 08:51.240] 也有可能是不夠精准
[08:51.240 -> 08:52.000] 不夠精確的
[08:52.780 -> 08:55.960] 所以說我們在基於這個討論
[08:55.960 -> 08:59.140] 基於這些結論的討論
[08:59.140 -> 09:01.500] 政策以及政策執行上
[09:01.500 -> 09:04.240] 我們就必須要更謹慎的面對
[09:04.240 -> 09:05.180] 所以到這邊的話
[09:05.180 -> 09:06.040] 我想要分享一下
[09:06.040 -> 09:06.640] Lex Freeman
[09:06.640 -> 09:08.400] 他去年訪談
[09:08.400 -> 09:10.680] 一個書的作者
[09:10.680 -> 09:13.340] 叫做比約恩·隆伯格
[09:13.340 -> 09:16.040] 還有另外一位氣候記者
[09:16.040 -> 09:18.040] 安德魯
[09:18.040 -> 09:20.080] 安德魯·瑞克金
[09:20.080 -> 09:21.960] 這個先生
[09:21.960 -> 09:24.660] 他裡面有一小段的內容
[09:24.660 -> 09:25.500] 我覺得很有意思我這邊分享給大家第一段一小段的內容我覺得很有意思
[09:25.500 -> 09:26.900] 我這邊分享給大家
[09:26.900 -> 09:27.880] 就是第一段
[09:27.880 -> 09:28.700] 他講到的就是
[09:28.700 -> 09:29.460] 這個記者
[09:29.460 -> 09:30.460] Refkin先生
[09:30.460 -> 09:32.700] 他談到IPCC早期
[09:32.700 -> 09:35.320] 在1988年到1990年的時候
[09:35.320 -> 09:35.820] 其實那個時候
[09:35.820 -> 09:37.280] 他也覺得是不是很透明的
[09:37.280 -> 09:38.500] 但是呢
[09:38.500 -> 09:40.660] 近期他覺得越來越透明瞭
[09:40.660 -> 09:42.740] 因為也有越來越多的公開評論
[09:42.740 -> 09:45.880] 所以他覺得這是一個好的方向就是說越來越好明瞭因為也有越來越多的公開評論所以他覺得這是一個好的方向
[09:45.880 -> 09:47.040] 就是說越來越好
[09:47.040 -> 09:48.640] 那第二個是這個
[09:48.640 -> 09:49.680] 龍伯格
[09:49.680 -> 09:52.180] 他有談到一件事情
[09:52.180 -> 09:55.000] 就是說比起鼓勵或限制人們
[09:55.000 -> 09:56.020] 窮一點啊
[09:56.020 -> 09:56.740] 冷一點啊
[09:56.740 -> 09:57.520] 不舒服一點
[09:57.520 -> 09:59.300] 讓大家比較
[09:59.300 -> 10:01.680] 就讓大家有點不舒服的狀況下
[10:01.680 -> 10:02.920] 來減少碳排放
[10:02.920 -> 10:04.540] 然後來拯救這個世界
[10:04.540 -> 10:07.400] 用這種方式減法的方式呢
[10:07.400 -> 10:09.620] 也不是說減法的方式
[10:09.620 -> 10:12.080] 就是讓大家比較不舒服的方式呢
[10:12.080 -> 10:15.400] 或者是說我們使用一些低效率的
[10:15.400 -> 10:20.760] 然後需要佔據大面積的風能或光能
[10:20.760 -> 10:22.860] 或者是說我們用政策
[10:22.860 -> 10:25.200] 補貼政策去換這些電動車
[10:25.200 -> 10:29.700] 我們用這些方式來減少碳排放
[10:29.700 -> 10:33.800] 來減少溫室氣體
[10:33.800 -> 10:37.000] 碳影響到全球的氣候
[10:37.000 -> 10:39.480] 我們不如把資源
[10:39.480 -> 10:43.240] 把資金去投入到能源的創新
[10:43.240 -> 10:44.520] 他舉例
[10:44.520 -> 10:45.900] 譬如說模組化
[10:45.900 -> 10:48.020] 小型化的第四代核能發電
[10:48.020 -> 10:49.940] 或者是說
[10:49.940 -> 10:52.460] 能夠吸收二氧化碳
[10:52.460 -> 10:53.040] 然後再
[10:53.040 -> 10:55.660] 然後自己變成石油的這些
[10:55.660 -> 10:57.520] 轉基因的海藻
[10:57.520 -> 10:58.620] 他們是不是
[10:58.620 -> 10:59.960] 我們是不是能夠把我們的資源
[10:59.960 -> 11:02.140] 投入在這些創新的項目
[11:02.140 -> 11:04.200] 我們很有可能花一美金
[11:04.200 -> 11:05.120] 投入一美金
[11:05.120 -> 11:08.380] 未來可以少損失11塊美金
[11:08.380 -> 11:10.680] 或者是我們投入一美金
[11:10.680 -> 11:12.920] 未來會有45塊美金的return
[11:12.920 -> 11:14.280] 他認為
[11:14.280 -> 11:15.980] 這個是一個很重要的思考
[11:15.980 -> 11:19.380] 那他們也同時鼓勵
[11:19.380 -> 11:20.580] 就是每個人
[11:20.580 -> 11:21.420] 地球上每個人
[11:21.420 -> 11:22.820] 都應該發揮自己的部分
[11:22.820 -> 11:24.220] 盡我們自己的所能
[11:24.220 -> 11:26.500] 去解決人類重大的問題盡可能盡我們自己的所能去解決人類重大的問題
[11:26.500 -> 11:28.640] 盡可能用創新的方式去做
[11:28.640 -> 11:30.440] 像Lex Freeman他也是這個概念
[11:30.440 -> 11:32.740] Lex Freeman他也是對於這個
[11:32.740 -> 11:35.960] 氣候的模型的部分有比較深的質疑
[11:35.960 -> 11:37.960] 他覺得有一些問題
[11:37.960 -> 11:41.060] 所以說他們也都希望說可以用更開放
[11:41.060 -> 11:45.260] 或者是更新的方式
[11:45.260 -> 11:47.440] 去解決這個人類中的問題
[11:47.440 -> 11:49.080] 這篇
[11:49.080 -> 11:50.720] 剛好我最近又在看
[11:50.720 -> 11:52.000] 那個比爾蓋茨寫的書
[11:52.000 -> 11:53.380] 那本書叫做
[11:53.380 -> 11:55.760]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11:55.760 -> 11:58.000] 它出版在2021年
[11:58.000 -> 12:00.080] 那在書的第一章第35頁
[12:00.080 -> 12:00.920] 它就有寫
[12:00.920 -> 12:04.080] 關於IPCC模型的一段文字
[12:04.080 -> 12:08.360] 這一段書就是氣候會怎麼樣的變化
[12:08.360 -> 12:09.660] 為什麼變化
[12:09.660 -> 12:13.580] 其實科學家有很多很多帶確定的地方
[12:13.580 -> 12:17.660] IPCC他一開始他的報告就有提到
[12:17.660 -> 12:20.200] 他自己的這些很多的預測的結果
[12:20.200 -> 12:23.100] 其實還難以確定
[12:23.100 -> 12:28.040] 譬如說溫度上升的速度和幅度
[12:28.040 -> 12:33.020] 以及不同升溫程度會導致什麼樣的連鎖的效應
[12:33.020 -> 12:34.740] 這些它都難以確定
[12:34.740 -> 12:38.780] 因為電腦的模型並非是完美的
[12:38.780 -> 12:51.060] 氣候的系統它的複雜性遠遠超過我們人類的想象所以中規來說的話
[12:51.060 -> 12:53.500] 今天我們談的這個內容
[12:53.500 -> 12:54.840] 這一集想談的內容
[12:54.840 -> 12:55.600] 其實就是
[12:55.600 -> 12:59.060] 我在上一集看到這個
[12:59.060 -> 13:01.100] 這個PTL他談到
[13:01.100 -> 13:02.860] 這個質疑這個氣候科學部分
[13:02.860 -> 13:06.300] 然後我在找這個IPCC他有沒有他這個從行候科學的部分然後我在找IPCC
[13:06.300 -> 13:09.700] 他有沒有從行審查的參與會議的人員
[13:09.700 -> 13:13.400] 有哪一些選拔的方法是什麼的過程中
[13:13.400 -> 13:18.600] 我發現有人用AI去分析氣候政策的效果
[13:18.600 -> 13:20.300] 然後也有人發現了
[13:20.300 -> 13:23.700] 現在我們使用這些氣候模型是有局限性的
[13:23.700 -> 13:26.420] 好像是有一些局限的
[13:26.420 -> 13:30.220] 那所以說就跑到了
[13:30.220 -> 13:32.640] 包括像Lex Freeman他的訪談
[13:32.640 -> 13:33.780] 比爾蓋茨的書
[13:33.780 -> 13:36.740] 我想氣候變化是一個非常複雜
[13:36.740 -> 13:39.120] 而且非常迫切的一個全球性的挑戰
[13:39.120 -> 13:41.140] 希望我們用更謹慎
[13:41.140 -> 13:42.760] 或更全面的方式來應對
[13:42.760 -> 13:45.420] 那其實近期很多研究都揭示了
[13:45.420 -> 13:46.660] 當前的這個氣候政策
[13:46.660 -> 13:48.480] 跟它的模型的局限性
[13:48.480 -> 13:50.720] 那同時也展示了就是新技術
[13:50.720 -> 13:52.160] 比如說像人工智慧
[13:52.160 -> 13:54.560] 在評估政策效果方面的潛力
[13:54.560 -> 13:56.640] 那當然IPCC它的研究方法
[13:56.640 -> 13:58.620] 其實是很全面的
[13:58.620 -> 14:00.800] 但一定都存在了很多改進的空間
[14:00.800 -> 14:02.460] 特別是在模型模擬
[14:02.460 -> 14:04.720] 或者是多元觀點的納入等等的
[14:04.720 -> 14:05.660] 但是呢
[14:05.660 -> 14:07.280] 它比起它當初
[14:07.280 -> 14:08.660] 比如說在1998
[14:08.660 -> 14:09.500] 1988年代
[14:09.500 -> 14:10.140] 1990年
[14:10.140 -> 14:10.840] 那個年代
[14:10.840 -> 14:12.040] 它已經很好了
[14:12.040 -> 14:13.000] 它已經變得很好了
[14:13.000 -> 14:14.020] 很透明瞭
[14:14.020 -> 14:14.740] 所以說
[14:14.740 -> 14:17.380] 那也包括說
[14:17.380 -> 14:18.220] 在2023年
[14:18.220 -> 14:19.420] 這個異常的高溫
[14:19.420 -> 14:20.840] 就是熱浪這段事情
[14:20.840 -> 14:21.940] 也讓我們凸顯到
[14:21.940 -> 14:22.560] 我們對於
[14:22.560 -> 14:23.900] 我們自己地球的
[14:23.900 -> 14:24.700] 氣候系統
[14:24.700 -> 14:25.980] 氣質理解還是有限所以說根據以上這些東西也讓我們凸顯到我們對於我們自己地球的氣候系統氣質理解還是有限
[14:25.980 -> 14:28.360] 所以說根據以上這些東西的話
[14:28.360 -> 14:31.120] 其實我們需要更精確的
[14:31.120 -> 14:32.340] 去收集我們的數據
[14:32.340 -> 14:33.700] 然後去改進我們的
[14:33.700 -> 14:35.360] 這些模型跟分析的方法
[14:35.360 -> 14:37.540] 那儘管有這些挑戰
[14:37.540 -> 14:38.980] 那我們也不應該
[14:38.980 -> 14:40.140] 僅僅依賴現有的
[14:40.140 -> 14:41.100] 這些減排的策略
[14:41.100 -> 14:42.720] 其實我們應該更
[14:42.720 -> 14:44.080] 更去
[14:44.080 -> 14:45.680] 更勇敢地
[14:45.680 -> 14:47.860] 去投資一些創新的事情
[14:47.860 -> 14:49.320] 不管是能源的
[14:49.320 -> 14:51.260] 甚至是我覺得行銷上
[14:51.260 -> 14:53.940] 也應該有更多的創新的方式
[14:53.940 -> 14:56.660] 比如說像能源部分
[14:56.660 -> 14:58.320] 比如說新一代第四代核能
[14:58.320 -> 15:00.460] 或者碳捕捉技術
[15:00.460 -> 15:02.080] 像行銷部分
[15:02.080 -> 15:04.900] 我們可能可以有更多的敘事
[15:04.900 -> 15:06.200] 更宏觀的敘事
[15:06.200 -> 15:07.780] 或者是更有趣的行動
[15:07.780 -> 15:09.880] 來讓把這個
[15:09.880 -> 15:12.040] 這個永續的概念
[15:12.040 -> 15:13.740] 或者是低碳
[15:13.740 -> 15:14.580] 零碳
[15:14.580 -> 15:15.500] 淨零
[15:15.500 -> 15:17.020] 這些東西植入到
[15:17.020 -> 15:18.800] 全世界每一個人的心中
[15:18.800 -> 15:19.840] 讓它成為
[15:19.840 -> 15:21.440] 我們認知的一部分
[15:21.440 -> 15:22.460] 那這樣子的話
[15:22.460 -> 15:24.200] 我們的所有人裡面
[15:24.200 -> 15:27.440] 才會更願意的去減少一些浪費
[15:27.440 -> 15:28.580] 減少這些排放
[15:28.580 -> 15:31.580] 所以說在公眾參與跟透明度
[15:31.580 -> 15:33.120] 在政策的這些
[15:33.120 -> 15:34.740] 氣候政策的制定當中
[15:34.740 -> 15:36.480] 其實是越來越重要的
[15:36.480 -> 15:38.540] 那當然儘管有這些不確定性
[15:38.540 -> 15:40.200] 就是所有事情都一定有不確定性
[15:40.200 -> 15:42.340] 但我覺得每個人就應該在
[15:42.340 -> 15:44.280] 自己的能力範圍內
[15:44.280 -> 15:46.760] 盡可能的為這個氣候的問題
[15:46.760 -> 15:47.440] 做出貢獻
[15:47.440 -> 15:48.580] 包括我像做
[15:48.580 -> 15:50.160] 我們做這個節目也是一樣
[15:50.160 -> 15:52.480] 就是我們其實懂得也有限
[15:52.480 -> 15:54.460] 我們也在努力的懂很多事情
[15:54.460 -> 15:56.480] 但我們想要做的事情就是
[15:56.480 -> 15:58.300] 透過不斷的追蹤
[15:58.300 -> 16:00.240] 不斷的探討
[16:00.240 -> 16:01.440] 甚至是不斷
[16:01.440 -> 16:04.180] 未來不斷邀請來賓來談這些事情
[16:04.180 -> 16:05.380] 我們用不同的角度
[16:05.380 -> 16:07.260] 不同的視角
[16:07.260 -> 16:08.100] 不同的方法
[16:08.100 -> 16:10.100] 甚至不同的範圍
[16:10.100 -> 16:14.240] 我們來看看我們到底可以對這個氣候問題做出哪些貢獻
[16:14.240 -> 16:16.740] 我們能夠做出哪些的行動
[16:16.740 -> 16:19.940] 而我們不是真的在爭執說
[16:19.940 -> 16:20.780] 你是對的
[16:20.780 -> 16:21.480] 我是錯的
[16:21.480 -> 16:22.320] 我是錯的
[16:22.320 -> 16:22.900] 你是對的
[16:22.900 -> 16:26.160] 或者是誰的標準才是誰的標準
[16:26.160 -> 16:28.360] 這個我覺得不是重點
[16:28.360 -> 16:30.020] 而是我們該做什麼
[16:30.020 -> 16:31.120] 然後我們能做什麼
[16:31.120 -> 16:33.180] 所以最終我們必須要在
[16:33.180 -> 16:34.060] 科學的研究
[16:34.060 -> 16:35.000] 政策制定
[16:35.000 -> 16:36.560] 技術的創新之間
[16:36.560 -> 16:37.760] 再找到一個平衡
[16:37.760 -> 16:38.760] 那這樣子的話
[16:38.760 -> 16:40.620] 我們才會更有效的去應對
[16:40.620 -> 16:44.200] 這個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
[16:44.200 -> 16:47.220] 所謂我們人類帶來的嚴峻的挑戰
[16:47.220 -> 16:49.940] 那以上的話就是這一集的內容
[16:49.940 -> 16:51.260] 希望大家會喜歡
[16:51.260 -> 16:53.400] 那我們這一集就到這邊了
[16:53.400 -> 16:53.940] 謝謝大家
[16:53.940 -> 16:54.280] 拜拜
參考資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0816-z | Climate models can’t explain 2023’s huge heat anomaly — we could be in uncharted territory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2717-7 | AI analysed 1,500 policies to cut emissions. These ones worked
https://lexfridman.com/climate-change-debate | #339 – Climate Change Debate: Bjørn Lomborg and Andrew Revkin | Lex Fridman Podcast
EP18|矽谷大佬Peter Thiel質疑氣候科學?
探討了Peter Thiel在Joe Rogan節目中對氣候科學的質疑。Thiel提出氣候科學可能過於教條化且缺乏嚴謹的公開辯論。質疑有一定道理,但IPCC的研究方法和結論仍具有相當的科學性和可靠性。
本集討論了Peter Thiel在Joe Rogan節目中對氣候科學的質疑。
Peter Thiel提出兩個主要質疑:
氣候科學可能過於教條化
氣候科學缺乏嚴謹的公開辯論
分析了IPCC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研究方法,包括:
文獻回顧
多學科合作
模型模擬
情景分析
同行評審
IPCC的研究方法大體上是科學的,但最後一步"在IPCC全體會議上通過最終報告"可能存在一些問題。IPCC可能在最終報告的審核過程中,沒有邀請持不同意見的人參與,這可能導致某種程度的"教條化"。
儘管如此,播客認為IPCC的報告仍然是基於大量科學研究和數據分析,很難說它完全缺乏嚴謹的討論,需要在科學探究和採取行動之間取得平衡,同時促進更開放的科學討論。會繼續調查IPCC會議的參與人員組成,以進一步了解情況。
整體而言,Peter Thiel的質疑有一定道理,但IPCC的研究方法和結論仍具有相當的科學性和可靠性。
在YouTube觀看 Video Podcast
在Spotify觀看 Audio Podcast
逐字稿:
[00:00.000 -> 00:02.820] 歡迎收聽十分鐘LC News 低碳周報
[00:02.820 -> 00:07.500] 本節目由台灣永續農業減碳發展協會贊助播出
[00:07.500 -> 00:13.820] 歡迎收聽十分鐘LC News 低碳周報
[00:13.820 -> 00:18.000] 我是台灣永續農業減碳發展協會理事長Alan
[00:18.000 -> 00:19.860] Hello 大家好我是Alan
[00:19.860 -> 00:21.480] 歡迎回到低碳周報
[00:21.480 -> 00:24.660] 我們大概停更了一兩周左右
[00:24.660 -> 00:26.340] 因為我身體不太舒服
[00:26.340 -> 00:27.800] 那我們從下個禮拜開始
[00:27.800 -> 00:30.720] 就會正式的回復到每週三的更新
[00:30.720 -> 00:32.760] 那回來更新的這一集的話
[00:32.760 -> 00:35.300] 我想要跟大家分享一個
[00:35.300 -> 00:37.800] 我最近看到一個很有趣的影片
[00:37.800 -> 00:42.140] 這個影片來自於矽谷的創投大佬Peter Thiel
[00:42.140 -> 00:43.560] Peter Thiel他是一個很酷的人
[00:43.560 -> 00:45.400] 他是一個企業家
[00:45.400 -> 00:46.240] 也是一個投資者
[00:46.240 -> 00:47.600] 他共同創立了PayPal
[00:47.600 -> 00:49.740] 也是對Facebook進行的
[00:49.740 -> 00:51.400] 第一筆的外部的投資
[00:51.400 -> 00:52.460] 那同時呢
[00:52.460 -> 00:54.160] 他還創立了非常有名的一家公司
[00:54.160 -> 00:56.780] AI的公司叫Palantir Technologies
[00:56.780 -> 00:59.020] 同時他也是Founders Found的
[00:59.020 -> 01:01.000] 這個合伙人
[01:01.000 -> 01:01.960] 同時他有一個
[01:01.960 -> 01:03.600] 他自己的一個基金會
[01:03.600 -> 01:05.440] 那負責做這個技術進步跟長期思考去提供這樣的資人同時他有一個他自己的一個基金會那負責做這個技術進步
[01:05.440 -> 01:06.320] 跟長期思考
[01:06.320 -> 01:07.860] 去提供這樣的資金
[01:07.860 -> 01:08.800] 同時呢
[01:08.800 -> 01:10.180] 他最為人知的是
[01:10.180 -> 01:12.200] 他曾經出了一本書
[01:12.200 -> 01:13.100] 非常暢銷的書
[01:13.100 -> 01:14.880] 叫做《從0到1》
[01:14.880 -> 01:15.880] 這也是紐約時報
[01:15.880 -> 01:17.340] 排名第一的一個暢銷書
[01:17.340 -> 01:18.960] 那他這個人呢
[01:18.960 -> 01:19.660] 非常特別的是
[01:19.660 -> 01:21.400] 他被視為一個contrarian
[01:21.400 -> 01:22.860] 他是一個反對者
[01:22.860 -> 01:23.900] 那這個春浩的話
[01:23.900 -> 01:26.060] 源自於他在政治跟商業領域上
[01:26.060 -> 01:28.300] 非常獨特的觀點跟行動
[01:28.300 -> 01:32.320] 那他在這個最近8月17號的時候呢
[01:32.320 -> 01:34.300] 就是今年8月17號的時候呢
[01:34.300 -> 01:36.620] 他要參加The Joe Rogan Experience的
[01:36.620 -> 01:38.900] 一個podcast的影片的訪談
[01:38.900 -> 01:41.740] 那他在這個3.5個小時當中
[01:41.740 -> 01:43.900] 非常長的一個訪談內容當中
[01:43.900 -> 01:46.160] 他有其中一段有談到
[01:46.160 -> 01:47.360] 跟氣候科學
[01:47.360 -> 01:47.940] 氣候變化
[01:47.940 -> 01:48.500] 能源政策
[01:48.500 -> 01:50.900] 科技發展之間的一個複雜的關係
[01:50.900 -> 01:52.500] 那我們這一集呢
[01:52.500 -> 01:54.440] 就是從這3.5小時當中
[01:54.440 -> 01:57.280] 抽出這麼一小段來探討一下
[01:57.280 -> 02:00.200] 他怎麼看待氣候變化
[02:00.200 -> 02:01.080] 能源政策
[02:01.080 -> 02:03.700] 跟科技發展之間的複雜關係
[02:03.700 -> 02:09.000] 那我們同時也會簡單的分析一下他為什麼質疑主流的氣候科學 and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mate change, energy policy,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e will also briefly analyze why he doubts the mainstream of climate science
[02:09.000 -> 02:12.000] and what impact this kind of questioning may have.
[02:12.000 -> 02:25.540] Let's first watch a clip of him in this video. and sort of dropped out of the real science and real engineering fields.
[02:25.680 -> 02:27.940] You don't feel that climate science is a real science?
[02:28.580 -> 02:29.960] There's several different things one could say.
[02:30.180 -> 02:32.600] It's possible climate change is happening.
[02:33.300 -> 02:37.400] It's possible we don't have great accounts of why that's going on.
[02:37.440 -> 02:39.280] So I'm not questioning any of those things.
[02:39.920 -> 02:46.640] But how scientific it is, I don't think it's a place where we have really vigorous debates.
[02:46.860 -> 02:49.700] Maybe the climate is increasing because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02:50.120 -> 02:51.060] Temperatures are going up.
[02:51.140 -> 02:51.780] Maybe it's methane.
[02:52.300 -> 02:53.800] Maybe it's people are eating too much steak.
[02:54.220 -> 02:55.540] It's the cows flatulating.
[02:55.840 -> 03:00.520] And you have to measure how much is methane a greenhouse gas versus carbon dioxide.
[03:01.060 -> 03:05.020] I don't think they're rigorously doing that stuff scientifically.
[03:11.040 -> 03:13.880] And I think the fact that it's called climate science tells you that it's more dogmatic than anything that's truly science should be.
[03:14.860 -> 03:16.320] Dogma doesn't mean it's wrong.
[03:16.600 -> 03:20.140] But why does the fact that it's called climate science mean that it's more dogmatic?
[03:20.200 -> 03:22.540] Because if you said nuclear science, you wouldn't question it, right?
[03:23.140 -> 03:24.880] Yeah, but no one calls it nuclear science.
[03:24.900 -> 03:26.080] They call it nuclear engineering.
[03:26.820 -> 03:27.940] I see what you're saying.
[03:27.960 -> 03:30.720] The only thing is I'm just making a narrow linguistic point.
[03:30.740 -> 03:32.960] Is there anything called science that is legitimately science?
[03:33.160 -> 03:35.660] Well, at this point, people say computer science has worked.
[03:35.960 -> 03:41.680] But in the 1980s, all I'm saying is it was in the same category as, let's say, social science, political science.
[03:41.880 -> 03:45.180] It was a tell that the people doing it
[03:45.180 -> 03:47.920] kind of deep down knew they weren't doing real science.
[03:48.040 -> 03:49.500] Well, there's certainly ideology
[03:49.500 -> 04:07.560] that's connected to climate science.Peter Thiel這邊的話主要是跟這個主持人Joe Rogan他們之間在討論這一個片段
[04:07.560 -> 04:08.880] 其實主要在討論是說
[04:08.880 -> 04:10.980] Joe Rogan問他
[04:10.980 -> 04:12.460] 是不是覺得
[04:12.460 -> 04:15.220] 他是不是不認同這個climbing science
[04:15.220 -> 04:17.360] 那Peter Thiel他
[04:17.360 -> 04:20.100] 用了一個比較迂迴
[04:20.100 -> 04:21.740] 比較保守的方式去回答這問題
[04:21.740 -> 04:23.200] 他說有好多個角度
[04:23.200 -> 04:25.340] 其中一個就是他不懷疑
[04:25.340 -> 04:26.800] 他不質疑
[04:26.800 -> 04:30.440] 就是氣候變遷的這個問題
[04:30.440 -> 04:32.440] 但是他質疑的是說
[04:32.440 -> 04:35.180] 我們的這個氣候科學
[04:35.180 -> 04:36.440] 真的有這麼嚴謹嗎
[04:36.440 -> 04:38.080] 他質疑的是這一點
[04:38.080 -> 04:39.360] 那他在裡面有提到
[04:39.360 -> 04:40.220] 為什麼他覺得
[04:40.220 -> 04:42.060] 這個氣候科學這個詞彙
[04:42.060 -> 04:45.540] 本身暗示了一些教條主義
[04:45.540 -> 04:46.700] 然後再來是他是不是
[04:46.700 -> 04:48.780] 他覺得我們是不是能夠真的
[04:48.780 -> 04:51.220] 準確的測量不同的溫室氣體
[04:51.220 -> 04:54.320] 如果像是這個甲烷或者是二氧化碳
[04:54.320 -> 04:55.240] 它對環境
[04:55.240 -> 04:57.460] 對我們人類的一個相對影響
[04:57.460 -> 04:58.780] 或者是說
[04:58.780 -> 05:00.480] 他是不是覺得這個名詞
[05:00.480 -> 05:01.860] 本身有一種權威性
[05:01.860 -> 05:02.640] 或者是有一種
[05:02.640 -> 05:06.000] 就是像環保主義者談到的就是
[05:06.000 -> 05:07.000]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05:07.000 -> 05:09.000] 我們沒有時間等待更多的研究
[05:09.000 -> 05:11.000] 所以我們現在必須要take actions
[05:11.000 -> 05:14.000] 所以不需要太嚴謹的一個科學研究
[05:14.000 -> 05:16.000] 他其實在questioning這些事情
[05:16.000 -> 05:19.000] 所以說他為什麼會被視為一個contrarian的原因是因為
[05:19.000 -> 05:22.000] 他在主...他其實是一個
[05:22.000 -> 05:24.000] 你可以講他是槓警吧
[05:24.000 -> 05:25.380] 他其實就是
[05:25.380 -> 05:26.620] 大陸都覺得是
[05:26.620 -> 05:28.280] 比如說白馬是馬
[05:28.280 -> 05:29.820] 大家都這樣認為的話
[05:29.820 -> 05:30.580] 他一定會跟你講
[05:30.580 -> 05:31.820] 白馬為什麼一定是馬
[05:31.820 -> 05:33.700] 他就是這樣個性的人
[05:33.700 -> 05:36.720] 那我今天其實想談這段原因是
[05:36.720 -> 05:39.980] 他其實非常的政治不正確
[05:39.980 -> 05:42.360] 就是以現在政治正確的角度來說
[05:42.360 -> 05:45.340] 就是環境科學是一個科學性的東西
[05:45.340 -> 05:46.680] 他不容置疑
[05:46.680 -> 05:47.540] 不要講不容置疑
[05:47.540 -> 05:49.840] 就講說他是一個我們應該認同
[05:49.840 -> 05:52.460] 而且同時應該盡可能快速的採取
[05:52.460 -> 05:55.540] 這個行動來阻止
[05:55.540 -> 05:57.000] 來造成這個2050年
[05:57.000 -> 05:59.300] 我們可以達到這個禁令的一個目標
[05:59.300 -> 06:01.900] 但是他提到的是說
[06:01.900 -> 06:05.280] 我們現在做談談climate science的時候
[06:05.280 -> 06:08.640] 這個詞本身有點教條主義
[06:08.640 -> 06:09.920] 這個東西的話
[06:09.920 -> 06:12.280] 我們要先談一下什麼叫教條
[06:12.280 -> 06:14.240] 這東西有點教條化
[06:14.240 -> 06:16.880] 他認為這個東西是教條化的
[06:16.880 -> 06:18.640] 教條化是什麼呢
[06:18.640 -> 06:19.920] 教條化主要是說
[06:19.920 -> 06:22.800] 針對某些理論、觀點或者規則
[06:22.800 -> 06:25.380] 我們把它僵化的應用在實踐當中
[06:25.380 -> 06:27.940] 而完全不考慮具體的情況
[06:27.940 -> 06:29.480] 或者是變化的過程
[06:29.480 -> 06:30.920] 這種做法呢
[06:30.920 -> 06:32.880] 通常就是表現的比較生硬
[06:32.880 -> 06:35.180] 就是有點缺乏靈活性或創造性
[06:35.180 -> 06:39.000] 常常導致無法有效的解決實際的問題
[06:39.000 -> 06:41.340] 那這種有主要特點就是
[06:41.340 -> 06:42.840] 第一個他的思想是
[06:42.840 -> 06:44.680] 其實思維是非常僵化的
[06:44.680 -> 06:45.820] 第二他沒有實踐
[06:45.820 -> 06:47.900] 就是缺乏實踐的調查
[06:47.900 -> 06:48.840] 就是沒有到深入
[06:48.840 -> 06:51.620] 而是直接套用現有的東西
[06:51.620 -> 06:53.100] 不管是理論或觀點
[06:53.100 -> 06:53.700] 或者研究
[06:53.700 -> 06:55.660] 那第三個他反對變革
[06:55.660 -> 06:56.120] 也就是說
[06:56.120 -> 06:58.240] 他通常表現就是說
[06:58.240 -> 06:59.220] 因尋守舊
[06:59.220 -> 07:01.300] 他拒絕接受新的思想
[07:01.300 -> 07:01.940] 或新的方法
[07:01.940 -> 07:03.320] 他們都是用舊的思想
[07:03.320 -> 07:04.000] 和舊的方法
[07:04.000 -> 07:05.180] 那這個東西呢
[07:05.180 -> 07:07.220] 其實在歷史跟現實中造成很多問題
[07:07.220 -> 07:11.300] 所以說教條化本身是一種僵化的態度跟方法
[07:11.300 -> 07:14.260] 對於一個動態複雜的一個現實的世界來說
[07:14.260 -> 07:16.680] 這種態度往往會導致失敗跟挫折
[07:16.680 -> 07:18.760] 所以他想表達了一件事情
[07:18.760 -> 07:20.540] 我認為Peter Thiel想表達的事情就是說
[07:20.540 -> 07:22.980] 我們現在在做的這些事情呢
[07:22.980 -> 07:24.840] 是不是太過於教條化
[07:24.840 -> 07:26.420] 那如果是教條化
[07:26.420 -> 07:27.900] 很有可能就會失敗
[07:27.900 -> 07:31.820] 這個就是他想要表達第一件事情
[07:31.820 -> 07:33.980] 那第二件事情是他想表達說
[07:33.980 -> 07:37.000] 我們在做這個氣候科學的時候
[07:37.000 -> 07:38.960] 其實缺乏嚴謹的討論
[07:38.960 -> 07:41.360] 他認為因為第一個你已經教條化了
[07:41.360 -> 07:42.820] 所以你本身的科學方法
[07:42.820 -> 07:44.340] 也就是講說這種懷疑的精神
[07:44.340 -> 07:46.100] 或開放討論這種態度呢
[07:46.100 -> 07:47.260] 你已經欠缺了
[07:47.260 -> 07:51.260] 那你怎麼可能會有嚴謹的討論或辯論呢
[07:51.260 -> 07:52.860] 尤其是公開的辯論
[07:52.860 -> 07:55.700] 就像拜登跟這個川普
[07:55.700 -> 07:58.740] 他們直接進行公開的總統大選的辯論
[07:58.740 -> 08:00.400] 那拜登表現的不好
[08:00.400 -> 08:03.360] 所以他最後就退出了這場選舉
[08:03.360 -> 08:05.440] 這就是我覺得他想表達一方
[08:05.440 -> 08:06.860] 就是你們可以用公開的辯論
[08:06.860 -> 08:09.360] 來看這個主流的
[08:09.360 -> 08:12.020] 這個主流敘事要往哪邊走
[08:12.020 -> 08:14.700] 我認為他大概是有這樣的意思
[08:14.700 -> 08:15.520] 可是呢
[08:15.520 -> 08:17.180] 他這個東西過於的主觀
[08:17.180 -> 08:18.620] 所以這一集我想要
[08:18.620 -> 08:20.560] 借由他的這個影片片段
[08:20.560 -> 08:21.920] 我們來討論一下
[08:21.920 -> 08:22.860] 第一個
[08:22.860 -> 08:25.460] 我們的氣候科學是不是真的教條化
[08:25.460 -> 08:26.720] 這是第一件事情
[08:26.720 -> 08:27.840] 第二件事情是
[08:27.840 -> 08:30.700] 我們是不是真的沒有嚴謹的辯論過
[08:30.700 -> 08:34.020] 所以這兩件事情
[08:34.020 -> 08:34.760] 其實就是說
[08:34.760 -> 08:36.720] 我們是不是科學方法
[08:36.720 -> 08:39.540] 有利用科學方法去探討
[08:39.540 -> 08:42.700] 去解決我們現在碰到的環境的問題
[08:42.700 -> 08:43.780] 氣候變遷的問題
[08:43.780 -> 08:46.760] 我大概分析了一下
[08:46.760 -> 08:49.200] 就是說我們要怎麼去分析
[08:49.200 -> 08:50.480] 就是我們方法要怎麼做
[08:50.480 -> 08:53.600] 那我覺得以氣候科學為主的話
[08:53.600 -> 08:56.760] 一定是在談IPCC的ARE到AR6
[08:56.760 -> 08:58.760] 的這個六次的報告
[08:58.760 -> 09:01.400] 因為我們基本上現在所有的一切
[09:01.400 -> 09:04.760] 都是以這個為基礎
[09:04.760 -> 09:05.720] 就是基本上我們所有的理論都是以ARE為基礎就是基本上
[09:05.720 -> 09:06.380] 我們所有的理論
[09:06.380 -> 09:07.540] 都是以ARE到AR6
[09:07.540 -> 09:09.120] 為基礎在談論
[09:09.120 -> 09:11.000] IPCC本身就是一個科研機構
[09:11.000 -> 09:13.340] 所以說我們直接去對標
[09:13.340 -> 09:15.280] 他們這個組織
[09:15.280 -> 09:16.760] 跟這個組織產生的東西
[09:16.760 -> 09:18.180] 那我們就能知道說
[09:18.180 -> 09:18.980] 我們是不是
[09:18.980 -> 09:19.800] Peter Thiel講的話
[09:19.800 -> 09:21.200] 是不是有一點點道理
[09:21.200 -> 09:22.480] 因為他看起來
[09:22.480 -> 09:24.500] 這個東西沒有提出任何的
[09:24.500 -> 09:26.780] 就是說他沒有提出任何的evidence
[09:26.780 -> 09:28.140] 所以他相當主觀
[09:28.140 -> 09:29.160] 那我們現在就想要
[09:29.160 -> 09:30.540] 我想要幫他這個
[09:30.540 -> 09:33.480] 讓他有一點點是有證據的
[09:33.480 -> 09:34.940] 我們來反思一下
[09:34.940 -> 09:36.240] 我們現在做的東西哪裡不好
[09:36.240 -> 09:37.100] 所以
[09:37.100 -> 09:40.540] 這個教條化的部分的話
[09:40.540 -> 09:42.180] 我們來看我們教條化是不是
[09:42.180 -> 09:46.140] 就是說願意讓大家懷疑或開放的
[09:46.140 -> 09:47.160] 我這一點的話
[09:47.160 -> 09:48.360] 我查了蠻多資料
[09:48.360 -> 09:49.900] 就是不見得
[09:49.900 -> 09:52.860] 不見得是完全沒有
[09:52.860 -> 09:53.480] 我覺得相信
[09:53.480 -> 09:54.280] 因為畢竟IPCC
[09:54.280 -> 09:56.180] 它本來就是有很多科學家
[09:56.180 -> 09:58.460] 一起做的
[09:58.460 -> 09:59.440] 所以說我覺得
[09:59.440 -> 10:00.780] 它本身有一定的
[10:00.780 -> 10:02.700] 這個懷疑精神跟開放性
[10:02.700 -> 10:04.500] 而且一定有一定程度的
[10:04.500 -> 10:06.080] 研究方法
[10:06.080 -> 10:06.980] 就是科學方法
[10:06.980 -> 10:08.460] 我們所有人都念過
[10:08.460 -> 10:09.860] 至少念過碩博士的人
[10:09.860 -> 10:12.620] 都知道什麼是做研究的方法跟格式
[10:12.620 -> 10:14.300] 那我自己看的話
[10:14.300 -> 10:15.700] 我覺得大致上還符合
[10:15.700 -> 10:17.640] 我所認識的科學方法
[10:17.640 -> 10:19.860] 那我們現在要討論進一步
[10:19.860 -> 10:21.760] 就是說到底嚴不嚴謹
[10:21.760 -> 10:24.500] 然後為什麼有沒有公開辯論
[10:24.500 -> 10:26.260] 那我查了一下
[10:26.260 -> 10:27.460] 網絡上大部分的資訊
[10:27.460 -> 10:30.620] 確實我們沒有做所謂的公開
[10:30.620 -> 10:34.560] 就是在IPC公佈的這些資料當中的話
[10:34.560 -> 10:37.240] 基本上是以他們的會議為主
[10:37.240 -> 10:39.460] 那事實上這些公佈之前
[10:39.460 -> 10:42.000] 是沒有太多的公開的辯論的
[10:42.000 -> 10:43.520] 這點確實是沒有
[10:43.520 -> 10:45.600] 大家可以自己去查一下
[10:45.600 -> 10:46.640] 這個網絡資料
[10:46.640 -> 10:48.100] 或者是說你們來我們官網
[10:48.100 -> 10:49.240] 看一下這個
[10:49.240 -> 10:50.920] 我們這個參考資料
[10:50.920 -> 10:51.900] 裡面其實是沒有
[10:51.900 -> 10:54.820] 找到什麼公開辯論的痕跡的
[10:54.820 -> 10:55.840] 但是呢
[10:55.840 -> 10:56.980] 我們有找到一些
[10:56.980 -> 10:59.920] 關於IPCC
[10:59.920 -> 11:01.500] 他們可能怎麼做出
[11:01.500 -> 11:04.060] ARE到AR6的一些研究的方法
[11:04.060 -> 11:05.740] 那我這邊總結一下
[11:05.740 -> 11:07.360] 就是說AR1到AR6
[11:07.360 -> 11:09.500] 他們第一次報告是1990
[11:09.500 -> 11:10.700] 再來是1995
[11:10.700 -> 11:12.880] 2001 2007 2014
[11:12.880 -> 11:14.220] 然後AR6的話
[11:14.220 -> 11:16.580] 是在2021到2023的時候公佈
[11:16.580 -> 11:18.580] 這個是很
[11:18.580 -> 11:22.700] 等於說將近三十多年
[11:22.700 -> 11:24.980] 發了六次的報告
[11:24.980 -> 11:28.260] 這個我覺得時間也是蠻長的
[11:28.260 -> 11:31.080] 所以我覺得這個應該是有一定程度的
[11:31.080 -> 11:32.960] 科學方法跟程序
[11:32.960 -> 11:35.940] 來確保這些報告的準確性跟權威性
[11:35.940 -> 11:38.720] 那我們來看一下他的研究方法
[11:38.720 -> 11:40.380] 那基本上我看了完之後
[11:40.380 -> 11:41.940] IPCC他們的評估報告
[11:41.940 -> 11:46.520] 是基於已發表的科學文獻的系統回顧跟評估
[11:46.520 -> 11:47.900] 科學家呢
[11:47.900 -> 11:50.540] 其實是從全球範圍去收集跟分析
[11:50.540 -> 11:53.660] 數千份的這個同行的評估的研究論文
[11:53.660 -> 11:57.540] 然後來總結出當前我們科學的共識是什麼
[11:57.540 -> 12:00.700] 還有相對的不確定性在哪裡
[12:00.700 -> 12:02.880] 那再來他是一個多學科的合作
[12:02.880 -> 12:04.780] IPCC他基本上分三個小組嘛
[12:04.780 -> 12:05.560] 第一個小組是
[12:05.560 -> 12:09.000] 關注這個氣候變化自然科學的基礎
[12:09.000 -> 12:10.340] 第二個小組呢
[12:10.340 -> 12:13.000] 它是研究這個氣候變化的影響
[12:13.000 -> 12:13.640] 適應
[12:13.640 -> 12:15.100] 以及它的脆弱性
[12:15.100 -> 12:16.800] 第三個是我們去評估
[12:16.800 -> 12:19.900] 它的減緩氣候變化的政策跟方法
[12:19.900 -> 12:21.800] 它主要分成三個小組
[12:21.800 -> 12:23.100] 那再來的話
[12:23.100 -> 12:24.940] 他們使用的模型
[12:24.940 -> 12:28.800] 就是去模擬跟預測氣候變化的
[12:28.800 -> 12:29.740] 這個氣候模型呢
[12:29.740 -> 12:31.860] 主要分成像GCMS
[12:31.860 -> 12:33.180] 或者是RCMS
[12:33.180 -> 12:34.720] 這些全球氣候模型
[12:34.720 -> 12:35.640] 或區域氣候模型
[12:35.640 -> 12:37.020] 用來模擬大氣海洋
[12:37.020 -> 12:38.720] 陸地系統的相互作用
[12:38.720 -> 12:41.360] 拿來預測未來的一個氣候變化的情景
[12:41.360 -> 12:42.440] 同時呢
[12:42.440 -> 12:45.640] 他們也使用了不同的這個排放的情景
[12:45.640 -> 12:48.100] 像是RCPS或者SSPS
[12:48.100 -> 12:48.860] 這類的
[12:48.860 -> 12:51.080] 來評估未來可能的
[12:51.080 -> 12:52.140] 氣候變化路徑
[12:52.140 -> 12:54.020] 這些情景呢
[12:54.020 -> 12:54.980] 其實考慮到不同的
[12:54.980 -> 12:57.040] 社會發展的經濟的發展
[12:57.040 -> 12:58.820] 技術的進步等等的
[12:58.820 -> 12:59.820] 它會對於這個
[12:59.820 -> 13:01.320] 溫室氣體排放的一些影響
[13:01.320 -> 13:02.260] 同時呢
[13:02.260 -> 13:03.820] 它也有同行的評審
[13:03.820 -> 13:04.940] 所有的IPCC報告
[13:04.940 -> 13:08.280] 都經過嚴格的同行評審的過程
[13:08.280 -> 13:09.580] 初稿呢會由
[13:09.580 -> 13:11.700] 這個科學家去撰寫
[13:11.700 -> 13:14.360] 然後呢由其他的專家
[13:14.360 -> 13:15.620] 還有政府的代表
[13:15.620 -> 13:17.480] 去進行所有的評審跟反饋
[13:17.480 -> 13:18.920] 最終的報告呢
[13:18.920 -> 13:21.860] 會在IPCC全體會議上通過
[13:21.860 -> 13:25.260] 確保其科學性及政策相關性
[13:25.260 -> 13:25.940] OK
[13:25.940 -> 13:27.820] 這裡的話我覺得就是
[13:27.820 -> 13:28.540] Peter Thiel他
[13:28.540 -> 13:30.140] 可能很想表達的一件事情
[13:30.140 -> 13:31.660] 就是他想要教條化
[13:31.660 -> 13:32.120] 再來是
[13:32.120 -> 13:33.220] 他剛有提到
[13:33.220 -> 13:34.900] 所謂的政治跟ideology
[13:34.900 -> 13:35.980] ideological
[13:35.980 -> 13:36.720] 這樣子的
[13:36.720 -> 13:38.820] 就是意識形態的部分
[13:38.820 -> 13:40.320] 所以我想說
[13:40.320 -> 13:42.500] 其實我們看前面四點
[13:42.500 -> 13:43.900] 就我們現在談了五點
[13:43.900 -> 13:44.840] 他已經發展了五個
[13:44.840 -> 13:46.540] 第一個是文獻回顧
[13:46.540 -> 13:48.580] 第二個是多學科的合作
[13:48.580 -> 13:50.660] 第三個是模型模擬
[13:50.660 -> 13:52.340] 第四個是情景分析
[13:52.340 -> 13:53.940] 第五個是同行的評審
[13:53.940 -> 13:55.480] 我們在前四點
[13:55.480 -> 13:56.780] 我覺得沒什麼太大的問題
[13:56.780 -> 13:58.780] 這是基本上我們大部分做研究調查
[13:58.780 -> 14:01.280] 基本上學術界常見的做法
[14:01.280 -> 14:02.900] 最後一個
[14:02.900 -> 14:04.960] 它也沒什麼太大問題
[14:04.960 -> 14:05.900] 只有一段
[14:05.900 -> 14:07.760] 就是在最終報告
[14:07.760 -> 14:10.600] 在IPCC全體會議上通過
[14:10.600 -> 14:13.540] 確保其科學性跟政策相關性
[14:13.540 -> 14:14.260] 也就是說
[14:14.260 -> 14:16.180] 這個報告呢
[14:16.180 -> 14:17.680] 他為什麼被通過
[14:17.680 -> 14:19.180] 是在一個IPCC
[14:19.180 -> 14:21.020] 他自己的會議上通過的
[14:21.020 -> 14:22.760] 這一點的話
[14:22.760 -> 14:26.180] 他邀請了誰來很重要
[14:26.180 -> 14:27.640] 比如他邀請的都是
[14:27.640 -> 14:29.920] 跟他比較接近的人來
[14:29.920 -> 14:31.220] 那當然他們的共識
[14:31.220 -> 14:33.240] 等於是很接近的
[14:33.240 -> 14:35.060] 那他們產出來通過的結果
[14:35.060 -> 14:36.340] 自然就跟他們很相近
[14:36.340 -> 14:38.520] 但如果今天他們沒有去邀請
[14:38.520 -> 14:40.460] 一些不同共識的人
[14:40.460 -> 14:43.180] 甚至是有不同想法的人
[14:43.180 -> 14:46.100] 一起來參與這個會議那是不是就代表
[14:46.100 -> 14:47.640] 他們可能排除了某一些
[14:47.640 -> 14:49.760] 跟他們有不同觀點
[14:49.760 -> 14:54.520] 或者是不同想法態度的同行
[14:54.520 -> 14:56.280] 那他們只是找了一個
[14:56.280 -> 14:58.500] 可能比較高程度會支持他們
[14:58.500 -> 15:01.560] 現在做的這些內容的人
[15:01.560 -> 15:02.380] 來參與會議
[15:02.380 -> 15:04.020] 那如果是這個方式的話
[15:04.020 -> 15:04.920] 是不是就代表
[15:04.920 -> 15:09.500] 確實有可能有一些僵化的態度或方法
[15:09.500 -> 15:14.060] 而是不是有可能就真的不太願意去做所謂的公開辯論呢
[15:14.060 -> 15:15.560] 好我想
[15:15.560 -> 15:17.900] 這一個影片
[15:17.900 -> 15:18.960] 就是說這一段影片
[15:18.960 -> 15:20.720] Peter Thiel他提到了這一點呢
[15:20.720 -> 15:22.000] 我覺得有很大程度
[15:22.000 -> 15:23.220] 是在談
[15:23.220 -> 15:25.040] 這個地方
[15:25.040 -> 15:25.780] 也就是說
[15:25.780 -> 15:27.620] 教條化本身是不科學
[15:27.620 -> 15:28.540] 他認為第一點是
[15:28.540 -> 15:29.400] 教條化不科學
[15:29.400 -> 15:31.280] 他認為教條化
[15:31.280 -> 15:32.860] 違背了科學方法的
[15:32.860 -> 15:33.460] 基本原則
[15:33.460 -> 15:35.300] 他強調的是實證
[15:35.300 -> 15:36.580] 實驗不斷的修正
[15:36.580 -> 15:37.460] 而教條化呢
[15:37.460 -> 15:39.240] 是僵化的遵循
[15:39.240 -> 15:40.740] 既定的理論跟規則
[15:40.740 -> 15:41.880] 不考慮新的證據
[15:41.880 -> 15:42.680] 或變化的情況
[15:42.680 -> 15:44.120] 這個就是
[15:44.120 -> 15:45.140] 第一點
[15:45.140 -> 15:47.640] 這個Petotil他認為
[15:47.640 -> 15:50.360] 他質疑氣候科學的
[15:50.360 -> 15:51.700] 一個主要論點
[15:51.700 -> 15:52.780] 第二他認為
[15:52.780 -> 15:54.100] 缺乏嚴謹的辯論
[15:54.100 -> 15:55.420] 也就是說
[15:55.420 -> 15:57.400] 如果IPC主導的氣候科學
[15:57.400 -> 15:58.240] 是教條化的
[15:58.240 -> 15:59.380] 那麼這種說法
[15:59.380 -> 16:01.060] 可能就代表著
[16:01.060 -> 16:02.140] 他的評估報告
[16:02.140 -> 16:02.940] AR1到AR6
[16:02.940 -> 16:04.760] 缺乏嚴謹的辯論或討論
[16:04.760 -> 16:07.060] 那這個需要從多個角度去來分析
[16:07.060 -> 16:11.900] 那我們可以看到就是IPC有公佈了很多這個報告
[16:11.900 -> 16:15.580] 那都是基於大量的科學研究跟數據分析去編寫的
[16:15.580 -> 16:19.540] 每一份呢其實也都經過嚴格的同行的評審跟多輪的審查
[16:19.540 -> 16:21.540] 以確保它的科學性跟準確性
[16:21.540 -> 16:25.440] 那這些報告也涵蓋了氣候變化的各個方面
[16:25.440 -> 16:27.140] 包括物理科學的基礎
[16:27.140 -> 16:28.980] 影響和適應
[16:28.980 -> 16:30.320] 以及減緩措施等等
[16:30.320 -> 16:32.000] 每一個結論其實都基於
[16:32.000 -> 16:34.180] 大量的實踐研究跟數據的支持
[16:34.180 -> 16:35.400] 但是呢
[16:35.400 -> 16:37.760] IPCC的某些結論跟建議
[16:37.760 -> 16:41.700] 是否可能過於強調某些觀點
[16:41.700 -> 16:44.300] 而忽略了其他可能解釋或不確定性
[16:44.300 -> 16:49.900] 這種情況就可能被視為是某種形式的教條化
[16:49.900 -> 16:53.740] 例如說比如Peter Thiel他認為
[16:53.740 -> 16:55.880] 當然不是他認為IPCC
[16:55.880 -> 16:58.980] 我是假設有些人認為IPCC過於強調
[16:58.980 -> 17:01.760] 人類活動對於氣候變化的影響
[17:01.760 -> 17:05.060] 而對自然變化因素的考慮不足夠
[17:05.060 -> 17:07.200] 這是有可能的
[17:07.200 -> 17:08.040] 那即便如此
[17:08.040 -> 17:09.360] 我自己認為
[17:09.360 -> 17:12.000] 就是即便我們當然有找到一些可能
[17:12.000 -> 17:14.480] 就是跟Peter Thiel他本身這個觀點
[17:14.480 -> 17:17.720] 有關係的一些部分
[17:17.720 -> 17:18.900] 但我個人
[17:18.900 -> 17:22.140] 以我個人自己沒有很高的學識
[17:22.140 -> 17:26.220] 大概碩士等級的學術能力來看的話
[17:26.220 -> 17:28.960] 我認為IPCC的報告
[17:28.960 -> 17:32.060] 很難說它是缺乏嚴謹的討論
[17:32.060 -> 17:34.020] 畢竟它的報告還是
[17:34.020 -> 17:37.100] 整個全球科學界集體智慧的一些結晶
[17:37.100 -> 17:39.760] 以及來自全世界所有
[17:39.760 -> 17:42.160] 數千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的觀點
[17:42.780 -> 17:44.780] 那也針對了各種數據跟模型
[17:44.780 -> 17:46.860] 進行的比較詳細的分析跟討論以確保這些結論是可靠是科學家的研究成果觀點那也針對了各種數據跟模型進行的比較詳細的分析跟討論
[17:46.860 -> 17:49.180] 以確保這些結論是可靠
[17:49.180 -> 17:49.960] 是科學的
[17:49.960 -> 17:51.100] 所以呢
[17:51.100 -> 17:54.160] 我們如果中立一點來看的話
[17:54.160 -> 17:57.540] 針對Peter Thiel他提出
[17:57.540 -> 18:00.440] 氣候科學不科學
[18:00.440 -> 18:02.100] 因為他是教條化的
[18:02.100 -> 18:03.460] 他缺乏嚴謹的辯論
[18:03.460 -> 18:04.380] 公開辯論的
[18:04.380 -> 18:05.960] 以這點來說的話
[18:05.960 -> 18:07.720] 我們不能說它是錯的
[18:07.720 -> 18:10.020] 它確實IPCC某些結論
[18:10.020 -> 18:11.960] 有可能被批評為教條化
[18:11.960 -> 18:14.160] 但我們很難說它這些
[18:14.160 -> 18:15.900] 評估報缺乏嚴謹的討論
[18:15.900 -> 18:18.260] 我們只能說從剛剛的
[18:18.260 -> 18:20.060] 這些研究方法這五條研究方法
[18:20.060 -> 18:21.620] 裡面呢我們可以談到
[18:21.620 -> 18:23.920] 最後一個部分是IPCC
[18:23.920 -> 18:28.360] 全體會通過最終報告版本的這個內容
[18:28.360 -> 18:32.180] 我們在全體會議上是不是邀請了
[18:32.180 -> 18:35.800] 所有不同聲音的人一起參與最終會議
[18:35.800 -> 18:39.720] 還是說為了要早點推出這樣子的報告
[18:39.720 -> 18:44.740] 而選擇了比較接近的人來參與這樣的會議
[18:44.740 -> 18:45.000] 這個是我不確定而選擇了比較接近的人來參與這樣的會議呢?
[18:45.000 -> 18:51.000] 這個是我不確定,但可能是有一些爭議的地方
[18:51.000 -> 18:58.000] 那這部分的話我當然還繼續查一下IPCC他們的會議出席人員
[18:58.000 -> 19:02.000] 我目前還沒有查到比較確定的資料
[19:02.000 -> 19:05.860] 等我查到之後,我之後可能會再開一集跟大家報告一下
[19:05.860 -> 19:08.240] 我調查到的這個新的資訊
[19:08.240 -> 19:14.720] 那以上的話
[19:14.720 -> 19:16.320] 這一集的話
[19:16.320 -> 19:17.480] 其實就在談的就是
[19:17.480 -> 19:18.200] 彼得提爾
[19:18.200 -> 19:20.840] 他在這個
[19:20.840 -> 19:22.320] 這個The Joe Rogan的
[19:22.320 -> 19:24.400] 這個podcast的節目當中呢
[19:24.400 -> 19:27.340] 其中一小段談到了他對於氣候變遷
[19:27.340 -> 19:30.260] 氣候科學還有政策能源
[19:30.260 -> 19:32.800] 相關的一些觀點跟想法
[19:32.800 -> 19:35.360] 他其實就談到蠻多的
[19:35.360 -> 19:37.860] 包括像質疑這個氣候科學的科學性
[19:37.860 -> 19:39.900] 氣候科學的科學性跟客觀性
[19:39.900 -> 19:42.700] 他認為環保主義者可能過於教條化
[19:42.700 -> 19:44.480] 同時他也認為某些政策
[19:44.480 -> 19:46.240] 環保政策存在一些問題
[19:46.240 -> 19:49.040] 譬如說電動車的政策等等的
[19:49.040 -> 19:53.260] 我們今天其實就是透過探討Peter Thiel
[19:53.260 -> 19:55.520] 他在這一小段內容當中
[19:55.520 -> 19:56.840] 對於汽油科學的看法
[19:56.840 -> 20:00.520] 我自己針對他的看法解析出
[20:00.520 -> 20:04.180] 他可能有兩條他想表達的假設
[20:04.180 -> 20:05.020] 也就是說
[20:05.020 -> 20:09.120] 第一個教條化等於不科學的
[20:09.120 -> 20:13.740] 第二個是缺乏嚴謹討論或公開辯論
[20:13.740 -> 20:15.060] 等於也是不科學的
[20:15.060 -> 20:18.400] 那我們來審視一下IPCC的研究方法
[20:18.400 -> 20:20.120] 就是ARE到AR6的研究方法
[20:20.120 -> 20:22.980] 那我們再次認識到科學研究政策制定
[20:22.980 -> 20:26.360] 技術發展在應對這些氣候變化中
[20:26.360 -> 20:28.900] 它有非常複雜的相互的作用
[20:28.900 -> 20:31.880] 當然我懷疑論可以推動科學探究
[20:31.880 -> 20:33.180] 但我們必須要在
[20:33.180 -> 20:35.460] 就是說在這當中呢
[20:35.460 -> 20:39.400] 與採取行動之間的緊迫性取得一個平衡
[20:39.400 -> 20:41.300] 比如說氣候變化科學報告
[20:41.300 -> 20:42.700] 它背後的嚴謹流程凸顯了
[20:42.700 -> 20:46.840] 其實以證據為基礎進行決策是非常重要的
[20:46.840 -> 20:48.120] 那如果我們以此
[20:48.120 -> 20:50.280] 以這個目前我們看到的
[20:50.280 -> 20:51.420] 這個結果來看的話
[20:51.420 -> 20:53.480] 在研究方法至少前半段
[20:53.480 -> 20:54.520] 我覺得是沒什麼太大問題
[20:54.520 -> 20:56.480] 只有一個最終報告
[20:56.480 -> 20:58.220] 就是公佈這個最終版本的部分
[20:58.220 -> 21:00.340] 我們在所有的參與者當中
[21:00.340 -> 21:01.540] 是不是包含了不同的聲音
[21:01.540 -> 21:02.600] 還是說我們是
[21:02.600 -> 21:05.520] 因為想要早點推出這個版本
[21:05.520 -> 21:07.540] 所以我們選擇性的
[21:07.540 -> 21:11.700] 找了一些跟我們比較友好的參與者
[21:11.700 -> 21:14.000] 然後來我們趕快的表決通過這個版本
[21:14.540 -> 21:19.860] 所以這個是值得去探究這些細節的
[21:19.860 -> 21:21.620] 但展望整個未來的話
[21:21.620 -> 21:22.520] 我們面對的挑戰
[21:22.520 -> 21:26.420] 還是在於如何促進更開放的這個科學討論
[21:26.420 -> 21:28.260] 同時我們也必須採用
[21:28.260 -> 21:29.880] 這些及時有效的行動
[21:29.880 -> 21:31.840] 來緩解跟適應
[21:31.840 -> 21:35.020] 我們整個氣候的變化
[21:35.020 -> 21:36.280] 好那今天的話
[21:36.280 -> 21:37.340] 就是我們這一集
[21:37.340 -> 21:38.340] 復更的節目
[21:38.340 -> 21:39.460] 那希望大家會喜歡
[21:39.460 -> 21:40.700] 那如果你喜歡這些內容的話
[21:40.700 -> 21:41.740] 我們都有逐字稿
[21:41.740 -> 21:43.140] 還有這些參考資料
[21:43.140 -> 21:44.540] 會在我們的協會官網上
[21:44.540 -> 21:45.760] 那大家可以去找他
[21:45.760 -> 21:47.520] 好那以上就這樣子
[21:47.520 -> 21:48.220] 感謝大家
[21:48.220 -> 21:48.520] 拜拜
[21:44.370 -> 21:45.370] 喜歡這些內容的話
[21:45.370 -> 21:46.370] 我們都有逐字稿
[21:46.370 -> 21:49.370] 還有這些參考資料會在我們的協會官網上
[21:49.370 -> 21:50.370] 大家可以去找他
[21:50.370 -> 21:52.370] 好那以上就這樣子
[21:52.370 -> 21:53.370] 感謝大家拜拜
參考資料:
[1]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620473367770796012.html
[2]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95%99%E6%A2%9D
[3] http://www.qizhiwang.org.cn/BIG5/n1/2021/0820/c433027-32201529.html
[4] https://wiki.mbalib.com/wiki/%E6%95%99%E6%9D%A1%E4%B8%BB%E4%B9%89
[5] https://whalefallnotes.blog/2022/04/16/%E4%B8%96%E7%95%8C%E5%9C%A8%E4%B8%8B%E6%B2%89%EF%BC%8C%E6%88%91%E5%80%91%E5%9C%A8%E7%8B%82%E6%AD%A1-%E6%95%99%E6%A2%9D%E4%B8%BB%E7%BE%A9%E7%9A%84%E5%8D%B1%E5%AE%B3/
[6] https://wiki.mbalib.com/zh-tw/%E6%95%99%E6%9D%A1%E4%B8%BB%E4%B9%89
[7]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6%95%99%E6%A2%9D
[8] https://zh.ligonier.org/tc/resources/creeds-and-confessions/westminster-shorter-catechism/
[9] https://cn.nytimes.com/culture/20120824/c24liberals/zh-hant/
[10] https://www.dswxyjy.org.cn/BIG5/n1/2023/0109/c427152-32602671.html
[11] http://dangjian.people.com.cn/BIG5/n/2013/0509/c117092-21425545-2.html
[12] http://www.chinaandrome.org/Simplified/essays/moralism.htm
[13] https://www.dswxyjy.org.cn/BIG5/n1/2024/0325/c427184-40202545.html
[1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26JkrtQzIk
[1] https://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wzb/html/2017-09/07/content_377695.htm?div=0
[2]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AE%97%E6%95%99%E4%B8%8E%E7%A7%91%E5%AD%A6
[3] http://m.wyzxwk.com/content.php?classid=26&id=9289
[4] http://m.wyzxwk.com/content.php?classid=13&id=451326
[5]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t/%E5%AE%97%E6%95%99%E4%B8%8E%E7%A7%91%E5%AD%A6
[6] https://wiki.mbalib.com/zh-tw/%E6%95%99%E6%9D%A1%E4%B8%BB%E4%B9%89
[7] http://tech.sina.com.cn/d/2017-08-25/doc-ifykiuaz0660781.shtml
[8] http://dangjian.people.com.cn/BIG5/n1/2022/0812/c117092-32500884.html
[9]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t/%E6%95%99%E6%A2%9D
[10] https://www.eduhk.hk/apfslt/issue_2/si/article1/a1_3.htm
[11] https://www.sohu.com/a/201961992_683446
[12]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95%99%E6%A2%9D
[13] https://vocus.cc/article/5e4e42e1fd897800011c36b1
[14] https://www.cuhk.edu.hk/ics/21c/media/articles/c007-199101065.pdf
[15] https://www.sheldrake.org/files/pdfs/Prof_Sun_on_SSF.pdf
[16] http://www.qizhiwang.org.cn/BIG5/n1/2021/0511/c437190-32099465.html
EP17 | 人類與碳的千年之戀
這集EP17主要探討了人類能源使用的歷史演變。從古代依賴木材和木炭,到工業革命時期轉向煤炭,主持人解釋了這一轉變的原因和影響。同時,節目也討論了當前台灣的能源結構,指出儘管可再生能源裝置容量不低,但實際發電量仍以化石燃料為主。主持人還提到了關於AI未來用電量的預測,並對此表示質疑。整體而言,這集節目將古代、現代和未來的能源使用巧妙地連接在一起,為聽眾提供了一個全面的能源發展視角。
YouTube收看 Video Podcast
Spotify 收聽 Audio Podcast
EP17這集的內容重點包括:
台灣最新的電力供需報告
經濟部預估AI用電需求將在5年內增長8倍,從24萬千瓦增至224萬千瓦。
這個預估可能過高,其他機構的預測大約是3倍增長。
總裝置容量中,燃氣燃煤燃油佔64.9%,可再生能源佔28%,核能佔3%。
實際發電量中,化石燃料佔83%,可再生能源僅佔9.5%。
燃煤發電佔比最高,達42.2%。
人類能源使用的歷史演變
介紹了Vaclav Smil的書《這個世界運作的真相:以數據解析人類經濟和生存的困局與機會》。
從原始的木材燃料到現代的化石燃料。
討論了木材和木炭作為能源的局限性。
解釋了為什麼人類從燒木頭轉向燒煤炭。
工業革命前後的能源使用對比:
古代城市需要50-150倍於自身面積的森林來提供燃料。
煤炭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能源效率,推動了工業革命。
能源效率與技術進步:
討論了蒸汽機的發明和改進如何影響能源使用。
焦炭的發明如何改變了冶金工業。
現代社會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過去220年,化石燃料使用增加了1500倍。
2020年全球一半以上的電力來自煤炭和天然氣。
對比古代和現代的能源使用:
強調無論古代還是現代,人類文明都依賴於太陽能。
現代社會主要利用儲存在地下的古代太陽能(化石燃料)。
下一集將繼續討論工業革命後的能源使用,特別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使用情況。
逐字稿:
Hello 我是Alan
這集錄音時間是2024/7/22的晚上
今夏第一個颱風即將來襲 白天非常酷熱 冷氣開27度還要加個電風扇
估計今天用電量也是非常驚人
剛好上週經濟部發布了一個「112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吿」
臺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先生有在他臉書上分享很多重點
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
我覺得特別有趣的一點是經濟部對AI用電量的預估相當驚人
新聞稿中提了一句
AI科技的用電需求預估從112年的24萬瓩增加至117年的224萬瓩,增加200萬瓩,成長約8倍
我雖然認為AI相關用電量會提高 但不確定性很大
說去年2023年到2028年會成長到8倍之多
趙家緯總監也在他的臉書分享了IEA公布年中電力展望報告
其中各機構預測最激進的差不多3倍左右
似乎台灣官方對AI用電量的預測是比較誇張了
另外,我在「112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吿」中也看到一個有趣的事:
不同發電來源的裝置容量占比和實際發電度數佔比不同
112 年全國發電總裝置容量約為 6,404.5 萬瓩,也就是 64045 MW (兆瓦)
在總發電裝置容量占比中,燃氣、燃煤、燃油佔 64.9%,可再生能源(包括慣常水力、風電、光電等)佔 28.0%,核能佔 3.0%,其餘 4.1% 為抽蓄水力。
有趣的是 112 年全國總發電量 2,822.9 億度中,「三燃」佔了 83% 的發電量,而可再生能源佔了 9.5%,核能佔了 6.3%,抽蓄水利只有1.1%。
能源利用效率:
燃氣、燃煤、燃油等傳統燃料發電的容量利用率較高,可以持續穩定地供電,滿足基載需求。
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太陽能)的發電依賴自然條件,其容量利用率相對較低,且發電不穩定,存在間歇性問題。
我們實務上在化石燃料的依賴性仍然很高。尤其是燃煤發電量佔了42.2%,高於燃氣39.5%和燃油1.3%,是化石燃料的主力。
這也讓我不禁好奇,燃煤發電為什麼不好?燃氣有比較好嗎?
我剛好正在看
瓦茲拉夫‧史密爾所寫的書
書名叫做「這個世界運作的真相:以數據解析人類經濟和生存的困局與機會」
他深入探討了人類社會經濟系統的運作方式
其中一個面向就是能源:
到底人類有多依賴化石燃料?
從19世紀起,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為60倍,20世紀增加為16倍,在過去的220年中,大約增加1500倍。2020年,全球有一半以上的電力來自燃燒煤炭和天然氣。
所有文明都離不開太陽能。
太陽能不斷地給地球供能,讓生物圈能夠運轉,也讓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生產我們的食物。所以,從根本上說,所有文明都是靠太陽能在運作的。
但現代世界跟過去有兩個重要不同:
我們現在主要用的是以前儲存在地底下的太陽能,也就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這些化石燃料。
我們越來越依賴電力。發電的方式有好幾種:燒化石燃料、收集太陽能(主要是通過水力和風力這些間接方式)、利用地球內部的熱能(地熱),還有核能。
在傳統社會裡,人們需要的食物、動物飼料、取暖和動力,
要麼是直接利用太陽能,比如用水流和風力;
要麼就是通過植物和動物來收集和轉換太陽能。
這個收集過程有快有慢:
種農作物當食物和燃料,需要幾個月;
養役用動物、人力勞動、種灌木和小樹,需要幾年;
種大樹當木材,則需要幾十年。
總的來說,現代社會更多地依賴儲存了很久的能源(化石燃料),而且大量使用電力;
傳統社會則主要依賴直接或間接的太陽能,收集和利用的週期從幾個月到幾十年不等。
現代與古代在太陽能轉換上的差異
現代人找到了小週期的太陽能 譬如化石燃料
同時發明了更有效率的機器來代替動物的勞動
古人並沒有比較永續 以前也很有多森林過度砍伐等問題
以前的人也是燒木頭 木炭 還有剩餘農作物當燃料的
當然現代人也沒有比較永續
我們燒煤炭 天然氣 石油當燃料
人類一直都在重複做一樣的事
唯一的差別是
工業革命後
能源轉換技術得到巨幅提升 也帶來可用能源同樣劇增的結果
而工業革命前後最大的差別就是:從燒木頭轉變到燒煤炭
古代是燒木頭
這類的植物質燃料的能量密度比較低
再來是木頭含水量多少決定了它能提供多少能量。
所以人們喜歡用乾樹枝當燃料,一來它們含水少能量高,二來撿起來也方便,不用砍伐。
乾木頭的能量密度大概是14-16兆焦耳每公斤,比稻草11兆焦耳每公斤和牛糞9~11兆焦耳每公斤高一些。
植物燃料能量密度雖然不高,但如果能高效率地大量收集,就還算不錯。
一般森林每平方公尺只能產20公斤植物量,就算全部收集起來,也只能產300兆焦耳的能量。
而且大部分植物量都在樹幹裡,要砍伐還得用好工具。
砍光的森林要50-100年才能恢復,所以我們算木材能提供多少持續能源時,還得把總熱量除以森林重新長成的時間。
這樣算下來,每平方公尺每秒只能持續提供0.2瓦的能源。
木炭雖然比原木好用,但製作過程很浪費能源。
木炭幾乎是純碳,能量比乾木頭高60%-65%,達到29兆焦耳每公斤。
它適合用來冶煉金屬,也方便運輸儲存。而且木炭幾乎不冒煙,適合在通風不好的室內用來做飯取暖。
但傳統製炭方法很沒效率,木頭變成木炭後只剩20%的熱量。
所以一樣從森林裡持續採集木炭能提供的能源,
每平方公尺就會只有可憐的0.04瓦的能源。
所以呢 古人也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永續環保
相反的 他們的能源效率非常低落
這就是我之前談到古代社會會有過度砍伐森林的問題
因為人口越多的城市需要越多的能源
要理解這些數字,我們得看看工業化前的大城市通常需要多少熱能。
不同地方的人烹飪方式不一樣,比如歐洲人愛烘焙,中國人就不太烘焙,而烘焙需要更多燃料。
氣候也有差異,像中國長江以南冬天不供暖,但俄羅斯冬天就得燒很多木頭取暖。
城市裡的手工業,像打鐵、做陶瓷、燒磚,也會影響燃料需求。
大致來說,工業化前的城市,每平方米建築面積需要10到30瓦的能源。
這意味著如果城市只靠木頭供能,它們需要的森林面積得是城市面積的50到150倍。
如果同時用木頭和木炭,那需要的面積更是得增加到85到250倍。
光是這一點,就讓任何工業化前的社會不可能出現超過一千萬人口、還靠植物燃料供能的超大城市。
隨著用木炭煉鐵從小作坊變成大規模生產,情況就更糟了。
雖然隨著時間推移,木炭的使用效率有所提高 -
比如18世紀中葉出現的新型鼓風爐,煉同樣重量的鐵只需要中世紀鼓風爐十分之一的木炭 -
但森林資源很快就成了限制煉鐵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數據顯示,1810年,美國的鋼鐵工業每年需要2,500平方公里的森林,
當時美國森林資源豐富,還能應付得來。
但一百年後,鋼鐵工業需要的森林面積暴增到將近170,000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奧地利那麼大。
這時候木炭已經滿足不了這麼大的需求了,只能改用煤製成的焦炭。
英國比美國早一百年就已經做出了這樣的轉變。
從燒木頭到燒煤,這個大轉變是在木材資源快用完時才發生的。
英國最先開始用煤,原因有兩個:
一是製鐵需要越來越多木炭,
二是造房子和船也需要很多好木頭。
到了17世紀中,英國幾乎所有的煤礦都開始開採了。
到1700年,英國一年能挖出300萬噸煤。
100年後,英國每年挖煤量增加到1000萬噸。
這時候煤不只是用來取暖,還用來製造焦炭和驅動剛發明的蒸汽機。
煤燒起來溫度能到1650度,比木頭熱多了。
製造焦炭時,要把煤慢慢加熱到1100度,不讓它接觸空氣。
這樣做出來的焦炭是一種多孔但很硬的碳,後來取代了木炭成為煉鐵的主要燃料。
1709年,亞伯拉罕·達比開始研究怎麼做焦炭,但一開始做得很浪費。
到1750年後,技術才變好,人們才開始大量製造焦炭。
用焦炭煉鐵有很多好處:不用再依賴木炭了,能融化更多礦石,高爐可以造得更大,而且溫度更高,可以製造出更好的鐵。
但煤的使用量真正爆炸式增長,是在高效率的蒸汽機出現之後。
第一個商用蒸汽機是18世紀初英國工程師托馬斯·紐科門發明的,但效率很低,只能把煤的能量的0.5%變成機械能。
後來,詹姆斯·瓦特在1769年改進了蒸汽機,效率提高了很多。
他的設計包括單獨的冷凝器、保溫的蒸汽套,還有一個抽真空的泵。
瓦特還設計了可以上下動的活塞,和一個能保持穩定速度的裝置。
這些發明徹底改變了工業生產,讓我們開始大量使用煤炭,也開啟了工業革命的時代。
下一集我們再來談工業革命後的能源。
EP16 | Google的環保策略大轉向:從碳中和到淨零排放
本集深入探討了Google最近的重大環保策略轉變:從17年的碳中和承諾轉向2030年淨零排放目標。Alan解析了這一轉變的原因、碳中和與淨零排放的區別,以及AI發展對環境的影響。他還討論了Google的新環境策略,並呼籲大家將永續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共同為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努力。這集內容豐富,為聽眾提供了科技業環保趨勢的深刻洞察。
本集重點:
Google放棄17年來的碳中和承諾,轉向2030年淨零排放目標
解析碳中和與淨零排放的區別
Google轉變策略的可能原因,包括碳權市場問題和AI發展帶來的挑戰
Google的新環境策略細節,包括減少源頭排放和提供永續產品
科技巨頭面臨的環境挑戰及其對全球氣候問題的影響
主要話題:
Google環境保護策略的重大轉變
AI技術發展對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影響
企業在追求技術進步時如何兼顧環境保護
實現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的重要性和挑戰
在YouTube觀看 Video Podcast
在Spotify收聽 Audio Podcast
參考資料:
[1] 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35577-google-walks-back-on-carbon-neutral-promise
[2] https://www.taiwanlonesun.com/post/google-%E6%94%BE%E6%A3%84-17-%E5%B9%B4%E4%BE%86%E7%9A%84%E7%A2%B3%E4%B8%AD%E5%92%8C%E6%89%BF%E8%AB%BE%EF%BC%81%E8%BD%89%E5%90%91-2030-%E6%B7%A8%E9%9B%B6%E6%8E%92%E6%94%BE%E7%9B%AE%E6%A8%99
[3]https://es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90807/post/202204190008/20%20%E5%B9%B4%E5%89%8D%E5%B0%B1%E9%96%8B%E5%A7%8B%E4%BD%88%E5%B1%80%E6%B8%9B%E7%A2%B3%E7%AD%96%E7%95%A5%EF%BC%81Google%20ESG%20%E7%AD%96%E7%95%A5%E6%9C%89%E5%A4%9A%E7%8B%A0%EF%BC%9F
[4]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carbon-reduction/blog/3007540
[5] https://esg.gvm.com.tw/article/59877
[6] https://esg.gvm.com.tw/article/59782
[7]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8069919
[8] https://tw.news.yahoo.com/ai%E5%BE%8C%E9%81%BA%E7%97%87-google%E4%BA%94%E5%B9%B4%E7%A2%B3%E6%8E%92%E5%A4%A7%E5%A2%9E%E4%BA%94%E6%88%90-%E5%9D%A6%E6%89%BF%E6%B7%A8%E9%9B%B6%E4%B8%8D%E9%80%B2%E5%8F%8D%E9%80%80-224457159.html
逐字稿:
[00:00.000 -> 00:02.820] 歡迎收聽十分鐘LC News低碳周報
[00:02.820 -> 00:07.500] 本節目由台灣永續農業減碳發展協會贊助播出
[00:07.500 -> 00:14.220] 歡迎收聽十分鐘LC News低碳周報
[00:14.220 -> 00:18.400] 我是台灣永續農業減碳發展協會理事長Alan
[00:18.400 -> 00:20.420] 哈嘍大家好我是Alan
[00:20.420 -> 00:24.940] 今天錄音的時間是2024年7月17號的傍晚
[00:24.940 -> 00:28.560] 最近在討論這個AI耗電跟碳排的問題
[00:28.560 -> 00:30.560] 這些報道越來越多了
[00:30.560 -> 00:34.180] 我還在電視新聞上看到有不少的專題報道
[00:34.180 -> 00:36.440] 那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現象
[00:36.440 -> 00:39.640] 因為AI是一個全球趨勢
[00:39.640 -> 00:41.020] 它是一個不可逆的
[00:41.020 -> 00:44.480] 無論當前的AI或者是未來的AGI
[00:44.480 -> 00:46.240] 都能為我們人類
[00:46.240 -> 00:47.840] 帶來顯著的改變
[00:47.840 -> 00:49.020] 但是呢
[00:49.020 -> 00:51.260] 它隱性的ESG的成本
[00:51.260 -> 00:53.200] 也是我們要留意的
[00:53.200 -> 00:55.460] 今天要來談談
[00:55.460 -> 00:56.380] 7月11號
[00:56.380 -> 00:57.560] InSight報道的
[00:57.560 -> 01:00.180] Google放棄17年來的
[01:00.180 -> 01:01.380] 碳中和承諾
[01:01.380 -> 01:03.180] 轉向2030
[01:03.180 -> 01:04.860] 淨零排放目標
[01:04.860 -> 01:07.040] 然後想要談一下這篇文章
[01:07.040 -> 01:09.580] 我引用一下這篇文章裡面的內容
[01:09.580 -> 01:10.080] 他說
[01:10.080 -> 01:13.660] 根據Google最新發表的環境報告
[01:13.660 -> 01:16.940] 公司要放棄持續了17年的碳中和承諾
[01:16.940 -> 01:19.760] 表示2023年起不再維持
[01:19.760 -> 01:21.340] 營運的碳中和
[01:21.340 -> 01:24.140] 停止大規模的碳底換策略
[01:24.140 -> 01:28.980] 改為專注203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
[01:28.980 -> 01:31.380] 他們自2007年以來
[01:31.380 -> 01:35.120] Google已經宣稱購買了足夠的清潔能源
[01:35.120 -> 01:38.840] 以抵消數據中心和建築所產生的排放量
[01:38.840 -> 01:41.020] 但從2019年以來
[01:41.020 -> 01:45.460] Google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了將近50%
[01:45.460 -> 01:50.700] 那公司呢將這個原因歸咎於AI運算強度的增加
[01:50.700 -> 01:53.600] 造成的能源需求也隨之增加
[01:53.600 -> 01:58.000] 同時AI所需的基礎設施也造成排放量上升
[01:58.920 -> 02:00.480] 那根據報道
[02:00.480 -> 02:02.920] 微軟也表示說
[02:02.920 -> 02:05.080] 由於持續投資這些新技術
[02:05.080 -> 02:07.040] 所需要的這些基礎的設施
[02:07.040 -> 02:09.460] 他們在去年的溫室氣體排放
[02:09.460 -> 02:13.040] 也較2020年成長了29%
[02:13.040 -> 02:16.980] 這是我們看到的這些新聞報道
[02:16.980 -> 02:20.780] 關於這些AI巨頭的碳排放的問題
[02:20.780 -> 02:25.560] 那我看一下這個谷歌環境報告的這個
[02:25.560 -> 02:27.800] 裡面談到了碳中和策略
[02:27.800 -> 02:29.700] 碳中和的政策
[02:29.700 -> 02:31.340] 他談到就是說
[02:31.340 -> 02:33.380] 他們2007年開始其實就已經
[02:33.380 -> 02:35.240] 買了很多的這個
[02:35.240 -> 02:37.860] 清潔能源來抵消碳排放
[02:37.860 -> 02:40.300] 那他是為了要實現碳中和
[02:40.300 -> 02:41.680] 那這個實現的話
[02:41.680 -> 02:43.380] 主要就是依賴購買碳權
[02:43.380 -> 02:46.000] 也就是購買碳權來抵消它的排放
[02:46.000 -> 02:50.000] 再來就是使用再生能源來降低它的碳阻積等等的
[02:50.000 -> 02:55.000] 不過它還是不斷的增加它的排放的量
[02:55.000 -> 02:58.000] 我想在討論這件事情之前
[02:58.000 -> 03:01.000] 我決心先釐清一件事情就是說
[03:01.000 -> 03:04.000] 碳中和跟淨零到底差別在哪裡
[03:04.000 -> 03:05.900] 我相信很多人其實也搞不清楚
[03:05.900 -> 03:09.960] 不過在我做這個
[03:09.960 -> 03:10.900] 簡單的說明之前
[03:10.900 -> 03:12.440] 我想這一集
[03:12.440 -> 03:13.880] 對正在收聽的你來說
[03:13.880 -> 03:14.740] 我覺得蠻重要的
[03:14.740 -> 03:15.740] 因為這一集會談到
[03:15.740 -> 03:16.820] Google為什麼改變
[03:16.820 -> 03:18.380] 還有它改了什麼
[03:18.380 -> 03:19.700] 然後如果你是
[03:19.700 -> 03:20.580] AI的從業者
[03:20.580 -> 03:21.740] 或者常用AI的人
[03:21.740 -> 03:23.180] 那請你記得
[03:23.180 -> 03:24.780] 把碳意識加入到
[03:24.780 -> 03:26.500] 你的認知模型當中
[03:26.500 -> 03:29.740] 一起成為一個追求永續發展的AI工作者
[03:29.740 -> 03:33.460] 那如果你是關注ESG的人
[03:33.460 -> 03:36.080] 那你可以參考一下Google的做法
[03:36.080 -> 03:37.520] 那我想這一集的目的
[03:37.520 -> 03:39.660] 就是希望縮小每個人
[03:39.660 -> 03:41.880] 自己的這個永續價值觀
[03:41.880 -> 03:43.620] 跟日常選擇的差距
[03:43.620 -> 03:45.400] 因為我相信2050
[03:45.400 -> 03:47.180] 這個精靈碳牌
[03:47.180 -> 03:50.500] 是需要每個人做出努力和貢獻
[03:50.500 -> 03:52.880] 如果我們認為達成很困難
[03:52.880 -> 03:53.900] 那我們就放棄了
[03:53.900 -> 03:57.020] 那我相信全人類永遠都達不到精靈的目標
[03:57.020 -> 03:59.540] 那我個人是蠻討厭失敗主義者的
[03:59.540 -> 04:03.580] 所以我會想要一直不斷的探討和挖掘這個議題
[04:03.580 -> 04:07.420] 好那我們回到這個碳中和跟淨零的差異
[04:08.700 -> 04:10.240] 碳中和主要就是說
[04:10.500 -> 04:11.780] 購買碳權
[04:12.040 -> 04:15.360] 跟其他碳移除活動來抵消排放量
[04:15.880 -> 04:19.460] 但他呢不必從源頭減少排放
[04:19.960 -> 04:21.500] 譬如說你今天可以買
[04:21.760 -> 04:24.840] 碳匯就是種樹
[04:26.760 -> 04:28.960] 或者是你去購買再生能源你都可以來抵消你現在的排放
[04:28.960 -> 04:31.800] 那淨零排放的差異是什麼呢
[04:31.800 -> 04:34.860] 首先它必須要從源頭減少排放
[04:34.860 -> 04:37.020] 那你再通過碳移除的活動
[04:37.020 -> 04:39.700] 去抵消剩餘的殘餘的排放量
[04:39.700 -> 04:41.060] 這個就意味著
[04:41.060 -> 04:44.020] 就是你要從減少排放源開始
[04:44.020 -> 04:45.780] 然後再進行所謓的補償
[04:45.780 -> 04:47.380] 兩者的差異是
[04:47.380 -> 04:49.600] 你有沒有從根源去解決這個問題
[04:49.600 -> 04:51.320] 那舉例來說好了
[04:51.320 -> 04:52.520] 就是如果你想要減肥
[04:52.520 -> 04:55.040] 你最好的方式就是減少熱量的攝取
[04:55.040 -> 04:55.940] 少吃
[04:55.940 -> 04:58.280] 而不是去買線上課程
[04:58.280 -> 04:59.760] 或者買什麼健身房課程
[04:59.760 -> 05:00.620] 去贖罪
[05:00.620 -> 05:03.380] 這個是不是根本的解決方式嗎
[05:03.380 -> 05:05.860] 所以說谷歌是因應了
[05:05.860 -> 05:07.720] 這個大幅成長的AI的碳排
[05:07.720 -> 05:09.180] 的這個問題
[05:09.180 -> 05:10.620] 所以他們採取了一個
[05:10.620 -> 05:12.960] 從根源解決問題的一個策略
[05:12.960 -> 05:14.660] 那我們說完了這個
[05:14.660 -> 05:16.700] 碳中和跟淨零兩者的差異之後
[05:16.700 -> 05:17.500] 我們再談第二點
[05:17.500 -> 05:19.900] 就是谷歌的這個淨零目標
[05:19.900 -> 05:21.000] 到底是什麼呢
[05:21.000 -> 05:23.300] 根據這個報告
[05:23.300 -> 05:25.560] 谷歌在2030年
[05:25.560 -> 05:27.140] 淨零排放的目標是
[05:27.140 -> 05:31.000] 減少源頭排放
[05:31.000 -> 05:32.240] 也就是優先減少
[05:32.240 -> 05:34.320] 營運中的溫室氣點排放量
[05:34.320 -> 05:35.500] 第二個當然就是
[05:35.500 -> 05:36.500] 持續購買碳權
[05:36.500 -> 05:37.460] 就是比如說
[05:37.460 -> 05:39.680] 你有一些殘餘的排放
[05:39.680 -> 05:41.260] 那你沒辦法完全的排除掉
[05:41.260 -> 05:42.200] 或清除掉
[05:42.200 -> 05:44.300] 那你就必須要去買
[05:44.300 -> 05:45.980] 這個碳移除的活動
[05:45.980 -> 05:47.500] 來做抵消
[05:47.500 -> 05:49.120] 比如說2022年
[05:49.120 -> 05:51.660] Google就買了將近300萬公噸的碳泉
[05:51.660 -> 05:53.820] 那他在報告當中有提到
[05:53.820 -> 05:55.200] 就是減少碳排放
[05:55.200 -> 05:57.300] 他們這個原文是說
[05:57.300 -> 05:58.620] 通過這個槓桿
[05:58.620 -> 06:01.800] 通過各種槓桿
[06:01.800 -> 06:04.760] 來減少我們營運中的價值鏈的排放
[06:04.760 -> 06:09.600] 在減少排放之後呢通過碳移除來解決殘餘的排放
[06:09.600 -> 06:12.960] 所以這裡在講的就是我們剛剛講到就是他的核心策略
[06:12.960 -> 06:14.380] 其實也沒變
[06:14.380 -> 06:16.800] 就是說還是一樣會買碳權
[06:16.800 -> 06:22.600] 只是過去他們的做法是直接買碳權來抵消
[06:22.600 -> 06:25.360] 來做抵銷他們的排放
[06:25.360 -> 06:26.720] 現在的狀況是說
[06:26.720 -> 06:30.880] 他們將優先的把重心放在減少源頭排放
[06:32.720 -> 06:33.760] 那再來就是說
[06:33.760 -> 06:35.120] 報告裡面有提到的
[06:35.120 -> 06:36.640] 谷歌未來有兩個標準
[06:36.640 -> 06:37.920] 第一個是規模
[06:37.920 -> 06:39.760] 第二個叫做確定性
[06:39.760 -> 06:41.840] 它這邊原文是講說
[06:41.840 -> 06:45.640] 我們尋求大規模可以移除碳的解決方案
[06:45.640 -> 06:46.800] 確保這些方案
[06:46.800 -> 06:48.400] 可以在全球範圍內
[06:48.400 -> 06:50.100] 產生顯著的影響
[06:50.100 -> 06:51.840] 確定性的部分是說
[06:51.840 -> 06:53.580] 他們優先選擇
[06:53.580 -> 06:55.580] 具有高確定性的方案
[06:55.580 -> 06:57.600] 以確保我們在碳移除的努力
[06:57.600 -> 07:00.120] 能夠持續有效的減少
[07:00.120 -> 07:01.380] 大氣中的碳含量
[07:01.380 -> 07:03.340] 或許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07:03.340 -> 07:05.120] 谷歌可能認為
[07:05.120 -> 07:07.220] 現在的碳權碳匯項目的規模
[07:07.220 -> 07:09.320] 跟可靠性不足
[07:09.320 -> 07:10.800]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07:10.800 -> 07:14.360] 那他們如果持續採用這個碳中和
[07:14.360 -> 07:15.400] 可能就會有一些問題
[07:15.400 -> 07:16.080] 比如說
[07:16.080 -> 07:17.840] 現在最近
[07:17.840 -> 07:19.080] 像很多新聞嘛
[07:19.080 -> 07:20.600] 就是國際的碳權品質
[07:20.600 -> 07:21.640] 其實參差不齊
[07:21.640 -> 07:23.300] 很多可能不具備
[07:23.300 -> 07:25.560] 這個實質的減碳效益
[07:25.560 -> 07:27.900] 它很可能變成是一種作文比賽
[07:27.900 -> 07:30.680] 像今年初最大碳權機構
[07:30.680 -> 07:33.180] VERA它就被英國衛報指出
[07:33.180 -> 07:35.440] 它的雨林保育專案
[07:35.440 -> 07:38.000] 有高達94%的碳權
[07:38.000 -> 07:40.000] 不具備實質的減碳效益
[07:40.680 -> 07:42.300] 另外的話就是說碳權的作用
[07:42.300 -> 07:44.140] 僅是作為補償
[07:44.140 -> 07:45.200] 而不是實際的減碳
[07:45.200 -> 07:50.900] 所以很多企業會透過大量購買碳權
[07:50.900 -> 07:53.780] 來宣稱它的產品或它的服務達到碳中和
[07:53.780 -> 07:56.840] 但其實我們忽略了碳權只是為了補償
[07:56.840 -> 07:58.240] 以排放的二氧化碳
[07:58.240 -> 08:01.140] 但它不是作為減排的手段
[08:01.140 -> 08:03.440] 也就是它不是解決根本性的問題
[08:03.440 -> 08:07.680] 第三個就是透過植述所核發的
[08:07.680 -> 08:08.680] 這些探權探會
[08:08.680 -> 08:10.140] 它可能會觸及
[08:10.140 -> 08:11.620] 很多的人權議題
[08:11.620 -> 08:12.980] 根據統計
[08:12.980 -> 08:15.820] 就是以這個現在企業
[08:15.820 -> 08:17.160] 他們所承諾的這個
[08:17.160 -> 08:19.560] 這個所需要的這個
[08:19.560 -> 08:20.840] 他們所承諾的這個
[08:20.840 -> 08:23.360] 減排的這個目標
[08:23.360 -> 08:26.020] 大概需要種樹的面積
[08:26.020 -> 08:28.200] 大概是3.1公頃
[08:28.200 -> 08:30.240] 但現在的全球
[08:30.240 -> 08:32.500] 只有3.5億公頃的土地
[08:32.500 -> 08:33.700] 可以讓你種樹
[08:33.700 -> 08:35.960] 所以說全球土地的不足以
[08:35.960 -> 08:38.060] 就是說其實不太夠你去
[08:38.060 -> 08:39.660] 就是我們現在所有企業
[08:39.660 -> 08:40.680] 可以透過種樹
[08:40.680 -> 08:42.760] 來落實減碳的需求
[08:42.760 -> 08:44.260] 那我想以上這三點
[08:44.260 -> 08:47.900] 其實就是谷歌可能會做出改變的原因
[08:47.900 -> 08:50.500] 那至於第三點的話
[08:50.500 -> 08:51.760] 我大膽的猜測
[08:51.760 -> 08:53.200] 就是谷歌這個改變
[08:53.200 -> 08:56.200] 也可能是為了在未來的AI競賽當中
[08:56.200 -> 08:57.480] 可以獲得優勢
[08:57.480 -> 09:00.440] 谷歌在這幾年AI投資上
[09:00.440 -> 09:01.700] 可能將近一千億美元
[09:01.700 -> 09:03.680] 那AI的快速成長
[09:03.680 -> 09:05.980] 可能會讓這個減排的計劃
[09:05.980 -> 09:06.960] 更加的困難
[09:06.960 -> 09:10.040] 可是AI現在是科技巨頭的
[09:10.040 -> 09:11.480] 這個軍備競賽
[09:11.480 -> 09:13.680] 也是生死存亡的一個關鍵
[09:13.680 -> 09:15.200] 所以各家面對這種
[09:15.200 -> 09:17.020] 碳排激增的困境
[09:17.020 -> 09:20.660] 我相信大家都是會有這個問題的
[09:20.660 -> 09:23.560] 那現在谷歌其實在AI的競賽上面
[09:23.560 -> 09:26.000] 是落後於微軟的
[09:26.000 -> 09:28.000] 他如果要扭轉這個局勢
[09:28.000 -> 09:30.000] 會不會有可能
[09:30.000 -> 09:33.000] 他希望可以透過提供更永續的
[09:33.000 -> 09:35.000] AI的算力或服務
[09:35.000 -> 09:37.000] 那或許對他來說是一個比較好的
[09:37.000 -> 09:39.000] 市場的定位
[09:39.000 -> 09:41.000] 因為這個算力跟電力有點像
[09:41.000 -> 09:44.000] 但是算力跟電力不一樣的地方在於說
[09:44.000 -> 09:47.260] 他可以跨地理的去提供算力
[09:47.260 -> 09:48.840] 電力就很難
[09:48.840 -> 09:50.160] 因為你要接在同一個電網里
[09:50.160 -> 09:52.780] 那網絡化就是
[09:52.780 -> 09:54.960] 你可以透過網絡算好之後
[09:54.960 -> 09:56.920] 你透過這個網絡再傳輸結果
[09:56.920 -> 09:58.340] 所以說它可以做到
[09:58.340 -> 10:00.740] 所謂的跨周際的一個服務
[10:00.740 -> 10:03.620] 那比如說你今天跟AI對話的時候
[10:03.620 -> 10:04.740] 它可能算力是
[10:04.740 -> 10:08.380] 它可能是被北美的這個Data Center去計算的
[10:08.380 -> 10:10.560] 它不一定是亞太的
[10:10.560 -> 10:12.280] 那再生能源它其實
[10:12.280 -> 10:14.720] 我們都知道再生能源是有時間的限制
[10:14.720 -> 10:16.280] 它是間歇性的
[10:16.280 -> 10:19.360] 那比如說北半球的白天是有光電的
[10:19.360 -> 10:21.980] 可是北半球到了晚上就沒有了
[10:21.980 -> 10:25.220] 那你如果是部署在北半球的AI資源
[10:25.220 -> 10:27.140] 它在晚上的碳強度
[10:27.140 -> 10:28.460] 其實會大幅的提高
[10:28.460 -> 10:31.460] 那如果我們今天可以把北部的
[10:31.460 -> 10:33.100] 就比如北半球現在要算
[10:33.100 -> 10:35.420] 有AI這個算力的需求的時候呢
[10:35.420 -> 10:37.440] 我們可以把它移到
[10:37.440 -> 10:39.100] 正在白天的這個南半球
[10:39.100 -> 10:41.460] 那是不是它的碳強度就相對低很多
[10:41.460 -> 10:45.380] 那這個對於解決碳排放根源性的問題
[10:45.380 -> 10:46.920] 我想是有幫助的
[10:46.920 -> 10:48.960] 所以說谷歌是不是有可能
[10:48.960 -> 10:50.760] 就是說要提供一個綠色的AI
[10:50.760 -> 10:52.800] 相對於其他巨頭來說
[10:52.800 -> 10:55.360] 就是一個行銷的差異化
[10:55.360 -> 10:58.440] 他們可以在行銷公關上更處於一個制高點
[10:58.440 -> 11:00.220] 第四點的話
[11:00.220 -> 11:03.040] Google它的報告中有提到
[11:03.040 -> 11:04.840] 他們在產品上做了很多努力
[11:04.840 -> 11:06.340] 他們是為了縮短
[11:06.340 -> 11:08.900] 消費者的永續價值觀
[11:08.900 -> 11:10.900] 和日常行為的差距
[11:10.900 -> 11:11.960] 舉例來說就是
[11:11.960 -> 11:15.000] 如果你知道省電減少碳排
[11:15.000 -> 11:16.540] 可是天氣很熱
[11:16.540 -> 11:17.480] 比如在台灣
[11:17.480 -> 11:18.700] 我們在台灣嘛
[11:18.700 -> 11:20.660] 熱到就是需要一直開冷氣
[11:20.660 -> 11:21.320] 要不然會死掉
[11:21.320 -> 11:24.060] 我們必須要24小時都開冷氣
[11:24.060 -> 11:27.000] 這個其實就是我們知道必須要省電
[11:27.000 -> 11:28.000] 必須要減少碳排
[11:28.000 -> 11:30.000] 可是呢我們就是受不了這麼熱
[11:30.000 -> 11:33.000] 所以我們需要開冷氣增加碳排
[11:33.000 -> 11:34.000] 這個就叫我們
[11:34.000 -> 11:39.000] 這就是我們的價值觀跟我們的行為有所相悖的地方
[11:39.000 -> 11:40.000] 那谷歌呢
[11:40.000 -> 11:43.000] 他想提供很多的產品來解決這個問題
[11:43.000 -> 11:47.100] 譬如說他們有像Greenlight或者是什麼Solar API
[11:47.100 -> 11:49.480] 或者他們就大家可能都知道Nest
[11:49.480 -> 11:51.280] 這個恆溫器這些產品
[11:51.280 -> 11:53.160] 這個實際的內容
[11:53.160 -> 11:54.300] 這個大家有興趣的話
[11:54.300 -> 11:56.620] 去環境報告裡面去看一下他的介紹
[11:56.620 -> 11:58.040] 總而言之呢
[11:58.040 -> 11:59.860] 谷歌就是希望能做到
[11:59.860 -> 12:03.240] 第一個這個縮形的差距
[12:03.240 -> 12:04.840] 什麼叫縮形的差距呢
[12:04.840 -> 12:10.060] 就是幫助消費者縮小他的永續價值觀跟日常選擇的差距
[12:10.060 -> 12:14.700] 第二個就是他希望提高這個資訊的品質
[12:14.700 -> 12:19.920] 有時候會有一些故意虛假或者誤導性的一些氣候變遷的資訊
[12:19.920 -> 12:22.740] 那可能會讓人難以區分可信藍
[12:22.740 -> 12:23.760] 尤其現在AI嘛
[12:23.760 -> 12:25.480] 創造這個假訊息很容易
[12:25.480 -> 12:28.740] 那它可能就會破壞公眾對於科學的信任
[12:28.740 -> 12:31.960] 那它也會妨礙我們去做決策
[12:31.960 -> 12:34.780] 跟有效的這些氣候的行動
[12:34.780 -> 12:39.160] 那再來它希望提供一些本地化的一個解決方案
[12:39.160 -> 12:42.400] 因為其實氣候這種東西各地都不一樣
[12:42.400 -> 12:43.460] 它本身又很複雜
[12:43.460 -> 12:46.800] 然後再像全球市場又是很碎片的
[12:46.800 -> 12:49.840] 所以你還是要做到所謂的locally
[12:49.840 -> 12:53.320] 所以說怎麼樣做到一些local的解決方案
[12:53.320 -> 12:55.140] 我想這個是很重要的
[12:55.140 -> 12:58.180] 那再來一點就是我看到這個報告中很有趣的地方
[12:58.180 -> 13:00.160] 我想要分享給大家
[13:00.160 -> 13:03.160] 這個報告上從谷歌談到了這個設定
[13:03.160 -> 13:06.060] 他們設定了一個食物廢棄物的目標
[13:06.060 -> 13:07.980] 他希望2025年以前
[13:07.980 -> 13:09.680] 實現所有的食物廢棄物
[13:09.680 -> 13:11.620] 不進入垃圾填埋場
[13:11.620 -> 13:14.300] 他設定年份是2022年
[13:14.300 -> 13:16.120] 他的目標年份是2025年
[13:16.120 -> 13:16.920] 也就是明年
[13:16.920 -> 13:18.760] 那他去年進展到什麼呢
[13:18.760 -> 13:20.940] 去年進展是82%的
[13:20.940 -> 13:22.460] 這個食物廢棄物
[13:22.460 -> 13:27.160] 就是從這個垃圾野埋場去轉移
[13:27.160 -> 13:29.440] 那他有個趨勢很有趣
[13:29.440 -> 13:30.940] 說2022年其實是85%
[13:30.940 -> 13:32.720] 但2023年變成82%
[13:32.720 -> 13:34.160] 所以其實少了3%
[13:34.160 -> 13:35.380] 衰退了3%
[13:35.380 -> 13:36.360] 那他的意思是說
[13:36.360 -> 13:39.820] 亞太地區這些地方的堆肥設施有限
[13:39.820 -> 13:43.280] 這個影響他們從他們辦公室裡面的廚房
[13:43.280 -> 13:44.400] 還有咖啡廳運
[13:44.400 -> 13:47.740] 把這些這個廢棄物轉移的能力
[13:47.740 -> 13:50.520] 當然我相信這個一定不是在講台灣的谷歌
[13:50.520 -> 13:52.660] 因為台灣其實是有在回收廚余的
[13:52.660 -> 13:55.040] 每年Google全球辦公室
[13:55.040 -> 13:57.020] 它的這些廚房或咖啡
[13:57.020 -> 13:59.180] 其實都有很多的廢棄物
[13:59.180 -> 14:01.800] 可能會拿去買或拿去燒
[14:01.800 -> 14:03.520] 這個東西他們認為
[14:03.520 -> 14:04.820] 谷歌認為就是說
[14:04.820 -> 14:06.000] 他們認為應該是用99%的這些廢棄物食品的廢棄物或拿去燒那這個東西他們認為Google認為就是說
[14:06.000 -> 14:08.000] 他們認為應該是用99%的這些廢棄物
[14:08.000 -> 14:10.000] 食品的廢棄物
[14:10.000 -> 14:12.000] 應該是通過堆肥、驗氧消化
[14:12.000 -> 14:14.000] 等等的一些方式
[14:14.000 -> 14:16.000] 不要去掩埋、不要去燒
[14:16.000 -> 14:18.000] 那他認為這個是比
[14:18.000 -> 14:20.000] 行業標準的要求來得更高
[14:20.000 -> 14:22.000] 這是我覺得蠻有趣的一個地方
[14:29.420 -> 14:31.180] 那我們回顧一下今天的討論就是我們今天大概討論一下
[14:31.180 -> 14:34.560] Google在環境保護策略上的一些重大轉變
[14:34.560 -> 14:37.760] 也就是說它從碳中和轉向到淨零排放
[14:37.760 -> 14:40.580] 那這個轉變呢不僅是反映到
[14:40.580 -> 14:43.700] 現在科技巨頭他們面臨的一些環境上的挑戰
[14:43.700 -> 14:45.360] 那也展示了
[14:45.360 -> 14:47.880] 要解決一個全球氣候問題
[14:47.880 -> 14:48.820] 它有多複雜
[14:48.820 -> 14:51.580] 我們看到AI的技術快速的發展
[14:51.580 -> 14:52.780] 能源的消耗
[14:52.780 -> 14:54.780] 碳排放的問題越來越突出
[14:54.780 -> 14:57.600] Google的這個策略的調整
[14:57.600 -> 14:58.740] 其實提醒了我們
[14:58.740 -> 15:01.200] 我們在追求技術的進步的時候
[15:01.200 -> 15:04.140] 我們還是不能忽視環境的影響
[15:04.140 -> 15:06.900] 同時Google他們在產品設計
[15:06.900 -> 15:07.740] 跟日常營運中
[15:07.740 -> 15:09.860] 他們融入了很多永續的概念
[15:09.860 -> 15:12.340] 我覺得對所有在做ESG
[15:12.340 -> 15:14.140] 甚至是在做marketing的人
[15:14.140 -> 15:16.120] 我覺得我們都應該好好的
[15:16.120 -> 15:17.760] 去參考一下他們的做法
[15:17.760 -> 15:19.640] 他們從優化交通
[15:19.640 -> 15:21.300] 到推廣可再生能源
[15:21.300 -> 15:22.900] 再到管理食物的廢棄物
[15:22.900 -> 15:25.140] 這些措施其實你都想像得到
[15:25.140 -> 15:27.640] 這家公司在全方位多角度的去
[15:27.640 -> 15:30.240] 試圖的解決環境的問題
[15:30.240 -> 15:33.000] 那作為一個AI的從業者、使用者
[15:33.000 -> 15:36.860] 或者是關注ESG C-Band環保永續的人
[15:36.860 -> 15:38.260] 我們都應該把這種探意識
[15:38.260 -> 15:40.740] 融入到我們的思考模式當中
[15:40.740 -> 15:42.500] 我們其實應該不斷的思考
[15:42.500 -> 15:47.160] 就是如何在追求效率跟創新的同時我們可以最大限度的
[15:47.160 -> 15:49.280] 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15:49.280 -> 15:50.760] 那如何將這些
[15:50.760 -> 15:51.840] 永續發展的理念
[15:51.840 -> 15:54.580] 融入到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
[15:54.580 -> 15:56.400] 那最後我想要強調的就是
[15:56.400 -> 15:57.840] 實現2050
[15:57.840 -> 15:59.480] 淨零碳排這個目標
[15:59.480 -> 16:01.020] 需要大家的參與跟努力
[16:01.020 -> 16:02.360] 雖然這目標看起來
[16:02.360 -> 16:03.320] 很遙遠很困難
[16:03.320 -> 16:05.400] 但就如同Google的例子通過持續的創新跟不懈的努力雖然這目標看起來很遙遠很困難但就如同Google的例子
[16:05.400 -> 16:08.520] 通過持續的創新跟不懈的努力
[16:08.520 -> 16:11.360] 我們是有可能實現重大的改變的
[16:11.360 -> 16:14.020] 那我也覺得大家要共同努力
[16:14.020 -> 16:16.100] 為這個更加永續的未來
[16:16.100 -> 16:18.000] 大家都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16:18.740 -> 16:21.380] 那以上就感謝大家收聽本期的節目
[16:21.380 -> 16:21.920] 我是Alan
[16:21.920 -> 16:23.000] 我們下期再見
[16:23.000 -> 16:23.380] 拜拜
[16:19.460 -> 16:20.960] 謝謝大家收聽本期的節目
[16:20.960 -> 16:21.460] 我是Alan
[16:21.460 -> 16:22.560] 我們下期再見
[16:22.560 -> 16:23.560] 掰掰
EP15 | 每天用ChatGPT的代價是一個德國
這期節目主要討論了AI技術的能源消耗問題及其環境影響。ChatGPT等AI服務每天消耗大量電力,預計到2026年,AI等技術的耗電量可能相當於德國全年用電,這對環境和氣候變化產生重大影響。節目提出了個人和企業如何更有意識地使用AI的建議,包括明確需求、提供清晰指令、選擇合適模型、優化算法等。同時,未來AI技術的發展應朝向更高效的硬件、優化的算法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最後,節目呼籲每個人都應該意識到AI使用背後的環境代價,在享受AI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為減少碳排放貢獻自己的力量。
主要內容有:
AI技術的能源消耗問題:
* ChatGPT每天可能消耗超過50萬千瓦時電力,相當於每個請求耗電約0.0025千瓦時。
* 預計到2026年,數據中心、加密貨幣和AI等可能會消耗1050太瓦時電力,相當於德國一年的用電量。
AI能源消耗對環境的影響:
* AI的能源消耗直接影響環境和氣候變化。
* 每次使用AI都在間接消耗電力,產生碳排放。
個人層面有意識地使用AI的建議:
* 明確使用需求,避免漫無目的的使用。
* 提供清晰的指令(prompt)以獲得準確回答。
* 批量處理相似任務。
* 根據任務複雜度選擇合適規模的模型。
* 考慮在本地運行小型模型處理簡單任務。
企業採用AI時的碳意識原則:
* 評估AI應用的必要性。
* 選擇碳強度低的綠色數據中心。
* 優化模型,減小規模提高效率。
* 監控AI使用的能耗。
* 在ESG報告中披露AI使用情況。
AI技術未來節能方向:
* 開發更高效的硬件。
* 優化算法。
* 使用可再生能源。
呼籲大家更有意識地使用AI工具,為減少AI碳排放貢獻力量。
逐字稿:
[00:00.000 -> 00:02.820] 歡迎收聽十分鐘LC News 低碳周報
[00:02.820 -> 00:07.480] 本節目由台灣永續農業減碳發展協會贊助播出
[00:07.480 -> 00:13.660] 歡迎收聽十分鐘LC News 低碳周報
[00:13.660 -> 00:17.860] 我是台灣永續農業減碳發展協會理事長Alan
[00:17.860 -> 00:19.500] 嗨嗨嗨嗨大家好
[00:19.500 -> 00:21.440] 我是理事長Alan
[00:21.440 -> 00:26.560] 今天我們這個內容正式播出就是每週三的早上九點
[00:26.560 -> 00:29.080] 那請大家記得去Spotify
[00:29.080 -> 00:31.640] 收聽我們十分鐘的低碳周報
[00:31.640 -> 00:34.080] 那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
[00:34.080 -> 00:36.700] 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話題
[00:36.700 -> 00:40.000] 也是我們前幾集在談的一個話題
[00:40.700 -> 00:41.420] 就是AI
[00:41.420 -> 00:43.500] AI跟環境
[00:43.500 -> 00:46.660] 那我們前幾集有分享到
[00:46.660 -> 00:47.660] 這個碳意識
[00:47.660 -> 00:49.680] 就是這個AI大神文達的
[00:49.680 -> 00:51.560] 這個免費的課程
[00:51.560 -> 00:54.180] 碳意識計算的這個免費課程
[00:54.180 -> 00:56.420] 那我今天的話呢
[00:56.420 -> 00:58.160] 想要談一個同樣的話題
[00:58.160 -> 01:00.060] 就是AI的耗電
[01:00.060 -> 01:02.500] 跟碳意識使用的原則
[01:02.500 -> 01:04.740] 所以隨著
[01:04.740 -> 01:06.400] 就是說我們最近
[01:06.400 -> 01:08.060] 就是AI大家都知道
[01:08.060 -> 01:08.600] 大家都在用
[01:08.600 -> 01:10.740] 隨著說像CHATGPT
[01:10.740 -> 01:13.100] 或者是Cloud這些
[01:13.100 -> 01:15.880] AI的這種LLM工具
[01:15.880 -> 01:17.340] 它越來越普及了
[01:17.340 -> 01:18.640] 我們是不是有想過
[01:18.640 -> 01:19.660] 每次使用它的時候
[01:19.660 -> 01:21.160] 它到底背後
[01:21.160 -> 01:22.840] 消耗了多少電力
[01:22.840 -> 01:23.620] 多少能源
[01:23.620 -> 01:25.700] 之前我們有談過
[01:25.700 -> 01:27.900] 這些AI巨頭
[01:27.900 -> 01:29.440] 他們的這些ESG
[01:29.440 -> 01:30.680] 或者再生能源的問題
[01:30.680 -> 01:32.860] 還有他們的現況是什麼
[01:32.860 -> 01:34.680] 我們今天就來探討
[01:34.680 -> 01:36.060] 更深入的探討
[01:36.060 -> 01:37.500] 更微觀的去看一下
[01:37.500 -> 01:38.940] 這個議題
[01:38.940 -> 01:40.360] 我們也來學習一下
[01:40.360 -> 01:42.680] 如何有意識的來使用
[01:42.680 -> 01:43.900] 人工智慧
[01:43.900 -> 01:49.120]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些
[01:49.120 -> 01:51.940] 可能會令人非常震驚的數據
[01:51.940 -> 01:58.200] 根據The New Yorker的報道
[01:58.200 -> 02:01.200] OpenAI的ChatGPT
[02:01.200 -> 02:05.320] 每天可能會消耗超過50萬千瓦時的電力
[02:05.320 -> 02:07.020] 它總共來回應
[02:07.020 -> 02:09.420] 大概2億個左右的請求
[02:09.420 -> 02:10.800] 當然最近可能會下降一點
[02:10.800 -> 02:12.200] 不過我相信
[02:12.200 -> 02:13.160] 一兩億跑不掉
[02:13.160 -> 02:15.900] 那這相當於每個請求
[02:15.900 -> 02:17.220] 大概我們算一下數學
[02:17.220 -> 02:19.260] 大概會耗電
[02:19.260 -> 02:22.040] 差不多是0.0025千瓦時
[02:22.040 -> 02:24.760] 這聽起來好像很小
[02:24.760 -> 02:25.140] 對不對0.0025千瓦時這聽起來好像很小對不對
[02:25.140 -> 02:27.000] 0.0025
[02:27.000 -> 02:28.300] 感覺沒什麼
[02:28.300 -> 02:30.020] 也就是換算成
[02:30.020 -> 02:31.300] 大家比較聽得懂的就是
[02:31.300 -> 02:33.920] 我們每一次跟他對話
[02:33.920 -> 02:36.440] 大概是0.0025度電
[02:36.440 -> 02:38.180] 連五塊都不到
[02:38.180 -> 02:42.320] 但如果我們把它放大來看
[02:42.320 -> 02:44.600] 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
[02:44.600 -> 02:46.620] 假設你今天訂閱了
[02:46.620 -> 02:48.720] ChadGP的這個付費版本
[02:48.720 -> 02:53.240] 它是每個月大概20美元左右的費用
[02:53.240 -> 02:56.380] 那如果我們根據這個請求的耗電量
[02:56.380 -> 03:00.320] 0.0025千瓦時來計算
[03:00.320 -> 03:02.820] 那我們只要再抓一個電價
[03:02.820 -> 03:04.900] 就是以這個數據中心
[03:04.900 -> 03:07.240] 就是說這些數據應該是在美國的
[03:07.240 -> 03:10.120] 這個Microsoft Azure的這個數據中心好了
[03:10.120 -> 03:13.060] 我們就以北美的這個
[03:13.060 -> 03:14.980] 這個工業用電
[03:14.980 -> 03:17.040] 大概是2020年的數據
[03:17.040 -> 03:18.800] 大概是0.077美元
[03:18.800 -> 03:21.080] 每度電就是千瓦時
[03:21.080 -> 03:23.620] 那你每個月呢
[03:23.620 -> 03:26.880] 就是以這20美元來看的話
[03:26.880 -> 03:29.340] 我們單純去看20美元
[03:29.340 -> 03:31.880] 可以有幾次的對話
[03:31.880 -> 03:33.440] 那理論上
[03:33.440 -> 03:35.040] 他可以
[03:35.040 -> 03:37.420] 你可以跟Chad GPT
[03:37.420 -> 03:38.960] 每個月對話
[03:38.960 -> 03:47.360] 103,896個對話
[03:47.360 -> 03:48.260] 也就是說你可以跟他
[03:48.260 -> 03:49.080] 就是計數一點
[03:49.080 -> 03:49.660] 就是說這是
[03:49.660 -> 03:52.000] 大概10萬多個request
[03:52.000 -> 03:53.500] 換句話說
[03:53.500 -> 03:54.400] 就是說你每天
[03:54.400 -> 03:57.160] 其實你每天可以跟他對話
[03:57.160 -> 03:58.640] 3406次
[03:58.640 -> 04:00.260] 那如果以這個
[04:00.260 -> 04:03.000] 假設你是去買這個電力的概念來看
[04:03.000 -> 04:04.800] CP值的角度來看的話
[04:04.800 -> 04:09.420] 其實你每天要跟ChainGPT對話3406次
[04:09.420 -> 04:10.540] 你才誤操所致
[04:10.540 -> 04:13.560] 這個數字其實蠻壓抑的
[04:13.560 -> 04:16.680] 我自己一天都不一定會跟他對話到3400次
[04:16.680 -> 04:20.280] 但這個只是一個有趣的觀點
[04:20.280 -> 04:24.660] 就是用台灣人習慣的一個CP值的概念去想象一下
[04:24.660 -> 04:28.260] 我們在ChainGPT使的時候到底換了多少電力
[04:28.260 -> 04:32.740] 那這些電力到底換回來大概是多少個對話
[04:32.740 -> 04:36.020] 那這個問題其實不會只有在個人使用
[04:36.020 -> 04:40.460] 像我們根據一個國際能源署IEA的這個報告
[04:40.460 -> 04:45.200] 他說到2026年所有的數據中心加密貨幣AI等等
[04:45.200 -> 04:48.880] 他可能會消耗高達
[04:48.880 -> 04:52.540] 1050太瓦時的電力
[04:52.540 -> 04:55.020] 1050太瓦時
[04:55.020 -> 04:56.180] 這是什麼概念
[04:56.180 -> 04:58.020] 這個概念
[04:58.020 -> 04:58.860] 就是說
[04:58.860 -> 05:00.860] 這個電力的消耗
[05:00.860 -> 05:02.840] 相當於德國一整年
[05:02.840 -> 05:06.640] 整個國家的年度用電的量
[05:06.640 -> 05:09.120] 德國 德國
[05:09.120 -> 05:11.080] 也就是說我們一年
[05:11.080 -> 05:13.680] 大概所有AI數據等等的這些東西
[05:13.680 -> 05:14.520] 它消耗電力
[05:14.520 -> 05:16.760] 大概等於一個德國的用電量
[05:16.760 -> 05:18.240] 總用電量
[05:18.240 -> 05:20.640] 想想這只是到2026年
[05:20.640 -> 05:22.120] 兩年後
[05:22.120 -> 05:24.120] 那萬一就像
[05:24.120 -> 05:25.820] 很多AI的大佬說的
[05:25.820 -> 05:27.820] 就是到了2027
[05:27.820 -> 05:28.920] 或者2030
[05:28.920 -> 05:29.700] 20幾年
[05:29.700 -> 05:31.780] 我們會有什麼AGI
[05:31.780 -> 05:32.720] ASI等等
[05:32.720 -> 05:34.460] 到時候我們的電力
[05:34.460 -> 05:35.760] 是不是會消耗得更多
[05:35.760 -> 05:37.460] 那我們有幾個德國
[05:37.460 -> 05:39.280] 人說我們要用一個德國
[05:39.280 -> 05:40.460] 當作是一個單位
[05:40.460 -> 05:41.480] 用電的單位
[05:41.480 -> 05:43.720] 這其實非常重要
[05:43.720 -> 05:44.920] 我覺得要理解這件事情
[05:44.920 -> 05:45.320] 是非常重要就是AI理解這件事情非常重要
[05:45.320 -> 05:46.580] 就是AI技術
[05:46.580 -> 05:47.840] 它的能源消耗
[05:47.840 -> 05:49.320] 其實直接影響到
[05:49.320 -> 05:51.280] 我們的環境跟氣候變遷
[05:51.280 -> 05:53.960] 當我們每一次使用AI的時候
[05:53.960 -> 05:56.100] 其實都是間接在消耗
[05:56.100 -> 05:56.800] 這些電力
[05:56.800 -> 05:58.980] 間接的產生的碳排放
[05:58.980 -> 06:01.760] 如果瞭解到這一點的話
[06:01.760 -> 06:03.180] 就可以讓我們更有意識的
[06:03.180 -> 06:05.360] 去使用這些AI的工具
[06:05.360 -> 06:08.720] 怎麼樣為這個地球多盡一份心力
[06:08.720 -> 06:10.940] 那我想要跟大家講一下
[06:10.940 -> 06:13.160] 就是說我們以個人角度來說
[06:13.160 -> 06:14.540] 就是以我自己常
[06:14.540 -> 06:17.220] 就是使用AI這麼多年
[06:17.220 -> 06:19.560] 包括2017年我們本來就是在
[06:19.560 -> 06:22.460] 那時候開公司就是為了要做一個
[06:22.460 -> 06:23.820] 這個NLP
[06:23.820 -> 06:26.920] 就是一個客服的軟體
[06:26.920 -> 06:29.080] 那時候就是在用這個Transformer
[06:29.080 -> 06:32.280] 也就是這個Chad GP它的底層的模型
[06:32.280 -> 06:34.520] 所使用這個架構
[06:34.520 -> 06:39.120] 只是說到時候發現就是要做這個東西實在要花太多錢了
[06:39.120 -> 06:42.600] 所以那時候我自己本身非常悲觀
[06:42.600 -> 06:45.760] 認為說這個幾十年人類是做不到NLP這種事情
[06:45.760 -> 06:47.640] 就沒想到才過了
[06:47.640 -> 06:49.360] 才過五年左右
[06:49.360 -> 06:50.820] 我就被Chad GPT打臉
[06:50.820 -> 06:53.100] 但是回到正題
[06:53.100 -> 06:54.020] 就是說我們怎麼樣
[06:54.020 -> 06:55.600] 更有效率去使用AI呢
[06:55.600 -> 06:57.080] 我想給大家幾個建議
[06:57.080 -> 06:59.140] 第一個我會建議大家就是
[06:59.140 -> 07:02.000] 要明確自己的使用的需求
[07:02.000 -> 07:05.380] 也就是說AI其實它是一個
[07:05.380 -> 07:07.400] 你不能跟它講太複雜的東西
[07:07.400 -> 07:08.360] 現在AI都是
[07:08.360 -> 07:09.440] 你要給它一個很簡單
[07:09.440 -> 07:11.460] 很單純的需求
[07:11.460 -> 07:12.880] 比如說你跟它講
[07:12.880 -> 07:14.540] 比如你跟它講
[07:14.540 -> 07:16.280] 給我三個標題
[07:16.280 -> 07:18.320] 它就會給你三個標題
[07:18.320 -> 07:20.060] 但你如果跟它講了一大串
[07:20.060 -> 07:21.880] 它就會不知道你要乾嘛
[07:21.880 -> 07:23.480] 然後它就會給你很多
[07:23.480 -> 07:24.520] 沒必要的答案
[07:24.520 -> 07:26.440] 所以有時候會問問題
[07:26.440 -> 07:27.580] 比起你
[07:27.580 -> 07:28.380] 比起
[07:28.380 -> 07:29.660] 我覺得會問
[07:29.660 -> 07:31.540] 會問對問題比較重要
[07:31.540 -> 07:32.600] 所以說
[07:32.600 -> 07:34.180] 你必須要先想清楚
[07:34.180 -> 07:35.920] 你使用的目的是什麼
[07:35.920 -> 07:37.980] 不建議就是你漫無目的的
[07:37.980 -> 07:39.340] 一直閒聊或者是一直玩
[07:39.340 -> 07:40.500] 當然你想玩也可以啦
[07:40.500 -> 07:40.740] 就是
[07:40.740 -> 07:42.500] 只是說如果你要用在工作上
[07:42.500 -> 07:43.800] 還是要想清楚
[07:43.800 -> 07:44.820] 你到底要做什麼
[07:44.820 -> 07:45.860] 把你的問題
[07:45.860 -> 07:47.160] 非常明確的
[07:47.160 -> 07:47.820] 寫出來
[07:47.820 -> 07:48.960] 然後再來就是
[07:48.960 -> 07:49.840] 你的指引
[07:49.840 -> 07:50.780] 要非常的清晰
[07:50.780 -> 07:51.200] 你的prompt
[07:51.200 -> 07:52.120] 要非常的清晰
[07:52.120 -> 07:53.240] 你越清晰
[07:53.240 -> 07:54.520] AI就可以給你
[07:54.520 -> 07:55.560] 越準確的回答
[07:55.560 -> 07:56.820] 那你就可以減少
[07:56.820 -> 07:57.880] 不必要的來回
[07:57.880 -> 07:58.940] 再來就是說
[07:58.940 -> 07:59.760] 怎麼批量
[07:59.760 -> 08:01.280] 就是批量處理這些
[08:01.280 -> 08:03.040] 批次處理這些任務
[08:03.040 -> 08:04.800] 如果有多個相似的問題
[08:04.800 -> 08:07.060] 你就是盡量一次性的問完
[08:07.060 -> 08:08.000] 不要分很多次
[08:08.000 -> 08:08.840] 一次性問
[08:08.840 -> 08:10.280] 就相似性
[08:10.280 -> 08:12.120] 它會給你一次的答案
[08:12.120 -> 08:14.580] 再來是你可以使用這些合適的模型
[08:14.580 -> 08:16.780] 比如說翻譯或者是
[08:16.780 -> 08:18.300] 比如說summary
[08:18.300 -> 08:19.900] 在要這種任務
[08:19.900 -> 08:23.780] 其實你用GPT3.5就可以了
[08:23.780 -> 08:25.440] 但是如果你要複雜一點你可能要到4.0或者是GPT3.5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要用到複雜一點的
[08:25.440 -> 08:27.920] 你可能要用到4o或者是GPT4
[08:27.920 -> 08:30.400] 就是不同的任務
[08:30.400 -> 08:32.160] 適合不同規模的模型
[08:32.160 -> 08:36.160] 甚至像你可能去HoggingFast上面的HoggingChat
[08:36.160 -> 08:38.000] 它有些小一點的模型
[08:38.000 -> 08:40.160] 甚至用那些模型做統整就好了
[08:40.160 -> 08:43.120] 你不需要每次都用最大最複雜的模型
[08:43.120 -> 08:45.860] 再來就是我個人很推薦的就是本地的運算就是說你在自己的電腦大最複雜的模型那再來就是我個人很推薦的就是本地的運算
[08:45.860 -> 08:49.100] 就是說你在自己的電腦裡面安裝一個小一點的模型
[08:49.100 -> 08:50.920] 你有些簡單任務
[08:50.920 -> 08:51.500] 比如說匯整
[08:51.500 -> 08:53.420] 比如說這個載藥這種事情
[08:53.420 -> 08:55.300] 你就用本地的模型去跑就好了
[08:55.300 -> 08:58.500] 你不一定要每次都去調用一個雲端的大模型
[08:58.500 -> 09:02.100] 這個就是一些比較有碳意識的使用
[09:02.100 -> 09:03.900] 個人使用AI的一些方式
[09:03.900 -> 09:05.960] 那就借來說我們個人使用AI的一些方式那就
[09:05.960 -> 09:07.360] 借來說
[09:07.360 -> 09:08.760] 我們在採用AI的時候
[09:08.760 -> 09:10.820] 也應該要考慮到碳意識的原則
[09:10.820 -> 09:11.640] 這個我們前幾年
[09:11.640 -> 09:12.840] 前幾節有談過
[09:12.840 -> 09:14.040] 就是第一個
[09:14.040 -> 09:15.160] 你要評估必要性
[09:15.160 -> 09:17.440] 不是真的所有任務都需要AI
[09:17.440 -> 09:18.920] 那你評估這個AI應用
[09:18.920 -> 09:20.900] 到底能不能給你帶來顯著的效益
[09:20.900 -> 09:22.300] 若不行就不要用
[09:22.300 -> 09:23.460] 第二個
[09:23.460 -> 09:26.800] 你要選擇碳強度比較低的
[09:26.800 -> 09:28.860] 或者是所謂的綠色數據中心
[09:28.860 -> 09:31.180] 優先的選擇那些
[09:31.180 -> 09:32.640] 可以使用再生能源的
[09:32.640 -> 09:34.300] 數據中心的服務
[09:34.300 -> 09:35.620] 再來你要優化你的模型
[09:35.620 -> 09:37.320] 減小規模
[09:37.320 -> 09:38.880] 減小這個模型規模
[09:38.880 -> 09:39.600] 提高它的效率
[09:39.600 -> 09:40.880] 降低它的能耗
[09:40.880 -> 09:42.760] 像最近這個大陸
[09:42.760 -> 09:44.640] 中國這邊就有
[09:44.640 -> 09:47.300] 北百度的老闆就有談到
[09:47.300 -> 09:50.900] 就是現在中國太多大模型
[09:50.900 -> 09:53.300] 其實不需要大家都在浪費能源
[09:53.300 -> 09:56.300] 所以說減小規模很重要
[09:56.300 -> 10:01.000] 再來就是你要監控這些AI使用的能耗
[10:01.000 -> 10:03.900] 我們在前幾期無人打的課程當中
[10:03.900 -> 10:06.080] 有教大家用Google Cloud去監控
[10:06.080 -> 10:07.880] 同時我也建議大家
[10:07.880 -> 10:10.280] 在自己的企業的ESG的報告中
[10:10.280 -> 10:12.020] 披露你使用AI的方式
[10:12.020 -> 10:13.340] 同時的話
[10:13.340 -> 10:14.640] 如果你本身
[10:14.640 -> 10:17.240] 有在進行AI技術的研發
[10:17.240 -> 10:18.840] 我們也希望你可以支持
[10:18.840 -> 10:20.880] 更節能的技術的方案
[10:20.880 -> 10:22.520] 所以掌握未來的話
[10:22.520 -> 10:24.560] AI的技術的節能方向
[10:24.560 -> 10:27.740] 就是你要開發更高效的硬體
[10:27.740 -> 10:29.360] 你要優化你的算法
[10:29.360 -> 10:31.060] 同時我們也建議大家就是
[10:31.060 -> 10:34.140] 使用這個可再生的能源的AI
[10:34.140 -> 10:36.040] 所以我們也期待說
[10:36.040 -> 10:37.560] 未來可以看到更多的創新
[10:37.560 -> 10:40.100] 那除了AI可以帶給我們
[10:40.100 -> 10:41.320] 很多的便利之外呢
[10:41.320 -> 10:42.600] 我們也希望它降低
[10:42.600 -> 10:44.180] 對於這個環境的影響
[10:44.180 -> 10:47.080] 這對正在收聽的你非常重要
[10:47.080 -> 10:49.420] 因為AI的能源消耗呢
[10:49.420 -> 10:50.880] 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環境
[10:50.880 -> 10:51.640] 跟氣候變遷
[10:51.640 -> 10:53.940] 每一次我們在使用AI的時候呢
[10:53.940 -> 10:56.120] 其實都在間接的消耗電力
[10:56.120 -> 10:57.960] 間接的產生碳排放
[10:57.960 -> 11:00.100] 那如果你瞭解到這一點的話呢
[11:00.100 -> 11:03.000] 我們就可以更有意識的
[11:03.000 -> 11:04.300] 去使用AI的工具
[11:04.300 -> 11:07.540] 那為這個地球盡我們的心力
[11:07.540 -> 11:09.260] 作為一個個人用戶
[11:09.260 -> 11:11.380] 或者就是作為個人使用者
[11:11.380 -> 11:14.780] 我覺得我們當然就是要有探意識的方式
[11:14.780 -> 11:17.040] 從微觀的角度去使用這些AI的工具
[11:17.040 -> 11:17.900] 也不要太浪費
[11:17.900 -> 11:19.680] 那對於企業來說的話
[11:19.680 -> 11:20.860] 你在採用這些技術的時候
[11:20.860 -> 11:22.800] 一定要把能源消耗拿入考量
[11:22.800 -> 11:23.760] 那這樣的話
[11:23.760 -> 11:27.500] 每個人都可以為減少AI的的這些碳排放盡一份力
[11:33.300 -> 11:36.900] 那因為AI其實就是在深刻的影響我們的生活
[11:36.900 -> 11:38.100] 跟我們的工作方式
[11:38.100 -> 11:41.700] 但我們絕對不能忽視它背後的環境的代價
[11:41.700 -> 11:43.900] 只有瞭解並重視這個問題
[11:43.900 -> 11:46.380] 我們才能享受它帶來便利的同時
[11:46.380 -> 11:47.900] 也為地球的未來負責
[11:47.900 -> 11:52.120] 那不知道大家對於
[11:52.120 -> 11:54.320] 今天這個話題有什麼想法
[11:54.320 -> 11:56.180] 就是關於我們這個
[11:56.180 -> 11:57.800] ChadGP到底花了多少電力
[11:57.800 -> 11:58.280] 這件事情
[11:58.280 -> 12:00.320] 那如果你對這個話題
[12:00.320 -> 12:01.060] 很有興趣的話
[12:01.060 -> 12:03.120] 歡迎在我們的社群平台上面
[12:03.120 -> 12:04.700] 留言討論或者私訊給我
[12:04.700 -> 12:06.000] 我們就是好好的想一下怎麼樣有意識的如果大家有話題很有興趣的話歡迎在我們這個社群平台上面留言討論或者私訊給我
[12:06.000 -> 12:09.000] 我們就是好好的想一下
[12:09.000 -> 12:10.000] 怎麼樣有意識的
[12:10.000 -> 12:12.000] 有探意識的
[12:12.000 -> 12:14.000] 去使用這些AI的服務
[12:14.000 -> 12:16.000] 那我們一起努力一起加油
[12:16.000 -> 12:17.000] 感謝大家收聽
[12:17.000 -> 12:19.000] 那我們就下期再見咯
[12:19.000 -> 12:20.000] 拜拜
EP14 | 從政策到餐盤:台灣農業淨零轉型
本期節目聚焦台灣農業部門的2040年淨零碳排目標。我們深入探討了當前面臨的挑戰,包括碳排放盤查範圍狹隘、排放量居高不下、碳定價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同時,我們也介紹了多項減碳措施和創新想法,如推廣精準農業、建立台版農業CBAM等。節目強調農業淨零不僅是挑戰,更是轉型機遇,呼籲政府、農民和消費者共同努力,為實現這一宏大目標貢獻力量。
本集探討了台灣農業部門的淨零碳排目標。主要內容:
1. 背景:
- 2021年9月農委會(現農業部)成立淨零碳排辦公室
- 設定2040年達成農業部門淨零碳排目標,比全國目標提前10年
2. 現況挑戰:
- 農業碳排放量盤查範圍狹隘,僅包括畜牧業和農作物生產
- 農業碳排放量近年維持穩定,未見明顯下降趨勢
- 缺乏完善的碳定價機制
- 自然碳匯潛力未被充分發揮
- 農民和消費者對低碳農業認知不足
3. 減碳措施和建議:
- 推廣精準農業、有機農法、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等技術
- 改良畜牧業飼料配方和糞便管理
- 提供財務補助和技術培訓給採用低碳技術的農民
- 建立低碳農產品認證體系
- 加強森林經營和濕地保護,增加自然碳匯
- 加強食農教育,提高消費者對本地低碳農產品的支持
4. 創新想法:
- 提出建立台灣版農業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構想
- 對進口農產品徵收碳關稅,提高本地低碳農產品競爭力
5. 結語:
- 農業淨零應被視為轉型機遇,可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和農民收入
- 每個人的飲食選擇都能為實現農業淨零目標做出貢獻
這期節目全面探討了台灣農業部門實現淨零碳排的挑戰、機遇和可能的解決方案,強調了政府、農民和消費者共同努力的重要性。
逐字稿:
[00:00.000 -> 00:02.820] 歡迎收聽十分鐘LC News低碳周報
[00:02.820 -> 00:07.480] 本節目由台灣永續農業減碳發展協會贊助播出
[00:07.480 -> 00:13.660] 歡迎收聽十分鐘LC News低碳周報
[00:13.660 -> 00:17.840] 我是台灣永續農業減碳發展協會理事長Allen
[00:17.840 -> 00:20.780] 哈嘍大家好我是協會理事長Allen
[00:20.780 -> 00:25.900] 今天錄音的時間是2024年7月9號
[00:25.900 -> 00:28.580] 我們正式這一集播出的時間
[00:28.580 -> 00:33.380] 會在下週三的7月17號早上9點鐘
[00:33.380 -> 00:36.240] 請大家記得到我們的Spotify
[00:36.240 -> 00:38.580] 收聽我們的十分鐘第一探週報
[00:38.580 -> 00:42.980] 那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
[00:42.980 -> 00:46.800] 也就是我們台灣農業部門的淨零碳排目標
[00:46.800 -> 00:49.860] 當時的農委會就是現在的農業部
[00:49.860 -> 00:51.900] 在2021年9月的時候呢
[00:51.900 -> 00:54.620] 他們成立了淨零碳排辦公室
[00:54.620 -> 00:58.980] 那當時喊出了農業部門要在2040年達成淨零碳排
[00:58.980 -> 01:04.020] 這比我們全國2050年的目標還提前了10年
[01:04.020 -> 01:06.460] 這是一個非常雄心勃勃的目標
[01:06.460 -> 01:11.340] 但其實它也引發了很多的挑戰跟討論
[01:11.340 -> 01:12.760] 這個問題
[01:12.760 -> 01:15.060] 應該說這個話題對你來說
[01:15.060 -> 01:17.040] 這個話題對你來說很重要
[01:17.040 -> 01:19.500] 因為農業淨零碳排
[01:19.500 -> 01:21.880] 它不僅關係到氣候變遷的緩
[01:21.880 -> 01:23.040] 的減緩
[01:23.040 -> 01:28.800] 它還直接影響了我們食品安全和生活的品質
[01:28.800 -> 01:31.400] 這也意味著說在未來你可能會吃到
[01:31.400 -> 01:34.380] 更環保更健康更低碳的食物
[01:34.380 -> 01:38.380] 同時呢你在吃的時候也為了這個地球盡了一份心力
[01:38.380 -> 01:42.180] 那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日常生活的這些飲食的選擇
[01:42.180 -> 01:44.340] 來支持低碳農業
[01:44.340 -> 01:46.980] 那共同去實現農業淨零的目標
[01:46.980 -> 01:48.760] 同時你也應該在乎
[01:48.760 -> 01:50.860] 就是我們農業淨零
[01:50.860 -> 01:52.900] 這個碳排的成功與否
[01:52.900 -> 01:55.040] 其實決定我們未來的食物供應
[01:55.040 -> 01:56.180] 是不是能夠穩定
[01:56.180 -> 01:58.280] 因為大家知道我們這個
[01:58.280 -> 02:01.260] 現在這個氣候的極端的現象
[02:01.260 -> 02:02.560] 非常的嚴重
[02:02.560 -> 02:03.920] 好像今天就是
[02:03.920 -> 02:05.520] 已經連續一兩個禮拜
[02:05.520 -> 02:06.360] 都在暴雨
[02:06.360 -> 02:09.080] 然後那個桂林那邊
[02:09.080 -> 02:10.200] 好像洞庭湖那邊
[02:10.200 -> 02:12.180] 也是有這個洪水
[02:12.180 -> 02:14.160] 這個有這個潰堤的狀況
[02:14.160 -> 02:16.540] 所以說我們的生存環境
[02:16.540 -> 02:18.040] 是不是能夠移居
[02:18.040 -> 02:20.440]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
[02:20.440 -> 02:22.540] 那如果我們可以成功的實現
[02:22.540 -> 02:23.960] 農業的淨利排放的話
[02:23.960 -> 02:26.900] 不僅能夠減緩氣候的變遷
[02:26.900 -> 02:29.840] 同時還能創造更多的綠色就業的機會
[02:29.840 -> 02:31.040] 同時呢
[02:31.040 -> 02:34.060] 也能促進我們農村的經濟發展
[02:34.060 -> 02:36.260] 瞭解這些資訊呢
[02:36.260 -> 02:38.760] 可以讓你成為一個更有見識的消費者
[02:38.760 -> 02:39.860] 跟國際公民
[02:39.860 -> 02:42.480] 共同為這個社會的永續發展
[02:42.480 -> 02:43.880] 貢獻自己的力量
[02:43.880 -> 02:45.800] 那首先呢我們先來看看為什麼這個農業部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那首先呢
[02:45.800 -> 02:46.460] 我們先來看看
[02:46.460 -> 02:48.520] 為什麼這個農業部門的減碳
[02:48.520 -> 02:49.520] 如此的重要
[02:49.520 -> 02:51.500] 根據2021年
[02:51.500 -> 02:53.860] 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測
[02:53.860 -> 02:57.840] 2019年農業部門的碳排放量
[02:57.840 -> 03:01.940] 約為3301千公噸
[03:01.940 -> 03:04.360] 二氧化碳的這個當量
[03:04.360 -> 03:08.760] 佔全國總排放量1.15%
[03:08.760 -> 03:10.720] 大家沒有看錯
[03:10.720 -> 03:14.780] 就是總共只有1.多%
[03:14.780 -> 03:17.700] 這個數字乍看之下並不高
[03:17.700 -> 03:20.600] 但實際上我們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說
[03:20.600 -> 03:25.800] 目前台灣農業部門的碳排放的盤查範圍
[03:25.800 -> 03:28.240] 其實非常的狹隘
[03:28.240 -> 03:33.600] 它只包括了畜牧業跟農作物生產
[03:33.600 -> 03:35.980] 但它其實沒有漁業
[03:35.980 -> 03:37.600] 土地使用變化等等的
[03:37.600 -> 03:39.300] 這些重要的排放源
[03:39.300 -> 03:43.760] 而且這個範圍是從農地到貨車上
[03:43.760 -> 03:46.140] 也就是說你今天種完田之後你收成了把這個農地到貨車上也就是說你今天種完田之後
[03:46.140 -> 03:47.440] 你收成了
[03:47.440 -> 03:49.880] 把這個農作物放到車上
[03:49.880 -> 03:51.680] 然後關上這個門
[03:51.680 -> 03:53.820] 我們就到這邊為止了
[03:53.820 -> 03:57.600] 這就是我們目前盤查的範圍
[03:57.600 -> 04:00.060] 所以說為什麼這個東西就一點多趴
[04:00.060 -> 04:03.980] 其實因為它從上貨車之後
[04:03.980 -> 04:05.320] 到你家的餐桌
[04:05.320 -> 04:07.260] 中間是都沒有計算的
[04:07.260 -> 04:09.900] 至於這個中間到底是誰要去負責
[04:09.900 -> 04:10.940] 這個我也不知道
[04:10.940 -> 04:13.620] 但這個東西是不是農業部負責呢
[04:13.620 -> 04:17.620] 好像也不全然應該是要農業部負責
[04:17.620 -> 04:18.920] 所以說這個東西
[04:18.920 -> 04:21.400] 我覺得還是有很多跨部會
[04:21.400 -> 04:23.920] 還有協商討論的空間
[04:23.920 -> 04:26.020] 這個東西就是說
[04:26.020 -> 04:28.120] 運輸流通銷售的過程
[04:28.120 -> 04:29.200] 其實沒有順在內
[04:29.200 -> 04:30.100] 而且呢
[04:30.100 -> 04:31.340] 我們的資料還在這個
[04:31.340 -> 04:33.100] 我記得是2005年為主
[04:33.100 -> 04:35.460] 現在已經2024年了
[04:35.460 -> 04:38.040] 就代表說這些碳排放呢
[04:38.040 -> 04:40.420] 我們其實需要重新建立一個baseline
[04:40.420 -> 04:41.860] 我們才能更確定
[04:41.860 -> 04:43.700] 現在的狀況到底是什麼
[04:43.700 -> 04:46.800] 所以為了要應對這個挑戰
[04:46.800 -> 04:49.260] 我們其實需要建立更全面
[04:49.260 -> 04:53.780] 更精准的農業碳排放的盤查系統
[04:53.780 -> 04:57.100] 這不僅是包括說直接的排放
[04:57.100 -> 05:01.420] 我們還應該考慮整個食品供應鏈的碳足跡
[05:01.420 -> 05:05.620] 農業部可以參考英國的做法
[05:05.620 -> 05:07.240] 就是他們有一個food system
[05:07.240 -> 05:09.360] 可以針對主要這些農產品
[05:09.360 -> 05:11.280] 進行全面的碳足跡的評估
[05:11.280 -> 05:13.740] 因為畢竟台灣的糧食
[05:13.740 -> 05:16.340] 有70%是依賴進口
[05:16.340 -> 05:19.280] 我們的自給率大概就有30%
[05:19.280 -> 05:20.620] 就是說我們大概有30%
[05:20.620 -> 05:21.400] 是靠本地生產
[05:21.400 -> 05:24.620] 70%是靠外面進口進來的
[05:24.620 -> 05:26.420] 那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其實跟歐盟是一樣就是說出口給台灣這些農地生產70%是靠外面進口進來的那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
[05:26.420 -> 05:27.480] 我們其實跟歐盟是一樣
[05:27.480 -> 05:29.580] 就是出口給台灣這些農業生產國家
[05:29.580 -> 05:32.640] 很可能本身會有碳洩漏的問題
[05:32.640 -> 05:35.620] 要記得我們前幾天有談到
[05:35.620 -> 05:37.660] 就是碳費的設計的核心原則
[05:37.660 -> 05:40.800] 就是降低全球的總碳排放
[05:40.800 -> 05:42.760] 而不是只有台灣本身
[05:42.760 -> 05:45.300] 因為這個是基於2050年
[05:45.300 -> 05:48.480] 這個淨零排放的全球共同目標
[05:48.480 -> 05:50.080] 而農業部呢
[05:50.080 -> 05:52.920] 他提出了減量增匯循環
[05:52.920 -> 05:55.820] 綠區市的四個大主軸
[05:55.820 -> 05:58.000] 總共19項政策
[05:58.620 -> 06:01.340] 然後這個59項的措施
[06:01.340 -> 06:02.820] 來推動農業淨零的排放
[06:02.820 -> 06:08.160] 這些措施有包括像建立這個低碳農漁畜生產模式
[06:08.160 -> 06:10.020] 增加這個森林碳匯的面積
[06:10.020 -> 06:12.060] 推動農業剩餘資源
[06:12.060 -> 06:15.480] 剩餘這個物資的資源化
[06:15.480 -> 06:16.600] 然後再來就是
[06:16.600 -> 06:19.480] 以及這個建構能源自主的這個農漁村
[06:19.480 -> 06:21.540] 等等這些措施
[06:21.540 -> 06:22.740] 但是呢
[06:22.740 -> 06:24.100] 我們有第二個挑戰就是說
[06:24.100 -> 06:25.540] 農業部門的碳排放量
[06:25.540 -> 06:28.300] 仍然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準
[06:28.300 -> 06:31.480] 它並沒有顯著下降的趨勢
[06:31.480 -> 06:34.660] 根據行政院環保署
[06:34.660 -> 06:39.460] 公佈的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測報告
[06:39.460 -> 06:43.140] 2020年農業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06:43.140 -> 06:48.380] 為2421萬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
[06:48.380 -> 06:57.140] 比1990年的2776萬公頓減少了12.8%
[06:57.140 -> 07:00.060] 但是如果我們看近幾年的數據
[07:00.060 -> 07:03.240] 我們會發現排放量其實沒有明顯的下降
[07:03.240 -> 07:07.320] 例如說2015年到2020年間
[07:07.320 -> 07:12.200] 農業部門的年均排放量保持在2400萬公噸
[07:12.200 -> 07:13.560] 變化不大
[07:13.560 -> 07:17.360] 這個數據告訴我們
[07:17.360 -> 07:20.160] 儘管我們有採取了一些減碳的措施
[07:20.160 -> 07:23.180] 可是我們在農業生產的模式的轉型上
[07:23.180 -> 07:25.140] 其實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特別是畜農業生產的這個模式的轉型上其實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07:25.140 -> 07:27.080] 特別是畜牧業
[07:27.080 -> 07:28.000] 就是說
[07:28.000 -> 07:30.380] 它是農業部門最大的一個排放源
[07:30.380 -> 07:31.920] 佔總體農業的
[07:31.920 -> 07:33.740] 這個總排放量46%
[07:33.740 -> 07:36.180] 我們其實還需要很多積極的措施
[07:36.180 -> 07:37.660] 來降低這部分的排放
[07:37.660 -> 07:39.320] 當然我們知道就是
[07:39.320 -> 07:40.760] 台灣的畜牧業
[07:40.760 -> 07:42.440] 其實大型的都有在做的
[07:42.440 -> 07:43.900] 都已經很努力在做
[07:43.900 -> 07:45.420] 包括像循環農業等等的
[07:45.420 -> 07:47.600] 但其實還是有很多中小型的
[07:47.600 -> 07:48.680] 他們目前來說
[07:48.680 -> 07:50.000] 應該是還沒有做的
[07:50.000 -> 07:51.280] 所以這個數據呢
[07:51.280 -> 07:53.920] 就是告訴我們真的要
[07:53.920 -> 07:56.420] 我們要更積極地去看這些問題
[07:56.420 -> 07:58.040] 然後去做一些減碳的措施
[07:58.040 -> 07:59.440] 那這裡我也要
[07:59.440 -> 08:01.220] 順便先談到一下丹麥
[08:01.220 -> 08:02.580] 根據這個
[08:02.580 -> 08:06.300]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AO的統計
[08:06.300 -> 08:08.980] 光是2015年的碳排量
[08:08.980 -> 08:11.600] 全球畜牧業就佔了12%
[08:11.600 -> 08:15.640] 畜牧業在增加碳排上
[08:15.640 -> 08:18.280] 一直以來有不少的貢獻
[08:18.280 -> 08:19.980] 而丹麥政府近期
[08:19.980 -> 08:23.560] 就是提出了一個課徵碳稅的計劃
[08:23.560 -> 08:25.380] 就是他們要針對畜牧業
[08:25.380 -> 08:30.260] 農業去進行碳稅的課徵
[08:30.260 -> 08:31.320] 預計的話
[08:31.320 -> 08:34.600] 如果今年底經丹麥的議會通過之後
[08:34.600 -> 08:35.180] 就會上路
[08:35.180 -> 08:38.540] 未來的話會針對牛脂等牲畜
[08:38.540 -> 08:41.160] 在打嗝放屁排泄等等的時候
[08:41.160 -> 08:43.300] 這些排放溫室氣體如甲烷
[08:43.300 -> 08:44.400] 二氧化碳等等
[08:44.400 -> 08:46.640] 祭出更嚴格的規範
[08:46.640 -> 08:49.820] 以減緩全球暖化的速度
[08:49.820 -> 08:51.720] 丹麥政府近日宣佈
[08:51.720 -> 08:54.720] 每年將針對國內農牧業
[08:54.720 -> 08:58.460] 課徵一頭牛672丹麥克朗
[08:58.460 -> 09:01.560] 大概是新台幣3170元
[09:01.560 -> 09:02.920] 以今天的匯率來算的話
[09:02.920 -> 09:04.640] 這個是一個碳排稅
[09:04.640 -> 09:05.780] 等於說
[09:05.780 -> 09:08.320] 冥想了全球對於這個農業
[09:08.320 -> 09:09.240] 課稅
[09:09.240 -> 09:10.980] 課碳稅的第一槍
[09:10.980 -> 09:14.580] 目前這個新的碳排稅規定呢
[09:14.580 -> 09:16.300] 預計在2030年正式上路
[09:16.300 -> 09:17.600] 未來有望
[09:17.600 -> 09:19.800] 可能也會讓其他國家也跟進
[09:19.800 -> 09:22.300] 不過這個新的稅制
[09:22.300 -> 09:23.700] 其實它的實施
[09:23.700 -> 09:25.780] 對整體農業的影響是利大於弊
[09:25.780 -> 09:27.040] 還是弊大於利
[09:27.040 -> 09:28.840] 這個真的有待釐清
[09:28.840 -> 09:31.980] 那我們回到台灣農業的這個問題上
[09:31.980 -> 09:34.680] 為了要解決我們剛談到的問題
[09:34.680 -> 09:37.740] 我們除了要大力的推廣
[09:37.740 -> 09:39.880] 那些已證實有效低碳農業技術之外
[09:39.880 -> 09:42.060] 然後還要做很多事情
[09:42.060 -> 09:44.480] 那根據農業部的研究
[09:44.480 -> 09:46.860] 以下幾種方法已經顯示
[09:46.860 -> 09:49.240] 非常顯著的簡單效果
[09:49.240 -> 09:51.400] 第一個就是像精准農業
[09:51.400 -> 09:53.000] 我們可以透過衛星定位
[09:53.000 -> 09:54.240] 比如像最近馬斯克
[09:54.240 -> 09:57.000] 不是把這個星艦射上去
[09:57.000 -> 09:58.200] 第四次成功了嗎
[09:58.200 -> 09:59.900] 那未來可能幾十年
[09:59.900 -> 10:01.440] 可能10年20年之後
[10:01.440 -> 10:03.320] 我們可能會有更多的
[10:03.320 -> 10:07.180] 從衛星看地球的這些資料
[10:07.180 -> 10:08.180] 我們可能就可以
[10:08.180 -> 10:09.020] 透過衛星定位
[10:09.020 -> 10:09.720] 搖桿技術
[10:09.720 -> 10:10.640] 大數據分析來
[10:10.640 -> 10:12.360] 精確的管理農田
[10:12.360 -> 10:13.600] 比如說
[10:13.600 -> 10:16.180] 我們可以從太空直接看
[10:16.180 -> 10:18.320] 台灣到底有多少農地
[10:18.320 -> 10:20.200] 然後大家現在在
[10:20.200 -> 10:21.840] 耕種的面積是什麼
[10:21.840 -> 10:23.240] 我們就可以根據
[10:23.240 -> 10:24.560] 這樣子的資料來決定
[10:24.560 -> 10:25.880] 我們可能供需
[10:25.880 -> 10:27.140] 比如說現在發現
[10:27.140 -> 10:27.920] 有一些東西超重
[10:27.920 -> 10:29.400] 比如像以前高麗菜都會超重
[10:29.400 -> 10:31.440] 超重的情況下
[10:31.440 -> 10:32.380] 那它價格就會掉
[10:32.380 -> 10:33.120] 就會崩
[10:33.120 -> 10:34.500] 所以說這個東西
[10:34.500 -> 10:37.600] 如果我們有一個更好的方式
[10:37.600 -> 10:38.660] 我們就可以做出一個
[10:38.660 -> 10:39.760] 更精准的農業
[10:39.760 -> 10:42.220] 那會減少很多很多的
[10:42.220 -> 10:43.420] 農產品的浪費
[10:43.420 -> 10:47.640] 其實我們農產品的這個銷其實我們農產品的銷毀的量
[10:47.640 -> 10:49.420] 其實還有浪費的量
[10:49.420 -> 10:52.060] 其實比大家想象中的高很多
[10:52.060 -> 10:55.080] 這個是其實我們應該好好注意的
[10:55.080 -> 10:56.980] 那農業部在屏東的示範計劃
[10:56.980 -> 10:58.140] 也顯示說這種方法
[10:58.140 -> 11:01.360] 大概可以減少20%到30%的話肥的使用
[11:01.360 -> 11:03.680] 同時它也可以提高作物的產量
[11:03.680 -> 11:05.880] 那第二個的話就是有機的農法
[11:05.880 -> 11:10.500] 現在其實農業部農糧署
[11:10.500 -> 11:12.800] 農科院其實都很努力在推這塊
[11:12.800 -> 11:16.120] 就是所謂的有機這件事情
[11:16.120 -> 11:18.180] 農業部2022年的報告說
[11:18.180 -> 11:22.280] 有機稻田每公頃可以減少0.5噸左右的碳排放
[11:22.280 -> 11:25.640] 同時它還可以增加土壤的碳匯
[11:26.660 -> 11:30.760] 然後第三個就是農業廢棄物的循環利用
[11:30.760 -> 11:32.040] 以稻感為例
[11:32.040 -> 11:34.840] 農業部在雲林的試驗計畫顯示說
[11:34.840 -> 11:37.160] 把這些稻感製成有機的肥料
[11:37.160 -> 11:40.740] 不僅可以減少焚燒稻感產生的溫室氣體
[11:40.740 -> 11:44.060] 每年大概可以減少15%左右的化肥食用
[11:44.060 -> 11:47.320] 有去過農業縣市大概都知道
[11:47.320 -> 11:48.900] 有些地方可能會
[11:48.900 -> 11:51.820] 因為其實你收割完之後
[11:51.820 -> 11:53.800] 其實都會有很多的廢棄物
[11:53.800 -> 11:55.480] 比如說我們以前種玉米
[11:55.480 -> 11:58.000] 玉米你把玉米全部拔完之後
[11:58.000 -> 11:59.420] 其實那個玉米桿
[11:59.420 -> 12:03.000] 玉米的那個精是沒有用的
[12:03.000 -> 12:04.100] 它就是放在那邊
[12:04.100 -> 12:05.620] 那我們其實就是要請
[12:05.620 -> 12:07.760] 這個灰蓮把它鏟掉
[12:07.760 -> 12:09.020] 然後再把它弄碎
[12:09.020 -> 12:10.160] 然後把它翻一翻
[12:10.160 -> 12:12.200] 就是要做這件事情
[12:12.200 -> 12:13.180] 但有些人可能就
[12:13.180 -> 12:14.200] 可能面積沒那麼大
[12:14.200 -> 12:15.240] 他可能就直接燒一燒
[12:15.240 -> 12:16.540] 但是這個東西
[12:16.540 -> 12:18.140] 產生出的溫室氣體
[12:18.140 -> 12:20.540] 其實是不少的
[12:20.540 -> 12:21.480] 所以說這個東西
[12:21.480 -> 12:23.040] 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12:23.040 -> 12:24.280] 那第四個的話
[12:24.280 -> 12:25.680] 是省水灌溉的技術
[12:25.680 -> 12:29.240] 農業部他在台南的水稻試驗田有發現說
[12:29.240 -> 12:33.220] 間歇性的灌溉可以減少30%到40%的甲烷的排放
[12:33.220 -> 12:37.740] 同時還能節省20%到30%的灌溉用水
[12:37.740 -> 12:40.400] 這個我覺得以現在來說水資源
[12:40.400 -> 12:42.600] 台灣其實雖然說台灣降雨多
[12:42.600 -> 12:44.240] 但其實我們留不住水
[12:44.240 -> 12:46.140] 就是我們水資源其實是匱乏的
[12:46.140 -> 12:47.340] 所以說如何省水
[12:47.340 -> 12:50.240] 我覺得是未來一個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12:50.240 -> 12:52.420] 再來就是畜牧業的改良
[12:52.420 -> 12:55.240] 農業部在這個畜牧試驗所的研究中
[12:55.240 -> 12:58.120] 他發現了就是通過改良飼料的配方
[12:58.120 -> 12:59.520] 跟糞便的管理
[12:59.520 -> 13:02.520] 可以減少15%到20%的甲烷排放
[13:02.520 -> 13:05.900] 那當然我認為政府當然應該當然應該加強加大
[13:05.900 -> 13:07.580] 對這些技術的推廣力度
[13:07.580 -> 13:11.040] 比如說可以考慮就是提供一些財務的補助
[13:11.040 -> 13:13.660] 對這些採用這些的農民
[13:13.660 -> 13:15.880] 直接提供這些稅收的減免
[13:15.880 -> 13:16.940] 或者是直接補貼
[13:16.940 -> 13:19.100] 當然大家都說補貼不好
[13:19.100 -> 13:20.940] 但是我覺得這種新的
[13:20.940 -> 13:23.000] 尤其是針對這種氣候變遷相關的東西
[13:23.000 -> 13:23.860] 我覺得可以直接補
[13:23.860 -> 13:26.540] 那第二個就是技術的培訓
[13:26.540 -> 13:31.020] 可以去組織農民參加這種低碳農業技術的培訓的課程
[13:31.020 -> 13:35.060] 然後再來是各地可以建立更多的這種低碳農業的示範基地
[13:35.060 -> 13:39.380] 讓大家可以直觀的去瞭解這些技術的效果
[13:39.380 -> 13:44.100] 那當然也要加強就是產學合作
[13:44.100 -> 13:45.980] 就是跟研究機構
[13:45.980 -> 13:47.120] 納學的合作
[13:47.120 -> 13:48.420] 那最後最後
[13:48.420 -> 13:49.680] 我覺得是市場的基地
[13:49.680 -> 13:50.700] 是最重要的
[13:50.700 -> 13:51.580] 因為台灣其實
[13:51.580 -> 13:53.320] 我們的生產成本比較高
[13:53.320 -> 13:56.200] 所以其實我們很多都靠進口
[13:56.200 -> 13:57.700] 因為進口真的比較便宜
[13:57.700 -> 13:58.940] 那我們要如何
[13:58.940 -> 14:02.320] 就是建立這個低碳農產品的
[14:02.320 -> 14:03.300] 一個認證體系
[14:03.300 -> 14:05.400] 那我們可以幫助消費者識別並讓他們優先去選購這些低碳農產品的一個認證體系那我們可以幫助消費者識別
[14:05.400 -> 14:08.220] 並讓他們優先去選購這些低碳的農產品
[14:08.220 -> 14:10.360] 就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
[14:10.360 -> 14:12.780] 也能為地球盡一份力
[14:12.780 -> 14:14.660] 所以這些措施呢
[14:14.660 -> 14:16.440] 我覺得都是有望在幾年內
[14:16.440 -> 14:18.660] 降低我們這個碳排的部分
[14:18.660 -> 14:21.040] 那當然這需要政府農民
[14:21.040 -> 14:22.800] 消費者共同的努力
[14:22.800 -> 14:24.280] 那再來就是說
[14:24.280 -> 14:25.360] 有一個挑戰就是
[14:25.360 -> 14:27.040] 我們現在其實還有一個
[14:27.040 -> 14:29.680] 沒有很完善的碳定價的機制
[14:29.680 -> 14:31.360] 雖然我們前幾集有提到
[14:31.360 -> 14:32.520] 就是政府現在都在討論
[14:32.520 -> 14:33.840] 這個碳費到底要收多少錢
[14:33.840 -> 14:37.300] 但其實很多的相關的細節跟配套
[14:37.300 -> 14:38.220] 其實還在討論
[14:38.220 -> 14:39.540] 目前就是還不確定
[14:39.540 -> 14:42.340] 那所以關於這個碳費碳稅的問題
[14:42.340 -> 14:44.520] 這個大家可以回去聽前幾集的內容
[14:44.520 -> 14:45.520] 我們都有討論我們都有討論到
[14:45.520 -> 14:51.180] 對此我覺得我們需要加速推動碳定價的機制
[14:51.180 -> 14:54.080] 你看一下丹麥它就是2030年宣佈說
[14:54.080 -> 14:57.560] 就是要為畜牧業課徵碳稅
[14:57.560 -> 15:01.620] 它是第一個對農業徵收碳稅的國家
[15:01.620 -> 15:05.060] 這項政策在丹麥
[15:05.060 -> 15:06.080] 當然引發了爭議
[15:06.080 -> 15:08.840] 但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一個寶貴的參考
[15:08.840 -> 15:12.480] 就是台灣當然也可以考慮類似的做法
[15:12.480 -> 15:14.760] 但你必須要同時就是有蘿蔔
[15:14.760 -> 15:15.440] 有棍子
[15:15.440 -> 15:17.240] 你要有這樣的東西
[15:17.240 -> 15:19.420] 那你要有另外一個東西補足它
[15:19.420 -> 15:21.140] 才能真正的實現轉型
[15:21.140 -> 15:23.140] 核心就是轉型
[15:23.140 -> 15:24.980] 那我想要說
[15:24.980 -> 15:26.800] 我想要在這邊提出一個
[15:26.800 -> 15:28.320] 聽起來可能有點瘋狂
[15:28.320 -> 15:31.300] 但我覺得可以深思深思
[15:31.300 -> 15:33.660] 或者是多一點想象的空間
[15:33.660 -> 15:35.840] 就是台灣的農業部門
[15:35.840 -> 15:37.880] 是否考慮制定一個
[15:37.880 -> 15:39.760] 我們自己版本的
[15:39.760 -> 15:43.840] 農業碳邊際調整機制
[15:43.840 -> 15:46.380] 也就是台版的農業CBAM
[15:46.380 -> 15:49.120] 大家可能聽過歐盟
[15:49.120 -> 15:50.160] 現在正在推CBAM
[15:50.160 -> 15:53.560] 主要是針對高碳牌的工業產品
[15:53.560 -> 15:55.600] 但是我們如果把這個概念
[15:55.600 -> 15:57.060] 應用到農業的領域
[15:57.060 -> 15:58.660] 具體來說
[15:58.660 -> 16:00.860] 我們就可以針對一些進口的農產品
[16:00.860 -> 16:03.000] 徵收所謂的碳關稅
[16:03.000 -> 16:05.740] 我們可以根據這些碳的這個強度
[16:05.740 -> 16:07.600] 或足跡來決定稅率
[16:07.600 -> 16:09.100] 那如果他這邊
[16:09.100 -> 16:10.240] 他在他本國
[16:10.240 -> 16:11.160] 有被課徵過
[16:11.160 -> 16:12.040] 那當然就沒有問題
[16:12.040 -> 16:13.980] 那這邊就要補差額就好
[16:13.980 -> 16:16.120] 就是等同於歐盟的做法
[16:16.120 -> 16:17.860] 那這麼做有兩個好處
[16:17.860 -> 16:18.540] 就是第一個
[16:18.540 -> 16:20.220] 它可以提高我們本地
[16:20.220 -> 16:21.780] 低碳農產品的競爭力
[16:21.780 -> 16:23.320] 因為當進口產品
[16:23.320 -> 16:24.060] 因為碳關稅
[16:24.060 -> 16:25.040] 變得更貴的時候
[16:25.040 -> 16:29.580] 假設他在本國沒有相關的
[16:29.580 -> 16:30.960] 就是繳交相關的
[16:30.960 -> 16:32.020] 沒有做減量
[16:32.020 -> 16:34.080] 或者是沒有繳這些碳稅
[16:34.080 -> 16:35.820] 那他當然到我們這邊就被課
[16:35.820 -> 16:37.040] 就會被課稅
[16:37.040 -> 16:38.840] 那他課稅的話
[16:38.840 -> 16:40.240] 他當然進口的成本就變高
[16:40.240 -> 16:42.640] 所以放到民間價格就變高
[16:42.640 -> 16:44.440] 那對於本地來說
[16:44.440 -> 16:46.320] 我們已經做好了這個碳的轉
[16:46.320 -> 16:48.960] 低碳的這個轉型的農產品呢
[16:48.960 -> 16:50.940] 它就會有更多的價格的優勢
[16:50.940 -> 16:52.200] 那其次的話
[16:52.200 -> 16:54.420] 它也能夠鼓勵國外的這些
[16:54.420 -> 16:56.600] 農產品的出口商
[16:56.600 -> 16:58.820] 用這些更環保的生產方式
[16:58.820 -> 16:59.980] 那同樣的
[16:59.980 -> 17:01.260] 我們還是可以推動
[17:01.260 -> 17:03.100] 全球農業的低碳轉型
[17:03.100 -> 17:04.260] 同樣就是說
[17:04.260 -> 17:05.320] 在碳費的邏輯裡面在就是說在碳費的邏輯裡面
[17:05.320 -> 17:07.440] 在環境碳費的邏輯裡面
[17:07.440 -> 17:07.820] 就是說
[17:07.820 -> 17:09.340] 我們不能獨善其身
[17:09.340 -> 17:10.480] 我們最終的目的是
[17:10.480 -> 17:11.920] 為了2050年的近齡
[17:11.920 -> 17:14.300] 排放這個大的目標
[17:14.300 -> 17:16.520] 不是說台灣
[17:16.520 -> 17:18.160] 台灣就是沒有碳
[17:18.160 -> 17:19.660] 台灣就是我們都
[17:19.660 -> 17:21.080] 沒問題
[17:21.080 -> 17:21.800] 沒有被課稅
[17:21.800 -> 17:23.020] 但是其實這些碳
[17:23.020 -> 17:24.680] 都是在別的國家
[17:24.680 -> 17:27.360] 然後這就是所謂碳洩漏的問題
[17:27.360 -> 17:30.620] 所以說這個是我覺得可以考慮
[17:30.620 -> 17:32.980] 或者是引發一下思考
[17:32.980 -> 17:35.960] 就是一個台版的農業C-Band
[17:35.960 -> 17:39.360] 那如果大家對這個突發奇想的
[17:39.360 -> 17:41.080] 這個天馬行空的想法
[17:41.080 -> 17:43.400] 有點想法或者是建議
[17:43.400 -> 17:44.940] 或者是寶貴的任何意見的話
[17:44.940 -> 17:45.000] 都歡迎你們私訊給我知道當然這個建議一定會有很多挑戰這個工業就部分也不是全部那這個到底要怎麼做其實你看歐盟都還在try
[18:06.660 -> 18:08.500] 都還在研究
[18:08.500 -> 18:10.080] 那我們到底要怎麼做農產品
[18:10.080 -> 18:13.100] 其實大家都在等彼此
[18:13.100 -> 18:15.500] 只是說我們如何平衡
[18:15.500 -> 18:17.180] 糧食的安全跟環境的保護
[18:17.180 -> 18:18.340] 然後再來說
[18:18.340 -> 18:19.260] 如果我們這樣做
[18:19.260 -> 18:21.380] 會不會有一些國際貿易的爭議
[18:21.380 -> 18:23.120] 這其實都會是
[18:23.120 -> 18:24.520] 這個天馬行空想法
[18:24.520 -> 18:25.760] 一個需要考量
[18:25.760 -> 18:28.340] 認真考慮的問題
[18:28.340 -> 18:31.160] 但是面對氣候變遷
[18:31.160 -> 18:33.080] 就是目前是非常急迫
[18:33.080 -> 18:35.020] 尤其最近真的天氣的極端
[18:35.020 -> 18:36.540] 很誇張
[18:36.540 -> 18:37.940] 那我認為我們需要一些
[18:37.940 -> 18:39.520] 大膽創新的想法
[18:39.520 -> 18:41.980] 那台灣作為一個科技創新文明的
[18:41.980 -> 18:42.420] 一個島嶼
[18:42.420 -> 18:44.400] 我們是一個AI島嶼
[18:44.400 -> 18:46.740] 世界的AI中心,
[18:47.340 -> 18:49.720] 那我們也許可以在農業碳關稅這個領域上,
[18:50.300 -> 18:52.840] 或許可以做一些開創性的嘗試,
[18:53.540 -> 18:55.200] 這個聽起來可能有點瘋狂,
[18:55.400 -> 18:57.740] 但創新本身就是瘋狂,
[18:57.920 -> 18:59.800] 也許就是因為這些瘋狂的想法,
[18:59.800 -> 19:03.520] 可以讓我們的這個淨零之路開闢一些新的可能性,
[19:04.740 -> 19:05.800] 那其實農業部門
[19:05.800 -> 19:08.780] 還有很多巨大減碳的潛力
[19:08.780 -> 19:10.160] 尤其是我們的自然碳匯
[19:10.160 -> 19:11.980] 所以說有一個
[19:11.980 -> 19:14.040] 接下來這個挑戰就是說
[19:14.040 -> 19:15.900] 這些自然碳匯的潛力
[19:15.900 -> 19:18.160] 目前是還沒有被充分的發揮
[19:18.160 -> 19:20.580] 如果要充分利用它們的話
[19:20.580 -> 19:21.560] 我們就必須要加強
[19:21.560 -> 19:22.680] 我們的森林的經營
[19:22.680 -> 19:23.720] 跟濕地的保護
[19:23.720 -> 19:25.580] 這不僅能夠增加碳匯
[19:25.580 -> 19:27.740] 還能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19:27.740 -> 19:30.920] 然後就可以提供更多生態系統的服務
[19:30.920 -> 19:35.000] 那我們協會其實也在這個新竹桃園一帶有協助地主
[19:35.000 -> 19:37.260] 往這個自然碳匯的發展
[19:37.260 -> 19:39.040] 那當然這個細節的部分
[19:39.040 -> 19:41.160] 大家可以來協會的官網參考
[19:41.160 -> 19:44.140] 那如果你想要瞭解更多相關的資訊的話
[19:44.140 -> 19:45.880] 歡迎你私訊給我們
[19:45.880 -> 19:48.160] 那至於最後一個挑戰
[19:48.160 -> 19:48.860] 我覺得就是
[19:48.860 -> 19:50.280] 農民和消費者
[19:50.280 -> 19:51.760] 對於低碳農業的認知
[19:51.760 -> 19:53.720] 其實還是非常的不夠
[19:53.720 -> 19:56.180] 所以要實現這個淨零碳排
[19:56.180 -> 19:58.080] 需要農民採用
[19:58.080 -> 19:59.780] 更環保的耕作方式之外呢
[19:59.780 -> 20:01.220] 也需要我們的消費者
[20:01.220 -> 20:04.080] 更支持本地低碳的農產品
[20:04.080 -> 20:05.600] 所以其實我們還是要加強食農教育跟消費者的教本地低碳的農產品所以其實我們還是要加強
[20:05.600 -> 20:07.560] 食農教育跟消費者的教育
[20:07.560 -> 20:11.020] 讓更多人瞭解本地跟季節性的食材的重要性
[20:11.020 -> 20:12.660] 以及他們的飲食選擇
[20:12.660 -> 20:15.160] 如何影響農業的碳排放
[20:15.160 -> 20:18.500] 那當然實現這個農業經營碳排
[20:18.500 -> 20:19.840] 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
[20:19.840 -> 20:22.020] 但其實它也充滿了很多機遇
[20:22.020 -> 20:24.820] 它不僅有助於應對氣候的變遷
[20:24.820 -> 20:27.240] 還能提升我們的糧食安全
[20:27.240 -> 20:29.300] 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20:29.300 -> 20:31.040] 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20:31.040 -> 20:33.000] 那當然作為消費者
[20:33.000 -> 20:35.420]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為此出一份力
[20:35.420 -> 20:38.040] 選擇本地當地的農產品
[20:38.040 -> 20:40.440] 減少食物的浪費
[20:40.440 -> 20:42.160] 支持採用環保
[20:42.160 -> 20:43.780] 低碳耕作的農民
[20:43.780 -> 20:46.220] 這些看似微小的行動
[20:46.220 -> 20:49.260] 積少成多都能成為巨大的影響
[20:49.260 -> 20:55.840] 那最後的話
[20:55.840 -> 20:56.880] 我就是想強調
[20:56.880 -> 21:00.640] 農業淨零不應該被視為是一種負擔
[21:00.640 -> 21:04.060] 而是應該被看作是一種轉型的機遇
[21:04.060 -> 21:06.960] 這是一種農業轉型升級的機遇
[21:06.960 -> 21:09.600] 那我們可以通過發展低碳農業
[21:09.600 -> 21:11.960] 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價值
[21:11.960 -> 21:14.360] 同樣也可以增加農民的收入
[21:14.360 -> 21:17.940] 又可以為地球做出實質的貢獻
[21:17.940 -> 21:19.540] 那這是一個多盈的局面
[21:19.540 -> 21:21.420] 這對每一個人都非常重要
[21:21.420 -> 21:23.280] 因為這個不僅關係到
[21:23.280 -> 21:25.080] 氣候變遷的環境,
[21:25.740 -> 21:28.020] 它還直接影響到我們的食品安全,
[21:28.400 -> 21:29.100] 糧食安全,
[21:29.400 -> 21:30.420] 還有我們的生活品質,
[21:30.900 -> 21:32.900] 我們每一個人的飲食的選擇,
[21:33.020 -> 21:35.240] 其實都在為這個目標做出貢獻,
[21:35.960 -> 21:37.360] 那如果我們瞭解這些資訊的話,
[21:37.460 -> 21:39.460] 就可以讓我們成為一個更有見識的,
[21:39.860 -> 21:41.860] 更有想法的消費者,
[21:42.020 -> 21:43.300] 跟全球公民,
[21:43.860 -> 21:45.440] 為這個社會的永續發展
[21:45.440 -> 21:47.640] 貢獻我們自己的一分力量
[21:47.640 -> 21:48.800] 以上呢
[21:48.800 -> 21:50.960] 就是我們本期的節目內容
[21:50.960 -> 21:52.360] 那如果你對這個話題
[21:52.360 -> 21:53.160] 還有什麼想法的話
[21:53.160 -> 21:53.960] 歡迎在我們的
[21:53.960 -> 21:56.580] 社交媒體上面留言討論
[21:56.580 -> 21:59.280] 那我們就下期再見咯
[21:59.280 -> 21:59.660] 拜拜
[21:55.920 -> 21:56.840] Thank you.
參考資料: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96073 | 中國封殺、氣候變遷、自給率下降⋯⋯台灣面臨糧食自給危機,你的餐桌準備好了嗎?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ubrand.udn.com/ubrand/story/123647/8068353 | 丹麥開農業碳稅第一槍 每噸CO2將徵收台幣1400元 | ESG新知 | 倡議家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04828 | 為全球暖化踩剎車,丹麥2030年起向牛課徵「放屁稅」,農牧業者每年須為每頭牛多繳2000元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e-info.org.tw/node/239419 | 創農業碳稅首例 丹麥每頭牛繳台幣3000元「牛屁稅」 |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www.perplexity.ai/search/denmark-carbon-tax-for-cows-BOl4SSZZTiiZE3LfxB4rtg | Denmark Carbon Tax for cows
https://edition.cnn.com/2024/06/26/business/denmark-cows-carbon-tax/index.html | Denmark to charge $100 per cow in world’s first carbon tax on farming | CNN Business
https://www.moea.gov.tw/mns/dos/bulletin/Bulletin.aspx?kind=9&html=1&menu_id=18808&bull_id=15930 | 產業經濟統計簡訊 - 最新消息 - 經濟部統計處
https://edgar.jrc.ec.europa.eu/edgar_food | EDGAR - The Emissions Database for Global Atmospheric Research
https://www.toaa2001.org.tw/news_cont.php?N_Key=239 | 台灣傑出農業專家發展協會_農委會為主管機關、十大傑出農業專家、提供農漁林牧業技術及有機農產品無毒農藥技術等諮詢
https://www.ly.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590&pid=217527 | 立法院全球資訊網 -農業淨零碳排相關問題研析
https://www.delta-foundation.org.tw/blogdetail/3262 | 台灣農業淨零的臨門一腳:向英國借鏡糧食系統碳盤查-低碳生活部落格
https://www.ipcc.ch/srccl/chapter/summary-for-policymakers/ |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 Special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 and Land
https://www.ipcc.ch/site/assets/uploads/sites/4/2020/06/SRCCL_SPM_zh.pdf | SRCCL_SPM_zh.pdf
https://www.cca.gov.tw/information-service/publications/national-ghg-inventory-report/12003.html | 2024年中華民國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下載及出版品-資訊服務|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全球資訊網
https://service.cca.gov.tw/File/Get/cca/zh-tw/c1zoEItkaIqqvly | c1zoEItkaIqqvly
https://service.cca.gov.tw/File/Get/cca/zh-tw/NnuEpnjlQFpUCem | NnuEpnjlQFpUCem
https://www.tcdares.gov.tw/upload/tdais/files/web_structure/12942/6-%E8%BE%B2%E6%A5%AD%E6%B7%A8%E9%9B%B6%E7%A2%B3%E6%8E%92%E8%AD%B0%E9%A1%8C%E7%99%BC%E5%B1%95%E8%B6%A8%E5%8B%A2.pdf | 6-農業淨零碳排議題發展趨勢.pdf
https://oia.ntu.edu.tw/col.article/detail/sn/40 | 國立臺灣大學 國際事務處 【亮點實驗室】實踐淨零碳排,引領臺灣永續發展 | 農業零碳技術與管理創新研究中心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502001217-260405?chdtv | 歐盟碳關稅明年試跑 立委:農產單獨品項減碳認證和指標須提前作業 - 生活 - 中時
https://agritech-foresight.atri.org.tw/article/contents/4219 | 【綠趨勢】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應從農業碳交易市場做起 -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EP13 | AI與永續發展的交會點:探討碳意識計算的重要性
本集LC News低碳週報主要討論了AI發展與環境永續之間的關係,重點如下:
1. 檢視AI巨頭的ESG報告,發現雖然主要公司使用100%再生能源,但其供應鏈企業尚未達到相同水準。
2. 介紹了AI專家吳恩達公司推出的新課程「面向生成式AI開發者的碳意識計算」,該課程與Google Cloud合作開發。
3. 探討了碳強度的概念,以及如何在AI開發過程中選擇低碳強度的地區和時間來運作模型。
4. 介紹了三個重要工具:Electricity Maps API、Google Cloud的Vertex AI SDK和Carbon Footprint工具,這些工具可幫助開發者監控和優化AI項目的碳排放。
5. 強調了在AI發展中採取碳意識方法的重要性,以及開發者在減少AI對環境影響方面的責任。
6. 呼籲各界,無論是AI從業者、ESG專家還是普通大眾,都應關注AI對環境的影響,為可持續的AI未來做出貢獻。
在本集中,我們探討了 AI 和環境可持續性的交叉點,重點介紹了 deeplearning.ai 和 Google Cloud 推出的新課程「面向生成式 AI 開發者的碳意識計算」。
主要內容:
AI 的環境影響:隨著 AI 使用的增長,其能源消耗和碳足跡也在增加。
碳強度:課程介紹了碳強度的概念,這個指標因地區和時間而異,取決於不同的能源組合。
溫室氣體(GHG)協議:在雲計算和 AI 開發背景下理解範疇 1、2 和 3 排放。
碳意識 AI 工具:
Electricity Maps API:提供實時碳強度數據
Vertex AI SDK:使開發者能在低碳區域訓練模型
Google Cloud 碳足跡工具:追踪雲資源的排放
優化策略:
選擇低碳區域運行工作負載
在可再生能源高峰期安排計算密集型任務
優化資源使用
權衡因素:使用 Google Cloud 的儀表板權衡碳足跡、成本和延遲。
持續監控:定期檢查碳足跡數據並更新策略。
本集強調了在 AI 開發中採用碳意識實踐的重要性,並鼓勵開發者為更可持續的 AI 未來做出貢獻。
為什麼這很重要:
對 AI 開發者:學習如何減少工作的環境影響。
對 ESG 專業人士:了解 AI 和可持續性日益交叉的領域。
對企業領導者:深入了解如何平衡技術進步和環境責任。
無論您是從事 AI、可持續發展還是一般商業,本集都為環境意識技術發展的未來提供了寶貴的洞察。
收聽完整內容:
Video Podcast (YouTube) Audio Podcast (Spotify)
參考資料:
碳意識計算(Carbon Aware Computing for GenAI developers)免費課程連結
EP12 | 碳費開徵倒數:爭議與平衡,台灣淨零之路的挑戰
本集《十分鐘LC News低碳週報》重點聚焦台灣即將實施的碳費制度。我們深入探討了以下幾個關鍵議題:
碳權交易辦法將於8月15日上路,9月底有望完成首筆國內碳權交易。
2025年開徵的碳費,其費率和優惠措施仍在討論中。環團、產業界和政府各有立場。
為何台灣選擇碳費而非碳稅?我們分析了其背後的邏輯和考量。
碳費制度如何平衡減碳目標和企業轉型壓力?優惠費率是否違反污染者付費原則?
碳洩漏問題及其可能的解決方案 - 碳關稅的必要性。
本集節目邀請您一同了解台灣碳費政策的來龍去脈,以及其對未來低碳轉型的重要影響。無論您是關心環保議題的公民,還是受政策影響的企業,都能從中獲得寶貴的洞見。
EP12逐字稿:
歡迎收聽十分鐘LC News低碳週報。本節目由台灣永續農業減碳發展協會贊助播出。我是台灣永續農業減碳發展協會理事長Alan。
大家好,今天錄音的時間是7月4號的晚上,這一節會在7月5號發布。我回顧上週的新聞,首先看到一則7月1號來自巨亨網的新聞,標題寫道"碳權交易辦法8月15日上路,9月底上架完成國內碳權首筆交易"。
這則新聞簡述如下:環境部在7月1號發布了"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轉移管理辦法",也就是碳交易辦法,將於8月15號正式上路。環境部承諾這個辦法會在6月底公布,預計6月底公布的KPI達標。然後碳交所建置的碳交易拍賣平台可以在9月底上架商品,使整個碳交易制度完備,也可以完成國內第一筆碳權交易。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明表示,這個辦法僅適用於國內的碳權及現行的自願減量專案,以及早期的抵換專案、先期專案等所產生的合法減量額度,但不包括國外的碳權。副署長表示,近期熱烈討論的碳費徵收是碳定價的關鍵,而推動自願減量交易的機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輔助措施,有助於落實碳定價制度,達成淨零轉型的目標。
我個人當然樂見碳權交易上路,但我在這個新聞裡看到另一個熱門的新聞點,就是碳費徵收的審查會議。台灣將在2025年開徵碳費,但其實現在這個碳費的費率和優惠費率還沒有定案。
以正反方來說,反方是以環團為主,他們認為優惠費率違反了污染者付費原則。而企業或工商界更在意碳費的金額,以及能否維持自己的競爭力。UDN和經濟日報報導,7月5號(也就是這一集發布的當天)將召開第四次碳費費率審查會議。
隨著碳費費率討論即將觸及費率數字,究竟起徵的價格是產業界期待的每公噸100元,還是環境部原先預估的300元,還是環團期待的500元,這備受矚目。我認為這是一場大戲,會在7月5號有一個結果。等到結論出來後,我會趕緊做一集來介紹。
不過我想再次談一下碳費這個有趣的主題。我看到另一篇文章,暢逸家邀請了中金院綠色經濟研究所中心研究員兼副主任劉哲良先生分析台灣碳費運作邏輯,以及外界擔心的綠色通膨、碳洩漏等問題。
首先,為什麼台灣是碳費而不是碳稅?劉哲良解釋說,台灣徵收碳費屬於特別公課,是一種專款專用的稅法。氣候變遷法第33條明定13個支出方向,也就是說它是專款專用。雖然台灣號稱是碳費,但實際上與國際定義的專款專用稅無異,所以它其實某種程度上就是稅,只是不像一般的稅那樣可以靈活運用,它只能被用在規定的方向上。
其他國家也有類似做法。台灣收取空氣、水、廢棄物等環境污染防治費用已經20多年,其實和現在即將上路的碳費邏輯非常相似。企業在適應時,成本非常低,起徵非常平緩。
關於課徵碳稅是否可行,劉哲良表示,在台灣,稅是由財政部掌管,會歸入一般預算使用。也就是說,碳稅可以作為減碳以外的用途,理論上有利於國家整體福利的發展。但有人認為,把從企業端收取的稅費回饋給一般民眾,可以避免企業轉嫁成本後影響民生消費。
然而,這裡面有個矛盾之處。台灣的特別公課無法直接將錢發給民眾,這也與收碳費最初的目的不相符,因為這個工具最主要是要處理減碳的問題。但可以通過補助獎勵的方式間接減輕民眾的負擔。
實務上難以執行碳稅的原因主要是財政部必須要調整其他稅費的比例以達到租稅中立,租稅協調上更為複雜,所以其實行政成本非常高。劉哲良直言,相關討論必須回到台灣的整體社會背景,檢視有沒有真正的可行性。如果現在要說碳稅,可能五年內都談不出來,但我們現在必須要上路了。這是一個蠻務實的觀點。
目前環團批評優惠費率違背污染者付費原則。我們要如何兼顧減碳和企業轉型的誘因?在費率討論上,這是正反方討論的一個重點。環團對於優惠費率(企業可以自主申請減量計畫,申請優惠費率)的看法是,這像是賣場的折扣週年慶,違反了污染者付費原則。
環境部回應說,相較於歐盟的碳定價機制為了避免碳洩漏給予企業免費配額,台灣必須要遞交自主減量計畫才有折扣。如果沒有依照計畫執行,就會取消優惠並追繳差額,其實設計上更為嚴謹,沒有過度折扣的疑慮。
關於這個爭議,台灣的優惠費率在國際上確實很特殊。基於減量必要性設計之餘,也必須要減輕企業的轉型壓力,避免成本過度轉嫁到民生消費上。真正的意含其實是透過較高價的碳費給予企業減碳壓力,同時也提供有條件的折扣。
這樣做其實就變成要多付一點行政成本,因為必須要審核自主減量計畫,避免企業信口開河。相對於國際上其他的碳稅費很單純地收錢,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真的有那個效果嗎?這是很不確定的。所以在政策設計角度來說,污染者付費只是其中一個原則,沒有什麼優劣之分。現階段就是定義出哪些污染源必須要付費,後續就是要討論如何設計達成減碳的目的。
到這邊,我認為碳費就是一個折衷的辦法,但它的重點是在於趕快上路,邊做邊學。這其實我完全認同。我們先不論政策好壞優劣,我們先從可執行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理論的角度出發。我認為這個說法是可以說服我的。
同時我也在另一篇來自思想坦克的文章看到對於碳費制度的進階說明。作者是中山大學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的謝建元副教授。我總結一下他對於碳費制度的觀點:
從明年五月要課徵碳費,其目的是鼓勵企業減少碳排,而不是為了增加政府的收入。
企業可以用減碳額度來抵扣部分碳費。國內的減碳額度最多可以抵10%,國外的額度最多可以再抵5%。
徵收碳費可以透過兩種方式來促進減碳:第一,提高產品的成本和價格,降低消費量;第二,鼓勵企業投資減碳的設備和技術。
他用了一個例子來解釋碳費如何影響企業的決策。假設有一家公司每年排放10萬噸二氧化碳,他有不同的減碳方案,成本都不一樣。當碳費高於某個方案的成本時,公司就會採用那個方案。所以碳費越高,公司採用的減碳措施就越多。
這個就是你可以想像它是棍子,那當然我們還是有些蘿蔔,就是允許減碳額度可以抵扣碳費。這不會大幅降低企業的減碳動機,主要是希望將部分原本要交給政府的錢轉到民間的減碳項目。這對企業、政府還有環保團體其實都有好處。
這種設計的優點是可以減輕政府管理碳費的壓力,企業也可以直接支持環保項目,對於公關行銷有利。環保團體可以獲得更多資源,等於說把部分政府的資源移轉到民間去專業。
然而,碳洩漏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為了繞過台灣的碳費,比如說水泥熟料,可能就選擇從高碳排的地區進口很便宜的半成品進來。如果台灣不對這些進口產品徵收碳關稅,那確實這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所以總結來看,如果是不外銷的本地企業,可以通過進口這些比較不環保的半成品來降低成本,繞過台灣碳費。如果不課徵碳關稅,對於一些比較乖的企業來說,他們就有些競爭上的問題。這到底能不能減少碳排呢?對台灣來說是有減少,但是全世界是增加的。
所以這邊還是回到一個老問題,就是徵收碳關稅。進口碳關稅這種有效政策可以防止碳洩漏的問題,也可以鼓勵企業用更環保的方式來生產,有助於全球的碳排減少。這其實就是一個有沒有碳關稅,以及如何接軌國際的老問題。不過我還是支持碳費先上再說。
總結來看,台灣將在2025年徵收碳費。雖然名為碳費,但實際上是一種特別的公課,其邏輯與國際定義的碳稅很接近。碳費的徵收旨在促進企業減碳,不是為了增加政府的收入。企業可以透過參與自主減量計畫獲得優惠費率。
這裡的爭議點是如何平衡污染者付費原則和企業轉型的壓力。碳費的制度設計非常複雜,涉及費率、減碳額度、抵換機制等,各界對此都還有不同意見。然而,如果我們從務實的角度出發,先求有再求好,我們會透過邊做邊學的方式,逐步完善碳費或碳稅的制度。我認為這才是台灣邁向2050淨零碳排目標的關鍵。所以我個人是支持環境部這個做法的。
好,那以上就是今天這一集的內容。我們看明天7月5號的結果,看這個費率到底是100、300還是500。我會盡可能找時間,趕快幫大家做一個整理和介紹。今天就先到這邊,謝謝大家的收聽,拜拜。
參考資料:
明第4次碳費審議會討論費率 專家:優惠費率非好工具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8073009
上任後的燙手山芋 環境部長彭啟明點名碳費
https://udn.com/news/story/7270/8066191
國內外減量額度抵減碳費的影響與意義
https://voicettank.org/20240704-1/
交易辦法8/15上路 碳權概念加溫 造紙類股吸睛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4%BA%A4%E6%98%93%E8%BE%A6%E6%B3%958-15%E4%B8%8A%E8%B7%AF-%E7%A2%B3%E6%AC%8A%E6%A6%82%E5%BF%B5%E5%8A%A0%E6%BA%AB-%E9%80%A0%E7%B4%99%E9%A1%9E%E8%82%A1%E5%90%B8%E7%9D%9B-201000078.html
〈碳權交易〉碳交易辦法8/15上路 9月底上架完成國內碳權首筆交易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620983
碳費每噸100元起徵 有聲音傳出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7307/8064829
EP11|我們用AI環保嗎?
本集十分鐘LC News低碳周報探討了AI與ESG及減碳的關聯。主持人Alan深入分析了AI產業鏈中上中下游企業在可再生能源使用方面的表現。
重點包括:
AI訓練和運算需要大量電力,引發對其環境影響的思考。
AI提高了生產力,可能間接降低整體能源消耗。
主要AI公司如OpenAI、Amazon、Meta等在可再生能源使用方面表現優異,多數接近或達到100%。
上游硬體供應商如NVIDIA和台積電也在積極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從可再生能源使用這一簡單指標來看,AI的使用在環保方面相對可持續。
本集適合對AI、ESG或科技股感興趣的聽眾。Alan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了複雜的議題,並提供了有價值的見解,幫助聽眾理解AI發展與環境可持續性之間的平衡。
逐字稿:
歡迎收聽十分鐘LC News低碳周報。本節目由台灣永續農業減碳發展協會贊助播出。大家好,我是協會理事長Alan。今天是6月25號,我們正在錄音。
今天台股比較有趣。最近台股很熱,昨天因為NVIDIA大跌而下跌。今天台股開盤時跌了118點,但收盤時小漲了62.27點。最近AI概念股非常火熱,這是個熱門話題。但AI與ESG和減碳有什麼關聯呢?其實還是有不少關聯的。
我自己非常關注AI領域。現在我們使用的包括ChatGPT、Gemini或Claude這些大型語言模型(LLMs),都屬於所謂的"Sentence AI"。這些AI的訓練和推理都需要大量電力。比如Meta的CEO扎克伯格就提到,未來算力集群或算力中心所需的電量是驚人的。最近特斯拉的馬斯克也說他們建立的算力集群大約需要500兆瓦的電力,這是非常驚人的電力需求。
所以今天我想談一個有趣的話題: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我們現在使用的這些AI對氣候的影響是什麼?包括我在內,每天都在使用ChatGPT或Gemini這些AI,有時還會用Canva這些簡單的圖像生成功能。在做專業知識工作時,用到AI的比例非常高。
使用這些AI確實提升了我們的生產力。我個人覺得大概可以提升20%到30%的生產力,也就是說我的時間大概可以縮短20%到30%,用得好的話可能到40%都有可能。
從一個小編的角度來看,假設他一天原本要寫三篇文章,現在通過ChatGPT這些AI的協助,一天可以寫出四篇。這是否意味著他多了一篇的生產力?是否意味著要達到同樣的產出,他所需要的能量反而減少了?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既然現在許多專業人士都在使用AI,我們是否可以來看一下AI對企業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今天的內容很適合對AI有興趣,或經常使用AI的人,或想瞭解更多AI相關股票信息的人來聽。
這一集主要討論AI浪潮的驅動力。它主要針對提高人類生產力,但反面也會帶來一些隱私安全問題。同時,它對能源使用的影響非常顯著,可能會影響社會公正,甚至一些工作機會。這些其實都涉及到ESG的議題。
我們可以把AI產業分為上中下游。上游有NVIDIA和台積電(TSMC),中游是AI服務器代工廠如鴻海或廣達,下游則是Amazon、Google、Meta、Microsoft等雲服務提供商。OpenAI(ChatGPT的開發者)的基礎設施也是放在微軟的Azure上。
我很好奇這些上下游公司在ESG或氣候行動方面有什麼表現。我們是否可以找到一種更可持續的方式來使用AI?畢竟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有相應的責任。我們如何以更可持續的方式使用這些AI?
我們可以檢視一下上游和下游公司採取了哪些方法或ESG行動。我看了一下這些公司的ESG網站,大家都寫了很多。但我覺得有一個有趣的問題:我們要用什麼指標來初步檢視這些企業在能源使用上的表現?
我想選擇的指標是最簡單的: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因為下游公司一定會要求上游供應商提供這些數據,他們匯總起來後就等於是下游公司的報告。
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情。我們先來看OpenAI,它主要使用Azure雲服務。在Azure的可持續發展網頁上,他們提到將在2025年達到100%的可再生能源使用。這意味著使用ChatGPT基本上都是用可再生能源,至少在能源這方面是可持續的。
Amazon在其官網上顯示,他們現在90%使用可持續能源,計劃在2025年達到100%。Meta在他們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中提到,他們在數據中心和辦公室已經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Google比較特別,他們的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24/7無碳能源運作。根據他們2021年4月發佈的報告,他們從2007年開始實現碳中和,從2017年開始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再看上游,NVIDIA在其可持續發展網頁上寫道,預計到2025財年結束時,他們的辦公室和數據中心將達到100%使用可再生電力。不過,根據他們2024財年的可持續發展報告,目前的可再生電力使用比例是76%。
最後看台積電,根據他們ESG官網的信息,2022年全公司的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為10.4%。他們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如何建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並提供足夠的再生能源。台積電計劃加速RE100的永續進程,將2050年全球營運100%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提前到2040年,2030年將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從40%提升到60%。
總的來說,軟件公司或AI巨頭已經聲稱達到或接近100%使用再生能源,而上游的台積電目前只有10%。這中間的計算方式可能值得進一步探討,但從終端用戶的角度來看,我們使用的AI在能源方面應該是相當可持續的。
長期來看,電子業也會被下遊客戶要求提高工藝的透明度和降低碳足跡,所以這方面應該會持續改善。台積電的目標是在2050年達到100%使用再生能源。
所以,基本上我們現在使用AI應該不用太擔心其環保性,我們可以放心地使用它來提升生產力。從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這個簡單指標來看,AI的使用在環保方面是相對可持續的。
隨著文明的進步,能源使用增加是正常的。使用AI服務雖然會增加能源消耗,但也提高了個人生產力,可能反而降低了整體的能源耗損,使我們的工作更有效率。
如果未來能源需求繼續增加,可再生能源可能會有使用限制或上限。屆時可以考慮重啓核能(無論是核聚變還是核裂變),同時我們也應該思考如何提高化石燃料發電的效率,因為台灣80%的電力來自化石燃料。電網效率的提升也是我們應該持續關注和理解的問題。
以上就是我們這一集低碳周報的內容,主要講述了AI企業的ESG表現,我們用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來簡單評估使用AI是否對環境負責任和可持續。如果大家想聽到更多關於台灣企業ESG表現的內容,我們下一集再來做更深入的介紹。謝謝大家,再見!
EP10|ESG浪潮下的企業挑戰與機遇:從併購到AI,ESG如何重塑企業競爭力?
本集LC News低碳周報探討ESG浪潮下企業的挑戰與機遇。
ESG影響企業併購與聲譽
調查顯示,七成企業併購決策受ESG因素影響,甚至有七成併購因ESG疑慮破局。ESG日益重要,影響企業聲譽、價值,甚至成為發展關鍵。
企業面臨ESG挑戰
儘管監管機構和利益相關者對ESG資訊揭露要求日益嚴格,許多企業尚未做好準備。H&M集團投資熱能電池技術,以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降低碳排放並帶動供應鏈綠色轉型,為時尚產業提供借鏡。
科技巨頭積極投入ESG
微軟、Salesforce等科技巨頭積極投入ESG領域,不僅購買碳權或投資碳清除技術,更展現對環境永續的承諾。微軟更投資綠色能源和合融合技術,關注能源轉型議題。
ESG並非特定產業專利
ESG並非特定產業專利,所有企業都必須重視。企業在ESG資訊揭露上仍有很大進步空間,資訊科技公司或新創公司可提供相關服務。
ESG提升企業競爭力
ESG不僅提升企業風險管理能力,更帶來創新機會,提升長期競爭力。微軟積極擁抱科技創新,人工智慧在ESG領域應用日益廣泛,例如ESG報告資料收集與分析、供應鏈風險預測等。
碳定價、碳關稅與碳中和
碳定價透過市場機制減少碳排放,碳關稅防止碳洩漏並保護國內產業,碳中和是全球長期目標,需透過各種減碳或增匯措施實現。
結論
ESG成為企業經營顯學,企業需將ESG融入DNA,才能在變動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同時為地球永續發展做出貢獻。中鋼視三碳挑戰為經濟議題,不處理好恐難存活,凸顯ESG對企業生存的重要性。
逐字稿:
[00:00.000 -> 00:02.820] 歡迎收聽十分鐘LC News低碳周報
[00:02.820 -> 00:07.500] 本節目由台灣永續農業減碳發展協會贊助播出
[00:07.500 -> 00:13.780] 歡迎收聽十分鐘LC News低碳周報
[00:13.780 -> 00:18.000] 我是台灣永續農業減碳發展協會理事長Alan
[00:18.000 -> 00:27.400] 哈嘍各位好 我是Alan
[00:27.400 -> 00:31.000] 今天是6月20號 又到了禮拜五
[00:31.000 -> 00:34.200] 不知道今天大家晚上的規劃是什麼呢
[00:34.200 -> 00:38.400] 今天的話呢 我們維持一週一更
[00:38.400 -> 00:41.500] 雖然說我們希望可以一週數更
[00:41.500 -> 00:43.800] 但是受限到有個人的時間
[00:43.800 -> 00:45.640] 所以沒辦法做到一日數更
[00:45.640 -> 00:47.540] 或者是一周樹根
[00:47.540 -> 00:51.280] 所以我們現在還是以一週一更的方式來進行
[00:51.280 -> 00:53.740] 那相關的這些整理
[00:53.740 -> 00:56.520] 包括我們的podcast本身
[00:56.520 -> 00:57.720] 都會在我們的官網
[00:57.720 -> 00:59.040] 協會的官網上
[00:59.040 -> 01:01.960] 大家可以在那邊取得收聽
[01:01.960 -> 01:06.000] 還有我們的文字稿
[01:06.000 -> 01:08.000] 就是我們有用這個AI去轉
[01:08.000 -> 01:10.000] 這個把語音轉成文字
[01:10.000 -> 01:12.000] 那包括像我們找到的這些
[01:12.000 -> 01:14.000] 新聞的資料我們都會提供在我們官網的
[01:14.000 -> 01:16.000] 文章當中
[01:18.000 -> 01:20.000] 好那今天就回到
[01:20.000 -> 01:32.800] 我們這個十分鐘的內容裡面
[01:36.380 -> 01:36.640] 那我們今天這個十分鐘這一周
[01:39.460 -> 01:39.960] 有一個比較重要的主題就是我們從
[01:43.560 -> 01:44.320] 國內外的一些新聞當中我們看到了一些
[01:48.060 -> 01:50.200] 一些這個國內外的一些新聞當中我們看到了一些一些各種各樣的ESG或者C-Band的發展
[01:50.200 -> 01:53.840] 那我想今天這一周
[01:53.840 -> 01:55.660] 這一集的主題
[01:55.660 -> 01:57.460] 我想要定成
[01:57.460 -> 02:01.560] 就是在ESG的浪潮之下
[02:01.560 -> 02:03.960] 企業的挑戰還有機遇
[02:03.960 -> 02:08.000] 從並購到人工智慧AI
[02:08.000 -> 02:12.540] ESG如何重塑企業的競爭力
[02:12.540 -> 02:16.300] 我覺得這一集大概會是以這個基調來進行
[02:16.300 -> 02:19.780] 那我們大概會稍微就是順著去講一下
[02:19.780 -> 02:23.280] 我們所看到就是大概這一兩周左右的時間
[02:23.280 -> 02:24.840] 看到的一些新聞
[02:24.840 -> 02:25.000] 那首先的話呢我們所看到就是大概這一兩週左右的時間看到的一些新聞
[02:25.000 -> 02:27.000] 那首先的話呢
[02:27.000 -> 02:33.000] 我想要先講一下這個企業併購受到這個ESG的影響
[02:33.000 -> 02:36.000] 好那根據這個
[02:36.000 -> 02:40.000] 大家不知道根據這個DELOAD這個新調查
[02:40.000 -> 02:44.000] 這個七成的企業併購的決策會受到ESG因素的影響
[02:44.000 -> 02:46.740] 那甚至剛有七成的企業並購的決策會受到ESG因素的影響那甚至剛好七成的並購
[02:46.740 -> 02:48.960] 因為ESG有疑慮
[02:48.960 -> 02:50.180] 所以就破局了
[02:50.180 -> 02:52.360] 那這個新聞其實顯示就是說
[02:52.360 -> 02:55.160] 現在ESG在這個企業經營的扮演中
[02:55.160 -> 02:57.420] 扮演的角色其實是越來越重
[02:57.420 -> 03:00.080] 那它不僅會影響到企業的聲譽
[03:00.080 -> 03:01.020] 還有價值
[03:01.020 -> 03:03.900] 那它更可能會成為企業發展的一些關鍵
[03:03.900 -> 03:05.500] 然而呢企業在展的一些關鍵然而呢
[03:05.500 -> 03:07.440] 企業在ESG的領域
[03:07.440 -> 03:09.380] 也面臨了諸多的挑戰
[03:09.380 -> 03:11.400] 有一個調查指出
[03:11.400 -> 03:13.780] 就是儘管我們的監管機構
[03:13.780 -> 03:14.940] 跟利益相關者
[03:14.940 -> 03:18.380] 對ESG的資訊揭露的要求
[03:18.380 -> 03:20.620] 其實是日益的嚴格
[03:20.620 -> 03:23.380] 但其實還有很多很多的企業
[03:23.380 -> 03:24.740] 尚未做好準備
[03:24.740 -> 03:27.140] 那這到底該怎麼辦呢
[03:27.140 -> 03:29.780] 或許我們可以借鑒一下
[03:29.780 -> 03:30.820] 這個H&M
[03:30.820 -> 03:32.640] 這個集團的成功經驗
[03:32.640 -> 03:34.540] 他們有一個新聞
[03:34.540 -> 03:37.660] 就是在講這個H&M集團的一個案例
[03:37.660 -> 03:39.640] 他們跟這個Rondo Energy
[03:39.640 -> 03:41.000] 這家公司合作
[03:41.000 -> 03:44.160] 他們投資了一些熱能電池的技術
[03:44.160 -> 03:46.780] 利用這樣子可再生的能源
[03:46.780 -> 03:48.820] 去取代他們的化石燃料
[03:48.820 -> 03:50.800] 那他們其實可以降低
[03:50.800 -> 03:52.620] 他們自身的碳排放
[03:52.620 -> 03:54.180] 而且可以帶動他們
[03:54.180 -> 03:56.620] 整個供應鏈的綠色轉型
[03:56.620 -> 03:58.740] 時尚或紡織這個產業
[03:58.740 -> 04:00.780] 其實說實在本來他們就是
[04:00.780 -> 04:02.080] 該怎麼講
[04:02.080 -> 04:03.840] 就是沒有那麼的可持續
[04:03.840 -> 04:08.700] 那他們一定要做比較多多的探相關的轉型
[04:08.960 -> 04:10.760] 所以我覺得H&M這件事情
[04:11.260 -> 04:14.340] 就一個這樣子的時尚品牌來說是一個
[04:14.600 -> 04:15.880] 蠻不錯的一個案例
[04:17.160 -> 04:22.280] 除了H&M之外的話其他的科技巨頭
[04:22.780 -> 04:25.740] 也積極的投入ESG的領域
[04:25.740 -> 04:29.960] 像是微軟還有這個Salesforce
[04:29.960 -> 04:32.240] 做CRM的這個領先的企業
[04:32.240 -> 04:37.400] 那他們除了買碳權或者投資這些碳清除技術
[04:37.400 -> 04:41.780] 他們也會展現企業對環境永續的承諾
[04:41.780 -> 04:44.680] 但相較之下
[04:44.680 -> 04:46.760] 一些傳統產業在ESG的表現
[04:46.760 -> 04:47.880] 就比較落後一點
[04:47.880 -> 04:49.720] 那這也就提醒我們
[04:49.720 -> 04:51.900] ESG並不是特定產業的專利
[04:51.900 -> 04:53.340] 而是所有產業都必須
[04:53.340 -> 04:56.180] 所有企業都必須正式的一個課題
[04:56.180 -> 04:57.560] 那這邊我想補充一下
[04:57.560 -> 04:58.760] 就是說微軟
[04:58.760 -> 05:02.300] 微軟因為之前有一些合作的經驗
[05:02.300 -> 05:04.460] 所以我們知道比較多
[05:04.460 -> 05:08.440] 那除了微軟
[05:08.440 -> 05:14.400] 他很早期就已經在跟台灣很多電子大廠
[05:14.400 -> 05:16.620] 進行AI的合作之外
[05:16.620 -> 05:19.620] 根據我聽到的消息
[05:19.620 -> 05:23.660] 他們其實對於他們的ESG綠色部門
[05:23.660 -> 05:27.920] 他們其實投了蠻多的綠色能源
[05:27.920 -> 05:30.180] 包括像合融合
[05:30.180 -> 05:32.900] 或者是可再生的這些綠色
[05:32.900 -> 05:34.300] 就是這些比如風電
[05:34.300 -> 05:36.160] 太陽能等等
[05:36.160 -> 05:37.980] 他們其實也投了不少的
[05:37.980 -> 05:39.740] 這些新的企業
[05:39.740 -> 05:41.820] 有新技術的企業
[05:41.820 -> 05:43.140] 所以其實微軟他們
[05:43.140 -> 05:47.040] 也很關注能源轉型的議題
[05:47.040 -> 05:49.400] 那他們不會單純的是
[05:49.400 -> 05:51.780] 只有去做所謂的
[05:51.780 -> 05:55.160] 這個可再生的這個能源
[05:55.160 -> 05:57.260] 他們也會去做所謂的
[05:57.260 -> 05:58.420] 這個合融合
[05:58.420 -> 06:00.160] 畢竟合融合他
[06:00.160 -> 06:02.880] 就是說大家都一直在談這件事情
[06:02.880 -> 06:03.780] 因為他是一個
[06:03.780 -> 06:06.600] 感覺像是人類能源的一個聖杯
[06:06.600 -> 06:08.920] 那但是其實
[06:08.920 -> 06:11.320] 一直都聽到好像要好了
[06:11.320 -> 06:12.440] 但從來沒有好過
[06:12.440 -> 06:14.600] 那這個就是一個很有趣的意思
[06:14.600 -> 06:16.340] 那我前陣子也聽到另外一個
[06:16.340 -> 06:18.260] 能源的一個podcast
[06:18.260 -> 06:20.160] 它裡面就有聊到
[06:20.160 -> 06:21.600] 就是合融合
[06:21.600 -> 06:24.300] 其實在科學實驗室裡面是OK的
[06:24.300 -> 06:24.880] 就是說在
[06:24.880 -> 06:26.320] 我們講的科學研究理裡面是OK的就是說在我們講的
[06:26.320 -> 06:28.700] 科學研究理論上是可行的
[06:28.700 -> 06:30.900] 但目前來說碰到問題是什麼
[06:30.900 -> 06:32.540] 它是一個工程性的問題
[06:32.540 -> 06:34.620] 還有一個商業性的問題
[06:34.620 -> 06:36.220] 就是說我們要怎麼樣
[06:36.220 -> 06:38.580] 可以用比較合理的方式
[06:38.580 -> 06:42.880] 來達到一個比較低成本
[06:42.880 -> 06:46.960] 甚至接近於我們現在的發電成本
[06:46.960 -> 06:49.180] 這樣子就不會讓我們說
[06:49.180 -> 06:52.300] 每度電要用很高昂的價錢
[06:52.300 -> 06:53.840] 才能買到合融合的電
[06:53.840 -> 06:56.440] 以美國為例的話
[06:56.440 -> 06:59.060] 就是說美國大概一度電
[06:59.060 -> 07:00.420] 大概差不多三美分左右
[07:00.420 -> 07:04.000] 可是如果現在的合融合
[07:04.000 -> 07:05.420] 就是說現在這些比較主流合融合就是說現在這些
[07:05.420 -> 07:06.920] 比較主流合融合的
[07:06.920 -> 07:07.680] 這些公司
[07:07.680 -> 07:09.200] 他們可能去做
[07:09.200 -> 07:10.100] 所謂的商轉
[07:10.100 -> 07:12.380] 就是可能他們
[07:12.380 -> 07:13.720] 一度電要到
[07:13.720 -> 07:15.540] 不知道可能十倍
[07:15.540 -> 07:16.980] 二十倍甚至一萬枚
[07:16.980 -> 07:18.120] 都有可能
[07:18.120 -> 07:19.420] 所以這個就是
[07:19.420 -> 07:20.700] 我們在聽到
[07:20.700 -> 07:21.460] 微軟他們其實
[07:21.460 -> 07:22.140] 做了蠻多
[07:22.140 -> 07:24.080] 關於這個能源轉型的
[07:24.080 -> 07:25.200] 一些消息
[07:25.200 -> 07:27.800] 那這邊就是順便分享一下給大家
[07:27.800 -> 07:29.460] 除此之外的話
[07:29.460 -> 07:32.000] 就是企業在追求這個ESG的時候
[07:32.000 -> 07:34.900] 我們也要注意這個票率的問題
[07:34.900 -> 07:38.340] 還有這個數據真實性跟可驗證性
[07:38.340 -> 07:40.240] 那也有一個調查顯示說
[07:40.240 -> 07:42.140] 只有三成不到的企業
[07:42.140 -> 07:46.560] 他們為即將到來的ESG的保證要求
[07:46.560 -> 07:47.480] 做好這個準備
[07:47.480 -> 07:51.080] 有的時候其實企業在ESG的資訊披露上
[07:51.080 -> 07:52.800] 或者資訊的揭露上
[07:52.800 -> 07:55.260] 其實有非常大的空間
[07:55.260 -> 07:59.180] 所以其實現在有看到很多的資訊公司
[07:59.180 -> 08:01.720] 資訊科技公司或者是新創公司
[08:01.720 -> 08:03.440] 其實都花了很多力氣
[08:03.440 -> 08:06.180] 在做ESG相關的這種
[08:06.180 -> 08:08.580] 系統的銷售
[08:08.580 -> 08:10.440] 但其實我覺得
[08:10.440 -> 08:13.480] 之前有做過一些研究
[08:13.480 -> 08:14.880] 那也跟微軟很多公司
[08:14.880 -> 08:16.400] 有一些往來嘛
[08:16.400 -> 08:18.380] 那所以我認為
[08:18.380 -> 08:19.320] 比較難的地方是
[08:19.320 -> 08:20.440] 很多公司都有做
[08:20.440 -> 08:22.720] 可是其實真的不好做
[08:22.720 -> 08:23.480] 你的資料
[08:23.480 -> 08:26.240] 要全部去收集這件事情
[08:26.240 -> 08:28.220] 然後再把它管理好
[08:28.220 -> 08:29.500] 這個可能投入的成本
[08:29.500 -> 08:31.680] 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少
[08:31.680 -> 08:34.580] 所以我覺得這個地方呢
[08:34.580 -> 08:36.940] 以創業的角度來說
[08:36.940 -> 08:39.980] 或許在這個國際市場上
[08:39.980 -> 08:42.820] 確實是有一些發展空間
[08:42.820 -> 08:46.980] 但也意味著未來可能企業可以在這個
[08:46.980 -> 08:49.920] 可以找到一些比較國際性的
[08:49.920 -> 08:53.340] 不僅是台灣內部的這些科技公司
[08:53.340 -> 08:55.560] 我們可能可以找到一些國外的
[08:55.560 -> 08:56.260] 比較便宜的
[08:56.260 -> 08:59.000] 甚至一些新創公司的ESG的服務
[08:59.820 -> 09:02.360] 那或許也有人認為說ESG是一種
[09:02.360 -> 09:03.920] 企業的公安手段而已
[09:03.920 -> 09:06.040] 它對其實實質的營運
[09:06.040 -> 09:08.560] 就是企業的營運沒有什麼的幫助
[09:08.560 -> 09:10.820]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09:10.820 -> 09:15.760] ESG其實不僅能夠提升企業的風險管理能力
[09:15.760 -> 09:19.100] 它更可能為企業帶來創新的機會
[09:19.100 -> 09:21.280] 進而提升企業的長期競爭能力
[09:21.280 -> 09:23.540] 我剛才講到就是微軟他們的一個案例
[09:23.540 -> 09:26.920] 就是說微軟其實投了很多很多大家沒想過的東西
[09:27.420 -> 09:33.060] 那包括他們其實也有跟一些公司做一些對賭性的一些
[09:33.320 -> 09:33.820] 合作
[09:34.600 -> 09:36.640] 那其實如果對方成功了
[09:37.160 -> 09:40.220] 那他們確實可以先享受到一些好處
[09:40.740 -> 09:42.020] 其實再來就是說
[09:42.280 -> 09:44.320] 在這些合作當中其實他們
[09:44.580 -> 09:45.400] 內部人也會知道
[09:45.400 -> 09:47.080] 外面有這麼多新的技術
[09:47.080 -> 09:49.020] 所以其實ESG本身
[09:49.020 -> 09:50.480] 它是一個change
[09:50.480 -> 09:51.900] 但這個change
[09:51.900 -> 09:53.100] 對於所有企業來說
[09:53.100 -> 09:54.040] 反而是一種
[09:54.040 -> 09:55.120] 對於內部的一種
[09:55.120 -> 09:56.360] 創新的機會
[09:56.360 -> 09:57.100] 所以再來是
[09:57.100 -> 09:58.480] 它可能會改變很多規則
[09:58.480 -> 10:00.700] 所以可能我們在產品
[10:00.700 -> 10:01.560] 或在行銷
[10:01.560 -> 10:03.080] 甚至各品牌各部分
[10:03.080 -> 10:05.300] 都有可能有新的機會
[10:05.300 -> 10:08.060] 然後可以去爭奪新的市場
[10:08.060 -> 10:10.700] 所以我覺得大家可以換一個角度去看這件事情
[10:10.700 -> 10:12.960] 那麼如何
[10:12.960 -> 10:17.060] 就是企業要如何把握ESG帶來的機遇
[10:17.060 -> 10:17.440] 就像
[10:17.440 -> 10:22.680] 就像我們前幾節一直都談到AI嘛
[10:22.680 -> 10:24.000] 那其實
[10:24.000 -> 10:26.240] 積極的擁抱科技創新
[10:26.240 -> 10:28.360] 其實就是企業
[10:28.360 -> 10:31.620] 可能可以把握ESG帶來的機遇
[10:31.620 -> 10:33.360] 為什麼會這樣講
[10:33.360 -> 10:34.880] 就是你看
[10:34.880 -> 10:36.580] 微軟我一直舉微軟的意思
[10:36.580 -> 10:39.100] 微軟其實就是花了很多力氣去做
[10:39.100 -> 10:40.240] 但我不是說台灣微軟
[10:40.240 -> 10:41.240] 就是國外的微軟
[10:41.240 -> 10:44.840] 他們在人工智能也是領先的
[10:44.840 -> 10:45.900] 因為他們有OpenAI
[10:45.900 -> 10:50.360] 他們現在等於是市值第一名的公司了
[10:50.360 -> 10:54.380] 人工智慧在ESG領域的應用
[10:54.380 -> 10:56.380] 其實也會越來越廣泛
[10:56.380 -> 10:58.020] 舉例來說
[10:58.020 -> 10:59.580] 我們現在做ESG報告
[10:59.580 -> 11:01.760] 它的資料收集跟分析
[11:01.760 -> 11:03.840] 我們用現在的LLM
[11:03.840 -> 11:05.540] 就是像ChangeAPPG這樣的東西
[11:05.540 -> 11:07.500] 其實就能做到很多的幫助
[11:07.500 -> 11:08.660] 它可能
[11:08.660 -> 11:10.880] 如果你定義的好的話
[11:10.880 -> 11:11.520] 我覺得大概
[11:11.520 -> 11:13.880] 可能可以增加個20到30
[11:13.880 -> 11:15.880] 甚至40%的一個生產力
[11:15.880 -> 11:17.240] 就是它可以提升
[11:17.240 -> 11:20.120] 就不用全部都用到人工
[11:20.120 -> 11:21.500] 甚至不用買很貴的系統
[11:21.500 -> 11:23.580] 可能都可以做到這件事情
[11:23.580 -> 11:25.500] 那再來就是說
[11:25.500 -> 11:29.060] 他可能也可以去預設到一些供應鏈的風險
[11:29.060 -> 11:34.260] 這個是很多現在在發展中的一個狀況
[11:34.260 -> 11:35.960] 比如說我前陣子聽到
[11:35.960 -> 11:38.080] 就是西門子他們在中國市場
[11:38.080 -> 11:41.920] 就有做到一個很有趣的一個AI模型
[11:41.920 -> 11:42.920] 就是這個AI模型
[11:42.920 -> 11:46.000] 他可以把一些老師傅
[11:46.000 -> 11:48.000] 就是過去
[11:48.000 -> 11:50.000] 他們要做
[11:50.000 -> 11:52.000] 粗漿嘛,就是粗粉
[11:52.000 -> 11:54.000] 就是磨粉
[11:54.000 -> 11:56.000] 這個磨粉要怎麼磨,它這個是需要老師傅的經驗
[11:56.000 -> 11:58.000] 才有辦法確認說
[11:58.000 -> 12:00.000] 這個機器要怎麼磨才會磨得比較多
[12:00.000 -> 12:02.000] 但他們是利用一個AI的模型
[12:02.000 -> 12:04.000] 去
[12:04.000 -> 12:05.000] 發現應該說去濃縮但他們是利用一個AI的模型去發現
[12:05.000 -> 12:09.300] 應該說去濃縮老師傅的智慧
[12:09.300 -> 12:11.940] 然後可以複製傳承這個智慧
[12:11.940 -> 12:13.380] 並自動化
[12:13.380 -> 12:16.820] 讓所有人就可以快速的去掌握
[12:16.820 -> 12:21.280] 這個出粉率的提高
[12:21.280 -> 12:23.760] 所以說其實在供應鏈部分的話
[12:23.760 -> 12:25.760] 只要我們能做到這件事情
[12:25.760 -> 12:27.480] 我們就可以避免很多人的風險
[12:27.480 -> 12:29.780] 比如說老師傅突然掛了
[12:29.780 -> 12:31.840] 那你可能就沒有人可以傳承
[12:31.840 -> 12:34.260] 這樣子的一個經驗跟技術
[12:34.260 -> 12:35.660] 所以說這個東西
[12:35.660 -> 12:37.480] 確實是能夠減少
[12:37.480 -> 12:39.280] 甚至能夠預測一定的
[12:39.280 -> 12:40.840] 供應鏈的風險
[12:40.840 -> 12:43.260] 所以說AI其實是我們現在的企業
[12:43.260 -> 12:45.460] 去推動永續發展一個很好用的東西
[12:45.460 -> 12:48.180] 我也建議大家早點擁抱AI
[12:48.180 -> 12:51.540] 這個AI是絕對不可能退步的
[12:51.540 -> 12:52.940] 它只會不斷的進步
[12:52.940 -> 12:54.600] 至於有多快我也不知道
[12:54.600 -> 12:55.800] 那就等著看
[12:55.800 -> 12:58.760] 最後我們回顧一下過去
[12:58.760 -> 12:59.540] 就是說
[12:59.540 -> 13:02.040] 這一節我們在談的就是這個
[13:02.040 -> 13:03.860] ESG浪潮
[13:03.860 -> 13:06.800] 那不然並購還AI
[13:06.800 -> 13:10.360] ESG到底怎麼重塑企業的競爭力
[13:10.360 -> 13:14.100] ESG的發展跟歷程其實是很久的
[13:14.100 -> 13:15.980] 它充滿了很多挑戰跟機遇
[13:15.980 -> 13:17.740] 如果我們去看未來的話
[13:17.740 -> 13:21.040] 其實ESG當然會成為企業經營的顯學
[13:21.040 -> 13:23.140] 我們只有辦
[13:23.140 -> 13:25.100] 應該說所有的人在開公司
[13:25.100 -> 13:26.020] 或者是在做生意
[13:26.020 -> 13:27.820] 一定要把ESG的概念
[13:27.820 -> 13:30.200] 融到我們的DNA基因裡面
[13:30.200 -> 13:31.200] 這樣子我們才有辦法
[13:31.200 -> 13:32.580] 在未來變動的市場中
[13:32.580 -> 13:33.540] 保持金的優勢
[13:33.540 -> 13:35.780] 你自己去想想看
[13:35.780 -> 13:37.440] 假設你相信AI
[13:37.440 -> 13:39.100] 未來是所有人類
[13:39.100 -> 13:40.720] 所有企業發展的
[13:40.720 -> 13:42.000] 一個核心的關鍵
[13:42.000 -> 13:46.900] 那AI所需要的算力
[13:46.900 -> 13:49.520] 所需要的這些能源電力
[13:49.520 -> 13:51.420] 它所帶來的碳排
[13:51.420 -> 13:52.440] 怎麼解
[13:52.440 -> 13:55.260] 這個就是一個最大的問題
[13:55.260 -> 13:56.660] 你未來一家公司
[13:56.660 -> 13:58.100] 用越多的人工智能
[13:58.100 -> 14:01.940] 你可能製造的碳排
[14:01.940 -> 14:04.240] 這些東西可能未來都會算進去
[14:04.240 -> 14:06.380] 就算你今天是一家小公司
[14:06.380 -> 14:08.720] 沒有那麼多的工廠什麼
[14:08.720 -> 14:11.120] 可是你肯定要用非常大量的算力
[14:11.120 -> 14:13.480] 你還是有可能是一個
[14:13.480 -> 14:15.820] 碳排量排放量
[14:15.820 -> 14:18.440] 在整個行業裡面比較高的企業
[14:18.440 -> 14:21.720] 所以你還是得做一些相關的一些
[14:21.720 -> 14:23.260] 努力
[14:23.260 -> 14:26.060] 你才能有辦法持續在這種變動市場中
[14:26.060 -> 14:28.240] 保持你的競爭的優勢
[14:28.240 -> 14:31.080] 同時當然也是為了這個地球的永續
[14:31.080 -> 14:33.300] 做這個發展做出貢獻
[14:33.300 -> 14:41.820] 那我覺得今天想要用一個新聞
[14:41.820 -> 14:42.600] 做一個結尾
[14:42.600 -> 14:46.940] 就是我看到了6月19號
[14:46.940 -> 14:49.620] 這個中央社有一個報道
[14:49.620 -> 14:50.520] 他說中鋼
[14:50.520 -> 14:53.340] 說這個三碳挑戰是經濟議題
[14:53.340 -> 14:55.340] 不處理好很難存活
[14:55.340 -> 14:57.600] 然後我就看一下
[14:57.600 -> 14:59.340] 三碳問題
[14:59.340 -> 15:02.460] 他當然講很多
[15:02.460 -> 15:04.220] 就是說他認為
[15:04.220 -> 15:07.440] 代理董事長王琦青先生說
[15:07.440 -> 15:08.420] 這個三碳挑戰
[15:08.420 -> 15:10.080] 不是一個環保的議題了
[15:10.080 -> 15:11.860] 它現在是一個經濟議題
[15:11.860 -> 15:14.660] 當然中鋼有短中長期的減碳的規劃
[15:14.660 -> 15:17.000] 而且根據歐盟的一些標準來看
[15:17.000 -> 15:19.940] 他們可能不需要繳碳費
[15:19.940 -> 15:22.980] 而且他們有很多免費的合配
[15:22.980 -> 15:24.200] 累計到2023年
[15:24.200 -> 15:26.260] 他們有1157萬噸免費的合配累計到2023年他們有1157萬噸
[15:26.260 -> 15:27.960] 這種免費合配
[15:27.960 -> 15:30.120] 所以有大量碳權可以做交易
[15:30.120 -> 15:32.680] 但是他們還是面臨的三個挑戰
[15:32.680 -> 15:33.960] 就是碳定價
[15:33.960 -> 15:34.580] 碳關稅
[15:34.580 -> 15:35.160] 碳中和
[15:35.160 -> 15:37.060] 如果他們不處理好
[15:37.060 -> 15:38.680] 可能就會很難存活
[15:38.680 -> 15:40.620] 所以他們必須要把這危機變成轉機
[15:40.620 -> 15:42.560] 我覺得這個地方
[15:42.560 -> 15:44.320] 我覺得比較有趣的是這個三碳
[15:44.320 -> 15:47.240] 三碳的部分的話
[15:47.240 -> 15:53.420] 三碳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是什麼
[15:53.420 -> 15:55.800] 就是他的意思是碳定價
[15:55.800 -> 15:57.340] 碳管水跟碳中和
[15:57.340 -> 15:58.300] 三個東西
[15:58.300 -> 16:00.520] 其實核心想做的事情是一樣的
[16:00.520 -> 16:04.380] 但目的概念跟實施的方式是不太一樣的
[16:04.380 -> 16:06.060] 那碳定價部分
[16:06.060 -> 16:07.260] 基本上它概念是說
[16:07.260 -> 16:08.540] 就是我們賦予
[16:08.540 -> 16:10.860] 排放這些溫室氣體的行為
[16:10.860 -> 16:11.580] 賦予一個價格
[16:11.580 -> 16:13.420] 那我們可以通過碳稅
[16:13.420 -> 16:14.740] 或碳交易市場來
[16:14.740 -> 16:18.500] 實現定價的機制
[16:18.500 -> 16:20.920] 那就是透過市場機制
[16:20.920 -> 16:22.380] 提高碳排的成本
[16:22.380 -> 16:24.100] 那就可以讓氣燄消費者
[16:24.100 -> 16:25.640] 減少使用化石燃料
[16:25.640 -> 16:27.140] 那進而轉向去
[16:27.140 -> 16:29.220] 用這些低碳或無碳的能源
[16:29.220 -> 16:31.600] 那再來就碳關稅
[16:31.600 -> 16:33.020] 碳關稅是針對這個
[16:33.020 -> 16:35.080] 進口的高碳排的產品
[16:35.080 -> 16:35.900] 徵收關稅
[16:35.900 -> 16:38.780] 以確保進口產品的碳排放的成本
[16:38.780 -> 16:41.580] 跟我們國內生產的這個產品
[16:41.580 -> 16:42.480] 是相當的
[16:42.480 -> 16:44.860] 它其實就是避免所謂的碳洩漏
[16:44.860 -> 16:46.760] 就是說企業可以把這些生產
[16:46.760 -> 16:50.040] 移到那些碳排比較寬松的國家
[16:50.040 -> 16:52.700] 那就會有這個所謂碳洩漏
[16:52.700 -> 16:54.380] 所以同時也是可以保持
[16:54.380 -> 16:57.000] 國內產業的競爭力
[16:57.560 -> 16:59.300] 那再來就是所謂碳中和
[16:59.300 -> 17:01.060] 就是說它的概念就是說
[17:01.060 -> 17:02.260] 在特定期間之內
[17:02.260 -> 17:03.380] 你可以減少碳排放
[17:03.380 -> 17:04.700] 那你可以增加碳匯
[17:04.700 -> 17:07.760] 比如說我們前面一直在講的植樹造林等方式
[17:07.760 -> 17:10.800] 那你就可以把你排放的這個二氧化碳的總量
[17:10.800 -> 17:12.640] 跟吸收的這個總量呢
[17:12.640 -> 17:13.480] 達到一個平衡
[17:13.480 -> 17:15.260] 所以說簡單來說
[17:15.260 -> 17:17.380] 碳力量是一種經濟手段
[17:17.380 -> 17:20.920] 它是希望透過市場的機制來減少碳排放
[17:20.920 -> 17:23.440] 碳關稅呢是一種貿易手段
[17:23.440 -> 17:25.900] 應該說它是一種貿易的政策的工具
[17:25.900 -> 17:28.740] 它是要防止碳洩漏
[17:28.740 -> 17:30.500] 並保護國內的產業
[17:30.500 -> 17:34.360] 而碳中和是一個長期的目標
[17:34.360 -> 17:36.120] 需要全球共同努力
[17:36.120 -> 17:40.080] 透過各種減碳或增匯的措施來實現
[17:40.080 -> 17:43.720] 這也是回到我們剛剛講的
[17:43.720 -> 17:47.220] 就是我們要從不同的角度
[17:47.220 -> 17:50.500] 不同的範疇去思考這個問題
[17:50.500 -> 17:52.900] 那我認為它就是可以
[17:52.900 -> 17:56.580] 就是說可以重塑我們企業的競爭力
[17:56.580 -> 17:58.720] 甚至可以讓我們企業
[17:58.720 -> 18:00.120] 在這種國際競爭下
[18:00.120 -> 18:03.980] 得到一些不同的出路或方向
[18:03.980 -> 18:05.020] 好的那以上的話就是我們這一集的節目這一集有點長得到一些不同的出入或方向好的
[18:05.020 -> 18:07.200] 那以上的話就是我們這一集的節目
[18:07.200 -> 18:08.260] 這一集有點長
[18:08.260 -> 18:10.300] 那也感謝大家收聽
[18:10.300 -> 18:12.140] 那我們下周再見
[18:12.140 -> 18:12.580] 拜拜
References: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209339 | 彭啓明:今年一定開徵碳費 努力避免綠色通膨 - 新聞 - Rti 中央廣播電臺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209296 | 傳碳交易改採總量管制 環境部:尚未啟動 為長期規畫 - 新聞 - Rti 中央廣播電臺
https://www.ctee.com.tw/news/20240614701776-431201 | 碳關稅重塑全球貿易型態 淨零賽局如何超前部署 - 商情 - 工商時報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4%B8%AD%E9%8B%BC-%E4%B8%89%E7%A2%B3%E6%8C%91%E6%88%B0%E6%98%AF%E7%B6%93%E6%BF%9F%E8%AD%B0%E9%A1%8C-%E4%B8%8D%E8%99%95%E7%90%86%E5%A5%BD%E5%BE%88%E9%9B%A3%E5%AD%98%E6%B4%BB-050933455.html | 中鋼:三碳挑戰是經濟議題 不處理好很難存活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carbon-reduction/blog/3015874 | 投書》126萬名股東們應給中鋼的氣候測驗-商周ESG|商周
https://ubrand.udn.com/ubrand/story/123647/8028497 | 【2024趨勢洞察】全球環顧公司提出10大趨勢及因應建議 | ESG新知 | 倡議家
https://es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90807/post/202406180043/%E7%A2%B3%E8%B2%BB%E5%B0%8D%E6%96%BC%E9%80%9A%E8%86%A8%E5%88%B0%E5%BA%95%E5%A4%9A%E5%B0%91%EF%BC%9F%E4%B8%80%E8%A1%A8%E7%AE%97%E7%B5%A6%E4%BD%A0%E7%9C%8B%EF%BC%81%E9%80%9A%E8%86%A8%E6%9C%AA%E5%BF%85%E3%80%8C%E7%B6%A0%E8%89%B2%E3%80%8D%EF%BC%8C%E6%9B%B4%E9%A0%88%E7%95%99%E6%84%8F%E3%80%8C%E8%91%A1%E5%BC%8F%E8%9B%8B%E5%A1%94%E3%80%8D%E6%95%88%E6%87%89 | 碳費對於CPI到底影響多少?一表算給你看!未必是「綠色通膨」-ESG永續台灣
https://www.cdns.com.tw/articles/1031874 | 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淨零轉型 議員建議高雄重工業轉型 | 中華日報|中華新聞雲
https://www.wenweipo.com/a/202406/20/AP66733a6fe4b0b14a1c141498.html | ESG教育仍需加強 僅25%中小企已實踐 - 財經 - 香港文匯網
https://es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0697/post/202406190018/%E4%BA%BA%E3%80%81%E7%92%B0%E5%A2%83%E8%88%87%E5%88%A9%E6%BD%A4%E5%85%B1%E5%A5%BD%E7%9A%84%E5%95%86%E6%A5%AD%E6%A8%A1%E5%BC%8F | 讓紡織業更永續,優織隆取材鳳梨葉纖維,打動Patagonia-ESG永續台灣
https://www.esgtoday.com/deloitte-dsm-firmenich-partner-on-sustainable-food-supply-chain-solutions/ | 德勤與帝斯曼芬美意合作開發永續食品供應鏈解決方案 - ESG Today
https://www.esgtoday.com/hershey-commits-to-cut-agriculture-value-chain-emissions/ | 好時承諾減少農業和價值鏈排放 - ESG Today
https://www.esgtoday.com/salesforce-commits-25-million-to-scale-carbon-removal-technology-with-frontier/ | Salesforce 承諾投資 2500 萬美元,與 Frontier 合作擴展碳去除技術 - ESG Today
https://www.esgtoday.com/microsoft-signs-largest-ever-carbon-removal-deal-with-btg-pactual/ | 微軟與 BTG Pactual 簽署有史以來最大的基於自然的碳去除協議 - ESG Today
https://www.esgtoday.com/guest-post-three-ways-ai-can-transform-esg-reporting/ | 客座文章:人工智慧改變 ESG 報告的三種方式 - ESG Today
https://www.esgtoday.com/google-rolls-out-new-clean-energy-purchase-structure-with-berkshire-hathaways-nv-energy/ | 谷歌與波克夏海瑟威的 NV Energy 推出新的清潔能源採購結構 - ESG Today
https://www.esgtoday.com/less-than-30-of-companies-are-ready-for-upcoming-esg-assurance-requirements-kpmg-survey/ | 畢馬威調查顯示,只有不到 30% 的公司已為即將到來的 ESG 保證要求做好準備 - ESG Today
https://www.esgtoday.com/microsoft-purchases-nearly-1-million-tons-of-nature-based-carbon-removal-credits-from-anew/ | 微軟從 Anew 購買近 100 萬噸基於自然的碳清除額度 - ESG Today
https://www.esgtoday.com/guest-post-from-bytes-to-robot-bees-ais-pivotal-role-in-eco-sustainability/ | 客座文章 - 從位元組到機器人蜜蜂:人工智慧在生態永續發展中的關鍵作用 - ESG Today
https://www.esgtoday.com/over-70-of-companies-have-abandoned-acquisitions-over-esg-concerns-deloitte-survey/ | 德勤調查顯示,超過 70% 的公司因 ESG 擔憂而放棄收購 - ESG Today
https://www.esgtoday.com/hm-invests-in-industrial-decarbonization-startup-rondo-energy-to-tackle-fashion-supply-chain-emissions/ | H&M 投資工業脫碳新創公司 Rondo Energy,以解決時尚供應鏈排放問題 - ESG Today
EP9|歐盟課徵中國電動車38.1%關稅是重大警訊嗎?
本集內容摘要如下:
歐盟擬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加徵關稅,可能影響 2035 年禁售燃油車目標。
中國電動車價格低廉,具競爭力,但歐盟擔憂衝擊本土產業及就業。
歐盟希望透過電動車達成淨零排放,但高昂成本成阻礙。
政策制定者需在產業、消費者及環保目標間取得平衡。
品牌應加強 ESG 行銷,透過溝通與消費者達成共識。
喜茶為例,透過環保主題店、回收材質等實踐 ESG 理念。
企業長期實踐 ESG,有助於提升品牌形象及市場定位。
逐字稿:
[00:00.000 -> 00:02.820] 歡迎收聽十分鐘LC News低碳周報
[00:02.820 -> 00:07.480] 本節目由台灣永續農業減碳發展協會贊助播出
[00:07.480 -> 00:13.680] 歡迎收聽十分鐘LC News低碳周報
[00:13.680 -> 00:17.900] 我是台灣永續農業減碳發展協會理事長Alan
[00:17.900 -> 00:20.560] 哈嘍大家好我是Alan
[00:20.560 -> 00:25.500] 又到了禮拜五今天是6月14號
[00:25.500 -> 00:27.740] 大家對於週末的夜晚
[00:27.740 -> 00:28.940] 有什麼樣的規劃嗎
[00:28.940 -> 00:30.760] 我自己也會去
[00:30.760 -> 00:33.460] 是會去看這個侯孝賢導演的
[00:33.460 -> 00:34.640] 千禧漫波
[00:34.640 -> 00:36.780] 因為這個電影最近重映了
[00:36.780 -> 00:39.180]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中
[00:39.180 -> 00:41.260] 就是女主角舒淇的表演
[00:41.260 -> 00:43.080] 跟主要的配樂
[00:43.080 -> 00:44.580] 領場她的音樂
[00:44.580 -> 00:46.820] 我也推薦給大家
[00:46.820 -> 00:50.160] 在我們努力對抗氣候變遷之余
[00:50.160 -> 00:52.240] 也別忘了多照顧自己
[00:52.240 -> 00:54.040] 該休息的時候呢
[00:54.040 -> 00:54.560] 就休息
[00:54.560 -> 00:57.280] 不要去太勉強自己
[00:57.280 -> 01:00.040] 好了那回到我們的主題
[01:00.040 -> 01:01.800] 今天我們來回顧一些
[01:01.800 -> 01:03.260] 我覺得有趣的新聞
[01:03.260 -> 01:05.780] 然後再分享一些有趣的案例那第一個我覺得我覺得有趣的新聞然後再分享一些有趣的案例
[01:05.780 -> 01:09.140] 那第一個我覺得蠻有趣的新聞是
[01:09.140 -> 01:12.480] 6月12號歐盟委員會宣佈
[01:12.480 -> 01:20.460] 就是將對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最高加徵38.1%的額外關稅
[01:20.460 -> 01:26.160] 如果歐盟無法從中方通過談判達成解決方案的話
[01:26.160 -> 01:30.220] 那這個徵收臨時關稅的這個舉措呢
[01:30.220 -> 01:33.160] 就會從今年的7月4號生效
[01:33.160 -> 01:35.580] 這個是一個很有趣的新聞
[01:35.580 -> 01:39.360] 就是現在就是中美對抗嘛
[01:39.360 -> 01:47.500] 所以其實這個市場其實就慢慢的劃分成就是說中國的跟美國的
[01:47.500 -> 01:48.640] 就是親近的嘛
[01:48.640 -> 01:50.320] 那像電動車也是一樣
[01:50.320 -> 01:52.180] 就是說過去可能你會看到像
[01:52.180 -> 01:54.480] 特斯拉在這個中國
[01:54.480 -> 01:56.600] 但這些年
[01:56.600 -> 01:58.840] 他們在中國的這個銷量
[01:58.840 -> 02:00.560] 就慢慢的比不上
[02:00.560 -> 02:02.540] 這些本土的品牌嘛
[02:02.540 -> 02:05.640] 那中國其實是在
[02:05.640 -> 02:06.880] 這個電動車生產上
[02:06.880 -> 02:08.440] 是很有競爭力的
[02:08.440 -> 02:09.480] 尤其是成本上
[02:09.480 -> 02:11.560] 所以說全世界其實
[02:11.560 -> 02:13.160] 很有可能未來都是開
[02:13.160 -> 02:14.940] 中國制的這個電動車
[02:14.940 -> 02:17.020] 那歐盟他們
[02:17.020 -> 02:19.700] 這個新聞很有確定
[02:19.700 -> 02:22.240] 就是說歐盟他去禁止了
[02:22.240 -> 02:23.300] 這個
[02:23.300 -> 02:25.200] 應該不要講禁止就是歐盟他去禁止了這個應該不要講禁止
[02:25.200 -> 02:26.800] 就是歐盟他去
[02:26.800 -> 02:28.920] 加徵這個稅率
[02:28.920 -> 02:30.100] 也就是說
[02:30.100 -> 02:31.000] 他希望
[02:31.000 -> 02:32.260] 他覺得你這個東西
[02:32.260 -> 02:33.300] 可能太便宜了
[02:33.300 -> 02:34.960] 你可能會做傾銷
[02:34.960 -> 02:37.320] 那也許我們這些歐洲車廠
[02:37.320 -> 02:38.880] 可能就
[02:38.880 -> 02:41.160] 沒有辦法在這個電動車的
[02:41.160 -> 02:42.720] 這個市場上跟大家競爭
[02:42.720 -> 02:44.260] 尤其跟中國競爭
[02:44.260 -> 02:45.220] 可是呢這個部分有個問題就是說現在我們正在做能動車的這個市場上跟大家競爭尤其跟中國競爭
[02:45.220 -> 02:45.820] 可是呢
[02:45.820 -> 02:47.340] 這個部分有個問題就是說
[02:47.340 -> 02:49.220] 現在我們正在做能源轉型
[02:49.220 -> 02:51.340] 能源轉型其實很重要一點
[02:51.340 -> 02:52.940] 就是電動車是一個很重要
[02:52.940 -> 02:54.760] 因為它是全純電的
[02:54.760 -> 02:55.780] 純電的話
[02:55.780 -> 02:57.720] 當然就它在排氣上
[02:57.720 -> 03:00.040] 當然是理論上可能會更有效益一點
[03:00.040 -> 03:02.240] 所以這是全部大家在推動的
[03:02.240 -> 03:03.200] 可是呢
[03:03.200 -> 03:05.780] 電動車其實現在車價還是非常高
[03:05.780 -> 03:07.420] 高貴的
[03:07.420 -> 03:08.500] 對於多數人來說
[03:08.500 -> 03:09.960] 未必願意這樣換車
[03:09.960 -> 03:12.120] 所以如果像中國
[03:12.120 -> 03:14.040] 可以提供更低廉價格的
[03:14.040 -> 03:15.340] 售價的電動車
[03:15.340 -> 03:17.060] 到歐洲市場
[03:17.060 -> 03:17.880] 其實某程度上
[03:17.880 -> 03:18.960] 對於整個環境來說
[03:18.960 -> 03:19.620] 也是好事
[03:19.620 -> 03:21.260] 因為他們畢竟歐盟
[03:21.260 -> 03:22.660] 有一個2035年
[03:22.660 -> 03:24.580] 禁售燃油新車的一個政策
[03:24.580 -> 03:27.180] 他們有這個政策的存在
[03:27.180 -> 03:29.160] 那既然有一個便宜的
[03:29.160 -> 03:30.040] 就是比較便宜
[03:30.040 -> 03:32.260] 低一點價格的這個電動車的供應商
[03:32.260 -> 03:34.360] 或者供應的國家
[03:34.360 -> 03:36.400] 那理論上應該是更好
[03:36.400 -> 03:37.980] 所以我覺得這個部分有點
[03:37.980 -> 03:41.600] 簡單講就是經濟跟這個環境
[03:41.600 -> 03:43.400] 它本身有一定的這個
[03:43.400 -> 03:46.340] 就是難以平衡的一件事情
[03:46.340 -> 03:47.940] 所以我覺得這個是
[03:47.940 -> 03:49.480] 蠻值得蠻有趣的一個點
[03:49.480 -> 03:52.920] 歐洲理論上它應該算是
[03:52.920 -> 03:55.740] 全世界對於環保
[03:55.740 -> 03:58.180] 最有先見之明
[03:58.180 -> 04:00.040] 跟執行度最高的
[04:00.040 -> 04:02.200] 可是他們在這個地方
[04:02.200 -> 04:03.700] 可能還是有一些
[04:03.700 -> 04:05.320] 不一樣的思考
[04:05.320 -> 04:06.960] 所以這個部分
[04:06.960 -> 04:10.100] 我覺得蠻值得後續繼續觀察的
[04:10.100 -> 04:12.280] 當然這個新聞其實也沒說死
[04:12.280 -> 04:13.780] 就是說如果你沒有跟我們
[04:13.780 -> 04:14.720] 歐盟的意思是說
[04:14.720 -> 04:17.300] 如果你沒有跟我談出一個解決方案
[04:17.300 -> 04:19.520] 那我就是要祭出這個
[04:19.520 -> 04:21.960] 這個額外關稅的舉措
[04:21.960 -> 04:23.880] 所以說嚴格來說
[04:23.880 -> 04:25.520] 最後一定也不是38.1
[04:25.520 -> 04:28.200] 這只是一個談判的方式
[04:28.200 -> 04:30.400] 所以他們到最後可能會達成
[04:30.400 -> 04:31.540] 比如說配額或什麼的
[04:31.540 -> 04:31.820] 不知道
[04:31.820 -> 04:33.520] 所以說這個地方
[04:33.520 -> 04:36.420] 我認為是蠻值得觀察的
[04:36.420 -> 04:37.380] 像歐盟他們自己
[04:37.380 -> 04:39.320] 省級單位也說
[04:39.320 -> 04:41.820] 就是說電動車現在高昂
[04:41.820 -> 04:42.540] 難以負擔
[04:42.540 -> 04:43.820] 替代燃料的選項
[04:43.820 -> 04:44.860] 其實也不算可靠
[04:44.860 -> 04:47.520] 所以如果歐盟需要做到這個
[04:47.520 -> 04:49.680] 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的話
[04:49.680 -> 04:51.640] 那他們可能就要
[04:51.640 -> 04:53.480] 也要重新的去思考一下
[04:53.480 -> 04:56.180] 2035年淨售燃油新車政策
[04:56.180 -> 04:58.260] 所以這個地方是蠻有趣的
[04:58.260 -> 05:00.600] 然後再來是同樣這個新聞
[05:00.600 -> 05:02.980] 就是我們在這個ESG遠見
[05:02.980 -> 05:05.380] 他的這個有一個新聞是說也是在報這件事情說歐盟的電動車價格高這個新聞就是我們在這個ESG遠見他的這個新聞是說
[05:05.640 -> 05:09.480] 也是在報這件事說歐盟的電動車價格高難攻市場
[05:09.720 -> 05:12.540] 不利2035競售燃油車的目標
[05:12.800 -> 05:14.840] 所以其實核心來看都是這個
[05:15.100 -> 05:15.880] 這個
[05:16.120 -> 05:16.640] 這個
[05:16.900 -> 05:17.920] 錢怎麼分配
[05:18.440 -> 05:21.760] 我的市場上的我歐洲這個市場全部都要換成這個車
[05:22.020 -> 05:23.300] 但如果你中國的車
[05:23.560 -> 05:26.000] 佔據了50% 80%
[05:26.000 -> 05:28.000] 那我本土的車廠怎麼辦
[05:28.000 -> 05:30.000] 然後再來就是
[05:30.000 -> 05:34.000] 它也跟他們的這個製造業就業有關
[05:34.000 -> 05:37.000] 所以它不只是一個很單純的經濟問題
[05:37.000 -> 05:39.000] 或者是一個環境問題
[05:39.000 -> 05:43.000] 它更可能是一個很嚴重的一個政治性的問題
[05:43.000 -> 05:45.840] 那這邊報導就是說它是引用路透社
[05:45.840 -> 05:47.920] 路透社是說
[05:47.920 -> 05:50.280] 2050年如果
[05:50.280 -> 05:53.060] 歐盟的目標是在2050年前
[05:53.060 -> 05:54.500] 達成淨零排放
[05:54.500 -> 05:57.280] 那到時候歐盟的碳排放量
[05:57.280 -> 05:58.640] 就不會超過像是
[05:58.640 -> 06:02.280] 就不會超出透過像新造林這種措施
[06:02.280 -> 06:04.400] 從大氣移除的這個
[06:04.400 -> 06:06.120] 二氧化碳的量
[06:06.120 -> 06:07.860] 所以歐盟希望說
[06:07.860 -> 06:10.140] 廣泛的使用電動車來達成這個目標
[06:10.140 -> 06:11.940] 因為歐陸它大概
[06:11.940 -> 06:13.000] 就是路上交通大概是
[06:13.000 -> 06:16.260] 歐盟所有國家的碳排的將近25%
[06:16.260 -> 06:17.880] 所以他們希望說
[06:17.880 -> 06:19.100] 2030年以前
[06:19.100 -> 06:21.800] 有3000萬的零碳排的車可以上路
[06:21.800 -> 06:26.400] 那可以達到目前所有車輛數總數的12%
[06:26.400 -> 06:31.100] 可是呢這個歐洲審計院ECA就表示說
[06:31.100 -> 06:32.760] 這個歐盟這個舉動啊
[06:32.760 -> 06:34.520] 可能會造成新的經濟依賴
[06:34.520 -> 06:38.100] 那也會損害自己的這個產業
[06:38.100 -> 06:41.060] 所以說目前來說的話
[06:41.060 -> 06:44.800] 如果要堅持做這個2035年
[06:44.800 -> 06:46.260] 禁售燃油車的目標
[06:46.260 -> 06:47.140] 或政策的話
[06:47.140 -> 06:48.320] 我們就
[06:48.320 -> 06:49.540] 歐盟必須要解決
[06:49.540 -> 06:51.280] 就是高昂電動車生產成本
[06:51.280 -> 06:51.880] 這個問題
[06:51.880 -> 06:53.500] 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的話
[06:53.500 -> 06:56.020] 其實他就得找廉價的進口產品
[06:56.020 -> 06:57.660] 絕大部分一定是中國
[06:57.660 -> 07:00.260] 中國制的電動車的電池
[07:00.260 -> 07:03.260] 佔全球產量的76%
[07:03.260 -> 07:06.200] 而歐盟不到10%
[07:06.200 -> 07:07.780] 所以說這個東西就是一個
[07:07.780 -> 07:09.740] 我認為是在做ESG
[07:09.740 -> 07:11.800] 或者是環境碳等等
[07:11.800 -> 07:13.380] 這些事情的時候
[07:13.380 -> 07:14.760] 我們也會碰到一個很嚴
[07:14.760 -> 07:15.940] 就是大家都會碰到這個問題
[07:15.940 -> 07:17.380] 就是說如何在不損害
[07:17.380 -> 07:19.780] 產業政策跟消費者利益的情況下
[07:19.780 -> 07:21.440] 達成這個目標
[07:21.440 -> 07:23.660] 這個歐盟現在在碰到這個難題
[07:23.660 -> 07:24.920] 但我相信這個難題
[07:24.920 -> 07:26.860] 會在所有的國家
[07:26.860 -> 07:27.660] 所有的產業
[07:27.660 -> 07:28.540] 所有的政策
[07:28.540 -> 07:30.720] 所有的政策制定者
[07:30.720 -> 07:33.420] 還有所有關心這個氣候問題
[07:33.420 -> 07:34.300] 環境問題的人
[07:34.300 -> 07:36.820] 這個是一個大家都會碰到的問題
[07:36.820 -> 07:38.960] 所以我當然個人覺得
[07:38.960 -> 07:40.360] 要解決這個問題
[07:40.360 -> 07:42.100] 最好的方式就是多交流
[07:42.100 -> 07:42.700] 多溝通
[07:42.700 -> 07:45.440] 這個只有交流溝通
[07:45.440 -> 07:47.240] 不落入這個本位的討論
[07:47.240 -> 07:48.220] 本位主義的討論
[07:48.220 -> 07:52.540] 或說不落入這種口舌之爭
[07:52.540 -> 07:54.580] 我們才有可能真的達成一些目的
[07:54.580 -> 07:57.500] 所以像這個歐洲審計院的
[07:57.500 -> 08:00.080] 這個成員就有在跟媒體表達說
[08:00.080 -> 08:03.180] 他認為2026年將是政策檢討的關鍵年
[08:03.180 -> 08:05.160] 2020年剛好也是
[08:05.160 -> 08:06.860] 我記得好像也是很多
[08:06.860 -> 08:09.900] 就應該說全世界基本上都會進入到
[08:09.900 -> 08:17.000] 貪稅貪費的實際運作的一個時間點
[08:17.000 -> 08:18.740] 所以說這個東西
[08:18.740 -> 08:20.320] 我覺得到時候大家都會
[08:20.320 -> 08:22.760] 可能會有很多的變動
[08:22.760 -> 08:23.920] 所以這個東西
[08:23.920 -> 08:25.000] 就是說為什麼這個新聞
[08:25.000 -> 08:28.360] 值得大家去追蹤或觀察
[08:28.360 -> 08:30.880] 最主要就是在這一點上
[08:30.880 -> 08:33.040] 然後講到這個
[08:33.040 -> 08:34.320] 我們剛剛講到
[08:34.320 -> 08:34.780] 就是說
[08:34.780 -> 08:36.740] 如果我們從產業的角度去看的話
[08:36.740 -> 08:37.380] 就是說
[08:37.380 -> 08:40.000] 我們要用一個改變遊戲規則
[08:40.000 -> 08:41.220] 所以我們推出一個新的政策
[08:41.220 -> 08:42.800] 就是所有人都不能開燃油
[08:42.800 -> 08:44.600] 就是不能買燃油的新車
[08:44.600 -> 08:45.740] 所有人必須要開所謂的零碳排的這種車輛新的政策就是所有人都不能開燃油就是不能買燃油的新車所有人必須要開
[08:45.740 -> 08:47.920] 所謂的零碳牌的這種車輛
[08:47.920 -> 08:49.840] 這是一個政策
[08:49.840 -> 08:51.960] 這個政策一推出
[08:51.960 -> 08:52.960] 一定有人會賺到
[08:52.960 -> 08:53.480] 有人會賠
[08:53.480 -> 08:55.360] 對於舊的人
[08:55.360 -> 08:56.500] 就是受到這個
[08:56.500 -> 08:58.120] 就是一定有得到利益的人
[08:58.120 -> 09:00.300] 跟是被損害利益的人
[09:00.300 -> 09:02.160] 所以這東西一定會爭吵
[09:02.160 -> 09:03.900] 所以我個人當然不是很喜歡
[09:03.900 -> 09:06.220] 這種用政策去很強硬的
[09:06.220 -> 09:07.080] 推動一件事情
[09:07.080 -> 09:10.240] 相反的我覺得更好的做法是
[09:10.240 -> 09:13.380] 我們應該去多加強交流跟溝通
[09:13.380 -> 09:16.720] 那怎麼去加強交流跟溝通呢
[09:16.720 -> 09:20.240] 其實我認為品牌跟宣傳是很重要的
[09:20.240 -> 09:22.440] 所以說其實各大品牌都應該
[09:22.440 -> 09:23.560] 趁著這一波
[09:23.560 -> 09:24.880] 大家對可持續
[09:24.880 -> 09:28.460] 這件事情的重視不斷的提升
[09:28.460 -> 09:31.100] 我們應該鼓勵所有的企業
[09:31.100 -> 09:35.680] 盡可能的去做所謂的ESG行銷或實踐
[09:35.680 -> 09:41.040] 所以說我們當談到了有一個這樣子值得觀察的新聞之後
[09:41.040 -> 09:43.000] 也看到了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09:43.000 -> 09:45.260] 就是政策出來一定會
[09:45.260 -> 09:48.400] 就是說在這個人民的利益
[09:48.400 -> 09:50.240] 跟這個產業的發展之上
[09:50.240 -> 09:51.820] 一定會有一個拉扯
[09:51.820 -> 09:54.040] 那我們要怎麼樣
[09:54.040 -> 09:56.500] 用一個比較平滑的方式去做
[09:56.500 -> 09:57.320] 去宣傳
[09:57.320 -> 10:00.080] 來彌平大家的一個旗艦
[10:00.080 -> 10:01.420] 那讓大家可以找到一個
[10:01.420 -> 10:02.140] 比較好的
[10:02.140 -> 10:03.720] 比較平衡的方式
[10:03.720 -> 10:06.240] 讓我們可以推動2050年
[10:06.240 -> 10:08.000] 淨零碳排這件事情
[10:08.000 -> 10:10.980] 所以我覺得ESG的實踐是很重要的
[10:10.980 -> 10:13.240] 那實踐的話就會有很多的
[10:13.240 -> 10:14.120] 大家就是在想說
[10:14.120 -> 10:16.680] 那我們要去實踐ESG到底要怎麼做
[10:16.680 -> 10:17.620] 那當然像我們協會的話
[10:17.620 -> 10:19.620] 我們協會除了跟
[10:19.620 -> 10:21.960] 桃園仙谷這些單位有做合作
[10:21.960 -> 10:24.060] 那我們有辦了一些活動
[10:24.060 -> 10:25.380] 包括像螢火蟲
[10:25.380 -> 10:27.300] 包括像音樂祭等等的
[10:27.300 -> 10:29.300] 其實在做這件事情都是為了去推動
[10:29.300 -> 10:31.000] 就是透過這樣的實踐去
[10:31.000 -> 10:35.520] 讓大家去提高對於這件事情的認識
[10:35.520 -> 10:36.860] 跟他的關注
[10:36.860 -> 10:39.840] 所以我們今天最後也會稍微
[10:39.840 -> 10:40.980] 我也想聊一下
[10:40.980 -> 10:42.580] 就是說現在我看到有一些
[10:42.580 -> 10:45.060] 我認為蠻有趣的一些行銷
[10:45.060 -> 10:46.840] ESG的行銷的案例
[10:46.840 -> 10:48.960] 那比較多
[10:48.960 -> 10:49.900] 台灣比較少
[10:49.900 -> 10:51.780] 我覺得目前我看到比較多
[10:51.780 -> 10:55.440] 還是在中國或德國這些
[10:55.440 -> 10:58.380] 中國或英國美國這些地方
[10:58.380 -> 11:00.260] 那我今天要講的就是一個
[11:00.260 -> 11:02.400] 大家可能有去過中國的人
[11:02.400 -> 11:04.420] 可能知道就是一個比較大的品牌
[11:04.420 -> 11:07.000] 它是一個茶飼行業的龍頭
[11:07.000 -> 11:08.480] 叫做喜茶
[11:09.520 -> 11:13.440] 喜茶它是一個2012年誕生在廣東的
[11:13.440 -> 11:16.520] 一個新茶飲的行業的開創者
[11:17.360 -> 11:21.560] 他們其實已經成為應該算是最頂的一個品牌
[11:21.560 -> 11:23.240] 算茶飲裡面最頂的品牌
[11:23.600 -> 11:25.180] 他們現在的會員超過1億全球他們現在的會員超過1億
[11:25.180 -> 11:29.500] 全球各地的門市超過3200家
[11:29.500 -> 11:30.700] 所以其實它是一個
[11:30.700 -> 11:33.520] 可以算是一個國際化的茶飲品牌
[11:33.520 -> 11:37.460] 在這個市場表現這麼好的一個品牌
[11:37.460 -> 11:41.160] 他們其實在可持續的實踐上
[11:41.160 -> 11:42.520] 其實也做了不少事情
[11:42.520 -> 11:46.000] 尤其是這些綠色的理念等等的
[11:46.000 -> 11:49.140] 提倡綠色
[11:49.140 -> 11:51.340] 尤其是提倡綠色理念
[11:51.340 -> 11:52.740] 然後也付諸實現
[11:52.740 -> 11:55.320] 來促進他們品牌的形象跟好感度
[11:55.320 -> 11:57.080] 那這些東西呢
[11:57.080 -> 11:59.420] 能帶動他們這些業績的成長
[11:59.420 -> 12:02.240] 那他們其實主要推出了幾個
[12:02.240 -> 12:03.380] 蠻有趣的project
[12:03.380 -> 12:06.740] 第一個是靈感再生的實驗室
[12:06.740 -> 12:08.820] 這其實他們在2019年
[12:08.820 -> 12:11.980] 其實喜茶在2019年就有在實施這些環保相關的
[12:11.980 -> 12:18.100] 包括像他們在長寧有開設一個靈感再生實驗室
[12:18.100 -> 12:20.340] 它是一個環保主節快閃店
[12:20.340 -> 12:23.760] 那它裡面就會有所謂綠色茶飲綠的
[12:23.760 -> 12:25.920] 或者是周邊的再生的裝置啊
[12:25.920 -> 12:26.760] 環保藝術
[12:26.760 -> 12:30.220] 藝術環保裝置等等的這些
[12:30.220 -> 12:34.700] 很好的這些體驗的東西
[12:34.700 -> 12:38.020] 那消費者的話就可以在這個場域裡面呢
[12:38.020 -> 12:41.500] 打造一個別出生樣的一個環保之旅
[12:41.500 -> 12:44.800] 這個是喜茶對於環保的一個思考跟進化
[12:44.800 -> 12:47.100] 主要就是圍繞在一個主題
[12:47.100 -> 12:48.660] 就是綠色茶飲
[12:48.660 -> 12:50.500] 那它是一個怎樣的環保
[12:50.500 -> 12:52.360] 的一個主題
[12:52.360 -> 12:54.480] 那它是一個實驗性的東西
[12:54.480 -> 12:57.600] 你可以想象它就是在做一個
[12:57.600 -> 13:01.780] 就是說消費者跟品牌之間
[13:01.780 -> 13:05.640] 對於未來這種可持續的發展
[13:05.640 -> 13:06.980] 或者ESG的發展好了
[13:06.980 -> 13:08.660] 大家要找到一個
[13:08.660 -> 13:14.680] 在花錢跟在提升這個實踐之間
[13:14.680 -> 13:15.560] 找到一個平衡點
[13:15.560 -> 13:18.000] 就是說現在不只是你要帶到
[13:18.000 -> 13:20.780] 就是品牌當然要ESG的屬性
[13:20.780 -> 13:22.640] 可這個屬性有成本
[13:22.640 -> 13:25.840] 消費者能夠願意接受到多少成本
[13:25.840 -> 13:26.540] 這是
[13:26.540 -> 13:28.640] 必須要是品牌跟
[13:28.640 -> 13:30.160] 消費者之間
[13:30.160 -> 13:33.420] 透過各種小型的互動
[13:33.420 -> 13:34.700] 行銷活動
[13:34.700 -> 13:35.640] 不管是行銷活動
[13:35.640 -> 13:36.540] 或是行銷的
[13:36.540 -> 13:39.300] 或是行銷的一些
[13:39.300 -> 13:41.580] 內容等等的
[13:41.580 -> 13:43.700] 其實就是需要時間去磨
[13:43.700 -> 13:45.420] 磨出一個大家可以接受
[13:45.420 -> 13:47.940] 而且不違背你的商業模式的
[13:47.940 -> 13:50.360] 所以喜茶其實在做這件事情
[13:50.360 -> 13:51.560] 那除此之外的話
[13:51.560 -> 13:52.760] 他們也做了一件蠻有趣的事情
[13:52.760 -> 13:55.020] 就是他們在深圳
[13:55.020 -> 13:56.660] 有開了一個環保主題店
[13:56.660 -> 13:57.860] 2020年的時候
[13:57.860 -> 13:59.520] 他們開了一個
[13:59.520 -> 14:02.140] 人與自然共生關係為靈感的
[14:02.140 -> 14:04.020] 一個環保主題店
[14:04.020 -> 14:08.440] 那店內有非常多的可持續元素的佈置
[14:09.220 -> 14:15.620] 這個店也獲得了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綠色建築評價體系
[14:15.880 -> 14:16.900] LED
[14:17.400 -> 14:21.000] 能源與環境設計先鋒頒發的經濟認證
[14:21.500 -> 14:23.800] 所以說這個也是一個蠻有意思的東西
[14:23.800 -> 14:24.580] 他們做什麼?
[14:24.580 -> 14:25.080] 第一個他們的門楣是用這個洗茶經濟認證所以說這個也是一個蠻有意思的東西那他們做了什麼第一個
[14:25.080 -> 14:26.640] 他們的門楣
[14:26.640 -> 14:28.040] 是用這個洗茶
[14:28.040 -> 14:29.960] 他們用紙的吸管
[14:29.960 -> 14:31.220] 去排列而成的
[14:31.220 -> 14:31.780] 那這個東西
[14:31.780 -> 14:32.860] 其實是要推他們的
[14:32.860 -> 14:34.600] 這個環保吸管
[14:34.600 -> 14:36.040] 他們是第一個
[14:36.040 -> 14:37.060] 在餐飲店裡面
[14:37.060 -> 14:37.760] 做出這個
[14:37.760 -> 14:39.340] 使用環保吸管的
[14:39.340 -> 14:40.940] 就是說應用研發
[14:40.940 -> 14:42.920] 這個聚乳酸
[14:42.920 -> 14:43.700] 就是PLA
[14:43.700 -> 14:46.500] 可降解吸管的一個企業
[14:46.500 -> 14:48.880] 所以他們其實是為了推廣這件事情
[14:48.880 -> 14:49.680] 那再來第二件事情
[14:49.680 -> 14:52.340] 他們用了10%回收小紙票
[14:52.340 -> 14:54.480] 做成了一個人造牆面
[14:54.480 -> 14:57.120] 然後他們也回收了紅釉皮成分
[14:57.120 -> 15:00.060] 45%加人造的食料
[15:00.060 -> 15:03.760] 那他用熱壓成型店內的這個圓桌
[15:03.760 -> 15:04.860] 也就是說他們桌子呢
[15:04.860 -> 15:08.240] 是用回收的東西來做成的
[15:08.240 -> 15:11.840] 然後店內的裝置還有一個莫比烏斯杯
[15:11.840 -> 15:16.080] 店內還有一個莫比烏斯環
[15:16.080 -> 15:19.120] 他們是用也一樣是用這個環保的吸管
[15:19.120 -> 15:21.160] 加上這個杯蓋的塞子
[15:21.160 -> 15:22.920] 還有回收茶葉去做成的
[15:22.920 -> 15:24.560] 所以說他們這裡面很多的東西呢
[15:24.560 -> 15:25.440] 其實都是用他們
[15:25.440 -> 15:29.300] 在就是以環保吸管為基底
[15:29.300 -> 15:32.300] 那再加上他們其他這個回收的東西
[15:32.300 -> 15:34.640] 然後再去做出來的這個產品
[15:34.640 -> 15:36.100] 那整家店大概就是
[15:36.100 -> 15:37.340] 以這個風格去
[15:37.340 -> 15:39.480] 或這件事情來去做的
[15:39.480 -> 15:40.400] 那除此之外呢
[15:40.400 -> 15:42.940] 還有一個叫喜悅新生計劃
[15:42.940 -> 15:43.640] 喜茶呢
[15:43.640 -> 15:45.780] 他攜手了這個物語再生推出了喜悅新生計劃喜茶呢他攜手了這個物與再生
[15:45.780 -> 15:47.780] 推出了喜悅新生計劃
[15:47.780 -> 15:49.960] 他們其實想要共同倡導
[15:49.960 -> 15:52.200] 就是東方可持續生活的方式
[15:52.200 -> 15:56.400] 引導消費者用喜茶杯混合茶渣
[15:56.400 -> 15:59.460] 變成有意義的環保徽章
[15:59.460 -> 16:01.480] 那這其實是一個趣味性的東西
[16:01.480 -> 16:02.000] 就是說
[16:02.000 -> 16:03.740] 你們可以做成一個徽章
[16:03.740 -> 16:05.900] 但是你可以用這個
[16:05.900 -> 16:10.500] 我們這個茶渣加上這個杯子
[16:10.500 -> 16:13.200] 一起去做一個徽章
[16:13.200 -> 16:15.340] 這些東西其實都是我覺得蠻有趣
[16:15.340 -> 16:18.160] 就是說做了一些企業品牌
[16:18.160 -> 16:22.460] 他們就是去嘗試去做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16:22.460 -> 16:23.940] 那說實在這些事情
[16:23.940 -> 16:25.080] 他們當然可以找現成
[16:25.080 -> 16:28.580] 就是現成那種公版的產品
[16:28.580 -> 16:29.980] 那是最快的
[16:29.980 -> 16:31.720] 可是他們也投入了很多時間
[16:31.720 -> 16:33.800] 去做這些研發跟研究
[16:33.800 -> 16:35.660] 然後再想出這些創意
[16:35.660 -> 16:37.360] 然後把它做成活動
[16:37.360 -> 16:38.100] 這些小活動
[16:38.100 -> 16:40.060] 其實在每一次的活動當中
[16:40.060 -> 16:42.700] 都為了這個品牌增加了ESG
[16:42.700 -> 16:44.480] 甚至是可持續
[16:44.480 -> 16:46.060] 或者是低碳雙碳
[16:46.060 -> 16:47.300] 這樣的概念
[16:47.300 -> 16:49.980] 他把這個概念放到他的這個
[16:49.980 -> 16:51.720] 品牌的屬性裡面
[16:51.720 -> 16:54.340] 所以說未來大家去思考
[16:54.340 -> 16:56.340] 比如說有這麼多家茶飲
[16:56.340 -> 16:58.000] 那價格都一樣
[16:58.740 -> 16:59.880] 口味也都差不多
[16:59.880 -> 17:02.260] 那我要選哪一家
[17:02.260 -> 17:05.560] 所以這時候他們的這個ESG的這個屬性或者是所謂時候他們的ESG的屬性
[17:05.560 -> 17:07.440] 或者是所謂的可持續的屬性
[17:07.440 -> 17:09.520] 這個印象深植人心
[17:09.520 -> 17:10.520] 所以他們就可以用這個
[17:10.520 -> 17:13.480] 作為一個我們講的行銷市場的定位
[17:13.480 -> 17:15.620] 這個就會為他們這個企業
[17:15.620 -> 17:18.900] 帶來未來長期的一些戰略的意義跟價值
[17:18.900 -> 17:22.300] 所以我覺得今天談到喜茶
[17:22.300 -> 17:24.380] 我覺得也是今天剛好看資料
[17:24.380 -> 17:25.940] 看到這個案例
[17:25.940 -> 17:28.720] 我覺得他們其實做了也蠻多有趣的東西
[17:28.720 -> 17:32.000] 今天就是想要跟大家分享這個案例
[17:32.920 -> 17:40.660] 好 那今天的話
[17:40.660 -> 17:43.100] 我們回顧了一則新聞
[17:43.100 -> 17:44.980] 就是歐盟他準備要
[17:44.980 -> 17:49.720] 額外的加38.1%的這個關稅
[17:49.720 -> 17:57.980] 對於中國的這個對於中國的電動車的進口
[17:57.980 -> 18:01.600] 那第二件事情就是我們從這裡看到了
[18:01.600 -> 18:06.400] 就是政策就是說政策強制性的政策會導致
[18:06.400 -> 18:08.340] 會在經濟發展
[18:08.340 -> 18:09.660] 跟這個
[18:09.660 -> 18:12.820] 就是說人民的權益當中
[18:12.820 -> 18:15.160] 會產生一些難以平衡的狀態
[18:15.160 -> 18:15.980] 或者狀況
[18:15.980 -> 18:17.800] 那有這個狀況的話
[18:17.800 -> 18:18.720] 我們該怎麼做
[18:18.720 -> 18:20.660] 所以我個人認為
[18:20.660 -> 18:23.240] 當然就是要加強溝通跟交流
[18:23.240 -> 18:26.660] 那能加強溝通跟交交流方式就是品牌必須
[18:26.920 -> 18:28.700] 企業必須要強調自己的品牌
[18:29.220 -> 18:31.520] 那要去做很多的
[18:31.780 -> 18:36.380] 帶著ESG屬性或者可持續屬性的這些行銷活動
[18:36.900 -> 18:38.180] 那常常的去跟
[18:38.440 -> 18:39.460] 他們的顧客
[18:39.960 -> 18:42.280] 去做溝通去做瞭解
[18:42.520 -> 18:43.800] 去做一種雙向的
[18:44.580 -> 18:45.500] 磨合
[18:45.500 -> 18:47.920] 讓大家可以找到一個
[18:47.920 -> 18:50.860] 比較balance的一個方式
[18:50.860 -> 18:54.480] 讓這個可持續或環保這件事情呢
[18:54.480 -> 18:56.660] 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
[18:56.660 -> 18:57.860] 那我覺得未來
[18:57.860 -> 18:59.480] 如果有這樣長期做這件事情
[18:59.480 -> 19:01.040] 就有很大的機會
[19:01.040 -> 19:03.820] 可以解決我們之前談到的
[19:03.820 -> 19:04.800] 就是經濟發展
[19:04.800 -> 19:06.740] 跟人民權益之間的問題
[19:06.740 -> 19:08.860] 這個難以平衡的問題
[19:08.860 -> 19:12.200] 所以說我們會持續再去做一些
[19:12.200 -> 19:13.920] 行銷案例的分享
[19:13.920 -> 19:16.120] 好那今天的節目就到這邊
[19:16.120 -> 19:18.300] 那希望大家持續的關注
[19:18.300 -> 19:19.980] 十分鐘地毯新聞
[19:19.980 -> 19:21.840] 我是Alan再見
EP8|NVIDIA、AI 與 ESG 的未來發展是否是衝突的?
Spotify上收聽本集內容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0AM0KLddpvLt1XStFjcqg0?si=wJR96E68QVSgwQP5Q_Xi-w
在本集《十分鐘 LC News 低碳週報》中,首先談到了復更之後將逐步改成每日更新,同時分享了幾則近期有關 ESG 和碳排放的新聞。首先,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對於碳費及台版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表示支持,但強調進口與國產應同步徵收碳費。其次,丹麥能源署暨歐盟執委會 CBAM 委員會代表訪台,對台灣的碳稅和碳費政策表示支持,未來如何與歐盟 CBAM 抵扣需進一步協商。最後,NVIDIA 輝達的老闆黃仁勳在台大演講,展示了可預測極端氣候的 Digital Twin 模型,但Alan個人想強調的是 AI 高耗電需求與電力結構之間的矛盾。
### 單集時間軸介紹
節目開場及贊助介紹
歡迎收聽《十分鐘 LC News 低碳周報》,由台灣永續農業減碳發展協會贊助播出。
主持人介紹
主持人 Alan 自我介紹並說明節目更新頻率將逐步提升至每日更新。
張安平對碳費的看法
討論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對碳費及台版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看法,強調進口與國產應同步徵收碳費。
丹麥能源署暨歐盟 CBAM 委員會代表訪台
討論丹麥能源署暨歐盟 CBAM 委員會代表訪台,對台灣的碳稅和碳費政策表示支持,未來如何與歐盟 CBAM 抵扣需進一步協商。
NVIDIA 輝達老闆黃仁勛在台大演講
討論 NVIDIA 輝達的老闆黃仁勛在台大演講,展示可預測極端氣候的 Digital Twin 模型,強調 AI 高耗電需求與電力結構的矛盾。
國際 ESG 資訊
討論世界銀行發布的 2024 碳定價發展現況與未來趨勢年度報告,顯示 2023 年碳定價收入達 1040 億美元,並強調各國在 ESG 和碳排放方面的努力。
節目總結
總結本集節目討論的各個主題,並感謝聽眾收聽。
以下是逐字稿:
---
[00:00.000 -> 00:02.820] 歡迎收聽十分鐘 LC News 低碳周報
[00:02.820 -> 00:07.500] 本節目由台灣永續農業減碳發展協會贊助播出
[00:07.500 -> 00:14.640] 歡迎收聽十分鐘 LC News 低碳周報
[00:14.640 -> 00:18.820] 我是台灣永續農業減碳發展協會理事長 Alan
[00:18.820 -> 00:21.840] 哈囉大家好,我是 Alan
[00:21.840 -> 00:23.360] 好久沒有更新了
[00:23.360 -> 00:26.080] 因為之前家裡有點事,所以沒有更新
[00:26.080 -> 00:27.440] 但我們接下來呢
[00:27.440 -> 00:29.680] 這個節目會持續更新
[00:29.680 -> 00:31.760] 除了更新之外呢
[00:31.760 -> 00:33.120] 我們會把更新的頻率調整
[00:33.120 -> 00:36.640] 目標是日更
[00:36.640 -> 00:38.480] 但目前來說
[00:38.480 -> 00:43.200] 可能會每週更新幾次,逐步調整為日更的頻率
[00:43.200 -> 00:47.000] 好,現在我們來看一下最近的 ESG 和碳相關的新聞
[00:55.000 -> 01:00.000] 國內的部分,前幾天在6月3號有看到一個工商日報的報導
[01:00.000 -> 01:04.000] 台泥的董事長張安平表示,他不反對碳費
[01:04.000 -> 01:07.160] 但進口與國產應該同步
[01:08.440 -> 01:13.320] 他認為低碳不能只是做表面功夫
[01:13.560 -> 01:16.900] 如果政府推動碳費,但沒有搭配台版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
[01:16.900 -> 01:20.740] 就只是做表面功夫
[01:20.740 -> 01:25.000] 張安平指出,目前進口到台灣的高碳排放原料或產品
[01:25.000 -> 01:28.000] 不需付碳費,而台灣本地產業卻需要付
[01:28.000 -> 01:29.720] 這樣不符合減碳目的
[01:30.000 -> 01:34.340] 他強調,不反對碳費,但反對國內生產有碳費而進口沒有
[01:34.600 -> 01:38.680] 氣候變遷法第31條明定進口產品必須申報碳足跡並繳納代金
[01:38.940 -> 01:41.000] 但政府目前未執行
[01:41.500 -> 01:46.660] 這是他對台灣內部的一些問題的看法
[01:48.200 -> 01:49.720] 另外一則新聞是關於6月3號
[01:49.720 -> 01:54.680] 丹麥能源署暨歐盟執委會 CBAM 委員會代表來台訪問
[01:54.680 -> 02:00.000] 他們對台灣課徵碳稅或碳費持正面態度
[02:00.000 -> 02:03.800] 但未來如何使台灣收的碳稅或碳費在歐盟 CBAM 中獲得抵扣
[02:03.800 -> 02:07.680] 還需雙邊進一步協商
[02:08.440 -> 02:13.560] 簡單來說,台灣內部的做法需與國際接軌,目前仍無明確答案
[02:18.000 -> 02:21.000] 另外一則熱門新聞
[02:21.000 -> 02:25.120] 最近 NVIDIA 輝達的老闆黃仁勛在台大演講
[02:25.380 -> 02:27.160] 他談到 AI 在氣候變遷中的應用
[02:27.420 -> 02:31.520] 他展示了一個可以預測未來極端氣候的 Digital Twin 模型
[02:31.780 -> 02:34.840] 這個模型結合了物理模擬與觀測數據
[02:35.100 -> 02:38.940] 對預測極端天氣有很大幫助
[02:39.200 -> 02:44.060] 然而,
[02:44.320 -> 02:46.140] AI 是一個高耗電的技術
[02:46.400 -> 02:49.480] 訓練大型自然語言模型(如 Large Language Model)需要大量電力
[02:49.480 -> 02:54.080] 例如訓練 CHAT-GPT 這類模型,電力成本非常高
[02:54.080 -> 02:58.940] 放在 AI 計算中心或伺服器中心,電力需求相當於一個中型核電站(約500兆瓦)
[02:59.960 -> 03:03.040] AI 需求增長導致電力需求增加,但我們的電力來源結構沒有改變
[03:03.040 -> 03:04.840] 綠電的供應也有上限
[03:04.840 -> 03:07.160] 這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03:07.160 -> 03:09.980] AI 與 ESG 之間的衝突值得探討
[03:10.000 -> 03:12.000] 接下來我們談一下國際的 ESG 資訊
[03:12.000 -> 03:15.000] 5月21號,世界銀行發布了 2024 碳定價發展現況與未來趨勢年度報告
[03:15.000 -> 03:18.000] 報告顯示 2023 年碳定價收入創紀錄達到 1040 億美元
[03:18.000 -> 03:21.000] 同比增長約 4%
[03:21.000 -> 03:25.120] 各地運行的碳定價機制大約有 75 種,收入一半以上用於支持氣候和自然相關項目
[03:25.120 -> 03:27.680] 碳定價是為溫室氣體排放設定明確價格的機制
[03:27.940 -> 03:31.520] 分為直接碳定價和間接碳定價
[03:31.780 -> 03:34.340] 簡單來說,這個報告顯示碳定價收入超過 1000 億美元
[03:34.600 -> 03:39.720] 各國都在努力推動相關措施
[03:39.720 -> 03:41.760] 以上是今天我看到的幾則有趣新聞
[03:41.760 -> 03:43.800] 分享給大家
[03:43.800 -> 03:47.000] 第一則新聞是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對碳費和台版 CBAM 的看法
[03:47.000 -> 03:49.720] 他認為進口和國產應該同步進行,但不反對碳費
[03:49.720 -> 03:53.000] 第二則新聞是歐盟 CBAM 委員會代表來台訪問
[03:53.000 -> 03:56.120] 他們對台灣課徵碳費持正面態度,但細節有待協商
[03:56.120 -> 03:59.960] 第三則新聞是 NVIDIA 的黃仁勛在台大演講,展示了可以預測極端氣候的 Digital Twin 模型
[03:59.960 -> 04:03.040] 但 AI 的高耗電需求與電力結構的衝突需進一步探討
[04:03.040 -> 04:04.840]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節目
[04:04.840 -> 04:06.860] 謝謝大家收聽
---
資料來源: https://tw.news.yahoo.com/%E5%BC%B5%E5%AE%89%E5%B9%B3-%E4%B8%8D%E5%8F%8D%E5%B0%8D%E7%A2%B3%E8%B2%BB-%E4%BD%86%E9%80%B2%E5%8F%A3-%E5%9C%8B%E7%94%A2%E6%87%89%E5%90%8C%E6%AD%A5-201000172.html?guccounter=1&guce_referrer=aHR0cHM6Ly93d3cuZ29vZ2xlLmNvbS8&guce_referrer_sig=AQAAAGKNTaiAEi73C_xK8CQ_oLk3kq_1qFWm5uHVX-pb0FaL4k0uz_0jDGz_vTlR8VtH0ot1E5YnpHwfErxuGANuIZruEirD4iEbWETP_nvT5LWBdsSySIWYK-vK_CGKlxCtfoRUR0FRGQpUJ3VjKlb9mVtIpK2Ts8hjT4pChRVf1P2A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8007100
https://es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0687/post/202406030008
https://es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90807/post/202405310010/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MLgZpkj
十分鐘低碳週報 EP.2
本集《LC News》低碳週報,由臺灣永續農業減碳發展協會理事長Alan主持,深入探討全球低碳發展的最新動態。從美國NFL超級盃首次採用100%再生能源的忠實體育場,到台灣政府通過《海洋保育法》草案,以及中國即將實施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本集節目涵蓋了一系列重要的環保新聞和政策更新。
本集亦聚焦於印尼首個碳封存計畫的推進,以及韓國山林廳與發展中國家分享森林管理知識的努力,展現出各國在永續發展和碳減排方面的積極行動。
此外,透過介紹Verra推動森林碳活動的新戰略計劃,以及韓國通過新法律鼓勵海外造林計畫,本集節目提供了對抗氣候變化和保護地球生態系統的新思路和方法。
本期《LC News》低碳週報精心挑選了一系列展示全球對於低碳、永續發展努力的重要新聞,旨在為聽眾提供豐富的資訊和啟發,鼓勵大家共同參與地球保護的行動。感謝您的收聽,期待下一期節目再次與您相遇,共同探索更多永續發展的新動態。
本集《LC News》低碳週報,由臺灣永續農業減碳發展協會理事長Alan主持,深入探討全球低碳發展的最新動態。從美國NFL超級盃首次採用100%再生能源的忠實體育場,到台灣政府通過《海洋保育法》草案,以及中國即將實施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本集節目涵蓋了一系列重要的環保新聞和政策更新。本集亦聚焦於印尼首個碳封存計畫的推進,以及韓國山林廳與發展中國家分享森林管理知識的努力,展現出各國在永續發展和碳減排方面的積極行動。
此外,透過介紹Verra推動森林碳活動的新戰略計劃,以及韓國通過新法律鼓勵海外造林計畫,本集節目提供了對抗氣候變化和保護地球生態系統的新思路和方法。本期《LC News》低碳週報精心挑選了一系列展示全球對於低碳、永續發展努力的重要新聞,旨在為聽眾提供豐富的資訊和啟發,鼓勵大家共同參與地球保護的行動。感謝您的收聽,期待下一期節目再次與您相遇,共同探索更多永續發展的新動態。